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元朝
熊鉌宋末元初 1253 — 1312
字位辛初名禾字去非勿轩其号也,又号退斋
世居建阳鳌峰
志求濂洛之学,访朱子之门人辅氏而从游焉。
宋度宗咸淳十年,登进士第,授宁武州司户参军
宋亡,遂隐不仕。
云谷书院,四方来学者,翕然归之。
元仁宗皇庆元年卒,年六十。
所著有《四书标题》、《易经讲义》、《诗选正宗》、《小学句解》等书传于世。
裔孙澍家藏遗稿,仅存十一。
族孙孟秉类次成帙,釐为八卷。
明成化初,六世孙斌刻之。
先生之论诗曰:「灵均之骚,靖节子美之诗,痛愤忧切,皆自其肺肝流出,故可传也。
不然,虽呕心冥思,极其雕锼,泯泯何益。
先生言此,盖已得诗之本原矣。
睢景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扬州人字景贤
生平事迹不详。
成宗大德年间在世。
钟嗣成《录鬼簿》载;景臣所制《高祖还乡》散套为当时散曲之优秀名篇。
此外还曾撰有《屈原投江》、《牡丹记》、《千里投人》三部杂剧及《睢景臣词》一卷。
谢宗可
(臣)等谨案:咏物诗一卷,元谢宗可撰。
宗可自称金陵人,其始末无考。
相传为元人,故顾嗣立元百家诗选录是编于戊集之末,亦不知其当何代也。
屈原荀况赋蚕,咏物之作,萌芽于是,然特赋家流耳。
汉武之天马,班固之白雉、宝鼎,亦皆因事抒文,非主于刻画一物。
其托物寄怀见于诗篇者,蔡邕咏庭前石榴,其始见也。
沿及六朝,此风渐盛,王融谢朓至以唱和相高,而大致多主于隶事。
唐宋两朝,则作者蔚起,不可以屈指计矣。
其特出者,杜甫之比兴深微,苏轼黄庭坚之譬喻奇巧,皆挺出众流。
其馀则唐尚形容,宋参议论,而寄情寓讽,旁见侧出于其中,其大较也。
中间如雍鹭鸶、崔鸳鸯、郑鹧鸪,各以摹写之工,得名当世。
宋代谢蝴蝶等,遂一题衍至百首,但以得句相誇,不必缘情而作。
于是别岐为诗家小品,而咏物之变极矣。
宗可此编,凡一百六首,皆七言律诗。
如不咏燕蝶而咏睡燕蝶,不咏雁莺,而咏雁字莺梭。
其标题皆纤仄,盖沿雍、陶诸人之波,而弥趋新巧。
瞿宗吉归田诗话曰:谢宗可百咏诗,世多传诵。
除走马灯、莲叶舟、混堂睡燕数篇,难得全首佳者。
其说信然。
四诗亦非出高作。
顾嗣立录其四十首,又摘其警句二十联。
其中如笔阵之怒捲龙蛇云雾泣,长驱风雨鬼神惊,则伤于粗豪。
螳螂簪之鬓雪冷侵霜斧落,发云低压翠裳空,则伤于凑砌。
亦未可言工致。
特以格调虽卑,才思尚艳,诗教广大,宜无所不有。
元人旧帙,姑存之备一体耳。
归田诗话又曰:曩见邱彦能宗可卖花声诗一首,百咏中不载,盖性既喜此一格,则随事成吟,非作此一集而绝笔。
彦能所诵,殆出于此集既成之后欤?
宋濂元末明初 1310 — 1381
字景濂浦江人
元末,以翰林院编修徵,不就。
太祖婺州,召见,还金陵,徵为江南儒学提举,授太子经,改起居注
洪武初,充《元史总裁官,除翰林学士
编修,迁国子司业,谪安远知县
召为礼部主事,迁赞善大夫,擢侍讲学士,进学士承旨,致仕归。
以孙慎得罪,安置茂州,道卒。
正德中追谥文宪
有《潜溪》、《銮坡》、《芝园》、《萝山》、《朝天》诸集七十五卷。
王世贞《艺苑卮言》:高帝尝谓宋濂:「浙东人才,惟卿与王祎耳。
才思之雄,卿不如;学问之博,不如卿。
」又尝与刘诚意论文,诚意谓:「宋濂第一,其次臣不敢多让。
徐泰《诗谈》:宋景濂王子充诗亦纯雅,以文名。
沈士谦《明良录略》:尝奉制咏鹰,令七举足即成,有「自古戒禽荒」之言。
诗薮》:宋承旨不喜作六朝语,而《思春曲十韵》如「南浦沈书传素鲤,东风将恨与新莺」,「物华半老胭脂苑,春雾轻笼翡翠城」,「因弹《别鹤》心如剪,为妒文鸳绣懒成」,「阳台树密朝霞迥,巫峡潮回暮渚平」等句,特精工流丽。
田按,景濂自幼嗜学,家贫无书,每假藏书家,手自笔录。
大寒,砚冰坚,手指不能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不敢逾期约。
又尝入青萝山,不下书屋者屡年。
得郑氏所畜书数万卷,无不尽阅,阅无不尽记。
师事吴渊颖黄文献柳待制,皆元代耆宿。
学既刻苦,授受复有渊源,故所著文章,雄峙一代。
遭时遇主,司制作之柄,为开国文臣之首。
蛮夷朝贡,数问宋先生安否,日本得《潜溪集》,雕板国中。
当其恩遇优浓,醉学士之诗歌,甘露百岁衣之赏赐,论者传为盛事。
暨乎安置茂州,侘傺于荒江野寺,投缳以殁。
方希古祭文云:「公之厌斯世而不居,甘远迹于峨岷,盖将吊重华九疑,唁屈子于江滨。
吁!
可悲也!
」集中小诗,犹是元习;长篇大作,往往规模退之,时亦失之冗遝。
盖兼才为难,自唐以来如韩退之苏长公世不多见,正不必美备难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