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元朝
僧了性元 ? — 1321
了性
号大林
姓武氏
少好学聪睿之
殆天授之礼耆德安公。
为师而落发焉。
既登具。
历诸讲庠。
探颐经论。
遇真觉圆师。
启悟初心。
而周游南北几万里。
穷览幽胜。
所至必咨访其人。
询至道之要。
其所师而学者。
柏林潭公。
关辅怀公
南阳兹公。
皆以义学著称。
及归复见真觉于垄坻。
愈见墙仞之高。
堂室之奥。
乃曰。
佛法司南
其在兹乎。
真觉殁。
北游燕蓟
晦迹魏阙之下。
悠然如处江海之上。
与世若相忘焉。
然以怀璧之美。
被褐而莫掩。
名既喧于众口。
声遂闻于九重。
万宁初落。
诏师居之。
至大中
大后创寺台山
普宁
以兹擅天下之胜。
住持之寄。
非海内硕望。
莫能胜之。
故以命师。
师居十有馀年而殁。
师为人刚毅。
颇负气节。
不能俯仰随世。
虽居官寺。
未尝一至城府。
造权贵之门。
或谓师少和气。
师曰。
予以一介苾刍
天子不以人之微。
处之大寺
惟竭诚匪懈。
图以报国而已。
夫何求哉。
必有臧仓毁鬲之言。
盖亦营营青蝇。
止于棘樊耳。
顾予命之不遭。
道之不行。
纳履而去之。
何往而不得于道乎。
时国家尊宠西僧
其徒甚盛。
出入骑从。
拟迹王公。
其人赤毳峨冠。
岸然而自居。
诸名德辈。
莫不为之致礼。
或磬折而前。
抠衣接足。
丐其按顶。
谓之摄受。
师独长揖而已。
或谓师傲。
师曰。
吾敢慢于人耶。
吾闻君子爱人以礼。
何可苟屈其节。
而巽于床。
自取卑辱乎。
且吾于道。
何求于彼。
彼以其势自大而倨。
吾苟为之屈。
非谄则佞也焉。
有君子而为佞谄之行哉。
识者壮师之气。
以谓如佛印元公之遇高丽王子。
可谓识大体而得乎礼矣。
殁时至治元年九月
塔舍利于竹林之墟。
王璋元 1275 — 1325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王璋 忠宣宪孝大王、忠宣王、太尉王 1308年—1313年
简介
王璋(1275年—1325年)高丽王朝第26任君主(1298年、1308年—1313年在位)。
初名謜字仲昂号海印居士蒙古名益智礼普化(意为小公牛)。
父为高丽忠烈王王昛王谌),母为元世祖之女元成公忽都鲁揭里迷失(追赠齐国大长公主,谥庄穆王后)。
他是第一位与蒙古人混血的高丽国王,自己也娶了元朝宗室女宝塔实怜(追赠蓟国大长公主)。
大德二年(1298年)接受忠烈王禅让而即位,任内实行改革,七个月后因得罪权门势族及宗主国朝而被废,滞留中国十年之久,在此期间改名为“”。
大德十一年(1307年)扶植元武宗即位有功,被封为沈阳王(后改称沈王),至大元年(1308年)忠烈王去世后再次即位为高丽国王,他复位后主要通过在传旨来控制朝政。
皇庆二年(1313年)禅位于儿子王焘高丽忠肃王),短暂回国后再次来华定居,延祐三年(1316年)又将沈王王位传给侄儿王皓,自称“太尉王”。
延祐七年(1320年)元英宗继位后将他监禁起来,后以学佛为名流放吐蕃
至治三年(1323年)元英宗死后获赦,泰定二年(1325年)薨于元大都,赐谥号忠宣,葬于德陵,高丽恭悯王谥宣孝
王焘元 1294 — 1339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王焘 忠肃懿孝大王、忠肃王 1313年—1339年
简介
王焘(1294年—1339年)高丽王朝第27任君主(1313年—1330年、1332年—1339年在位)。
小字宜孝蒙古名阿剌讷忒失里,1335年一度改名为卐
他是高丽忠宣王王璋的次子,受父王禅让继位,先后迎娶三位元朝公主濮国长公主、曹国长公主、庆华公主)。
他在位前期,实权仍在留元的忠宣王手中,后来又面临从弟王皓元朝沈王)对王位的觊觎。
他于1321年1325年被扣押在元朝,甚至遭遇了元朝将高丽废国立省的危机,不过没被付诸实施,高丽国运可谓不绝如缕。
笼罩在这种阴影下的王焘无心理政,在1330年禅让于世子王祯高丽忠惠王),1332年朝复位。
1339年去世,葬于毅陵。
赐谥号忠肃”,其子恭悯王谥“懿孝”。
僧无愠元末明初 ? — 1397
恕中禅师
名无愠
台州人也。
出陈氏。
姿量隽瑰。
秕糠世味。
机契于竺元道禅师
说法瑞岩
日本国
道德。
传译疏朝廷。
化其国。
坚谢不往。
而终老林麓。
南北闻其名。
争愿见之。
初受业于元叟端
以己躬为急务。
遍走丛林。
不合。
即背法堂而去。
于净慈凤山灵。
稍相流连。
及还省元叟
元叟喜之。
以择木寮居
仍不自许。
又访天童砥公。
因留阅藏。
凡经十载。
以博达著名。
然于狗子无佛性话独疑之。
乃私挽聪兴二友。
而谓之曰。
汝我甘死祖师语下乎。
因假言游天台
拟再寻作者。
华顶吊寒岩。
迁延数月。
天目礼横川珙有嗣。
曰竺元道禅师
仙居之紫箨。
垂四十年矣。
行脚人以古[仁-二+幻]惮之。
偕聪兴。
进登焉。
远见老僧坐隔溪盘石
又一白发僧侍立。
风度萧然。
处士所画阿罗汉。
三人知是道公
乃合爪进讯。
道曰。
山路崎险。
阇黎到来不易。
聪进曰。
和尚住此久近。
道曰。
石穿新竹
壁挂古藤萝。
聪曰。
毕竟如何接人。
曰。
百二奇峰朝凤岭。
一条坦道下仙居
兴又进曰。
如何是佛法的的大意。
道公曰。
烧畬种芋子。
兴曰。
如何是佛法向上事。
曰。
松枝
兴拟进语。
道公曰。
那位上座
因甚不问话。
兴辄悟旨。
已而具威仪。
上方丈人事。
才申问。
被一喝。
顿消积滞。
即献一颂。
道公深肯之。
其颂曰。
狗子佛性无。
春色满皇都
赵州东院里。
壁上挂葫芦。
三人相庆曰。
我等若以耳作眼。
几赚一生。
于是。
三人俱嗣道公
聪兴乃服勤于紫箨。
辞应明州灵岩
道公谓之曰。
汝知瓦乎。
联之千百。
则有盖覆之功。
汝知玉乎。
露之径寸。
却贻偷窃之患。
与其碎玉以矫世。
不若全瓦以济时。
今古至人。
惟得此而已矣。
既出世。
元叟下知识。
噩梦堂
铭古鼎辈。
以为必酬元叟之香。
俱遣使灵岩
厚为寿。
开堂日。
拈香曰。
古人出世拈香。
酬法乳也。
今人出世拈香。
酬世恩也。
上座总不然。
昔年行脚。
到紫箨山中。
参个老布衲。
彼亦无法可授
我亦无法可受。
只向无受中拈出。
供养竺元道和尚
不图报德酬恩。
只要大家知委。
梦堂
径山旧法侣。
闻之大惊。
唯唯而已。
灵岩三载。
迁居瑞岩
乃设三问勘禅流。
不合即逐出。
当时谓之瑞岩三关。
其问曰。
稳坐家堂。
因甚主人翁不识。
掀翻大海。
掴碎须弥。
平地上因甚抬脚不起。
眼光烁破四天下。
自家眉毛落尽。
因甚不见。
三句内一句外。
不涉两头。
有人道得。
拄杖子两手分付。
又谓众曰。
我者里。
一切只是寻常。
你若来弄机关誇好手。
向毒蛇头上揩痒。
猛虎项下解铃。
拄杖未打汝在。
何故有盘根错节。
方可显利器。
有银山铁壁。
方可整钳锤。
又曰。
灵山奥旨。
少室真传。
日月不足喻其明。
虚空不足喻其广。
巍巍独运。
荡荡无私。
思之则差。
议之则错。
五千四十八卷。
说食向人。
一千七百
持蠡测海。
在今诸方。
莫不尽谓。
驱其耕。
夺其食。
贵图宗风不坠。
殊不知正是救汤进火。
禦寒赠冰。
山僧与么道。
岂是压良为贱。
取笑大家。
臂三折而知医。
人多阅而晓相。
灵俐底。
不用如何若何。
便请单刀直入。
扫荡搀抢。
坐享太平。
岂不快哉。
少涉迟疑。
白云万里。
又曰。
三教圣人。
总在拂子头上。
牵枝引蔓。
说妙谈玄。
儒者曰。
吾道一以贯之。
老者曰。
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佛者曰。
惟此一事实。
馀二则非真。
既各说有来由。
未免称强称弱。
且作么判断。
使其声和向顺。
形直影端。
剖破人我藩篱。
塞却无明窟穴。
击拂云。
二繇一有。
一亦莫守。
日午打三更。
面南看北斗。
愠居瑞岩
道价日高。
湖江英俊。
趋台者不绝。
当是时。
元主。
崇尚我宗。
凡林下染衣之叟。
多受隆誉。
愠。
独体其师住山本色之操。
尝作书与了堂一公。
其书深切时弊。
凡千百言。
盖一与愠。
同师竺元也。
一日上堂曰。
我此一宗。
难为荷负。
自非有驱耕夺食手段。
放行把住机关。
至于一进一退之间。
未免贻笑作者。
瑞岩在今两序进退。
各得其宜。
其进也。
如耀世明灯。
烛破历劫昏衢之暗。
其退也。
如潜渊老蚌。
孕成不夜炤乘之珠。
毗岚猛风。
吹之不灭。
五浊秽泥。
汩之不昏。
大众荷负既已得人。
山怀正堪放下。
且放下底事作么生。
楖栗横担不顾人。
直入千峰万峰去。
拽杖独登松岩之顶上。
有老屋数楹。
秋江禅师休老处。
愠爱居焉。
洪武七年
愠至
固辞日本之请。
帝喜之。
留馆天界。
朝士宋公濂辈。
时称有道
每洗沐日。
即至天界。
击节道要。
至不惬处。
愠庄色曰。
我家衲子
磨肩擦脚数十载。
尚不柰何。
公辈。
安得草草图作口头人事耶。
宋公叹服。
是冬辞还。
门人居顶
结翠山草堂迎愠。
是时。
大宗兴住持径山
知愠退休。
以偈柬曰。
万叠山牵一杖云。
清流何处觅相分。
漫拈紫箨冰风柄。
笑里长飞虎豹群。
愚庵亦以三偈柬曰。
惺惺石上主人翁
一室高居太白峰。
靖退只今非小节。
知心未许石门聪。
千里同风各暮年。
任教沧海变桑田
独怜熊耳峰头月。
昨夜虾蟆食半边。
徒誇锦瑟与瑶琴。
妙指方能发妙音。
却忆鳌山深雪夜。
弟兄倾尽岁寒心
宋公濂。
尝遣书问。
亦致偈曰。
参禅第一要知宗
四海惟闻老恕中
白日青天轰霹雳。
孽狐妖魅尽潜踪。
愠亦喜宋公留心吾道。
以偈答曰。
语言浑不涉离微。
抹过云门顾鉴咦。
伸出玉堂挥翰手。
倒拈秃帚画蛾眉。
洪武十九年七月
说偈曰。
七十八年。
无法可说。
末后一句。
露拄饶舌。
咄。
端坐而化。
日前遗嘱屏世礼
以骨灰散水竹间。
用表无常。
门人不敢守命。
乃于翠山唐岙之原。
建窣堵。
以龛瘗焉。
未久大宗兴禅师
亦坐化于径山
有遗偈曰。
夫三十。
妇六龄。
毕竟偶不成。
其木庵聪后住紫箨。
晚应天童。
赞曰。
温公出世。
径山法侣。
觊其必嗣元叟
元叟辈。
最尊风最盛。
公终不就。
何也。
盖得处非易。
故守之益坚。
正当与感铁面之却佛印元
并案焉。
二老。
互相砥砺。
而胜友渊源各行其道。
又当与岩头雪峰等之。
嗟乎。
末法垄断名位货殖。
师友读公行实。
能不形消而骨愧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