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许州送张中丞出临颍镇 中唐 · 欧阳詹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心诵阴符口不言,风驱千骑出辕门。
孙吴去后无长策,谁敌留侯直下孙。
唐故左右静江军都军使忠义军节度建州观察处置等使留后光禄大夫检校太尉右威卫大将军临颍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陈公墓志铭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八十六、全宋文卷三一、《徐公文集》卷一六、《全唐文》卷八八六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公讳德成,字仲德。其先颍川人也。帝妫馀烈,侯满崇封。盛德之祀绵邈于百世,光远之庆蕃衍于万国,故我洪胄,代雄建安。王室中微,闽方角立,网罗英异,弘济艰难。我曾祖茂新、祖滔,皆以雄才勇略,奋扬忠力。将领之任,生表其策勋;督护之名,没垂于饰壤。父诲,检校太尉、兼侍中、建州刺史、忠义军节度使,谥忠烈。殊勋大节,有信史丰碑存焉。公即忠烈公之长子也。钟粹和之气,秉冲淡之心。通习孙吴,固其家法;酷好坟典,乃自天资。就傅之年,已著名誉。先公剖符剑、浦,威信洽闻,诤子之助,实有其力。弱冠,为本郡裨将。先公以身守边郡,心存本朝,累表遣公入宿卫,即擢拜右千牛卫将军,充殿直指挥使。恭命畏法,修身择交。先公每言边事,常密疏于纸,遣公上启,默识强记,敷奏閒习。元宗甚嘉之,累迁右静江指挥使。值淮上兵起,王师不振,公屡上书自奋,诏隶西北面行营。以舟师趣济难,破其屯戍,遂入海陵,与诸军会,励兵固守。强敌日益,公连战破之,虏获千计。围兵既遁,乃涉长淮,指下蔡,别率战舰,分击浮桥,三中流矢,神色自若。自秋徂冬,且战且前。凡五进军垒,皆以众寡不敌之势,当轻悍卒至之师,临难忘身,每战必捷。而元戎逗挠,逆臣携叛,群帅失道,公全军而还。迁右宣威军厢虞候,制曰:「独此一军之众,堪为百战之师」。其见称如此。数月,为和州刺史,又为左天威将军厢虞候。明年,改池州刺史。是时疆埸俯定,闾井未完,公奉法循理,正身率下,庭无滞讼,吏不生奸。铁轴牙樯,无忘水犀之备;轻裘缓带,常为岘首之游。赋诗纪颂,粲然可述。元宗南狩,从至石牌。上每登临置酒,必命公陪侍,访山川之形势,问风俗之美恶。应对详敏,咸有条贯;捧觞上寿,进退由仪。求解印扈跸,优旨不许。今上嗣服,屡表乞还,徵为右天德军都虞候。旧制常以舟师为下军,至是,诏旨以南国之用,尚于舟楫,今而后知非是,乃简练精锐,置龙翔军以隶亲卫,命公为龙翔都虞候。舟师之重,自兹始也。会先君来朝,卧疾邸第。公亲侍医药,躬执烦辱,容貌瘠损,衣不解带,客至问疾者,不知其已贵也。及丁忧制,哀毁过礼,扶护灵柩,归于建安。诏起为歙州刺史、本州团练使,视事三载,其理如初。秩满,复为右龙翔诸军都虞候,迁都指挥使。每仲秋讲武训兵,仲冬而毕,进退号令,由公指顾,威容严整,睹者肃然。顷之,又为虔州巡检使、知州事。五岭之际,地广民悍,内据溪洞,外接蛮夷,告讦敚𭤑,习以为俗。于是申以刑政,示以严明,广视听,审情伪。吏以微文出入者,皆面诘其状,莫不惕息而退。弊为之革,人以之和。于是浚沟隍,严壁垒,出私帑以助费,因农隙而僝功。凡书劳考绩,此其昭昭者也。寻拜池州观察使,以其秩居虔州。上以建安之地,人思旧德,且欲以昼锦之盛,显公之能,乃除忠义军节度、建州观察处置等使留后。公以违奉岁久,无以私为,抗表来朝,固辞不拜。改右威卫大将军,充左右静江都军使,又转光禄大夫、检校太尉,奉以建州之禄,岁计千万,甲第厩马,赐与优渥。俄而被疾,自识终期,申告理命,备有规度。中使问疾,但曰:「世受主恩,未有以报,惟此为恨耳」!又亲问门吏,草遗奏既成,自益两句曰:「茍游岱之有知,必结草以为报」。上省表震悼,手诏答之,公犹捧诏向阙,稽首流涕。壬申岁秋七月十有二日,卒于建业滨江里之官舍,春秋四十。上痛惜之,至再不视朝,赠安南大都护,遣中使监护葬事,皆从官给。有司考行,易名曰烈。即以其年九月日葬于某所,从理命也。夫人信都郡君刁氏,故昭武军节度使能之女。容德之美,闺房之秀,宜家睦族,光此门风。子倩,孝友聪慧,修词好学,以荫起家,授著作佐郎。必大之庆,其在于是。呜呼哀哉!公生于戎马之际,长承钟鼎之业,修文习武,全孝资忠。风格端庄,襟怀夷直,嫉恶奖善,如恐不及。睦亲念旧,无有所遗,先人之费,公私毕给,出入数载,家为之贫。在公之馀,手不释卷,篇咏词笔,皆传于时,近代儒学将,唯公而已。凡四典藩郡,皆有借留去思之美,民到于今称之,由是恩顾特隆,委遇无间。修涂方骋,大年不登,知与不知,皆为悲叹。铉与公非故,特以道义相期,虽复出处不齐,班序致隔,金兰之分,终始不渝。寝门流恸,痛生死之永已;圆石表墓,患陵谷之靡常。亦公之遗言,以此见托,岂非慷慨之气,思振发于知己哉!故为铭曰:
龙泉之灵,武夷之英。生我儒将,垂兹令名。临戎有勇,察俗有声。为臣之节,与世作程。位逼建牙,秩参掌武。才实膺时,忠惟得主。郁此雄图,溘然中露。谓天盖高,不可以愬。悲哉俊气,永已荒丘。凤台遗馆,梅岭穷秋。树惟挂剑,地即眠牛。馀芳不泯,淮水长流。
大宋故朝散大夫试大理评事前行许州临颍县令兼监察御史赠太常博士祖府君墓志铭(并序端拱元年十月八日) 北宋 · 左贞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二、千唐志斋藏志
府君讳仲宣,字子明,本幽州范阳人,东晋将军逖之后也。近世历官河朔,遂徙家于深州安平县,今为安平人矣。大王父、曾祖母、王父、祖母,属有唐之季,燕、赵虎踞,干戈日寻,子孙由是苍黄,家谍因兹失坠。洎显考之成长,固询问而难知。显考讳奉时,字应机,尝摄真定府衙推。属是乱离,不求荣达。母清河张氏。子五人,府君即第三子也。后唐明宗朝,童子擢第。才唯神授,学则生知。刘晏正朋,自有出人之辩;苏颋咏尹,咸推拔俗之才。迨晋开运初,释褐授隰州司马参军,法既平允,民所赖焉。秩满,州牧杜公光范飞章上请于朝廷,降命旋升于宾幕,授公试大理评事、本州军事判官。洎杜公移判庆州,又奏授前职,仍加兼监察御史。布颁条之政,彼则当仁;致遗爱之风,我实有力。至周显德初罢职,俄授许州临颍县令,加朝议郎阶。公晓烹鲜之术,以清净为宗;怀制锦之能,以简易为本。不俟期月,果振英声,朝廷有闻,加朝散大夫,以旌为政。民方怀惠,国正藉才,方传三异之风,遽叹两楹之梦,以显德四年十月一日终于任,享年四十有三。以其年是月,权厝于许。以大宋端拱元年十月八日,并衙推神榇,自安平扶护,与母张氏夫人自许会葬,迁于洛京洛阳县平乐乡杜泽里,礼也。不归故里,盖府君之遗旨焉。呜呼哀哉!以府君之孝于亲、忠于国,不享松椿之寿,俄成今古之悲。偶今上嗣位之七载,追赠太子洗马;不数岁,又赠秘书丞,复又赠太常博士。公有兄二人、弟一人,皆无禄早逝。公先娶陇西李氏夫人,即今右揆相国之堂姊,先公而亡。次娶先夫人之堂妹,即相国亲姊也,封陇西县太君。当良人宰邑,宜家迥耀于闺门;及爱子登朝,荷宠继承于纶綍。盖由积善,是致其昌。有季弟一人曰仲矩,尝任殿前承旨。有子二人,长曰岳,明法登第,历官州县,次任京僚,累迁朝秩,通理瓯越。洎回上国,旋奉殊恩,任朝请郎,守国子博士,通判河南府兼留守司事,借绯。莫不英奇命世,儒雅绝伦,圭璋须用于礼天,麟凤果彰于瑞世。永通理于伊洛,期迁卜于松楸,既遂初心,益彰孝道。婚安定郡梁氏,封本县县君。姬姜茂族,钟郝良家,克彰孝道之名,果奉封崇之命。次子宰哥,未乩年而亡。有女四人,长适太子通事舍人皇甫继宗,次适升州上元县主簿王垂裕,并已殒谢。第三女适太子中舍徐泽,第四女适将作监丞程贞白,而并德光女史,誉继王姬,事夫彰举按之贤,睦族有宜家之美。孙四人,长曰小名蔡老,次曰舜老,次曰赞老,次曰谯老。孙女一人,曰寿姐。今嗣子思刊翠琰,以纪清芬,他年用备于变迁,遗烈期传于不朽。贞素亏奥学,兼乏英辞,但务直书,谨为铭曰:
蓍龟告吉,日月其良。爰从许下,来迁洛阳。虔遵遗旨,不还故乡。择兹福地,据彼宏岗。适当昭代,永閟玄堂。庭罗苍柏,路列白杨。悲风淅沥,迥野凄凉。陵谷迁变,子孙其昌。
时大宋端拱元年,岁次戊子,十月甲寅朔,八日辛酉记。
大宋故中散大夫左谏议大夫轻车都尉临颍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累赠开府仪同三司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追封秦国陈□□□碑铭 宋 · 王举正
出处:全宋文卷四○○
夫云上于天,霈甘泽而润下;士志于道,蔼馀庆而昌后。若乃向用五福,浚明三德,辉光炳《大畜》之旨,博厚服《中庸》之训,亘代作范,诒谋俾肖,□□□□□君□□□□。公讳省华,字善则。其先颍川人。妫满受封,权舆胙姓,隐耀储祉,才英间出,纷纶卓荦,薰灼方册。曾王父讳翔,唐末补并门记室。王建守益部,□□幕下。时建恃险,□□□□□□记口讽以大义,建不能用,投劾谢□,遂为□□□□□□□□□□□王父讳诩,仕蜀为遣运使。严考讳昭汶,抗志遁俗,林卧家食。奕世令德,兹焉发祥,累赠俱跻极品。公十三而孤,端诚力学,奋节不倚。□□□□□闻其名,召为阆州西水□□□无所,遂委质焉。尝济夹江,始及中流,□□□□□□舟覆□□公伏于马上,与之沉浮,观者骇焉,谓之必溺。俄有渔者飞楫而拯,因而获全。识者谓非有德者乃无生矣,阴护幽赞,孰知其然,异时昌大,讵可知也?□□□□□以□□得而为行益敏,□□□□之道吾知之矣。且□□□不□□□□□自他有耀,予□行矣。会钜宋开国,伪昶纳籍,公不俟驾而首觐阙下。初命秦州陇城簿,累改京兆府栎阳令。郑白之沃,为邑膏雨。惠久而吏蠹,政慢而□□□□□□专利□□□□盗□□□□□□公一心农畴,戮力渠事,且令□□□□日□寠民□金之歛,岁输强家,非所以为铜墨之大夫也,必将争之,不胜不止。彼营营之飞、狺狺之声,祗益其咎尔,胡是畏也?邻壤违公之言,□公之心□□□□□□□□复乃渗漉之润□□□□之稼□食,邦赋充衍不匮,人到于今□□□□里之俗,尚乎晚葬,父母昆弟率从槁瘗,木已拱矣,视之恬然。公职化长人,思有以劝,乃谓民犹水也,系夫所导,孔子曰□□□□事□从周,盖美夫送终之礼,具□□□□草莽,忘□霜露,诲之自我,能无□□□□之氓以感以泣,悉曰:「使往者有归,□□□魄,陈公之心仁于我也厚矣」。相与周急,勉奉其事,未期月而葬者过半,逮公改邑,仅无遗矣。公乃曰:「谓民无知,不亦欺乎」?□□□从宪□楼烦令,时长子尧叟□进士□□登第。□□□□□□□□□□气磊落,太宗临试,深所属目,因询其家世。辅臣素知公之才德,遽以名对,上曰:「见其子知其父矣」。擢太子中□。制曰:「且欲劝天下之□人父者」。□□□□□□□□□盐铁判官,迁殿中丞,锡□□□□□□为光禄丞。□属东观,促召同赐,拜前拜后,葳蕤簪绂,朝伦仰止,儒苑增□。郓州为东夏巨屏,□□□□国家慎柬,□□公首其选而□命焉。濒河之邦,分□□□□□□□□□□之□□□防川□,礼义之设,所以牖民,□□□□□□何从而略焉?始乎缮完,终乃教化,事靡□素,人率蒙惠。惟茍简之弗任,顾灭裂而何有,就委京东转运使。至道初,越绝凶饥,苏台特甚,如□惨急之吏未恤伤痍之□。诏还,赐三品□□□□□□□而绥□□□□□□□泽之区绵载不□□□□□□□□□道殣之苦,裕人约己,兹可忽乎?繇是炳忠厚之诚,谕轻惰之俗。明罚敕法,举其大略;情恕理遣,宥夫小过。夷易煦妪,如热斯濯,治效著闻,玺札垂奖。真庙继圣,眷乃方面,又进吏部,移□潭州。长沙奥区,列郡都会,控要荒而作翰,亘舳舻而赡国。启迪孝悌之训,尊隆清净之化,精力匪□□□□□□有矩度□□□□□□□□□之□□□□□□□判官。以蛮徼俶扰,充□□□□□□□任开封府推官。以章奏指切,出潮州通判,同气二人咸处岭外。朝廷意公上言,亲党愿公有请。公曰:「兄之行也,分招徕式,□□□□□□□□□直□□□□□□□□□为□□□□□□祥,吾不为恶,岂□□□□□□□□□□忱,吾以此卜昭昭之鉴,其食言乎」?后果严召,俱跻膴仕。信己不惑,有如是焉。陟朝,授鸿胪少卿,判南曹,俄同判吏部流内铨。景德初,知开封府,□□□□□尚威免,公则不然。□以□□□□处□俾耻格而无犯,谓驯致之□□□□毂之□□夏民或钩距辨智□不能也。上喜其然,谓可大受,就迁光禄卿。时尧叟为枢密使,尧佐直史馆,尧咨知制诰,腰金鸣玉,蚤暮温凊,□□□光□□士族。公以久次之风望,荷□圣之器任,宠深而□□,□□而不侈。尝□谓郤曲乃□,支离者寿,稽纵心而请老,遂剡奏而还印。上方乐近耆德,函诏敦谕,特授左谏议大夫,允解府绶。俄镇□□□□□□路北狩□□□□□□□□□□□□□□□□复适循进退之度,□□寒暑□疢复三□□□□官□□□□恻□素,未获俞可之报,而乃宸翰中降,示以图任之意,略曰:「卿但清心养气,勿弗过虑,谅冀渐谐于康愈,即当别俟于□□」。渥眷无伦,□□□□□□□□□□□□久□□腆厚,方引退而决去,岂茍□□□□愿罢□请□□奏弗许,命有司趣给如故。旋又缄御药而加赐,走国医而接踵,密诲临抚,曾无虚日。公恭愿之度,发于天性,□王人降□,必力疾西向稽首,□□□命加服□□不爽臣礼。迨乎寝剧,中使旁□,左右掖之而兴,□□能言,但□□颐指,若有所蕴,家人弗晓,乃复之曰:「是不欲南面乎」?公颔焉,遂复西向。自感疾至于属纩,未始一日忘其然也。呜乎!□□如是,主知如是,体其□□心□□□□□□□□□国事而尚少,天何不憖,迫乃冥数?以景德三年□□□未隤然委化,启手足于东京安定坊之私第,享年六十八。□□皇上悼叹,追赠太子少师,法赗加等,遣中贵人就第申吊,复□□□护葬,皆非常例也。以是年七月二十七日归□□郑州新郑县临洧乡抱章山之侧。噫!太祖握符,公即被遇,绸缪中外之任,咺赫始终之节,生荣殁显,世罔偕者。累赠开府仪同三司、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秦国公。□□□氏柔□□□□□□□□□□□以严以□,荐绅之谈,谓之孟母,年八十□□□□□□□□五岁终□,封燕国太夫人。子三人悉所长也,列秀竞爽,高大阀阅。尧叟仕至枢密使、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为右仆射、判河阳。尧佐仕至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集贤□□□□,出为淮康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冠科级,仕至翰林学士、龙图阁学士、工部侍郎、知开封府,出为武信军节度使、知天雄军。顷岁,咸以雄文伟学,□□太史,通才敏识,互尹京兆。唯叔出季处之政,□前张后王,□□□□□□亦当涖其任,内史之选,出于一门。□□□□□□□□第者凡八□□十九人,犹子尧封洎侄孙渐渊三榜,复六百七十二人,无不拜公于丈人行也。昔万石之家举集光宠,荀氏之子并有名称,以今方古,彼或缺焉。女五人:长适□中□□□,次适□州支使崔保绪,次适□□外郑□庆,次适起居□□□□□□,次适度支郎中严诰。孙一十五人,咸列仕籍。诜诜雁行,济济鹭序,章明似续,取重轩冕。今年淮康□罢相府,言镇圃泽,展视松槚之域,缅怀金石之刻。谓举正迹涉外姻,耳目事实,见托论撰,以备邱谷。大惧孤陋之作,徒贻质俚之诮。□□□□□□□□□□□□□□□之旨也。铭□:
惟圣御天,惟贤辅圣。殁有令名,是曰流庆。显允陈公,太邱之裔。诗礼趋庭,芝兰生砌。宰邑斯勤,守土惟仁。铨管京兆,衡平鉴新。公尝有言,孔父之旨。造次弗违,□□而已。□□□□□□□□千载风云,一门龙虎。有子维何?曰将曰相。有孙维何?友直友谅。《洪范》五福,皋陶三德。公实兼之,可颂可则。既毕婚嫁,乃营亭榭。世谓贤□,人推达者。年未纵心,□□□□□□□□□□□□临洧之乡,抱章之坂。南望邢山,如见子产。二公为臣,忧国忧民。岂曰世异,今为德邻。乔木森森,冥途阴阴。贲乃真宅,光兹孝心。
宝元二年岁次己卯八月庚申朔中秋日甲戌建。
按:乾隆《新郑县志》卷二九《金石志》,乾隆四十一年刊本。
过雨饮临颍何希仲家蒙督诗即席为赠 北宋 · 李之仪
君不见张子房,素书未授抵(研经楼本、粤本作祗)游侠。
又不见萧望之,不能碌碌反抱关。
汉业已成赤松去,杀吾贤傅终感叹。
乘时致用固不免,要须缯缴无由攀。
八十钓渭滨,挥旄(原作旌,据研经楼本、粤本改)仗钺兴艰难。
臂鹰上蔡市,复得不可空多言。
周倾秦得汉亦起,虎噬鲸吞羝触藩。
一兴一废竟谁有,要之有数归元元。
元元亦何为,与君论子细。
须将剧孟作敌国,未信叶公真勇士。
窃借声名人自叹,白公枭首方为是。
乾旋坤转只等閒,收放仅在毫端耳。
何郎目如电,奋髯儿童惊。
眼光在酒里,一饮黄河倾。
不作么么贵公子,横行欲得十万兵。
吾语何郎少卑之,犀有角兮麝有脐。
果知有累不早计,抑扬毕竟何所之。
满酌劝君饮,吾语无文章。
鞭笞六龙驾扶桑,上朝元君陪紫皇。
霞衣玉简须如霜,俯仰八极何茫茫。
方时与君俱此举,如何烦君暂起舞。
舞彻听我歌,我歌端为我辈作。
蠢蠢万(原作方,据粤本、吴刊改)类随江河,肯同儿女战蜗角,酒酣雨泪挥滂沱。
夜投临颍陆周仲馆待甚悉 北宋 · 李之仪
押词韵第十一部
冥行眼忽明,乃是到临颍。
倦马倚风嘶,冻仆望门逞。
初非敢此期,势逼岂容顷。
是身虽无难,从者固当省。
主人颇料理,灯烛分炯炯。
炽炭解噤颐,重帷护寒领。
招魂几剪纸,感惠非尚褧。
粲然一笑开,那复嗟断梗。
我生且莫落,随遇辄自警。
转盼已归空,区区徒画饼。
临颍道中值雨 北宋 · 毕仲游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野气寒云漫不收,飘风送雨冷飕飕。
路长马怯惊蹄滑,巢湿鸦飞打树稠。
计拙甘为黄绶吏,途穷空敝黑貂裘。
闭门坐卧真安稳,吾道东西不自由。
临颍县 北宋 · 李廌
六言诗 押齐韵
日永行人渐困,路长饥马频嘶。
惊起一双白鹭,背人飞向前溪。
次韵罗正之朝散到临颍见寄 北宋 · 邹浩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何事委天数,平生嗤李寻。
同时得君子,如古惜分阴。
白发日非故(原缺,据正德本、四库本补),黄花秋似深。
谁知千里驾,中有岁寒心。
临颍捷奏(绍兴十年) 宋 · 岳飞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三九、《金佗稡编》卷一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漯河市
武胜定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兼营田大使、河南北诸路招讨使臣岳飞状奏:据本司前军统制、同提举一行事务张宪申:「今月十八日,到临颍县东北,逢金贼马军约五千骑。分遣统制徐庆、李山、寇成、傅选等马军一布向前,入阵与贼战斗,其贼败走,追赶十五馀里。杀死贼兵横尸满野,夺到器甲等无数,轻骑牵到马一百馀匹,委是大获胜捷」。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送马文隆县令归临颍 元末明初 · 王翰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醉把离杯汴水头,大梁风物又新秋。
金门赐宴连朝醉,华馆题诗数日留。
斛麦每承贤宰送,绨袍不待故人求。
乞书傥许归桑梓,投老瑶台续旧游。
简临颍大尹马文隆 元末明初 · 王翰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三载王门老教官,授经日日近金銮。
麝飘金墨诗情好,蚁泛宫壶酒兴宽。
老去每生乡土念,归来端为故人欢。
何时策杖瑶峰下,闲共云山赋考槃。
赴任廉州教授别临颖教谕张朝宗司训丁宗岱 元末明初 · 王翰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别馆伤心双泪连,畏途南去几扶颠。
杳如萍水家何在,纵有鳞鸿信不传。
七十归来如隔世,八千行到已经年。
城南记取分襟处,他日相逢是偶然。
南行赴合浦别临颍知县朱士容 元末明初 · 王翰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南来六月别京畿,邑宰贤明更可依。
仕路白头如我少,世途青眼似公稀。
蛮江波浪何时到,岭海风烟甚日归。
来岁中秋明月底,与谁把酒共清晖(时中秋前一日作)。
简临颍令马文隆 元末明初 · 王翰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三年我作鄢陵客,半载尔为临颍官。
岁月无情空冉冉,风尘不定浩漫漫。
愁来白发三千丈,醉倚画楼十二阑。
老去功名已无意,任抛青镜不须看。
具庆堂诗为临颍教谕张朝宗作 元末明初 · 王翰
沱江之水清如玉,紫霞山高翠堪掬。
山下华堂画不如,蔼蔼苍烟荫乔木。
翁媪相扶近百年,遗经教子成世贤。
一朝典教来颍川,孝心养亲人共怜。
少者割鲜长行酒,具庆人间更稀有。
昔年闻说朱寿昌,何似贤名世难朽。
时向宾筵戏䌽衣,新诗千首总珠玑。
它年复领天官荐,除书更捧欢亲闱。
临颍怀古 明 · 贾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偶从十里驻邮亭,独立东风吊古城。
颍谷峰连云树杳,石梁水出浪花清。
河名邓艾田空有,碑仆繁昌草自生。
惟有商朝千古恨,缅怀忠义不胜情。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开封府部
过临颍 明 · 罗钦顺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整庵存稿卷二十
颍水趋淮日夜流,几经名县又名州。
悬知润及都蒙福,远近无烦子细求(县名临颍而去颍水良远)。
临颍与贾学士夜坐 明 · 边贡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出处:华泉集卷五
霁雨帘栊暮色澄,病来肢体坐难胜。
十年尘土馀双鬓,万事悲欢付一灯。
却对渚云瞻紫极,转怀江水说金陵。
玉堂本是清寒地,可道官衔只似冰。
瞻云图为贾学士题(临颍人) 明 · 钟芳
瞻云有图何泥泥,翰林学士衣冠系。
凝然一片倚清秋,似向园林荫桑梓。
我披瞻云图,为赋瞻云歌。
颍川河阳才咫尺,太行嵩岳交嵯峨。
云下老翁世希有,贵封词臣更遐寿。
芝兰玉树满庭阶,艺苑腾声常八九。
只今耆龄九十三,伏生卫武伯仲间。
瑶觞泛紫荐秋影,忽疑一老遗商颜。
睇久云渐移,意定云还住。
栖栖千里情,寄置云生处。
天南天北两悠悠,杰调豪吟起玉楼。
遥知不似闲舒卷,常与青山拥帝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