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元朝
全宋诗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临安钱塘人,字之才,号梅南。度宗咸淳时故老,入元不仕,与方回、周密游。有《咸淳诗摘》、《梅南诗摘》及《故宫词》,总称《诗词三摘》。
珽字廷玉,钱唐人。八岁能赋诗,长,习为科举业,轰然有声场屋间。宋亡后,客授藏书之家,昼翻夜诵,灯坠花穴帽不知也。丞相伯颜、程承旨钜夫、刘中丞伯宣前后交荐,辞不赴,李文简公衎力起之。授太平路儒学正,未几摄行教授事,寻转常州路教授,升江浙等处儒学副提举,秩满,署淮东盐仓太使,谢事,养疴海陵。再迁兰溪州判官,致仕。结庐西湖之金沙滩,有泉自天竺来,及门而汇,榜之曰湛渊,因以自号。晚归老栖霞,又号栖霞山人。以天历元年卒,年八十一。所居多竹,先是一竿上岐为二,人皆异之,赋《双竹杖》诗,未几而殁。廷玉有二子,盖先兆也。所著曰《湛渊集》。剡源戴帅初评其诗,甚似渡江陈去非,而尝讳言去非。其赋《铜浮沤》一篇,尤清驯可念。紫阳方万里称其冠绝古人,有英雄大丈夫气。庐陵刘会孟谓其不为雕刻苛碎,苍然者不惟极尘外之趣,兼有云山韶濩之音。皆确论也。
孟頫,字子昂,宋秦王德芳之后。五世祖秀王子称实生孝宗。赐第于湖州,故孟頫为湖州人。年十四,以父荫补官。宋亡家居,益自力于学,侍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遗逸,以孟頫入见。神彩焕发,如神仙中人,世祖顾之喜,欲大用之。议者不可,授兵部郎中,迁集贤直学士,出同知济南总管府,历江浙等处儒学提举。延祐中,累拜翰林学士承旨,得请归,至治初卒,年六十九。追封魏国公,谥文敏。子昂以书法称雄一世,画入神品,四方万里重购其诗文者,所至车马填咽。自号松雪道人,有《松雪斋集》。史称其清邃奇逸,读之使人有飘飘出尘之想。戴帅初谓其古诗沈涵鲍谢,自馀诸作,犹傲睨高适、李翱间。仁宗与侍臣论文学之士,以子昂比唐李太白、宋苏子瞻云。虞雍公伯生尝以诗诣子昂,有「山连阁道晨留辇,野散周庐夜属櫜」之句。子昂曰:「若改山为天,野为星,则尤美矣。」伯生心服之。故有元之盛,称虞、赵、杨、范、揭焉。子昂以宋王孙仕元为显官,其从兄子固耻之,闭门不肯与见。子昂之没也,宋逸士子虚题其诗卷曰:「文在玉堂多焕烂,泪经铜狄一滂沱。原陵禾黍悲丰镐,人物风流继永和。」亦深惜之词也。子雍、奕,并以书画知名。
圆至,字天隐,别号牧潜,高安姚氏子。少习举子业,去为浮屠,得法于仰山钦禅师,驻锡建昌之能仁。所著有《筠溪牧潜集》,方虚谷为之序,天目洪乔祖题其后曰:天隐远权要,避名誉,遍历荆、襄、吴、越,积览观之富,益静定之光,二三千言,经目辄记,故其为文赡以奥。其诗虽所存不多,而风骨自见。如《送才上人往湖南》云:「竹枯湘泪尽,花发楚魂香。」《富塘》云:「亦供贫者乐,独以富为名。」《寄志胜上人》云:「瘴月人南去,花时雁北飞。」《弘秀集》中,不多得也。
圆至。字天隐。高安姚氏子。季父勉。父文。叔兄云。皆中显科。为宋名臣。师按窥世相。深有所感悟于中。以咸淳甲戌出家。依仰山慧朗禅师钦公脱发。时年十九。务静退寡交识。怡然以道味自尚。喜为文章志弘护。非衒饰知见以自售也。故其文日益进。其曰吾圣人。自称文佛。盖以存其道于无穷。非文莫能。曰经曰论。皆是物也。惟震旦诸师。欲抚中下之质。乃皆以天纵上智。示为椎朴少文。与愚者同事。乃圣人冥权。非真然也。愚者诱于其迹。直谓圣人道妙。可以鄙俚凡近躐。至薄经论为浅教。斥文字为异端。岂不惑哉。其论吾宗文。独许嵩明教一人。其融会超了知见。扶宗匡道之心。居然可思矣。至元元贞间。住建昌能仁寺。说法一禀于钦。不两年弃去。师行止不恒。所居斯其最久耳。大德二年戊戌。卒于庐山。年四十三。惜无修期以究其道之所归。化之所及。为可哀耳。有文集一卷。吴门碛砂魁上人所藏。以示紫阳方虚谷。读而醉心。叙其首。刻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60—?
【介绍】:
元徽州路歙县人,字中全。方回子。泰定帝泰定元年知盐官州。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63—1333
【介绍】:
元徽州休宁人,字孟敷。少从方回学。入元,又从许月卿受《周易》。学成以讲授为事。仁宗延祐中荐授建康明道书院山长,历平江路学录、嘉兴儒学教授。后以浙江儒学提举致仕。为学以治心为主,居家接物,动师古人。论当世事,利病甚悉。
贯字道传,浦江人。大德间,用察举为江山教谕,迁昌国州学正,历国子助教、太常博士,出为江西儒学提举。至正初,起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卒年七十有三,私谥曰文肃。道传甫弱冠,受经于仁山金履祥。既而从乡先生方凤、粤谢翱、括吴思齐诸前辈游,历考秦汉以来文章之变化。是时海内为一,故国遗老,尚有存者。师友讲究,渊源不绝。乃复裹粮出,与紫阳方回、南阳仇远、淮阴龚开、句章戴表元、永康胡之纯、长孺兄弟,益咨叩其所未至。及至京师,为吴文正公澄所器赏。程文宪公钜夫以墨一丸授之曰:文章正印,今属子矣。卒为一代名宿。自号乌蜀山人,扁其斋曰「静俭」。门人宋濂与戴良类辑其诗文为四十卷,谓如老将统百万之兵,旗帜鲜明,戈甲焜煌,而不见有喑呜叱咤之声。临川危素谓其文雄浑严整,长于议论,而无一语袭陈道故。《元史》亦曰「沈郁舂容,涵肆演迤,人多传诵之」。与同郡黄溍、吴莱声名一时相埒。浙东之文,争奇竞爽,涵育甄陶,人材辈出,迨于明初而极盛焉。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天泉,吴江陆氏子,住吴之永定迁北禅寻奉召主杭之天竺晚归吴之大弘教寺方回录其奇句为长春集
集字伯生,蜀郡人。宋丞相允文五世孙也。父汲,侨寓临川之崇仁。以契家子从草庐吴先生澄游。大德初,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历国子助教博士,累迁秘书少监、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拜奎章阁侍书学士。命修经世大典,进侍讲学士。文宗晏驾,谢病归。至正八年五月卒,年七十有七,赠江西行省参知政事,仁寿郡公,谥文靖。欧阳元功曰:皇元统一之初,金、宋旧儒,布列馆阁,然其文气,高者崛强,下者委靡,时见馀习。承平日久,四方俊彦萃于京师,笙镛相宣,风雅迭唱。于时虞公方回翔冑监容台间,有识之士,早以斯文之任归之。至治、天历,公仕显融,文亦优裕。一时宗庙朝廷之典册、公卿大夫之碑版咸出其手,粹然成一家之言。家素贫,束修羔雁之入,还以为宾客费,虽空乏弗恤也。早岁与弟槃辟书舍为二室,书陶渊明、邵尧夫诗于壁,左曰「陶庵」,右曰「邵庵」,故世称邵庵先生。先生为文万篇,存者十二三。门人订其在朝、应制、归田、方外诸稿,釐为五十卷,曰《道园学古录》。(诗稿亦曰《芝亭永言》。)先生诗与浦城杨仲弘、清江范德机、富州揭曼硕先后齐名。人称虞、杨、范、揭,为有元一代之极盛。先生尝谓仲弘诗如百战健儿,德机诗如唐临晋帖,曼硕诗如美女簪花,人或问曰:「公诗如何?」先生曰:「虞集乃汉廷老吏也。」盖先生未免自负,而公论皆以为然。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徽州路婺源人,字勉耘,号云阿。受学于方回、吴澄。由徽州路学录调信州稼轩书院山长。历吉安路学教授、建德县尹。顺帝元统初改汉川尹。以松江府判官致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