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北京市市辖区门头沟区”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抱存次其均 清末至民国 · 黄浚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宣南渐觉秋风满,禅味无多境更超。
梦起忽惊佳札至,情深能使雅音姚。
委心任世吾何术,抱膝看天子不憀。
寂寂秋堂诗病苦,西山猿鹤倘相招(余与芷青约为潭柘寺之游,久而未果。)
旅京偶拾 其二 近现代 · 朱帆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燕云一抹尽平芜,还记当年旧迹无。
潭柘寺前烟绕树,陶然亭畔水盈湖。
十年闾巷惊风雨,百代宫闱闹鬼狐。
翘首遥瞻关塞外,长城犹护帝王都。
潭柘寺 当代 · 王引
 押词韵第三部
哀乐成诗诗成痞,圣贤浇不下块垒。
朅来爽气望西山,如肤垢腻思水洗。
潭柘寺古大有名,城未形时庵已起。
一囊一瓶背朝暾,车行看花五十里。
眼中草木共悠悠,况复游人粲桃李。
老僧坏塔管送迎,桑柘潭泉留清泚。
摩挲龙象帝王树,商略梵经贝叶纸。
黄竹有韵听琅玕,白石无朋排杯子。
回首长安蜗角,梦寐蛮触何日止。
却怪身属红尘客,翻觑红尘如隐几。
我闻造物齐妍丑,十步芝兰必邻比。
乃知京畿非偶然,暂栖贤愚默乎此。
青谷翠岚连紫陌,阴阳乘除相表里。
又恐厚味满乾坤,徒泻银潢空见底。
吐诗坐和风哀,何当倾侧天下耳。
乞筑缕河堤以遏大河涨水奏熙宁七年 北宋 · 刘璯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三一、《宋史》卷九二《河渠志》二、《续资治通鉴》卷七○
刘璯自开直河,闭鱼肋,水势增涨,行流湍急,渐塌河岸,而许家港、清水镇河极浅漫,几于不流。
虽二股深快,而蒲泊已东,下至四界首,退出之田,略无固护,设遇漫水出岸,牵回河头,将复成水患。
宜候霜降水落,闭清水镇河,筑缕河堤一道以遏涨水,使大河复循故道。
又退出良田数万顷,俾民耕种。
博州堂邑等退背七埽,岁减修护之费,公私两济。
疏浚二股及清水镇河奏熙宁七年二月 北宋 · 范子渊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六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五○、《宋会要辑稿》方域一四之二三(第八册第七五五七页)
疏浚二股及清水镇河已通快,其退背、鱼肋河三道可以闭塞,庶大河水并入清水镇及二股河,兼退出民田不少。
开修二股河为便奏熙宁四年秋冬) 宋 · 张茂则
 出处:全宋文卷九三一、《宋史》卷九二《河渠志》二
二股河地最下,而旧防可因,今堙塞者才三十馀里。
若度河之湍,浚而逆之,又存清水镇河以析其势,则悍者可回,决者可塞。
厉领卫墓志铭1216年 南宋 · 叶适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一○、《水心文集》卷二二、《南宋文范》卷六八 创作地点:浙江省温州市水心村
初名仲详,后名仲方字约甫
厉文才者,婺州东阳人也,仕都督刺史
文才四世孙玄,为殿中侍御史,其居号御史乘骢乡。
玄之后至君曾祖凝、祖邦用,皆不仕;
而父邦俊,以君仕赠武义郎
君中绍熙元年武举,任侍卫步军司计议官武学谕閤门舍人,副贺生辰者使于虏。
出知安丰军,复还閤门
出知和州,王师北讨,赖其能。
就权庐州,俄召授左领卫中郎将
虏内侵,朝廷忧在江北,令君建康防守。
虏遁归,复还领卫
御史疏罢,主仙都观
又用中司疏,降秩邵州
嘉定五年九月二十五日,年五十四,卒于邵州
九年,二孤倬、俣始以柩返。
十二月庚申,葬于仁寿乡鲍庄纸白山
始,君与余读书,诸生旬沐岁省皆散去,君独闭一室,未尝窥户。
并试两学,示若文有馀者,博蔡镐,见而骇曰:「吾周旋武学,岁月多矣,未省有如此文字」。
余笑曰:「此非子所知也」。
已而及第第一人。
然自后屡举进士,遂不中。
其入閤门,试而后命。
盖天子所以异待武人,比于馆职,被命者以为荣,而领卫尤亲近,君顾不好,特俛仰系縻其间,不欲绝也。
嘉泰中,边事将动,谍妄言「虏衰有證,宜即取」。
君在安丰,尝奏「淮北饥民扣关求救接」,初无意也,柄臣遽从夜半下其议。
议者因共指君为开隙生事,语闻四方,虽其故友朋及为士者亦交尤之。
虏既卒叛盟,而君竟坐贬死。
呜呼
可哀也已!
夫搢绅守和亲,介胄言征伐,由汉已然矣。
其不能相合而相非,至于喧忿诋悖而相加以恶,亦其常情,无足怪也。
季布廷诤欲斩樊将军,而臧宫马武之请,至烦人主谆悉诏谕而后止,岂非往事之明戒也哉!
君为武人,盖失路误入尔。
人犹以故步期君,其所以责之者,抑所以厚之欤!
使君致其壹于进士,何患不如武举所得,褒衣大带,掌幄中之论,无冒十死九生之危,夷俟而訾其缺!
则人之所以责我者,而我反以责人矣,不亦又可哀也!
君劝安丰种桑数十万株,垦田数千顷,置历阳军实甚众。
后人用君所造九牛弩,射杀虏骁将于城下,又用战车败之清水镇
素不识田琳,而知其材,以告余,余为言于朝,使代李爽合肥,虏不敢犯。
建康也,虏屯定山十馀万。
君募石斌贤、夏侯成再破走之。
虏留六合,余趣君解围;
料其当自退,不亟出兵,虏卒去。
其谋效审的多如此。
然世人责君方深,故未暇明其功,虽余亦不敢言也,斯又重可哀也夫!
君娶张氏,先卒。
再娶同甫陈氏
子四人,曰伦,曰倬,皆太学生
伦早夭;
曰俣,江西转运司进士
曰合。
女嫁吴瑾,承信郎吕珣。
孙男一人,曰简。
君母吴夫人,惟一子,自君之贬,常悲思哭泣,比死,哭不绝声,丧还,哭之恸以殁。
噫!
子禄养而不及终,母寿尽而逢其凶,若夫人与君,其又皆可哀也!
铭曰:
呜呼厉君,迪知忱恂;
百家纵横,六籍轮囷。
亦既豹变,刚柔蔚文;
履虎尾,丧其匹群
人喜攻瑕,天独与纯;
回祥复亨,展也子孙。
嘉定九年十一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