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元朝
仇远宋末元初 1247 — ?
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人
宋咸淳中,以诗名,与白珽湛渊并称于吴下,人谓之「仇白」。
一时游其门者,若张雨张翥莫维贤,皆有名当时。
元至元中部使者强以学职起之,为溧阳州学教授
杭州知事致仕。
自号「近村」,又号「山村民」,学者称山村先生
其为诗尝曰:近体吾主于唐,古体吾主于《选》,往往于融畅圆美中,忽而悽楚蕴结,有《离骚》三致意之馀韵。
晚年谢事,乐于湖山泉石间,多与方士游名山胜地,佛刹灵区。
足迹所到,辄有题咏。
释妙声谓其诗冲远幽茂,而静退閒适之趣溢于言外。
释弘道赠诗云:「吾爱山村友,诗工字亦工。
波澜唐句法,潇洒晋贤风。
僧守道赠诗云:「朝野遵遗老,山村有逸民。
书传东晋法,诗接晚唐人。
」似是为山村写照也。
卢挚
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涿郡人
至元五年进士博洽有文思。
累迁少中大夫河南路总管
真人吴全节代祀岳渎,过洛阳,嘉其治行,力荐之。
大德初,授集贤学士大中大夫
出持宪湖南迁江东道廉访使
复入为翰林学士,迁承旨卒。
所著曰《疏斋》。
元初,中州文献,东人往往称李、阎、徐,推能文辞有风致者曰姚、卢,盖谓李谦受益阎复子靖徐琰子方姚燧端父疏斋也。
而推诗专家,必以刘因静修疏斋为首。
钱唐张雨谓《疏斋校官本读之一过,生风凛然。
赵郡苏天爵曰:国家平定中原,士踵、宋馀习,率皆粗豪衰苶,涿郡卢公始以清新飘逸为之倡。
延祐以来,则有蜀郡虞公浚仪马公以雅正之音鸣于时,士皆转相效慕,而文章之习,今独为盛
临川吴澄曰:涿郡卢学士所作古诗,类晋清言,古文出入《盘诰》中,字字土盆瓦缶,而倏有三代虎蜼瑚琏之器,见者莫不改视。
疏斋尝著《文章宗旨》云:大凡作诗,须用《三百篇》与《离骚》,言不关于世教,义不存于比兴,诗亦徒作。
又云:清庙茅屋谓之古,朱门大厦谓之华屋可,谓之古不可。
太羹玄酒谓之古,八珍谓之美味可,谓之古不可。
知此可与言古文之妙,极与临川之论相合,亦即疏斋自言其得力欤!
李孝光元 1285 — 1350
孝光字季和温州乐清人
少博学,笃志复古,隐居教授,白野泰不华常师事之。
行台御史屡荐居馆阁至正七年,诏徵隐士,以秘书监著作郎召,与完者图、执礼哈琅、董立应诏赴京。
召见于宣文阁,进《孝经图说》,顺帝大悦,赐上尊。
明年,升文林郎秘书监丞,卒于官,年五十二。
所著诗文曰《五峰》。
季和为人,美髯伟干,茅山张伯雨赠诗,有:「孰与言诗李髯叟,载闻新作过黄初」之句。
雁荡山五峰下,自号五峰狂客
尝曰:余家距雁山五里近,四方客游者,或舍止吾家,岁率三四至山中。
一日与张子约陈叔夏从家僮两,持衾绸杖屦,时落日射山,归鸟相呼,殆不类人世,灯下相顾,苍然无语。
夜半,取酒沾醉,设榻对卧,不知岩下宿也。
有《雁山十记》。
杨维桢元末明初 1296年12月25日 — 1370
维桢字廉夫会稽人
泰定丁卯进士,署天台尹,改钱清场盐司令,迁江西等处儒学提举
会兵乱,避地富春山,徙钱塘
张士诚招之,不往,又忤达识丞相,自苏徙
明洪武二年,召修礼乐书,维桢谢曰:岂有八十岁老妇,就木不远,而再理嫁者邪!
赋《老客妇词》以进。
赐安车诣阙,留百二十日,以白衣乞骸骨,放还。
卒年七十有五。
廉夫尝居吴山铁冶岭,故号铁崖
太湖,得莫邪铁笛,又称铁笛道人
筑室松江上,有小蓬壶、草玄阁诸胜。
海内荐绅大夫,与东南才俊之士,造门纳屦,殆无虚日。
玉山草堂之会,推主敦盘。
笔墨横飞,铅粉狼藉,或戴华阳巾,披鹤氅,踞船屋上,吹铁笛,作《梅花弄》,坐客皆蹁跹起舞,以为神仙中人也。
所著书数百卷,其《古乐府》尤盛行。
张伯雨曰:《三百篇》而下,不失比兴之旨,惟《古乐府》为近。
今代李季和杨廉夫遂称作者。
廉夫上法汉、魏,而出入少陵、二李之间,故其所作,隐然有旷世金石声,又时出龙鬼蛇神,以眩荡一世之耳目,斯亦奇矣。
元诗之兴,始自遗山
中统至元而后,时际承平,尽洗宋、金馀习,则松雪为之倡。
延祐天历间,文章鼎盛,希踪大家,则虞、杨、范、揭为之最。
至正改元,人材辈出,标新领异,则廉夫为之雄。
而元诗之变极矣!
明初,袁海叟杨眉庵辈皆出自铁门。
钱牧斋谓铁体靡靡,久而未艾,斯言未足以服铁崖也。
陈柏元 ? — 1339
字新甫号云峤泗州人
其祖平章,故宋制置,即龙麟洲琵琶亭以讥之者。
尝为侍仪舍人馆阁诸老、朝省名公,莫不折辈行与交,咸称之曰陈公子。
官至太祝,年逾六十,不得志而卒。
临终作偈,有「前身本是泗州僧」之句。
云峤性豪宕,结客,积金七屋。
不数年散尽,平日喜居钱塘,不乐小官,怒骂宰相
尝被命监铸祭器于杭。
无锡倪元镇慕其名,来见之,张燕湖山间,罗设甚至,酒终为别,以一帖馈米百石,云峤命从者移置近所,举巨觥,引妓乐驺从者而前,悉分散之,顾倪曰:吾在京即熟尔名,云南士之清者,他无与比,其所以章章者,盖以米沽之也,请从今日绝交。
且骂诸尝誉之者,时张伯雨在坐,不胜跼蹐,其豪气类如此。
倪瓒元末明初 1301 — 1374
字元镇无锡州人
其先世以赀雄一郡。
元镇不事生产,强学好修,刻意文史,所居有云林堂、萧閒馆、清閟阁诸胜。
饶介之称其阁如方塔三层,疏窗四眺,远浦遥峦,云霞变幻,弹指万状。
窗外巉岩怪石,皆太湖灵璧之奇,高于楼堞。
松篁,茏葱交翠,风枝摇曳,凉阴满苔。
阁中藏书数千卷,手自勘定,三代鼎彝,名琴古玉,分列左右。
时与二三好友啸咏其间,性好洁,见俗士,避去如恐浼,盥z易水,振拂巾服,日以数十计。
居前后树石,频令洗拭,书画萧疏秀挺,称其为人。
至正初,天下无事,一旦尽斥卖其田产,得钱以与贫交疏族,或窃笑之。
及兵兴,富家多被剽掠,元镇扁舟箬笠,往来湖泖间,人乃服其前识。
明洪武七年,始还乡里,时年七十有四矣。
寄居其姻邹惟高,竟卒于邹氏。
尝自谓懒瓒,亦曰倪迂长乐王宾志其旅葬,吴人周南老志其墓,皆曰「元处士云林先生」。
句曲张雨钱塘俞和尝缮写其稿藏之。
论者谓如白云流天,残雪在地。
杨铁厓曰:元镇诗才力似腐,而风致特为近古。
吴匏庵曰:倪高士诗能脱去元人之秾丽,而得陶柳恬澹之情。
百年之下,试歌一二篇,犹堪振动林木也。
顾瑛元末明初 1310 — 1369
一名阿瑛别名德辉字仲瑛昆山人
世居界溪之上,轻财结客,年三十,始折节读书,购古书、名画、三代以来彝鼎秘玩,集录鉴赏无虚日。
茂才,署会稽教谕,辟行省属官,皆不就。
年四十,以家产付其子元臣,卜筑玉山草堂,园池、亭榭、饩馆、声伎之盛,甲于天下。
四方名士若张仲举杨廉夫柯九思李孝光郑明德倪元镇,方外若张伯雨于彦成琦元璞辈,常主其家,日夜置酒赋诗。
有二妓曰小璚花、南枝秀者,每遇宴会,辄命侑觞,一时风流文雅,著称东南焉。
淮张据吴,避隐嘉兴合溪
母丧归绰溪,张氏再辟之,断发庐墓,翻阅释典,自称「金粟道人」。
至正末,元臣为水军副都万户,恩封武略将军水军千户飞骑尉钱唐县男
洪武元年,以元臣为元故官,例徙临濠
二年三月卒,年六十。
自为圹志,戒其子以纻衣、桐帽、棕鞋、布袜缠裹入土。
尝自题其像曰:「儒衣僧帽道人鞋,天下青山骨可埋。
若说向时豪侠兴,五陵鞍马洛阳街。
」所著有《玉山璞稿》,会粹一时高人胜流分题宴集之作为《玉山名胜》。
又第其箧笥所藏,都为一集,曰《草堂雅集》。
又有《玉山饯别寄赠诗》及《玉山纪游诗》,则汝阳袁华所编也。
李一初曰:玉山草堂良辰美景,士友群集,四方之能为文辞者,凡过苏必之焉。
欢意浓浃,随兴所至。
罗尊俎,陈砚席,列坐分题,无间宾主。
仙翁释子,亦往往而在。
长短杂体,靡所不有,可谓盛矣!
壬申秋,余同犀月访大临界溪,得上绰墩,寻玉山遗址,遥望山色湖光,而缅想当年草堂文酒之会,真吾家千载一佳话也。
词学图录
顾阿瑛(1310一1369) 一名德辉一名瑛字仲瑛
平江昆山(今属江苏)人。
家世豪富,年三十,始读书。
筑别业"玉山佳处",盛冠一时,四方文学士张翥杨维桢柯九思李孝光,方外张雨等,咸主其家。
有《玉山璞稿》,存词四首,在集中。
张仲深
人物简介
字子渊庆元路人
生卒年均不详,约元惠宗至元中前后在世。
生平事迹不详。
著有子渊诗集六卷,《四库总目》多与遒贤、杨维桢张雨危素袁华周焕文韩性乌本良斯道兄弟倡和之作。
古诗冲澹,颇具陶韦风格。
(臣)等谨案:子渊诗集六卷。
案:子渊诗集散见永乐大典中,但题曰元人
文渊阁书目载之,亦不著撰人名氏。
考集中有岁尽诗云:照我乡关梦,相随到鄮城
鄮故城在鄞县东,唐时析鄮置、慈、奉、镇四邑,隶明州,元为庆元路纳新金台。
集有怀明州张子渊七律一首,又有依韵奉答子渊七律二首,今唱和诗俱在集中,韵亦相符,则当为庆元路人
又铁釜中莲诗题下自注叙同时并赋诸人,有暨仲深之语,则其名当为仲深
又有怀兄子益在横浦诗,以其兄字推之,则子渊当为其字矣。
集久不传,兹分体缀辑,得诗六卷,多与纳新、杨维桢张雨危素袁华周焕文韩性乌本良、斯道兄弟唱和之作,而纳新为尤夥。
古诗冲澹,颇具陶、韦风格。
律诗虽颇涉江湖末派,格意未高。
然五言:如晓市鱼虾集,秋山多。
驿路随江尽,湖云类海宽。
通江栈阔,天入海门低。
明月孤城柝,秋风弱客心。
枯萑晴似雪,独鸐夜如人。
七言如江村夜迥传金鼓,池馆秋深老芰荷。
满面炎尘低客帽,一川离思属荷花
家僮解事故携酒,野鸟避人低度墙。
北风吹沙弓力劲,落日照海旌旗寒。
秫荒乏酿为酒,鱼熟难赊米当钱。
西江返照连虹影,南镇残山入雁行。
亦皆楚楚有致。
其见重于当时名辈,亦有以也。
乾隆四十六年九月恭校上。
范致大
人物简介
范致大字德原号甘泉
无锡人
工古文词。
以经明行修。
常州路儒学教授
张伯雨杨铁崖倪云林辈友善,相唱和。
时人宝其文词,如获琬琰。
著《金帚录》。
瞿智
一名荣智字睿夫一字惠夫,其先嘉定州人
父晟,迁昆山
兄信字实夫,时齐名,称二瞿先生
嗜学明《》,至正间宪司试辟后青龙镇学教谕,摄绍兴府录判,寻弃官去。
睿夫博雅能诗,以书法钩勒兰花,笔致妙绝。
时寓华亭,所居有通波阁。
黄晋卿段吉甫李季和成原常张伯雨诸君友善。
季和尝曰:予客游娄县,与瞿、郭、卢、吕诸君日相从为嬉游,登山临水,饮酒赋诗,五六人者无不与焉。
伯雨赠诗云:「青龙江上古儒宫,子去横经作士风。
当户九峰春树隔,去家百里海潮通。
原常赠诗云:「老夫亦有鹅溪绢,也欲相从看画
」亦极一时之盛也。
郯韶
字九成吴兴人
好读书,慷慨有气节。
至正中,尝辟试漕府掾,不事奔竞,澹然以诗酒自乐。
自号云台散吏又号苕溪渔者
日往来于玉山,与诸君相唱和。
素不善画,偶捉笔为山水图,辄烂熳奇诡,坐客咸啧啧称叹。
作诗务追开元大历之盛,杨铁雅称其格力与北州李才辈相上下。
序其诗曰:我元之诗,虞为宗,赵、范、杨、马、、揭副之,继者叠出而未止,吾求之于东南,永嘉李孝光钱唐张雨天台丁复项炯毗陵吴恭倪瓒,盖亦有本者也。
永嘉张天英郑东姑苏陈谦郭翼,而吴兴郯韶也。
薛如鉴
如鉴嘉兴永安乡人(后析嘉善)。
挟相术,游江湖,一时名士多与交往。
廉夫有诗赠之。
曰铜之鉴仅以见妍媸不若书之鉴可以见是非又不若人之为鉴可以见善恶之端祸福之机河东薛相士自称老鉴师一双神瞳秋水碧三寸长舌霹雳飞曾相水边遗婴作贵子道上担丁为富儿前年山东睡汉是龙虎今年雁山处士非熊罴谈言一一中予夺无依违见子劝以孝见父劝以慈见臣劝以忠藻鉴道如此颇近古教规铁笛道人学读书与诗误蒙进士赐绯衣龙门上客一日速十年调官何迟吴门相见谈出处许我再觐黄金墀我心自鉴复自断子卿唐举无容知醉来吹笛客且去天青月在梨花枝子月鉴孙鉴心白云秋蟾皆能世其术廉夫又有秀州相士歌叙曰秀州相士薛氏见心者拜予湖上手出句曲外史自赞一首及缥册一帖且传其言云持此以见梅花道人道人技痒当为汝歌歌讫然后乞其奇文章余为㗲然大笑既为赋歌诗一解又如其意书梅花道人传一通俾东归以复外史其诗曰秀州相士薛见心重湖风雨来相见手把茅山道士诗亦有胡僧写东绢自云膝不拜公卿海内名人初入卷缥绫方册锦盘囊首录梅花道人传道人不读姑布书两目看天走青电梅花忽露太极心南枝北枝开一遍秀州相士亦识道一笑求心符铁券章生不相一只眼桑生不相一尺面貌如削瓜帝治开背如植鳍王业建君不见汉家将军如牯腰午夜脐灯照悲唁又高启亦有至正辛丑嘉禾相士薛月鉴过余求诗因赠云我少喜功名轻事勇且狂顾影每自奇磊落七尺长要将二三策为君致时康公卿可俯拾岂数尚书郎回头几何年突兀渐老苍始图竟无成艰险嗟备尝归来省昨非我耕妇自击木野田间高歌诵虞唐薛生远拿舟访我南渚旁自言解相人视子难久藏脑后骨已隆眉间气初黄我起前谢生弛弓懒复张请看近时人跃马富贵场非才冒权宠须臾竟披猖鼎食复鼎烹主父世共伤安居保常分为计岂不良愿生无多言妄念吾已忘
张简元末明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苏州府吴县人字仲简号云丘道人白羊山樵
初师张伯雨道士,隐居鸿山
元末兵乱,以母老归,改服为儒生。
洪武二年召修《元史》。
工诗书画,诗淡雅温丽清深。
有《云丘道人集》。
字仲简吴人
初师张伯雨为黄冠,自称云丘道人,隐居鸿山
元季兵乱以母老归养,遂返巾服,又号白羊山樵
洪武二年,召修元史
玉山主人谓仲简作诗淡雅,有陶、韦风。
杨铁厓仲简诗工韦、,翰墨无俗气,而暗合书法,自诗名益著,而字画因之而并行。
王子充仲简诗,亦曰:温丽清深,有类韦、
盖元末诗人之杰出者也。
宋克元末明初
字仲温长洲人
明初徵为侍书,出为凤翔府同知
刘凤《续吴先贤赞》,仲温谢客杜门,取薄蹄临魏、晋书,穷昼夜不废,遂精其艺,真行章草,皆有意称,妙尽古法。
今所传《七姬志》等类钟元常
祝允明论书谓:「如初筵忽见三代鼎彝,盖亦天授,非人工能逮。
」时又有宋昌裔者,工力不减克,时称精媚。
《六砚斋二笔》:宋仲温书法《急就》,劲利古雅,仿佛钟鼎。
溢为绘事,唯写细,尝见其作《鸡栖石丛筱》一幅,题语极自满意,有「艺成不觉自敛手」之句。
盖谓不可复得也。
画史会要》:宋仲温善画,评者云:「虽寸冈尺堑,而千篁万玉,萧然无俗气。
」曾在试院卷尾,以朱笔扫竹一枝。
张伯雨有「偶见一枝红石竹」之句。
田按:明初书家,仲温宋广称二宋,合宋遂三宋。
倪元镇仲温诗云:「江上欣逢宋仲温,萧条古道向君论。
我居笠泽已十载,看竹惟君款我门。
」又云:「宋公天下士。
画竹就鼓琴。
来我北渚下,相从论古心。
元镇不轻许人者,仲温之品概可知矣。)
释良琦元末明初
良琦字元璞吴郡人
天平山之龙门,自称龙门山释
铁史云林、句曲外史金粟道人齐名。
元末,顾瑛移居嘉兴亦从之,住郡城东兴圣寺
洪武初,尚存寺址,今改黉序。
廉夫云:“琦公既究禅理,兼通儒学,能诗,其馀技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