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谏伐河东奏 后唐至宋初 · 范质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三○、《右编》卷二三
臣气疾发动,近将两月,不面天颜,攀恋圣慈,深负忧责。臣今有刍荛,上闻睿听,内量僭越,甘伏罪谴。后来臣虽疾病在假,伏闻陛下有亲征河东之意,半月已来显然,外议皆云必行,固无改易。臣切料河东刘钧自潞州奔败之后,乃数年遭天军讨荡,即日困蹙;兼肘腋之间,自有翻变,契丹削弱,不能援助。銮舆若到城下攻取,少时必是成功。然须十分之中,七八分则料其必取,三二分料其未得。未得者何?若大军三数月间在贼城下,料草不接,即须抽退。虽无损军,势且虚困自家一二十州百姓,枉费朝廷事力。近闻般运粮草才第一转,所在乡村甚有逃户。盖是晋、绛、蒲、陕、汝、洛、怀、孟及沿山诸州人民,频年以来,秋夏不熟。陛下八年令免供输,尚自逃走,若是更有差遣,自然难为驻足。百姓般运艰难,更不一一敷陈。又闻所般运粮草且至潞府、晋州,将来大驾到河东城下,三五十万粮草,潞府、晋州百姓无多,不知更差何人津置?此事须挂宸衷,请陛下子细勘算军马粮草准备之数,必若有备,则更复何忧!臣窃见七八处大藩方皆要害之处,即日并未有主帅,皆是儒士懦弱,权轻力小。若是四方无事之时,大驾不离京阙,则必无忧虑。若是兵戈稍动,烽烟未弭之间,须忧凶豪不逞之徒生心冀望。缘此辈无识无知,不算道理,遇便即发,视死如闲;万一有之,陛下出军在外,争得安心?中间世宗亲征河东之时,近畿小小兵士亦有奸谋者,赖尉氏兵马监押擒获。事虽不大,人心可知,愿陛下稍挂宸衷。臣窃见河东物力军势,百倍不及大朝,穷困危迫,日忧亡灭,乃是本分。朝廷强盛,军马天下无敌,北至燕,东至海,南至五岭,西至陇右,百六七十州之地,无不慑服。陛下即位四年,有此基址,以前开基创业之主,三五十年尚未如此,又何必须为河东六七州险阻穷困之地,虚躁圣怀?更俟三二年,时岁稍熟,收拾粮草,诸事有备,贼界渐困,此时动未为迟晚。臣窃料河东六七州孤危如是,不计几时,必无霸盛。且刘崇乘世宗即位之初,假契丹雄盛之力,全军南来,一战大败,将校军士,十分去九。此天不助一也。陛下初有天下,李筠以方州之地归投河东,陛下才登太行,立平寇贼,刘钧苍忙奔走不暇,抛弃兵刃,甚于高平。此天不助者二也。天意人事,不言可知。即日尸居馀气,茍延岁月之命,必无与大朝争衡。愿陛下以生灵为念,所贵资洪福,益圣寿,以社稷为重,端坐镇静,不轻举动,则天下幸甚。臣位居上相,受国深恩,国家大事,动系安危,茍或不言,是辜天地。惟陛下详察。
按:《国朝诸臣奏议》卷一二○,台湾文海出版社宋史资料萃编本。
西苑怀古和刘景融韵 其一 元 · 王恽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秋涧集卷十七
彩凤萧声彻晓闻,宫墙烟柳接龙津。
月边横吹非清夜,镜里琼花总好春。
行殿基存焦作土,踏锥舞歇草留茵。
野花岂解兴亡恨,犹学宫妆一色匀(踏锥舞名见景元所录金人遗事)。
感秋二首用南津胡宪长趣驾韵 其一 明 · 黄佐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淅淅秋风吹岸沙,西江迁客思无涯。
浊醪粗饭足娱老,去燕来鸿犹念家。
百年洛涘愧潘岳,九日龙山怀孟嘉。
故园咫尺不归去,辜负东篱无数花。
感兴六首 其三 清 · 黄任
押支韵 出处:秋江集卷三
夭桃无修干,芳桂无直枝。
世人悦心目,翻以屈曲奇。
缅彼百尺桐,高耸凌云姿。
攀折无傍依,菁华空尔为。
声色两俱淡,况复摇落时。
不惜焦作琴,为君理朱丝。
牙旷不可作,千秋谁与期。
课儿联 其七十六 清末民国初 · 梁鼎芬
对联 押先韵 出处:全粤诗
偕窗焦作纸;客路柳为鞭。
浪淘沙 游金边长夏白沙溪 现当代 · 邱及
押尤韵
并驾作郊游。
日丽风柔。
多情绿荫话前由。
醉抚金丝疑是梦,欲说还休。
脉脉听清流。
袅袅歌喉。
相邀遥指白云浮。
越过云端飞比翼,直到天头(指当时祖国解放区。)。
紫萸香慢 乙卯岁暮赋谢诸友 现当代 · 林士模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沧浪室遗稿
岁华残,屠苏酒暖。
东风尽付深情。
问暗香浓否?
须攀折,谢鸥盟。
一树孤芳海外,望烟波滚滚,热泪如倾。
已七年过去!
空把花枝忆。
念踪迹,但悲渺冥。
三更。
半醉犹醒。
沥肝胆,也难明。
记挥戈白土(白土,闽西南老解放区。),张弓碧野,旧事谁评。
六旬韶光似梦,身虽在,总堪惊。
感相怜,江湖老病,天应知道,遭命如此凄零。
吟罢无声。
添盖镇江大军寨屋诏(绍熙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南宋 · 宋光宗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二○、《宋会要辑稿》兵六之二七(第七册第六八六八页)
镇江大军寨屋窄狭,深虑军人居止未便,令韩彦古家将见赁地段标拨付本军都统司添盖寨屋七百间,其赁地钱依数交还。候毕工,差官覈实合用木植物料钱,令淮东总领所先次依数支降。
泰堂记 南宋 · 陈垓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三六、道光《泰州志》卷三一
《易》前民用龙马负图,而伏羲画之。重门击柝,《豫》也,上栋下宇,《大壮》也。圣人备物致用,神吾通变,宜民之机,而必受之以《泰》者,合上下于泰和,混民物以成顺,则《易》之功用全矣。我艺祖皇帝重造乾坤,与庖牺氏等。当五代之极否,创万载之太平,天下一家,咸跻仁寿。海陵实天赐幸,仓于汉,祠于晋,郡于宋,州于唐,而有开必先,泰其名于再开辟之始,非天乎?是以九圣百六十年之间,四海晏然,而泰独盛。生于斯,查道、许元、胡瑗、周孟阳、王觌俊乂;官于斯、吕夷简、范仲淹、富弼、刘攽、孔道辅、陈瓘。卓卓乎师儒之魁伦,奕奕乎公辅之杰特,一善一能不与也。牡丹之什相业显,清风之堂文会伟,山亭有咏,玩芳有记,梅花而秦、苏诗之,仙源而徐、翁宫焉。耳目所睹,记承平盛观,称其州名矣。南渡以来,井邑虽落,佐大农,走巨贾,才鬻海耳,犹曰富州。常平使施公宿、城之守李公骏请戎兵千,为寨、为仓、为河、为都肆之场、为方洲之园。二公书生也,深于《豫》与《大壮》之旨哉!惟垓不才,常客施公,以幕府事李公。癸甲乙丙丁,误恩共二,俱踵贤躅,惧于弗胜。城北隅之黄龙坝,议而不克经理者七十载,费不赀,言人人殊。于是僦流民为工,捐酒钱为庸,庸以市直,凿十三里外濠,面二百尺,深二十尺,南北浮梁,东西问渡。郡所三,便盐贸;帘楼二,易茨垆将迎之馆。南海春东,大雅七里,而近亭徐蜕扁归鹤。访李公之园,则业酤旅泊,莽苍就荒。既一新之,屋于竹,纯节名,庄以旆,青龙名。西踰于河,河界岳楼,岳高六十尺,楼四十尺,其巅耸斗插檐,金焦历历。袤河为湖。步有新船,来者舣泰亭,亭而循崖,崖而磴,磴而梯,繇天阅、旸谷上起云,则斯楼也。载裒馀材,左造曲院,右便民库,挟诏春二亭,以拱丽谯。入子城之东,沮洳百亩,实以濠土。选士五百,良马两之,以厩以营,总七百间,号节制司亲兵,廪视屯旅,弩机弓的,骑左右驰斥。圃以阁而囿,废亦多历年,阁曰清风,植以景范,亭曰六咏,创以跂曾。访参军梅,揭浮香双奎,复玩芳亭,蓺刘记诸。并种筼筜为屋、为砌,结茅为庵、为杏村,疏水为虚舟、为四桥。遂芟榛伐楮,辇砾畚壤,创正堂,轩其后。前庑四十楹,直公亭并道院,绿疏髹阅,邃丽靓深,以州名,名张吾泰也。七月既望,率郡大夫士大合乐以落之,咸请书其率凡。因语之曰:泰之时义大矣哉,唐虞之比屋,豳之公堂,予熙熙如登春台,鲁之燕喜,泰也。田里无叹息愁恨之声,而共理惟良,亦泰也。泰之民十雉九濠,柳蔚榆繁,平芜野水,层澜四入,络绎旁午,笑歌载途。迨我暇兮,泉菊华表,泳洲而芳,陟山而楼。坊里之新,贡阑之筑,又将鸠公子以为泰乎!垓之愚,窃谓《易》六十四卦,卦具一象,乾坤六子,体用则殊。惟《泰》六爻之义,上下内外小大靡不包括。左右民则生生养养,必适于两间之宜。不遐遗则事事物物,必周于一念之顷。适则人乐其生,周则事无不举,若可以泰然矣。城复于隍,凛乎上六之戒,浚垣深堑,设险固御,巩吾泰之域,保吾泰之常者欤!方今君臣相孚,内健外顺,裁成辅相,上下交泰。垓以承学诸生,待罪支垒,弛瓜堰之征,略鱼莲之议,或者贾泰;削学租之增,升闲田之入,或者士泰;月给以券,两衣三食,营恩代供,阅牿倍予,或者军泰;贴粮夫、输丁役,百须自公,一贾必布,或者民泰。凡所以奉上之德意志虑,布诸千里者,惟恐不力,而昉于濠之役,故详书之,砻石斯堂,与宋无极。
按: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卷三四,嘉庆十五年刻本。
唐故相权公墓碑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六十二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上之元和六年。其相曰权公。讳德舆。字载之。其本出自殷帝武丁。武丁之子降封于权。权江汉閒国也。周衰。入楚为权氏。楚灭徙秦。而居天水略阳。符秦之王中国。其臣有安邱公翼者。有大臣之言。后六世至平凉公文诞。为唐上庸太守荆州大都督长史。焯有声烈。平凉曾孙讳倕。赠尚书礼部郎中。以艺学与苏源明相善。卒官羽林军录事参军。于公为王父。郎中生赠太子太保讳皋。以忠孝致大名。去官。累以官徵不起。追谥贞孝。是实生公。公在相位三年。其后以吏部尚书授节镇山南。年六十以薨。赠尚书左仆射。谥文公。公生三岁。知变四声。四岁能为诗。七岁而贞孝公卒。来吊哭者。见其颜色声容。皆相谓权氏世有其人。及长好学。孝敬祥顺。贞元八年以前江西府监察御史徵拜博士。朝士以得人相庆。改左补阙。章奏不绝。讥排奸倖。与阳城为助。转起居舍人。遂知制诰。凡撰命词九年。以类集为五十卷。天下称其能。十八年以中书舍人典贡士。拜尚书礼部侍郎。荐士于公者。其言可信。不以其人布衣不用。即不可信。虽大官势人交言。一不以缀意。奏广岁所取进士明经。在得人。不以员拘。转户兵吏三曹侍郎太子宾客。复为兵部。迁太常卿。天下愈推为钜人长德。时天子以为宰相宜参用道德人。因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公既谢辞。不许。其所设张举措。必本于宽大。以几教化。多所助与。维匡调娱。不失其正。中于和节。不为声章。因善与贤。不矜主已。以吏部尚书留守东都。东方诸帅。有利病不能自请者。公尝与疏陈。不以露布。复拜太常。转刑部尚书。考定新旧令式为三十编。举可长用。其在山南河南。勤于选付。治以和。人以宁便。以疾求还。十三年某月甲子。道薨于洋之白草。奏至。天子痌伤。为之不御朝。郎官致赠锡。官居野处。上下吊哭。皆曰善人死矣。其年某月日。葬河南北山。在贞孝东五里。公由陪属升列。年除岁迁。以至公宰。人皆喜闻。若已与有。无忌嫉者。于頔坐子杀人。失位自囚。亲戚莫敢过门省顾。朝莫敢言者。公将留守东都。为上言曰。頔之罪既贳不竟。宜因赐宽诏。上曰然。公为吾行谕之。頔以不忧死。前后考第进士。及廷所策试士。踵相蹑为宰相达官。与公相先后。其馀布处台阁外府。凡百馀人。自始学至疾病。未尝一日去书不观。公既以能为文辞擅声于朝。多铭卿大夫功德。然其为家。不视簿书。未尝问有亡。费不偫馀。公娶清河崔氏女。其父造。尝相德宗。号为名臣。既葬。其子监察御史璩。累然服丧来有请。乃作铭。文曰。权在商周。世次不存。灭楚徙秦。嬴刘之閒。甘泉始侯。以及安邱。诋诃浮屠。皇极之扶。贞孝之生。凤鸟不至。爵位岂多。半涂以税。寿考岂多。四十而逝。惟其不有。以惠厥后。是生相君。为朝德首。行世祖之。文世师之。流连六官。出入屏毗。无党无雠。举世莫疵。人所惮为。公勇为之。其所竞驰。公绝不窥。孰克知之。德将在斯。刻诗墓碑。以永厥垂。
秦伯举哀词(少作)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五一、《后村集》卷三五
建康男子秦纲,余丙寅岁始识之于西湖。时朝廷议北伐,一日除三宣抚使,诸戎帅皆遥制河南北、山东西全盛时故疆,领其节度,克日进攻。纲固喜功名,用其策干长安贵人,皆莫省。既而师出无功,三宣抚俱罢,诏出枢臣督视京口。余里人方侯信孺被选使北边议和,辟纲偕行。比三往返,侯坐吏议谪临江,纲送侯出涕,居郁郁不乐。明年,郴、吉贼窃啸,声撼岭外,诏起侯守曲江,会合讨捕。纲曰壮士时不可失,徒步往谒。时赤水峒贼散白旗踰岭,侯曰,是轶入吾境,不可纵,分帐下兵,以纲将之。募土豪乡导,披溪谷,穷巢穴。纲入益深,所将士多亡去,贼格斗转苦,纲死之。讣至,侯哭之野。纲为人短悍,有胆气,饮啖兼人。尝游边,多与退校故将游,对客语今古成败,指关塞虚实,历历可听。忆余客都城,大风雪,卧邸中,纲夜践雪邀余买酒鲙鲫。酒酣,出其诗与文,皆悲健豪语。顾寝榻上败絮一袭,书一卷,取视之,舆地志也。忆纲死矣。余性懦,爱纲之豪且果,有病其锐也,又患乎偷生者之多也,又哀夫以纲之布衣而死也。且寇兴以来,庙堂困筹虑,大农窘供亿,居讨贼之任,能砺锋颖与贼角一战者未闻也,况死节乎?乃为哀词以吊纲。或曰,纲有母在而轻死,聂政所不忍为也。余曰不然。彼韩相侠累非得罪于天下者,政乃以其亲之遗体快他人之私仇,此名教之所宜绝也。峒寇之罪通天矣,岂独欲得纲而僇之,虽纲之母固将甘心焉。张汤死,母不哭,吾意纲母子亦然。客有自曲江来者,言方侯祠纲于佛寺,因书以寄侯,使刻之祠中。纲字伯举,死时年四十馀。其词曰:
余悯士之媮兮,吁嗟乎悲哉!持婉娈为身梯兮,指狷介为祸媒。质魁然而美好兮,中慑怯如妇孩。嗟夫君兮何慨慷,气尤锐兮力孔刚,倚长剑兮抚八荒。彼肉食者出而专征兮,亦入而吁谟。设一尘之警兮,骇鸟鼠之奔呼。臣节弃如遗兮,或忍蒙夫垢污。嗟夫君兮生羁穷,短褐兮食不充,孰激而死兮义之从。庾岭峨峨兮下有江,桄榔蔽天兮号哀急之涛泷,蛮云蜑雨兮瘗玉其邦。跨修鲸而翳鹄兮,游污漫与空谾。乌虖!世以败为辱兮成为荣,君以义为重兮生为轻。陈哀诗兮祼荐,乘回风兮送迎。
送杨鄂州职方使安南 明末清初 · 程可则
押庚韵
皇帝在位阅七载,九州四海歌太平。
乌弋黄皮禀汉朔,旅獒越雉来周京。
安南君长处炎徼,北面久已输忠诚。
前年玺书予封爵,吾宗学士立阉曾南征。
归来陈风对宣室,为言此地无兵争。
鹦鹉鱼游浪泊水,庵罗果熟安阳城。
今年羽书忽驰至,族类不合仇相倾。
蛮王更制略下邑,都尉倔强投昆明。
凭陵三郡势莫敌,女无缲茧男无耕。
触蛮之斗岂足计,只怜蹂躏忧苍生。
相如谕蜀有往事,诏旨特简才臣行。
职方亭亭起三楚,须眉如戟双曈晶。
昔年执法昆弥道,近襄九伐尤峥嵘。
大臣推毂立召见,至尊御殿亲书名。
天语殷勤劳《四牡》,一时饯送来公卿。
双旌翘翘出北阙,八座赫赫过南荆。
乘秋直入交州郡,雕题负弩遥相迎。
凭君片言谕大义,调和二氏无佳兵。
功成上书报天子,不用京观封长鲸。
伏波铜柱邈千岁,壮哉尔与同英声。
呜呼男儿万里远游志亦足,不尔蜗庐跼蹜虚吾生(以天语调和两氏,自应炜炜煌煌,“蛮触之斗岂足计,只怜蹂躏忧苍生,”是尊崇国体仁覆无外语。)!
孔嵩赞 汉 · 阙名
四言诗 押阳韵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十七
仲山通达,卷舒无方,屈身厮役,挺秀含芳(《水经淯水注》,「宛城西有孔嵩旧居。嵩字仲山,宛人,与山阳范式有断金,契贫无养亲,赁为阿街卒,故其赞曰。)。
司隶校尉杨淮碑(熹平二年二月)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百二
故司隶校尉杨君,厥讳淮,字伯邳。举孝廉、尚书侍郎、上蔡雒阳令、将军长史、任城金城河东山阳大守、御史中丞□为尚书尚书令、司隶校尉、将作大匠、河南尹。伯邳从弟讳弼,字颖伯。举孝廉、西邦长,伯母忧去官。复举孝廉、尚书侍郎,迁注丞冀州刺史、大医令、下邳相。元弟功德牟盛,当究三事,不幸早陨,国丧名臣,州里去覆。二君清颂,约身自守,俱大司隶孟文之元孙也。黄门同郡卞玉字子圭,以熹平二年二月廿一日谒归过此,追述勒铭,故财表纪(《隶续》十一)。
晋四厢乐歌三首 其三 食举乐东西厢歌 魏晋 · 无名氏
四言诗
煌煌七曜,重明交畅。
我有嘉宾,是应是贶。
邦政既图,接以大飨。
人之好我,式遵德让。
宾之初筵,蔼蔼济济。
既朝乃宴,以洽百礼。
颁以位叙,或廷或陛。
登傧台叟,亦有兄弟。
胥子陪寮,宪兹度楷。
观颐养正,降福孔偕。
昔我三后,大业是维。
今我圣皇,焜耀前晖。
奕世重规,明照九畿。
思辑用光,时罔有违。
陟禹之迹,莫不来威。
天被显禄,福履是绥。
赫矣太祖,克广明德。
廓开宇宙,正世立则。
变化不经,民无瑕慝。
创业垂统,兆我晋国。
列文伯考,时惟帝景。
夷险平乱,威而不猛。
御衡不迷,皇涂焕炳。
七德咸宣,其宁惟水。
猗欤盛欤,先皇圣文。
则天作孚,大哉为君。
慎徽五典,帝载是勤。
文武发挥,茂建嘉勋。
修已济治,民用宁殷。
怀远烛幽,玄教氛氲。
善世不伐,服事三分。
德博化隆,道冒无垠。
隆化洋洋,帝命溥将。
登我晋道,越惟圣皇。
龙飞革运,临焘八荒。
睿哲钦明,配踪虞唐。
封建厥福,骏发其祥。
三朝习吉,终然允臧。
其臧惟何,总彼万方。
元侯列辟,四狱蕃王。
时见世享,率兹有常。
旅揖在庭,嘉客在堂。
宋卫既臻,陈留山阳。
我有宾使,观国之光。
贡贤纳计,献璧奉璋。
保佑命之,申锡无疆。
振鹭于飞,鸿渐其翼。
京邑穆穆,四方是式。
无竞惟人,王纲允敕。
君子来朝,言观其极。
翼翼大君,民之攸暨。
信理天工,惠康不匮。
将远不仁,训以淳粹。
幽明有伦,俊乂在位。
九族既睦,庶邦顺比。
开元布宪,四海鳞萃。
协时正统,殊涂同致。
厚德载物,灵心隆贵。
敷奏谠言,纳以无讳。
树之典象,诲之义类。
上教如风,下应如卉。
一人有庆,群萌以遂。
我后宴喜,令问不坠。
既宴既喜,翕是万邦。
礼仪卒度,物有其容。
晰晰庭燎,喤喤鼓钟。
笙磬咏德,万舞象功。
八音克谐,俗易化从。
其和如乐,庶品时邕。
时邕斌斌,六合同尘。
往我祖宣,威静殊邻。
首定荆楚,遂平燕秦。
亹亹文皇,迈德流仁。
爰造草昧,应乾顺民。
灵瑞告符,休徵响震。
天地弗违,以和神人。
既戡庸蜀,吴会是宾。
肃慎率职,楛矢来陈。
韩濊进乐,均协清钧。
西旅献獒,扶南效珍。
蛮裔重译,玄齿文身。
我皇抚之,景命惟新。
愔愔嘉会,有闻无声。
清酤既奠,笾豆既馨。
礼充乐备,箫韶九成。
恺乐饮酒,酣而不盈。
率土欢豫,邦国以宁。
王猷允塞,万载无倾(○《宋书》乐志。《晋书》乐志。《乐府诗集》十三。《诗纪》三十九。)。
考具诗十首 其八 号舍 清 · 钱载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萚石斋诗集卷第十四
一鬨百间房,东西窗向阳。
龙门高可及,燕垒小何妨。
壁剩明砖旧,檐连独木长。
几人从此去,不忝状头坊(庚午应顺天乡试,见号舍砖多隆庆款者。)。
散氏鬲铭 先秦 · 阙名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三
用矢□散邑,𠧟即散用田□□(未详,旧释观)。自□(未详。旧释淄或释□)涉以南至于大沽,一□(奉,或释表)以陟,二□至于边柳,𰻇涉□陟雩,𠭯□𨺰以西,□于𢿥,□□(枉)木□于𦫿(若)来□于𦫿道,内陟𦫿,□于厂源。□□(都,或释割)□(𣐼)𨺰陵陵刚𣐼,□于□(单)道。□于原道,□于周道。以东□于□(未详。或释游,或释耔)。东彊右还,□于□□道。以南□于却来道,以西至于𨾊莫□□井。邑田,自□木道,𠂇至于井邑,□道以东,一□还以西。一□陟刚,三□降以。南□于同道,陟州刚𤼷𣐼降棫,二□大人有𤔲□□田,羛且𢼸武父西宫襄豆人虞丂□克贞师氏。右相小门,乃䌛原及虞□(艿)淮𤔲工虎,孝□丰父𨾊,及有𤔲刑丂,凡十又五。夫正□□天舍散田。𤔲土□(未详。疑栈,旧释必,或释出)□(未详。疑□,即陉,旧释周)𤔲马□(嘼,或释单)□(未详。旧释率或释众)□(未详。旧释牧)人小子□□田戎□父𤕝□父□(即克)之有𤔲。㯱州京焂从□,凡散有𤔲。十夫,唯王九月辰才乙卯,天卑羛且□(绾也)旅誓曰:「我兟付散氏田器,有爽实,余有散氏心贼,则爰千罚,千传襄之,羛且□旅,则誓𠧟卑𠧟宫。襄戎父誓曰:我既付散氏□(湿)田墙田,余又爽□(变),爰千罚千□宫襄戎父则誓,乃为图□王于豆新宫。东廷乃𠂇,执衅史正中䰜(拓本。)。
《列仙传》序 南北朝 · 阙名
出处:先唐文
《列仙传》,汉光禄大夫刘向所撰也。初,武帝好方士。淮南王安亦招宾客,有枕中鸿宾之书,先是安谋叛伏诛。向父德,为武帝治淮南狱,得其书,向幼而读之,以为奇。及宣帝即位,修武帝故事,向与王褒等,以通博有俊才,进侍左右。向又见淮南铸金之术,上言黄金可成。上使向与典尚方铸金,费多不验,下吏当死,兄阳成侯安民乞人国户刘赎向罪,上亦奇其材,得减死论,诏为黄门侍郎,讲五经于石渠。至成帝时,向既司典籍,见上颇修神仙事,遂修上古以来及三代秦汉,博采诸家言神仙事(《御览》六百七十二。)。
周大将军司马裔碑 南北朝 · 庚信
出处:全后周文卷十三
公讳裔,字遵胤,河内温人也。昔颛顼之命,始则南正司天,重黎之后,又以羲和掌历。夏阳适晋,得随会而同奔;东海避秦,与毛公而俱隐。其后金行受命,玉笥南迁,帝系极于舆图,中朝至于江表。
曾祖楚之,晋太傅、录尚书、扬州牧、会稽文孝王之次子,元显之幼弟也。元显见害之后,桓玄篡逆之初,爰自龆龀,客身屠钓,河内道左,抱剑长号,代郡城前,恸悲灵祭。江淮志节之士,汝颍风尘之客,感激一言,咸多依附。既而云生伏龟,星出鲸鱼,太白经天,蚩尤映野。公乃收合馀烬,泣血登陴,临武牢之关,据成皋之坂,拥众万家,归于魏室。魏明元皇帝遥授平南大将军、荆州刺史,袭封琅琊郡王,尚河内公主,命王承制,从宾国之仪。于时宋兵凭陵,旗鼓侵逼,虎牢不封,金墉无援。魏太武皇帝授王使持节、侍中、安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给前后部鼓吹。元戎启行,志雪冤耻,登坛慷慨,三军掩泣。黄河漕粟,已出石门,白马连旗,将临野坂。既而云中柝起,代郡烽燃,反旆南辕,途穷北略。赠征西大将军,都督梁、益、秦、宁、荆、兖、青、豫、郢、洛十州诸军事,扬州牧,司徒,谥贞王。祖金龙,封琅邪镇西大将军、仪同三,司吏部尚书,赠司空,谥康王。父悦,镇南将军、豫州刺史、渔阳庄侯,以荆河刺举,时值乱离,衅起萧墙,遂终非命。
公遗腹载诞,流离寇逆,复壁襁负,深山拥树。程婴之匿赵武,从役家臣;王成之藏李燮,为佣酒市。遭太夫人忧,苫草坟茔,以终灰燧,形骸毁瘠,逾于丧礼。年十有五,始干家事,楹前凿柱,即取遗书,石上开松,仍求故剑。出身司徒府参军,除中坚将军、员外散骑常侍。值魏室多难,所在蜂起,孟津以北,无复封畿,嵩山已南,即为锋镝。公建议修武,立栅温城,函谷西封,河桥北断,长亭籍马,并入武城,百里租车,咸输温县。
太祖文帝缔构关都,经纶夷阻,招携以礼,怀远以德。马文渊之择主,去陇坻而归身;窦周公之入朝,在河西而奉诏。大统七年,蒙授平东将军、北徐州刺史。十年,河内故义四千余家,愿立忠诚,须公衣锦,乃授使持节、领河内太守,加前将军。怀州拓境,两镇奔波;柳泉转战,三城授首。十三年,太祖召山东诸立义之将,能率众入关者,有加重赏。公率先而至,领户千室。即以为封,固辞不受。其菽粟之赐,或以指囷;马牛之赏,将同量谷。朝廷以华阳西极,汉水东流,叹孟达之奔兵,怪刘封之失策。魏前元年移镇汉中,除白马城主,领华阳郡守。昔称导漾,今闻上潴,烟沈冰井,雨歇云门。其年授大都督,加散骑常侍、柱国、蜀国公。开金牛之道,通牧马之关。公卷甲北塞,悬车束马,遂得策预葭萌,勋参绵竹。封龙门县开国子、蒲州刺史,仍领新州,寻授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大中正。
隆周受图,天保大定,以公才望,仍为旧臣,遂乃义深追远,恩隆继绝,即改封琅琅县公,邑五百户,仍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都督巴州诸军事、巴州刺史。武成二年,被敕赴援信州。鱼复道阻;屡却岑彭,荆门水急,几沉吴汉。公乃月峡先登,瞿唐直上。天子以公操履忠勤,仪刑亮直,乃征为大御伯,寻转大御正,邑一千一百户。枢机近侍,出纳丝言,所谓多识旧章,殿中无双者矣。
四年,大将军东讨,公所领义众,先守枳关,授都督怀州诸军事、怀州刺史。偃师张幕,河阳牧马,虽接战于富平,已连营于官渡。五年诏追还,拜始州刺史。更讨信州,贼山彰、寻宝渝恃险。峡路,五尺絙约,才通县水,三门桥飞济渡。既而风行草偃,谷静山空。前后平十一城,获九千余口,马归平乐,金输水衡。天保二年,除信州刺史,都督信州诸军事。朝发白帝,暮宿江陵,气振巴丘之兵,威警建平之戍。五年,迁潼州刺史、益州柱国公,降帝子之重,镇天井之星,延阁拟于丛台,岷山方于代郡。公仰禀雄谟,参谋远略,故得身预舞阳之功,位极长平之宠。六年,授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西宁州诸军事、西宁州刺史。方欲关沫若,徼牂牁,见夜郎之侯,习昆弥之战;而飞鸢堕水,马援去而无归;金马骋光,王褒行而不反。呜呼哀哉;七年正月十日薨,春秋六十有五。诏赠使持节、大将军,怀、邵、汾、晋四州诸军事,怀州刺史。
夫人襄城公主,魏献帝之曾孙,赵穆王之季女。王姬肃恭,褕翟典礼,四教竞庄,三星令淑,有光隆虑之贤,足表平阳之盛,生则从夫以秩,死则同穴以礼。建德元年八月十二日,合葬于武功三时原,大夫墓树以柏,诸侯坟高于雉。吁嗟滕公,来居此里。诏谥定公,礼也。
公资忠履孝,蕴义怀仁,直干千寻,澄波万顷,逢蒙射法,力牧兵书,星辰高下之占,风雨逢迎之气,故得师出以律,天幸将军者也。至如官曹案牍,未常烦壅,戎马交驰,不妨余裕,足使四岳弥峻,三台更明。在朝四十一年,身经一百余战,凡任四郡,历八州,未尝以货殖经怀,去如始至。渭南千亩之竹,更惧盈满,池阳二顷之田,常思止足。身殁之日,家无余财,素车白马,狭室崎岖,黄肠玄甲,阶庭仄陋。有诏冬官为营寝室,朱邑祭酹无所,汉后是以赐金;陈表妻子露立,吴王为之开馆。呜呼哀哉!
世子侃,孝家忠国,扬名显亲。是以勒此丰碑,惧从陵谷,殖之松柏,不忍凋枯。铭曰:
钦若历象,平秩寅宾。少梁奔华,地入咸秦。族夷兴马,书穷获麟。玉镜云始,金行乃构。象浦通关,龙沙开候。上糁石起,河阳水斗。五马南浮,三星东宿。太傅作牧,奄有江沲。司徒避乱,承制荆河。既劳推毂,犹思枕戈,龙媒被野,苍兕凌波。庄侯季年,祸机相接。诞公遗嗣,崎岖怀挟。山窜赵武,家藏李燮,伍员道阻,燕丹路遥。南奔楚塞,北避秦桥。水流登垄,寒风度辽。有功都护,则重嫖姚。怀书上马,习礼从戎。阵图六甲,兵占八风。藏松宝剑,射柳雕弓,推诚贾复,屈节廉公。八翼频飞,六条亟秉。勇此仁义,行兹宽猛。持印山开,沈黎盗静,取甲无丘,均田不井。懋功赐爵,上将赏官。军中受诏,塞外登坛。方图参合,更鏖皋兰,渝山毒水,僰道灾氛。地亡都尉,滩悲使君。谷寒无日,山空足云。北风吹旐,秋霖泣军。遣奠双设,铭旌两布。泌水同坟,平阳合墓。悲哀嗣子,攀号靡诉。恸甚风枝,悲深霜露。自此何世,从斯几年。麒麟欲斗,华表中燃。地形楼起,松心盖圆。茫茫丘垄,代代英贤(《文苑英华》九百四)。
谢炀帝手诏问劳表 隋 · 杨素
出处:全隋文卷二十五
臣自惟虚薄,志不及远,州郡之职,敢惮劬劳,卿相之荣,无阶觊望。然时逢昌运,王业惟始,虽涓流赴海,诚心屡竭,轻尘集岳,功力盖微。徒以南阳里闾,丰、沛子弟,高位重爵,荣显一时。遂复入处朝端,出总戎律,受文武之任,预帷幄之谋。岂臣才能,实由恩泽。欲报之德,义极昊天。伏惟陛下照重离之明,养继天之德,牧臣于疏远,照臣以光晖,南服降枉道之书,春官奉肃成之旨。然草木无识,尚荣枯候时,况臣有心,实自效无路。昼夜回徨,寝食惭惕,常惧朝露奄至,虚负圣慈。贼谅包藏祸心,有自来矣,因幸国哀,便肆凶逆,兴兵晋、代,摇荡山东。陛下拔臣于凡流,授臣以戎律,蒙心膂之寄,禀平乱之规。萧王赤心,人皆以死,汉皇大度,天下争归,妖寇廓清,岂臣之力!曲蒙使臣弟约赍诏书问劳,高旨峻笔,有若天临,洪恩大泽,便同海运。悲欣惭惧,五情振越,虽百陨微躯,无以一报(《隋书·杨素传》,汉王谅平,帝遣素弟修武公约赍手诏劳素,素上表陈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