地点
诗文库 序
兰陵王1199年8月23日 南宋 · 辛弃疾
 创作地点: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
己未八月二十日夜,梦有人以石研屏见饟者,其色如玉,光润可爱。中有一牛,磨角作斗状,云:湘潭里中有张其姓者,多力善斗,号张难敌。一日,与人搏,偶败,忿赴河而死。居三日,其家人来视之,浮水上,则牛耳。自后,并水之山,往往有此石。或得之,里中辄不利。梦中异之,为作诗数百言,大抵皆取古之怨愤变化弃物等事,觉而忘其言。后三日,赋词以识其异
恨之极。
恨极销磨不得。
苌弘事,人道后来,其血三年化为碧。
人缓也泣。
吾父攻儒助墨。
十年梦,沈痛化余,秋柏之间既为实。

相思重相忆。
被怨结中肠,潜动精魄。
望夫江上岩岩立
嗟一念中变,后期长绝。
君看启母愤所激。
又俄顷为石。

难敌。
最多力。
甚一忿沈渊,精气为物。
依然困斗牛磨角。
便影入山骨,至今雕琢。
寻思人间,只合化,梦中蝶。
夏弘 元末明初 · 陶安
 押词韵第四部
入粟拜爵之令始于秦而盛于汉唐权宜应变以佐国用间有异才出乎其中若张释之卜式黄霸皆以资登郎选晁错有言爵者上之所擅出于口而无穷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不乏㈠其意有由然矣至正甲申中原饥馑天子恤民阻饥赈以府廪全积循汉唐旧以爵募由是夏弘叔任巡检草市叔虽长富室自处欿然其父质夫延师家塾以教之遂涉经传属文哦诗精琴操良于翰札焉草市天临路㈢志称其地有舜遗风人多纯朴王黄州㈡碑谓潇湘为洙泗荆湖为邹鲁巡警兹土保安居民清肃阖境乃其所能今将溯江流浮洞庭南抵于湘潭衡岳望五岭以摅其文气以耀其武备有日矣其乡儒师林达之钱彦良造予门持缣轴求文为赠遂述其事系诗于左云
洞庭之南云阳墟,祝融灵峰照天衢。
青衫万里游炎都,戎韬小试罗兵殳。
草市聚落鳞瓦铺,骇此警逻来文儒。
当涂名家千里驹椿阴如云庭屡趋。
毫端春葩五采敷,光掩金壁珊瑚珠。
宅邻横望高郁纡,三十六朵青芙蕖
幡然应诏发廪储,穰穰白粲连樯输。
羸民含哺旋昭苏,敕书褒宠金章朱。
碧湘秋澄冰玉壶,宦途南逐鸿飞迂。
花村月夜惊吠无,笳鼓声起奸攘逋。
仰瞻玉帐金虎符,绣斧飞霜悲兔狐。
尘闲官舍窗日晡,岳云绀翠烟模糊。
长沙酒香呼木奴,醉眠琴榻红氍毹。
载云旗兮飙控车,声桂醑招三闾
咸池音杳龙尾徂,湘妃鼓瑟怀苍梧
客乡哦诗不可辜,写入潇湘八景图。
注:㈠引晁错《论贵粟疏》。 ㈡王黄州王禹偁。 ㈢草市弘今天临路,按弘字衍。天临路,治所今长沙
靖州通守江公墓 明 · 郑文康
靖州通守江公讳元字子明衢之开化人曾祖衮朝散郎宗学博士通议大夫祖邦光文林郎衡州常宁父藏国学奏名赠奉直大夫公开佑乙丑射策丙科授迪功郎临安府仁和县积官至通判靖州年六十六卒二孤长廷玉迪功郎潭州湘潭县廷圭将仕郎公疾革语二孤曰汪寇余党尚存昆山有母家可依等语二孤从治命乃以淳佑壬寅葬公昆山县须浦之原此皆志石所书今之墩头尼庵是也正统四年因筑义冢误发其藏好义者仍为掩之余闻而往吊焉乃按淳佑理宗年号也二年壬寅元成宗大德六年壬寅顺帝至正二十二年壬寅至我明永乐二十年壬寅又至今岁己未三纪零十有七年通计一百九十七年文康
昆南城外二里许(叶),一水遥遥是须浦。
浦旁有地名墩头,原是前人一抔土
旧时土墩今已平,乡民尚唤墩头名。
何年创作尼僧院,近日攻开长夜城。
城中主翁愁见日,露出城门一方石。
大书深刻数十行,爵里姓名明且白。
世家云是衢州人,托体此邦依所亲。
谁道历年才二百,桑田变海扬尘
君不见南渡诸君何失德,山陵尽付杨家贼。
三泉机弩亦徒然,读罢志文三太息
翰林三同年调官 明 · 张弼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翰林编修兰溪章德懋莆田黄仲昭检讨浦江庄孔易俱以丙戌进士初授职不易旬上疏得罪德懋临武仲昭湘潭孔易判桂阳先是修撰丰城罗应魁亦建大议出为市舶提举乃榜元也故时人有丙戌四谏之称
堂堂翰苑三君子,侃侃伊用一辈流。
日月当天容直道,雷霆震地肯低头。
衡湘路远何须惜,州县官閒且自由。
寄语南闽旧提举,此生端不愧同游。
挽族叔佩卿(光绶○并小序) 其一 明 · 赵翊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可畦先生文集卷之五
余于松坡公。早蒙教育之恩。而半生狂走。所负多矣。所恃惟公在耳。今又不幸。痛惜何言。衰门凋落。存者几人。庶几与公终始相依。谁谓半途宿计乖张。去年仲冬。自商来访。为留累日而还。途中得病。积至沉绵。竟以此终。尤增惭腼。八月晦。寄书问我。以伯氏成名为喜。且及累人事。语颇恳恳。书与讣偕至。季秋旬二也。抚玩墨痕。不觉沾襟。且念一生险衅备至。得年尤促。仅过三旬。天涯悼惜之私。宁有纪极耶。身落湘潭。执绋无从。为赋数律。以泻我哀。
忆曾来访锦江滨,隔岁风标入梦频。
刚恨一欢云雨散,不堪双鬓雪霜新。
情兼慰贺书初到,痛迫存亡迹已陈。
千里渍绵惭古义,天涯泪尽独醒人
南唐三主徐知诰后晋高祖天福二年丁酉受吴禅,国号唐,复姓李,更名昪,在位六年。子璟嗣,丙辰去帝号,称国主,奉周朔,在位十九年。子煜嗣,宋师下江南,出降,授光禄大夫,在位十四年,太祖开宝八年乙亥也。合三王,共三十九年)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押微韵
予观知诰之化吴为唐,变徐为李;而窃叹夫吕氏之拙,嬴氏之劳也。不韦奇货久居,期年生子,以吕易嬴,是耶,非耶?始皇蚕食,数世方毕,六王自侯而帝,难耶,易耶?知诰之夺人家也,仅一迎门拜泣,家人无违,卒之二祚合宗,义祖终居次位;其攘人国也,不过反训所为,士民胥悦,既而照鉴悲老,让皇忽已思玄。当时以不能存吴,愧恨而卒。闻人呼公主,则流涕而辞者,惟周本杨琏妃耳。其诸元勋,谁不劝进?徐氏子女,为李斩衰,甚矣!夫阴网之下少健翎,回风之馀多萎草也。姓既可易,名亦宜更;国既可偷,系亦可窃。诰之易名为,系系于吴王恪也。无所不更,亦无所不窃矣。子璟既嗣,值闽、楚衰残,、汉抢攘。好谀喜大,进用浮薄。及周师南征,责其迫夺。闽越涂炭,湘潭应接。慕容臣事契丹,璟固无以对也。自此唐败周胜,月不绝书。尽献江北,求为外臣。虽有杀子存城,千人斗死。整冠再拜,掷笔不书。数忠之激烈,终不敌五鬼之奸邪也。数忠,刘仁赡张彦卿孙晟李延邹也。五鬼,宋齐丘冯延己陈觉李徵古魏岑也。五鬼之奸邪者何?竞树朋党,侈谈天下。纵敌于外,卖国于内。有臣如此,未亡为幸,况危削哉!小朝自为,事周维谨。虽大义已定,保无他虞。至于后世事,果不可知也。周往宋来,出世一佛,方惑僧衣。拜诵之君,父子两家,岂容同榻;鼾睡之客,曹剑方赐,李装速治。明德楼下,有光禄大夫金陵郭中,无江南国主矣。予因是而窃叹夫李氏之时来而得,运去而失;失于周,亦有天幸也。予观夫向时仇敌,今日一家。璟之席庥如彼,李氏一门,不可加害。煜之蒙宥,复如此也。仁赡张洎,并以节显;严续徐铉,俱以忠全。其臣之遭际,且如斯也。予观李氏君臣之多幸,而益叹夫世宗之大、太祖之仁也。
老臣知诰是耶非,攘国移宗自古稀。
镜里白髭催受册,宫中羽服遂成衣。
吕嬴阴易休誇异,徐李明分孰敢讥。
遥遥华胄吴王恪,簌簌悲啼杨琏妃。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始失威。
受禅老臣捐客去,喜谀新嗣倚轻肥。
舍华事狄先几昧,克建摧荆逸气飞。
把浅兵收贪小费,浮梁师至已长挥。
博徵枉尽茶盐利,纸甲虚坚堡壁围。
孙晟南冠休痛哭,仁赡东首漫歔欷。
床斗千人俱浪死,阴谋五鬼尚依违。
国主江南终易号,小朝时就大朝晞。
事不可知至后世,为子孙计莫徒祈。
一家天下难共榻,两家父子岂殊扉。
上江丸蜡空遥恃,若水丝绳出近矶。
治装早向汴梁赴,李籍还同曹剑归。
滩舟即事 明末清初 · 施闰章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学馀诗集卷之二十四
湘潭衡山数十滩,石潜水底,例以土人曳小舟前导,舟曰「引洪」,人曰「滩子」。
溯尽湖湘险,衡山路更难。
引洪舟一叶,穿石水千盘。
人没龙湫得,岩侵猺洞看。
经旬行百里,岳雨暮春寒。
予与张四兄弟作雁序游久矣今来石阳遇令 其一 明末清初 · 毛奇龄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西河集卷一百三十八
叔三先生于施公湖西署中值其初度湘潭王生索共题卷轴以贺仓卒书献情见辞语
清河先辈杖乡年,十月寒花照酒筵。
恰是西江秋泛后,石阳城下米州船。
陶甄夫芍药 清 · 沈德潜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归愚诗钞卷十六
甄夫名者,楚之湘潭人。考某于磨盘山兵败战死。甄夫既长,买一渔舟往来吴楚间。工画,尤长花卉,淮阳人独重之。此画为南江作,不知何人,盖寓扬时笔也。丁酉岁,予相见于金陵,古貌古心,年已八十馀矣,未几没。生平见山阴布衣杨宾传文中,目以遗民云。
貌取将离邗水濆,图中此日挹清芬。
品齐海上三珠树,色并郇公五朵云。
鄂渚沿洄旧渔艇,磨盘恸哭故将军
瓶花犹带遗民泪,曾读山阴处士文。
崔上舍原韵 清 · 崔照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少眉山房藏卷之二
余愿一见木斋长老而何由得乎。木斋无意当世。不到京洛已数十载馀矣。木斋诸族在洛中者。余无一人不见。而所不见者。惟年最深行最高木斋一人焉已。木斋年既大老。余年又耆艾。窃恐至老死不相往来。木斋与吾为平生素昧。而竟孤韩荆州一识之愿耶。岁丙寅中元之节。余将看于沔彼流水之乡。木斋今可见矣。匹马行三百里。余常患肺气。木斋渐近。心欣然病如显愈。遂为木斋一陪话。舍直路。薄暮迤行。渡九万野渡。问木斋所居。舟人指点山下远村。即此是木斋所居长沙川云。余笑而自语曰。长沙从古伤心地也。此长沙亦僻处寂寞海陬。则与楚岸青枫。湘潭芳草。贾生长沙亦奚异哉。惜乎贾生始以洛阳少年。抱利器遭明时。志业未展而终抱长沙之恨。则乃木斋家此长沙耶。伊昔木斋少游洛下。其蔼然声名。无愧古人。而毕竟长沙为终老之地。则其自伤自悼。又如贾生乎否。宋儒云贾生量狭。若吾木斋。任分而已。宁如贾生之过自伤。不得其寿耶。木斋今年七十有八岁则木斋大异贾生之量狭。而自在自娱。颐神养性。得此天与之爵也。如是思量。不觉日已昏黑。马已到木斋庄下。忽闻木斋念年少不经事少孙初赴贡举朝者。俱往枳城云矣。余愕然失图。既而为木斋嗟惜曰。木斋衰矣。人情年老则弱。木斋气血方刚之年。心亦刚矣。心刚则岂有是行而致令远客彷徨耶。余仍兴沮。借宿于崔姓野人之家。野人接之颇款。俄而不如约而先我来者。李友来吉老兄忙屣来见。稍慰秋夜长无聊之甚也。清朝木斋宅。与少主人叙一见如旧之怀。仍巡檐绕庭。遍观花药果蔬。木斋经纶所排布。则堂之南畔。累石为砌而秋日凄凄。百卉俱腓。则早发先萎之花。无可评品。更上一层置蔘圃。如朝菌之不知夕而忽焉没者十居八九。如蓂叶之厌而不落。了无意者数才三四而已。则关心癈诗之药。功效杳然。至如晚节寒花之逢时者。时尚早。䒠茸欲花。幽香未吐。此馀向日之。傲霜之筠。足知精诚之穷益苦。气节之老益励也。砌之下离十数步。穿一小塘。花品甚高。云是白莲社池中所种来者。而莲房露冷。花谢叶败则何所见而为爱莲之说乎。若夫绕屋衡纵之亩。蔓菁蘼芜而尚幼少。匏瓜扶疏而结子甚稀。叶心之实青犹未了。可爱者。一株地种之榴子已向熟。红润可尝而根楂已古。物物与自家意思一般。而无一物繁华富盛之像。则虽以物华言之。吾之访木斋。时不遇矣。余语来吉曰。木斋之爱护场圃若是勤苦。则木斋非但木斋耳。花药果蔬。皆以为木斋之号。亦无不可也。然而花药果蔬皆木之类也。则木斋之以木自号固宜矣。而木斋譬诸木则何木也。回顾屋上青山。亭亭特立者皆凌冬之也。余又语来吉曰。吾虽不见木斋。想像伊人木中也。木斋谓以松斋又好矣。但见花树间列木。假三峰苍古。可供一玩。余又笑而言曰。真木斋为假木峰。无已与好奇者相似耶。升其轩则前楹挂木刻短铭。铭曰。心垢不可洗。傍有一器。是器也。外黑黯而内朱明。诘屈痈肿。宛然如心字形。则木斋之心。是器足以洗涤而无一点尘想矣。遂相与入室。壁间题场圃寓怀诗四五首。而其中有高孤善耐风之句。上有谁人评之曰自家平生。余亦曰然。欲论木斋平生。惟此高孤二字而已。览既讫。余恍然自释曰。木斋我见之矣。木斋之声音笑语是诗也。木斋之仪容标致是诗也。木斋之性情志操是诗也。是四五诗。合以为一木斋。则木斋我见之矣。吾何为见木斋衣冠者哉。遂与来吉分手罢去。及到沔庄。想木斋但闻吾虚过而已。惟吾向木斋眷眷之心。木斋不知矣。于是作此序。略叙吾一见木斋所欲言者。又尾附五律一首。付沔乡李友家转达。望木斋赐以琼琚之报。㑭为我不面如面之资如何云尔。诗曰。
蒹葭白露夕,空谷客踟蹰。
老者情还弱,儿曹行与俱。
酒知心澹泊,诗见像高孤。
怊怅出门去,黄花笑我无。
天池又访呼韵 其二 癸亥 清 · 洪翰周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海翁诗藁卷六智水集钞
天池翁五十九。而尚能口诵三经四子全文。不爽一字。又泛滥诸家。檃括各体。亦近世岭右之一巨擘也。然而长沙鵩鸟之赋。湘潭薜荔之裳。匪其辜也。叹人事之崎岖。伤世路之龌龊。于翁何有。又用前韵以慰之。
君有枯肠不煮书,饥来且莫怨穷居。
襟裾牛马人谁惜,经训菑畬我自馀。
胸里可藏云梦富,卷中长对伏羲初。
操觚弄墨惟能事,生死何妨作蠹鱼。
长沙被围书愤十六首 其一 清 · 许瑶光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粤西丛莽,夙有伏戎,而巡抚郑文老病好佛,一以姑息掩饰为事,致庆远思恩南宁土寇蜂起,而花县逆民洪秀全,纠合冯云山曾玉珩萧朝贵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三十年六月蓄发倡乱于桂平县金田村。上调固原提督向忠武赴粤,旋命前滇督林文忠提督武壮往,均薨于道。乃命前江李文恭钦差大臣,而以前漕督周文忠广西巡抚,会办军务,师行不利。咸丰元年,逆扰至贵县武宣垂入象州境,二月命广州副都统武壮帮办军务。三月李文恭病,命大学士赛为钦差大臣,赐以遏必隆刀,由部库、内库各发饷百万,率都统巴清德副都统达洪阿侍卫开隆阿,总兵长寿、长瑞军机章京丁守存、联芳,火器营乌兰都,率京兵出都,命邹壮节巡抚四月李文恭薨于武宣五月武壮败贼于象州六月赛相至,败贼于桂平之新墟,七月又夺其双髻山八月破贼于风门坳。已而向忠武失利,达武壮与乌武壮不合,亦小衄,贼乃窜陷永安州称伪号。九月赛相移营阳朔,+月乌武壮大败贼于莫家村,遂合兵围永安。乌武壮谓贼势悍猛,坚忍不宜与战,宜开长壕以困之。向忠武主围城缺一之说,以与之抗。至二年二月十七,贼果从缺处冲突溃围,戕我总兵长寿、长瑞、董先甲、邵鹤龄,走牛角摇山、出马岭,窜六塘墟以扑省城,而我兵之围永安者,反在后。乌武壮提兵疾趋追及之,受炮伤足阵亡。省城被围者三十一日四月贼弃省围,走兴安以攻全州都司武昌显力战却敌,贼以地雷破城,阖城殉难,并焚寿佛寺全州湘水之上流,若逆踪由永州衡州进,顺流可达长沙。时江忠烈从乌武壮军出,绕出贼前,驻兵蓑衣渡,伐木为堰,伏兵西岸击贼舟,毙伪南王冯云山,贼乃山东岸以趋道州提督余万青弃城走。六月连陷江华宁远江华训导欧阳复骂贼死之,遂陷嘉禾兰山,以扑桂阳州知州李景诏,李惠人中丞之子也,御敌阵亡,二十九日城遂失。七月郴州踞之,别遣伪西王萧朝贵李开芳率悍贼二千人,由永兴茶陵醴陵以袭长沙河北镇王家琳率兵堵安仁,听贼过不击。时总兵和春常禄李瑞德亮俱尾贼后。七月廿七安镇总兵福诚、金塔寺副将尹培立御贼于南城十里之石马镇,夜被袭阵亡。廿八日遂抵城下,始匆促闭城。长沙地势东南高而西北低,南郭人烟繁富,官绅议修土城以蔽之,本以卫民而不啻保寇,贼至踞其中,我兵轰萧朝贵殪之。九月洪逆全股继至,穴地以发地雷者三次。九月二十九日轰缺奎星楼参将张协中枪阵亡,副将邓绍良大呼跃杀,得保全城。十月初二轰缺金鸡桥十月十八日又轰魁星楼,俱堵之,不能入。我援兵渐集,绕围土城,贼惟西南可以渡湘水。先是有兵扼对渡龙飞塘,已而撤去,贼乃结浮桥以渡。十九日解围去窜宁乡,入益阳,由临资口掳船以渡洞庭,扑岳州湖北提督博勒恭武先三日弃城走,岳州遂陷。当贼之初至长沙也,赛相缒城入,愤甚,日督责诸将剿贼,已而改命徐广缙,各将官坐以待徐,徐至湘潭不进,总督程矞采又居衡州以居中策应,入告不肯来湘。湘中前署抚骆,因有蜚语,故朝命授云南抚张,抚湘龙飞塘,防兵之撤。人疑当轴南城三次被轰,困贼于土城中,终恐急而致缺,乃撤是兵,亦围城缺一之策也。然贼自困土城后,由七月廿八十月十九,合八十一日,粮药已尽,新附者渐散,实不过万人,贼势已蹙。失此不歼,一入长江,乃不可制矣。
蓄发逆谋深,妖氛出桂林
连营犹自卫,狂寇已长侵。
虎豹纵横势,貔貅去住心。
潇湘秋月自,杀气竟沉沉。
外王舅墓下作 清末民国初 · 王闿运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湘绮楼诗弟十七卷夜雪集
般溪蔡翁,少喜结客,轻财重诺,以抑强扶弱为志。遇异人授医方专治跛躄,应时立起。数百里外,舁扶造门,躬自疗护衣食之,全可而后去,义声振于一时。卒后,葬宅旁里许。每岁正月,酹酒墓门者且千数,远近鱼龙之戏、傩鼓彩仗相属来拜,或至其家,或从墓径去,多不知其姓名及所从受惠也。余家族从祖父多与翁游,后托配女孙。岁时省谒,偶愒村店,闻为翁外姻,无不加礼,且称翁德无间言。湘潭撰图志,传耆旧,在事者皆翁亲友子孙行,然莫为立传,盖疑于其伦也。余以为身不从官,利在乡里,宜从隐逸之科,而行事又非林宗彦方之比,侠非美名,非侠又不足见德,因感近论,辄成短咏。
千粒寒松覆墓青,老成遗范想平生。
至今百戏朝正节,莫讳当时任侠名。
自鸭婆豅至马坡有怀智亭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王闿运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湘绮楼诗弟十七卷夜雪集
咸丰五年春,寇犯长沙,屯靖港,破宁乡,陷湘潭。省军闭城安坐,恃乡军为战守。乡军营官储石友,急救宁乡,遇伏战没。寇暂西走,俄而复集。智亭参将隶乡人,巡抚提督皆弗善也,己亦孤危,进退维谷。三月,事亟,奉急檄援宁乡,迟回不敢进。七日湘潭告警,复奉檄先救上游。方发撤时,余以为军已至宁乡,必不及事。羽书行三十里,遇军于道,急移而南。二日,至塔岭智亭喜曰:『捷兆也。』遂驱而前。寇已破湘潭,闻有军至,踊跃赴之,相遇鸭婆豅,各不能退,遂相接战。时寇起四年矣,未尝见官军之犯前旌也。及战,亦略相当。寇悔轻出,遂还城增众。我军见胜,犹不知城被寇踞,亦逐而行。距城数里,至马坡,寇遂大至,搏战死斗,大破之。官军败寇,始此役也。智亭陆军既移湘潭,曾涤公躬率水军败于清港。时左季公参巡抚军谋,余闻败,飞书告左,以为城中无办,巡抚宜急出镇抚,且问策焉。使者还报曰:『今无可为计,且须湘潭捷音。』余知死矣。俄而捷报果至,余亦生矣。嗟夫,涤公曾语人云:『余自撰墓志,其铭曰「不信书,信运气」。』公之言告万世,运其真可信哉?智亭卒既卅年,余乃访其战地,成人熙熙,且有不知寇事者。悼往感今,作四绝句。
衰菜寒原度鸭豅,将军营树起秋风。
几年前事无寻处,园草青青细两中。
蔡吉六丁巳 清末民国初 · 王闿运
 出处:湘绮楼诗弟四卷
平湖张侍讲提学湖南,弘奖知名之士十数人,有武陵子纯溆浦严咸湘潭毓春。严之《锦鸡赋》,蔡之《同谷赋》,并惊才逸气,冠于一时。学使独论吉六,以为湘人士文章,如高髻云鬟,美而非时,至于子纯,则丰容盛鬋,不妨其丽。余应丁巳省试,谬与吉六及严子同举,毓春之姊又余之伉俪也,嘉幸求益,不在山河。往于长沙,承吉六赠诗一篇,久阙末报。今秋散帙,忽睹佳什,感往眷今,遂作歌赠之。
平湖学士神仙骨,夜上青天揽明月。
洞庭星斗悬秋空,逸思陵云见孤发。
比来弟子传清真,澧兰沅芷愁青春。
楚人从来好高髻,孤标绝世今无邻。
昭阳新妆赵飞燕,亦是宫中弟一人。
此时明艳谁能数,与君相思不相妒。
美人美人余目成,秋霜鍊魄心魂清。
昨来赠我绝妙句,孤凤一唳飞云惊。
寒窗落叶不可听,倏忽聚散如浮萍。
君既乘舟归武陵,余亦鼓枻湘南行。
湘川柳色年年绿,秋风吹水如碧玉。
人生哀乐能几时,万事浮云空过目。
采薜荔兮遣余思,山阿桂树劳相知。
愁来慷慨饮我酒,梦里悽恻吟君诗。
古人但恨不相见,与子同门况深眷。
严咸最小毓亚之,惊我少年如过电。
平生自信磊落才,见此始觉心神开。
未面倾心对面语,兴酣逸气如风雷。
祇今寂寞田舍里,门前青苔没车轨。
长沙秋清落日阴,一夕相思解千里。
楚山旷荡生愁云,浙东鼙鼓天下闻。
吾师归隐不得卧,西望惝恍闻清猿。
寄君与君同叹息,才士当为人爱惜。
张公双剑白虹飞,一化神龙不可得。
湘乡勇士谭国祥 其一 清末至现当代 · 张昭汉
五言律诗 押青韵
民国三十三年五月,倭大举寇湘,时方先觉率军坚守衡阳,以援不至,未几与长沙相继失守,湘潭宁乡遂陷敌。以三路侵吾邑,邑无军备,旋沦。湘西乡距县治四十里,乃湖南兵食宝库,倭久目之,于是铁骑频窥、弥天烽火。乡长沈实奇及贤士绅奋起率民卫乡。推谭君国祥为自卫队队长,君振臂一呼,阖乡景从,争输粮秣、买武器。复组宣导委员会,激扬正气,乡保干部益同仇一志,各忘其身。队分三组,扼险运奇,三面挞敌。敌至则伏尸涧谷,莫知弹雨所自来。相持岁余,经大小数百战。君每战身先,裹创叠起,军民感戴,前赴后继,湘宁孔道既若天堑,敌援遂绝。而距乡十五里之柳树铺,倭酋相戒,终未敢越雷池一步,一乡数万生灵以保,桑梓倚为长城,海内多其义勇。近五省联防,当轴力请君出任自卫总队大队长,其任重道远,乡邦之望弥穷。时三十七年戊子春,适君大衍揽揆之辰,邑绅推予大书桑梓长城匾额嘉之。
湖岳孕精灵,仙韶百里青(乡之仙女山韶山为吾邑山之主干。)
睥睨慑魑魅,叱咤走雷霆。
殄暴原三户,扬威动四溟。
龙城飞将在,胡马敢逡停。
麻姑石感怀 其一 一九四五年六月 现当代 · 田翠竹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四部
一九四五年六月,日寇败军万馀人,自广西湖南,经衡山白果,占据晓岚湘潭中学校址。余与家人仓皇逃遁,各走一方,历三昼夜始庆重聚。屋摧为薪,血流于野,随处可见。唯恐重遭浩劫,遂避于谢生让尧之旧家,地名“麻姑石”。荒村尽处,突见层岩,绿树成林,不知尚有人家居此,诚今日之世外桃源也。
娇儿携手在征途,亲老还须竹杖扶。
共向山中逃海寇,却从石上拜麻姑
难消浊世千回劫,谁写流民一幅图。
剩有旧情能迈古,短檠闲读未烧书。
潭州秋兴六首录二1980年 其一 1980年 现当代 · 田翠竹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余卜居雨湖之滨已十阅月矣。中秋节湘潭市委为余彻底平反,市政协又邀余出席会议,感奋交集,遂有秋兴之作。
匝地妖氛卷垢尘,十年犹惧说前因;
门墙互对同天堑,骨肉相逢是路人。
欲语性情忧禁锢,偶吟词赋彻沉沦。
桃源渺渺无寻处,辛苦刘郎莫问津。
重游福建寺 现当代 · 田翠竹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福建寺位于湘潭市中心,往日牡丹盛开,游人如织,今零落殆尽矣。
破帽青筇亦足夸,短垣疏柳即成家。
年来自诩贫穷惯,不看人间富贵花。
甲辰杂诗 其一 甲辰 现当代 · 田翠竹
七言绝句 押麻韵
一九四四年夏,日寇陷湘潭,兵马仓皇,生灵涂炭,余避难于古塘桥畔,日夕数惊,以诗记之。
胡骑奔驰咽暮笳,遗黎流徙类虫沙。
河山破碎无人管,挥泪仓皇别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