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元日晓起乘车至长辛店 清末至民国 · 黄节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秃树新阳不蔽车,万家初动岁声馀。
客行京国今朝早,坐看西山晓色舒。
往迹自知成跅弛,世图真可辍耰锄。
寻常了却终年事,来买荒村雪后蔬。
军中诗 其二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卷十
夜雨黄河急,春星北斗高。
万言飞露布,千里肃秋毫。
制胜非因战,成功岂自豪。
匈奴犹未灭,将士莫辞劳。
按:四月朔乙丑,吴公赴良乡涿州视师,即下令攻击。奉军军容盛,阵坚不可下。次日闻中路王承斌军稍却,公乃东折至大城县前线,立复之。丁卯,回保定,率卫兵一连,星夜驰赴长辛店,亲冒矢石,大战于小红山。是夕东风大作,帷帐有声,默念中原板荡,英雄劳苦,不禁黯然。
军中诗 其三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卷十
风急旌旗动,前军正合围。
天心洗兵马,人事一戎衣。
阵势连山撼,关云带火飞。
驰驱劳上将,筹笔继前徽。
按:戊辰,吴公以奇兵绕出陀里,拊敌背,奉军自惊扰,大破之于长辛店。次日己巳,黎明由丰台直趋天津,会师东指,势如破竹。作霖不及知,精兵犹在津。闻前军败,怒,自率师北趋。两军遇于黄村,公直陷其阵,摩毂而过之。关东军士猝闻吴将军至,则大惊,争弃械攀车遁。作霖手洞数人,弗可止。兵多不得退,势如坏山,遂大溃。作霖遁天津,不能军,再遁滦州,于是诸路军皆溃。计移师至今,用兵七日,遂定京畿,海内相庆。是役也,公实以一师两旅之众,破作霖军八万,获军械辎重无算。初,外人多观战,以奉军众且强,隐为公忧,以问公,公期以七日,咸未敢信。及胜战期仅四日耳,则皆惊服,谓拿破崙用兵无此神速,称公为长胜将军。公所至,商民争犒军,酒食山积,夹道纵观,争欲见颜色。战胜之威,从军之乐,我知之矣。
哭孚威上将军(五律四十首) 其三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集外诗
疾首长安弈,伤心同室争。
几人为诤友,举国有欢声。
大义行清侧,人心欲弭兵。
三军齐驻马,挥涕指神京(民九庚申,公由衡阳回师北京,战于长辛店。解散安福政权,段公下野。)。
中原纪痛诗 其三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集外诗
收尽江边骨,谁怜釜底鱼。
睢阳方杀妾,即墨已降书。
甫也悲青坂,苍凉百战馀。
似闻天下动,徵调及青徐。
按:岳州既陷,敌兵即至咸宁,吴公以七月二十日自长辛店驰归汉上,即日调遣水军,二十二日即自往汀泗桥督战。余从行,车至贺胜桥,而宋大霈、孙建业、余荫森、董政国、陆沄诸军皆先败,汀泗桥已失,前线无一兵,时吴公但携刘玉春一师、张占鳌一旅、余荫森残部千馀,及卫队一团而已。廿三、廿四调遣应战,两日皆败,距敌仅十余里,枪声相闻,前线各军溃兵蔽野而下。余亲问溃卒战况,盖陈家谟不设兵站,不给军食,士卒处雨水中已三日不食矣,枵腹既久,盛暑口渴,舌无津液,往往口吐白沫,顷刻而死,其何能战?时从吴公左右者,仅余与唐天如、张月波、张方严、许铁峰五人而已。溃兵势如奔潮,不可复止,吴公下令集合,不许退,而各乱军竟开枪抗命,弹如雨下,敌亦逼近,知事不可为,车亦遂行。枪声夹车而起,行数十里,吴公以贺胜已失,遂于车中定退守武昌之计。余进曰:「圻料敌必夹江而进,若专守武昌,恐敌由仙桃以趋汉阳,则汉阳必失,武昌处于死地。不如令陈督自守武昌,而我军扼守襄河、汉阳,画江而守,有两层退步为上策。」吴公曰:「汉阳甚固,且襄河口我有兵舰,敌何能渡?」意甚重武昌,于是遂定。时田野大水,火车行黑暗中,半途车相撞五次极猛烈,亦莫敢究诘。余密呼司机人至,啖以重赏,晚乃至鲇鱼套。是夕,汉部张其锽、李蕴鼎、刘少南密商起用靳云鹗,遣车迎之,吴公未及知也。次日,吴公驻武昌,修战守之备,乃回汉口。二十六日,敌占洪山鲇鱼套,余复从吴公躬冒弹雨中,渡江至武昌,步行一日,周城详视战备。日晚,敌攻宾阳门,从吴公御敌,夜宿警署,猛攻终夜。委刘玉春为城防总司令,玉春胆识忠勇,缮守甚坚,吴公乃回汉口。余又曰:「我数日转修武昌战备,彼必闻之矣,请注意汉阳谍报。」敌果由仙桃直趋汉阳。二十八日,方从事汉阳战备,而刘佐龙遣其参谋长孙楚英持函请吴公退让三镇,将来徐图恢复,表示倒戈,以免牺牲桑梓为言。余曰:「徐图恢复,不更牺牲桑梓耶?」吴公力责其谬。是夕,汉阳炮台炮击我军司令部,时靳云鹗已至汉,要挟必任副司令,吴公遂以委之。既而靳与刘佐龙晤商,遂又不肯任事,声言:「败坏至此,我何能为?」次日,刘弟刘鼎甲以炮台降敌,刘部开秘密会议,以是夕刃吴公绝后患,乃有一党人以历史为言而止。吴公乃于明日八月朔下午行。刘玉春坚守武昌,吴公临行,电刘死守待援,故四十馀日昼夜战声不息,士卒劳苦,城中粮且尽,计口授米粮食粥无怨者。至九月十一日,犹有十日粮,而陈家谟数与南军议降,由夏口知事王绳高偕商会渡江入城,往返议四度。陈军守保安门,在城上受城下南军酒食,乃缒南军数人登城,次日又数十人,因以利诱,约开城得巨赏,允之,复缒而上下,至双十节,城中党人已有千馀。及攻城急,陈嘉谟令河南第三师吴俊卿之郝团长开门纳之,以武昌降,玉春犹奋臂率士卒二千,下城巷战半日,曰:「有一人一枪,必战也。」于是士卒死且尽,无一降者,被执不屈。陈亦被俘,南军敬刘,优待之,而鄙陈,议杀之。陈自白求以赂赎死,南军索五百万,陈愿献百万,不许,增至二百万,又不许,今犹囚焉。开城前一夕,陈署内警卫队,愤陈之贪鄙不忠,侵饷肥己,指枪相约,曰:「明日必杀此贼,毋令漏网。」陈知之,携二仆至刘玉春营,曰:「与刘司令商。」公遂匿不归。致电刘佐龙曰:「病痢甚,请以小轮相迓。」明日遂降。当武昌未下,孙师已至九江,与玉春以无线电约夹攻,南军新至,地理未悉,兵少,武昌之围,实死劲旅七千人,不能分力应战,甚恐。至是,武昌降,声势大震,遂破江西,孙军退金陵,自度力不支,乃请奉、鲁援师,东南震动,海内骚然,羽书达乎齐鲁矣。
长城月 满江红调 破张作霖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押词韵第八部 出处:回肠词卷五
一片长城,白莽莽、山高月小。
想当日、金戈铁马,兴亡多少。
清角声声人马起,戍旗猎猎庐龙晓。
霍嫖姚、塞上立边功,平戎早。
男儿事,沙场好。
驱兵去,榆关扫。
看白山黑水,天无飞鸟。
刁斗声惊程不识,将军名字惊边徼。
笑胡儿、不敢过辽西,窥春草。
按:壬戌三月,张作霖率兵入关,佔据城邑,挟制朝政,莫敢撄其锋。公以一师两旅之众,用兵七日,大破之于长辛店,逐其军八万于滦州,作霖遁归,中外惊服,称曰长胜将军。
过长辛店 清末至民国 · 陈曾寿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此是京畿第一程,长辛店字记分明。
普贤行愿非吾分,且办长辛过此生。
卢沟桥 晚清 · 周达
出处:今觉盦诗卷第一起己未讫壬戌
桑乾源自溹涫发,曲折云中泻沙出(桑乾发源于代北马邑,《水经注》之溹涫也。)。
汤汤远挟塞愁来,流入卢沟更呜咽。
卢沟近接春明路,终古黄尘簇京阙。
驮铃已自苦凄凉,更送行人踏晓月。
晓月衔山几度明,人间已见沧尘灭。
石阑步步昔游处,皱面重寻意悽切。
风轮一转倏成世,辛苦黄鸡催白发(余年十二,从先悫慎公游此,今三十二年矣。)。
回看家国积千恨,未死伤心向谁说。
桥头戍鼓乱津渡,桥外苍山峙环玦。
诗人不冶江南秋,却走浑河看落日。
只堠孤亭一片愁,萧萧饮马傍寒流。
岂知中有兴亡泪,注海经天浩不收。
卢沟桥抗战纪事 其一 清末至现当代 · 王冷斋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雄峙平西拱极城,中原逐鹿几兵争。
而今三路纵横过,南北咽喉一宛平。
注:宛平城在北平之西,旧名拱极城,为古昔兵争要地,今平汉路之卢沟桥、北宁路之丰台、平绥路之清河各车站皆在宛平境内。
卢沟桥抗战纪事 其二 清末至现当代 · 王冷斋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长虹万丈跨卢沟,胜地流传七百秋。
桥上睡狮今渐醒,似知匕首己临头。
注:卢沟河即古桑乾河,去宛平城西门仅数武,桥为金时建,长六百六十尺,桥栏石刻大狮子,两旁共二百八十二个,小狮子无数而形态各不相同,平汉路之铁桥平行而过。
卢沟桥抗战纪事 其三 清末至现当代 · 王冷斋
七言绝句 押文韵
桥边城外满夷氛,嘶马鸣弦一再闻。
况是犬牙交伪境,盘根错节费挥斤。
注:年来敌人迫境,常在城外附近演习,而冀东伪壤相错,交涉频繁。
卢沟桥抗战纪事 其四 清末至现当代 · 王冷斋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河山寸土属中华,保卫毫釐敢失差。
逆料风波终险恶,不教蹈隙与乘瑕。
注:敌欲购买卢沟桥至丰台地亩建筑兵营机场,交涉数十次,均为我方拒绝,乃变本加厉冀以演习为名,乘隙袭佔宛平。
卢沟桥抗战纪事 其五 清末至现当代 · 王冷斋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一声刁斗动孤城,报道强邻夜弄兵。
月黑星沉烟雾起,时当七夕近三更。
注: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之夜近十一时,枪声忽作于宛平城外,查知为日兵所发。
卢沟桥抗战纪事 其六 清末至现当代 · 王冷斋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报国歼雠正此时,纷纷将士尽登陴。
十年我亦曾磨剑,安敢军前后健儿。
注:守城军队为二十九军三十七师吉星文团,所有将士均愤慨填膺,准备抵抗,予亦率所部保安队及警察协同守城。
卢沟桥抗战纪事 其七 清末至现当代 · 王冷斋
七言绝句 押冬韵
消息传来待折冲,当时尚冀息狼烽。
谁知一勺扬波起,故道夷兵忽失踪。
注:北平高级机关命予等与日本松井特务机关长等谈判,据日方扬言有日兵一名因夜间演习失踪,认为被我方所害,要求由日军进城搜索,为我方坚决拒绝。
卢沟桥抗战纪事 其八 清末至现当代 · 王冷斋
七言绝句 押元韵
诪张为幻本无根,惯技由来不足论。
藏本当年原自匿,诘他松井欲无言。
注:予明知此事系日人藉辞惯技,冀以搜索为名,兵不血刃佔领宛平城。故以昔年南京日领藏本自匿事反诘,松井等均语塞。
卢沟桥抗战纪事 其九 清末至现当代 · 王冷斋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燃犀一照已分明,容忍都因在弭争。
得寸翻教思进尺,更凭强力迫开城。
注:日方恃强要求开城,我方始终拒绝,但为维持和平起见,姑允双方各派代表数人先行调查,再谋善后,日方所派代表为樱井顾问,斋藤秘书及寺平辅佐官三人,我方代表为予及冀察外交委员会委员林耕宇,绥靖公署交通处长周永业三人同往。
卢沟桥抗战纪事 其十 清末至现当代 · 王冷斋
七言绝句 押豪韵
挟持左右尽弓刀,谁识书生胆气豪。
谈笑头颅拼一掷,馀生早已付鸿毛。
注:当车抵宛城外沙岗附近,见日兵已在该处布防作攻城准备,寺平忽劫予下车,要求开城,同时日联队附森田并陈机关枪于路侧,危言胁迫。
卢沟桥抗战纪事 其十一 清末至现当代 · 王冷斋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谲计俱穷出遁辞,强论旧贯益支离。
三年纵得墙东立,堂奥何曾许一窥。
注:寺平强辞谓以前演习均可穿城而遇,何以此次独异?予诘以旧例何在请指时日,盖在予任内绝未有日军穿城演习之事。
卢沟桥抗战纪事 其十二 清末至现当代 · 王冷斋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脱身单骑纵归来,未格蛮心尚费猜。
激励三军坚壁垒,任教强敌也难摧。
注:敌人威胁计穷,予脱险进城后,已知日方为有计划之侵略,终不能以口舌争,乃激励驻军严密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