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与西麓陈帐干书 南宋 · 释道璨
出处:全宋文卷八○七三、《无文印》卷一五
往来四明二十年,而不瞻望丰采,而乃交际于大江之左,「三千里外却逢君」,此语似为某发也。迓新而往,省亲而归。比见泉使,得闻起居甚悉。涉江渡堰,风雨载道,饮食无恙否?得于天者清,心脾肝肺皆冰雪,六气无可乘之隙,百体坚壮者,可不问而知也。西来几时,或言行李已不屑此来矣。番去浙千馀里,道阻且艰,而又寒瘁穷陋,非浙人所安,行李之不屑此来宜也。第某从游方新,辱知甚厚,而遽有吴越之限,未免恶怀抱耳。逼夏还东湖,朗吟妙语于青青万竹间,馀味宛转,清入牙颊,风枝露叶,轩然鼓舞,亦皆为之点首也。半溪闻到京即行,不知果何为。今留四明,即亦后为诸侯客子耶?春夏苦雨,流江暴涨,久欲遣书问近况,仆以冒雨登程为难。金刚已得二施人重塑,威武严重,十倍前日。某托庇如昨,第未有合并之日,无任倾向。然去留不作计,东明兴尽,即从西麓于梅边柳下矣。
宋宣慰文集序 宋末元初 · 俞德邻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八三、《佩韦斋文集》卷一一
同知宣慰东明宋公,余曩在扬,尝望履幕下,别十年矣,复会于杭,出歌诗数十首及所为文以示余。受而卒集,因仰而言曰:「山林草野之士,处隐就閒无所用乎世,于是刻志苦心,蒐辞猎句,以写其幽忧抑郁之思,以纾夫风刺怨怼之意。乃若公卿大夫以功名事业为己任者,驱驰鞅掌,日不遑给,亦何暇及乎此?今也摘奇掇异,与骚人墨客较其锱铢,非韩愈氏所谓性能而好之者欤?至若铿锵幽眇,冲澹和平,使读之者稽肯叹嗟,不能自已,又非韩愈氏所谓才全而能钜者欤?夫以才之全、能之钜,复根于性而好之,则公之文,固非曲学謏闻者所能闯其藩也。余独于《食饼》之诗而重有感焉。往岁浙右大水,民用荡析,鬻妻卖子,延视息于须臾间,其情重可哀矣。朝家悯焉,亟发廪振之。此正有司所当奔走奉承者。跨越半载,方且覈户口,排丁稚,其得升斗以活者亡几,而嗷嗷然为沟中瘠者盖不知其几万人矣。而公于一食之微,忧民之忧,憯怛勤恳,溢乎言外,则其心从可知已,诗不必论也。呜呼!使当时任事者其心皆如公之心,吾知其皇皇汲汲,食不下咽,又肯稽国家之赐为之踌躇四顾,听其流离死亡而后已乎?此余所以重有感也。迩年西浙豪右擅江湖薮泽之利,富几埒国,田畴日以广,沟浍日以堙,雨不浃辰,又复巨浸,官吏孰视,莫敢谁何。今岁秋冬之交,其可虑者又不止如前二岁而已,余安得取公之诗为司牧吾民者诵之?捲锦以归,因为之序,以俟夫观民风者择焉。至元壬辰闰月五日。
六月三日赴周南翁之招时芳洲留梅山堂述行实仆与观焉临别以高山流水四字分韵约仲退同赋瑞得山字 南宋 · 徐瑞
押词韵第七部
人事恒有数,一聚百阻难。
朅来集斯堂,主客俱萧閒。
明公图不朽,盘礴笔墨间。
诹求逮耆耄,采录及蒯菅。
论述本至公,不待润与删。
居然是传信,可但起浇顽。
古今文章家,我粗窥一斑。
兹事未易言,千载有相关。
周旋得所愿,欣快忘幽孱。
炎尘屏四野,清风洗沈瘝。
佳兴殊未极,延缘念当还。
呼童夙严驾,东明映青山。
送陈玉林归集庆永寿宫 元 · 李孝光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天绕龙宫日月低,六龙(一作鸾轺)曾驻冶城西。
祠(一作龙)光午夜入牛斗,玉气千年成(一作岁生)虹霓。
承恩已报紫旌(一作旄)节,奉使(一作受诏)屡上黄金闺。
神眷灵(一作媛仙)官守桂树,银榜(一作东明)碧镂自天题。
玉林卷 元 · 李孝光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出处:五峰集卷十
天绕龙宫日月低,鸾轺曾驻洛城西。
龙光午夜入牛斗,玉气千岁生虹霓。
承恩已报紫旄节,受诏屡入黄金闺。
神媛仙官守桂树,东明碧缕自天题。
扶馀怀古 元 · 李谷
出处:稼亭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青丘孕秀应黄河,温王生自东明家。
扶苏山下徙立国,奇祥异迹何其多。
衣冠济济文物盛,潜图伺隙并新罗。
在后孱孙不嗣德,雕墙峻宇纷奢华。
一旦金城如解瓦,千尺翠岩名落花。
野人耕种公侯园,残碑侧畔埋铜驼。
我来访古辄拭泪,古事尽入渔樵歌。
千年佳气扫地尽,钓龙台下江自波。
东明山 元末明初 · 郑渊
押先韵 出处:御选元诗卷三十四
君不见深袅之山青入天,荡摩日月呼云烟。
又不见仙华山高一千仞,排空直立如旂旃。
二山雄削无与比,降势演迤直与东明连。
东明虽然一培塿,林回麓转依平川。
乔松百尺不僵亦不死,女萝冉冉青丝悬。
绿光照人浓若酒,角鬣俨似蛟龙然。
吟坛西头竹千挺,翠色倒浸梅花泉。
泉傍一沼水如鉴,下有鱼鳌潜深渊。
百禽纷纭竞栖托,欲借荟翳逃鹰鹯。
东方海色欲生白,啁啁哳哳春声传。
虽无律吕不可辨,绝胜翠管并繁弦。
我先诛茅薙草结新屋,轩槛疏敞甍楹鲜。
犀签瑶轴插满架,邺侯三万知谁贤。
联衿接席兄与弟,古今治乱时钻研。
客来引座松石底,一瓯花乳浮轻圆。
夜深白月径窥户,且把绿绮摅幽玄。
深林恐有山鬼听,吹灯遽就青毡眠。
世间辽绝有如此,便觉眼底无嵩瀍。
我生如结泉石缘,我生爱使烟霞缠。
白鹿耕云不须牵,五芝种得山前田。
金华先生今谪仙,买山便可分一廛。
下箸不愿食万钱,但得清风明月供吟篇。
和苏编修游东明山诗 元末明初 · 宋濂
七言排律
东明胜槩实佳哉,图画天然八面开。
云影入帘纷似絮,峦光染袂绿于苔。
学书犹忆临池写,采药曾经带雨栽。
祗为鱼龙期变化,致令猿鹤互惊猜。
数茎白发虽侵镜,百鍊丹心不作灰。
中使传宣承顾问,东朝进讲每低徊。
月移禁掖藏书署,花压瀛洲视草台。
岂意衰龄沾异渥,因兹胜赏得重陪。
丁宁杉桂无奇句,约束溪山属骏才。
倚杖指林寻故迹,赐衣湿雨借新焙。
名编递玩丛如笋,嘉卉当筵粲若杯。
松鼠沿窗行且偃,山禽窥客去仍来。
但知笑齿时频启,何事愁肠日九回。
寄语山灵休厌我,看花莫待作诗催。
题西京浮碧楼 元末明初 · 赵浚
出处:松堂先生文集卷之二
东明九梯宫,荒凉草树风。
危楼控大同,豁若登高空。
江流动碧深,绝壁生层阴。
恍然玄都间,六月清风寒。
缅怀殷太师,张皇九畴纲。
继往开来人,日月吾东方。
隋唐四海众,毛关百万师。
高堂若建瓴,莫强天下知。
往事若鸟过,举酒鬓如丝。
功业众所赖,利名何草草。
功成乞馀龄,吾将吾土老。
麒麟窟(在永明寺之前) 明初 · 郑总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复斋先生集上
麟窟唅呀近梵宫,东明事往草连空。
俯窥却(却恐初字之误)讶仇池穴,却立时生禦寇风。
神物乘云归汗漫,遗踪勒石在巃嵷。
人言有路通江水,秉烛谁能子细穷。
次扶馀东轩稼亭韵(见舆地胜览) 明 · 李石亨
出处:樗轩集卷上
余于扶馀古事。粗尝猎史。而恨不得身历目赏者久矣。幸于戊寅春。因事道过。索主人一小船与壶酒。泛江溯流。舣钓龙台下。感古兴怀。谨次稼亭诗韵。
峨峨列岫衮衮河,中有闾阎万馀家。
此是扶馀之古国,访古于今感慨多。
东明开国问何日,一朝堕在人网罗。
争奢竞奇何足誇,正是弱草纷朝华。
当时万事已烟灭,红颜媚色留岩花。
携壶捩楫少夷犹,欲赋词拙如伏驼。
乌乎千载无限思,无限思中一狂歌。
钓龙落花名独在,千顷万顷琉璃波。
次韵正使朝鲜杂咏 其三 明 · 徐居正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四佳诗集补遗二
檀君逝已久,箕子遗风清。
民淳俗可封,井地仍薄征。
东明天帝孙,富国能强兵。
孱孙失其道,战伐饱所更。
堂堂李将军,克捷成大名。
王氏开西京,雉堞天中横。
我朝作东藩,金汤壮地形。
送成都事(希曾)赴平壤 明 · 金宗直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佔毕斋集卷二十三
清切南宫辍望郎,关西千里佐甘棠。
东明列甸山河壮,箕子遗祠草树荒。
宾馆绮罗供落拓,輶轩簿领任闲忙。
金华旧侣吾衰甚,莫惜音书远寄将。
与贺美之过陈湖访陈氏昆仲再宿东明院时玉汝居京师而主僧顿公没矣因遗其徒良琛 明 · 吴宽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匏翁家藏集卷第六、古今图书集成
东明院里重投宿,偶见前题一嘅然。
欹枕乱蛩如昨夜,入门高树却多年。
季方不与元方在,小朗还同大朗贤。
何处玉笙吹夫歇,山扉新月照人眠。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苏州府部
游万山观(观额题曰迎仙有东明西爽二轩) 明 · 程敏政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何代迎仙地,高低复起楼。
东明先得日,西爽最宜秋。
帆影林梢见,岚光脚下流。
道人吹铁笛,飞思绕瀛洲。
次祈大人韵 明 · 俞好仁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㵢溪集卷之六
蜗角东明一片城,青山如画玉簪横。
兴亡总入千年惧,芳臭同归万古名。
可叹丁威随鹤去,至今江女采莲行。
扁舟款款烟波外,今古诗人孰重轻。
和曹(大虚)西都八咏。兼柬申(次韶) 其一 密台赏春 明 · 俞好仁
出处:㵢溪集卷之四
愁边碧草荒台暮,二月东风花似雾。
天开地辟乐浪城,岁岁年年春不住。
明朝花老减容光,报君及时须撷芳。
遗簪堕翠九梯路,一尊行酹东明王。
扶馀怀古(十首。与百源乘舟浮白马江。过天政台,钓鱼台,落花岩。浮山而返。时辛亥正月念三也。) 其一 明 · 南孝温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秋江先生文集卷之三
跃马循江建国城,东明圣胤此经营。
千年王气一朝尽,三百后宫齐丧生。
八月念日。谒先君空门友一庵于九月山贝叶寺。是日乃先忌也。请于师。奠祀涅槃堂。仍话旧。师年八十有三 明 · 南孝温
出处:秋江先生文集卷之一
秋色来天地,千林锦叶乾。
日月流冉冉,头上二毛斑。
此地寻师日,适我先君忌。
主人许我诚,呼僮奠祀事。
炊饭礼金身,酌茶奠先灵。
小子双垂涕,梵音彻冥冥。
奠彻开白酒,日夕风吹雨。
促膝听晨钟,明灯细谈古。
秋堂已推暑,木梢强知秋。
二十年前事,油然到心头。
师其听我否,小子请具陈。
在昔天顺末,兴天诲后人。
余在诸生后,得游文墨场。
在今数十载,同列并鹓行。
独余禀性懒,加以阻趋庭。
坎壈少失学,与世同醉醒。
百事百蹉跎,菟裘知何处。
广野歌匪兕,原隰羡苌楚。
前年访头流,去岁登枫岳。
今春入关西,触眼皆索寞。
眼涉妙香山,舟泛沸流川。
献诗檀君殿,赞述箕王贤。
流憩浿江边,细阅卫满迹。
历览九梯宫,想像东明德。
萨水隋战场,玄菟汉四郡。
红巾死棘城,七佛扶丽运。
博川鱼鳖桥,纥骨松让封。
首阳今海州,龙冈古黄龙。
茫茫千古事,历历目前数。
舒忧心愈乱,强歌声愈苦。
正如失栖鸟,长夜呼呜呜。
风触七哀生,世事自无娱。
亲戚背面笑,孰肯矫我失。
师能诲三字,改过从今日。
谒师之翌日。从贝叶住僧道释,允中,性明,义浩登南明峰。就怀古诗一篇。还示一庵 明 · 南孝温
押支韵 出处:秋江先生文集卷之二
檀君升仙入阿斯,三千年来传神奇。
匹马短僮寻旧隐,千嶂万壑处处疑。
登登石径踏无尽,病身全赖杖筇枝。
神人不得见平生,探冥讨幽鬓如丝。
一鸟不鸣风射眼,掩袂不胜前朝悲。
周王革殷急贤良,首就箕子访民彝。
天生贤圣无夷夏,胡乃檀君却不知。
檀君自执谦谦德,韬光韫彩隐于兹。
鼎中乌兔自同穴(一作宫),紫府九重神飙吹。
箕王代作陈八条,青丘人物再熙熙。
千年山海输燕虏,卫满渡浿神器移。
东明箓讫宝藏死,兹山出入罗与丽。
山呼九月今代名,崔巍神岳镇四垂。
山前烟火列郡开,海水朝宗日二时。
南明峰上赤叶多,千江掌平明琉璃。
同来四衲贝叶僧,与余俱事一庵师。
同门恩意喜相随,强起我病劝题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