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南北朝
徐羡之南朝宋 364 — 42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64—426 【介绍】: 南朝宋东海郯人字宗文
东晋末官至吏部尚书丹阳尹。
刘裕心腹,及代晋称帝,封南昌县公扬州刺史
武帝死,与傅亮谢晦等同受顾命,辅立少帝
后因少帝游戏无度,废杀少帝庐陵王刘义真
庐陵王刘义隆即位,是为文帝
改封南平郡公
元嘉三年追讨其弑逆罪,自刭死。
全宋文·卷十六
羡之字宗文小字干木东海郯人
晋太元中为王邪少傅主簿,后为刘牢之镇北功曹
元兴初为桓脩抚军中兵参军
武帝举义,版为镇军参军尚书库部郎、领军司马,补琅邪王大司马参军司徒左西属徐州别驾从事史、太尉咨议参军,除鹰扬将军琅邪内史,转太尉左司马寻为吏部尚书、建威将军丹阳尹,转尚书仆射
宋受禅,进号镇军将军,加散骑常侍封南昌县公,迁尚书令扬州刺史,进司空录尚书事。
少帝即位,与傅亮谢晦等总朝政,寻行废立。
文帝即位,进司徒改封南平郡公元嘉三年伏诛。
何承天南朝宋 370 — 447
全宋文·卷二十二
承天东海郯人徐广姊子。
隆安末,南蛮校尉桓伟引为参军,寻解职。
义旗建,长沙公陶延寿以为辅国参军,除浏阳,寻还都。
抚军刘毅姑孰,版行参军,出补宛陵,赵惔为寻阳太守,请为司马,寻去职。
武帝太尉,以为参军,除太学博士,徙世子征虏参军,转西中中军参军钱唐
宋台建,召为尚书祠部郎永初末南台治书侍御史
谢晦江陵,请为南蛮长史,随府转卫军咨议参军,领记室
诛,行南蛮府事,寻为到彦之右军录事,入补尚书殿中郎兼左丞,领国子博士,迁御史中丞,坐事白衣领职。
元嘉二十四年,又坐宣漏密旨免官,卒年七十八,有《礼论》三百卷,集三十二卷。
傅亮南朝宋 374 — 42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74—426 【介绍】: 南朝宋北地灵州人字季友
傅迪弟。
博涉经史,尤善文词。
晋末,为建威将军
桓玄晋安帝自立,选为秘书郎
后附刘裕(宋武帝)从征关、洛。
入宋,以佐命功,入直中书省专典诏命。
尚书仆射
刘裕死,与徐羡之谢晦受顾命辅少帝
后与徐羡之等废杀少帝,迎立文帝
文帝即位,加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
后因杀少帝罪,被文帝处死。
明人辑有《傅光禄集》。
刘粹南朝宋 375 — 42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75—427 【介绍】: 南朝宋沛郡萧人,字道冲
初为州从事
刘裕建邺,征广固,封西安县五等侯
刘裕族兄刘毅竭诚助益信赖,事平,封滠阳县男
入宋,为豫州刺史,镇寿阳,治有政绩。
宋文帝即位,为雍州刺史
谢晦善,以刘旷之为参军
元嘉三年受命讨,一无所顾,文帝嘉之。
庾登之南朝宋 382 — 44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82—443 【介绍】: 南朝宋颍川鄢陵人字元龙
庾冰曾孙。
少以强济自立,初为刘裕(宋武帝)镇军参军,预讨桓玄功,封曲江县五等男
累迁新安太守
宋文帝元嘉元年谢晦荆州刺史,请为长史,意甚不惬。
元嘉二年文帝出兵讨拒战,欲登之留守,不允。
败被杀,登之以无任免官还家。
后为司徒长史
彭城王刘义康专权,登之性刚,每陈己意,义康不悦,出为吴郡太守
坐免。
后拜豫章太守,迁江州刺史卒。
颜邵南朝宋 ? — 42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26 【介绍】: 南朝宋琅邪临沂人
颜延之族人。
宋武帝时谢晦军司马
徐羡之谢晦等废少帝文帝,与定参谋
江陵,以为咨议参军,领录事,悉委军府之务。
将有祸,求为竟陵太守
未及之郡,值见讨,饮药死。
刘彦之南朝宋
全宋文·卷二十九
彦之字道豫彭城武原人义熙初武帝镇军参军,后以功封很山县子,迁太尉中兵参军,骠骑道怜镇江陵,以为咨议参军,迁司马南郡太守使持节南蛮校尉
武帝受禅,进爵为侯。
文帝即位,征为中领军,进镇军,以平谢晦改封建昌县公
南豫州刺史,镇历阳
滑台之败,下狱免官,起为护军
元嘉十年卒,谥曰忠
谢瞻南朝宋 387 — 42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387—约421 【介绍】: 南朝陈郡阳夏人字宣远
一曰名檐,字通远
善为文,辞采丰美,与族叔混、族弟灵运俱有盛名。
初为桓伟安西参军
宋时,为中书侍郎,以其弟谢晦权遇日重,惊骇惧祸,乃自请降黜,为豫章太守
遇疾卒。
王玄谟南朝宋 388 — 468
全宋文·卷三十九
玄谟字彦德太原祁人
义熙中武帝徐州,辟为从事史。
景平末谢晦荆州,请为南蛮参军武昌太守
元嘉中长沙王义欣镇军中兵参军,领汝阴太守
后为兴安侯义宾辅国司马彭城太守,加宁朔将军
元凶弑立,以为益州刺史
孝武即位,除徐州刺史,加都督,假辅国将军,拜豫州刺史前将军,封曲江县
免,寻复为豫州刺史,迁宁蛮校尉旌州刺史,后为金紫光禄大夫,领太常
寻领起部尚书
又领北选,迁平北将军徐州刺史,转领军将军
前废帝即位,徙青冀二州刺史
明帝即位,除大将军江州刺史,寻为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领护军,迁南豫州刺史,卒年八十一,谥曰庄公
顾觊之南朝宋 392 — 467
全宋文·卷四十二
觊之字伟仁吴郡吴人
初为郡主簿谢晦荆州,以为南蛮功曹,仍为卫军参军,历王弘扬州主簿、卫军参军盐官衡阳王义季右军主簿尚书都官郎、护军司马东迁山阴,迁扬州治中从事史、广陵王诞庐陵王绍中郎左司马扬州别驾从事史、尚书吏部郎。
孝武即位,迁御史中丞,出为义阳王昶中郎长史宁朔将军,行会稽郡事,寻征为右卫将军,领本邑中正,出为湘州刺史,征守度支尚书,领本州中正,转吏部尚书,加左军将军。
出为吴郡太守,复为吏部尚书,加给事中,未拜,还为吴郡太守
前废帝即位,进光禄大夫
明帝即位,复为左将军吴郡太守,加散骑常侍,寻复为湘州刺史
泰始三年卒,年七十六,赠镇军将军谥曰简子
刘义符南朝宋 406 — 424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刘义符 少帝 422年—424年
景平 423年—424年八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06—424 【介绍】: 即宋少帝
南朝宋武帝刘裕长子,小字车兵
有膂力,善骑射,解音律。
武帝死,继立。
臣徐羡之谢晦傅亮辅政。
羡之等以皇太后令责其游戏无度,居丧无礼。
废为营阳,幽于吴郡
寻被杀。
在位二年,年号景平。
萧思话南朝宋 406 — 455
全宋文·卷三十九
思话南兰陵人孝懿皇后弟子。
义熙末琅邪王大司马参军
相国参军永初初丁父忧去职,服阕,拜羽林监,袭爵,封阳县,转宣威将军彭城沛二郡太守
元嘉初谢晦荆州,请为司马,不就,迁中书侍郎振武将军青州刺史,以避虏征下廷尉,起为横野将军梁南秦二州刺史,加节进号宁朔将军,迁临川王义庆平西长史南蛮校尉,又除衡阳王义季安西长史,迁宁蛮校尉雍州刺史襄阳太守
入为侍中,领太子右卫率,寻改领左卫将军南徐州大中正,复出为宁蛮校尉雍州刺史,迁护军将军,代孝武抚军将军兖徐二州刺史,免。
元凶弑立,复先职。
孝武即位,以为散骑常侍中书丹阳尹,出为镇西将军郢州刺史孝建二年卒,赠征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曰穆侯
刘义隆南朝宋 407 — 453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刘义隆 中宗、太祖 文帝 424年—453年
元嘉 424年八月—453年 三十年四月刘骏即位沿用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07—453 【介绍】: 即宋文帝
南朝宋武帝第三子。
小字车儿
封宜都郡王
少帝废,徐羡之傅亮等迎立为帝。
即位后,诛杀徐羡之傅亮谢晦等,亲执朝政,集权中央。
又整顿吏治,重视学术,社会安定,经济复苏,史称“元嘉之治”。
然对北魏作战,屡失利,江北大受掳掠。
后为太子刘劭所杀。
在位三十年,谥文庙号太祖
释法悯南朝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四 感通科
不知何许人。
有讲学。
居江夏五层寺。
沙门僧昌造塔。
江陵刺史谢晦欲坏之。
往谏
不从。
乃隐迹长沙岳麓
终身不出。
载酒肉至寺。
严鼓振威。
斩斫形像。
俄而云雾暗天。
风尘四起。
惊惧而走。
后以叛逆诛灭。
著显验论。
以明因果。
并解大道地经。
殁于山中。
寿八十。
释法悯
北人。
弱年慕道笃志经籍。
十八出家。
便游践州国观风味道。
波若数论及诸经律皆所游刃。
后憩江夏郡五层寺。
沙门僧昌于江陵城内立塔。
刺史谢晦欲坏之。
闻故往谏
意不止。
于是隐迹于长沙麓山。
终身不出。
乃率仪至寺厚赐酒肉。
严鼓振威。
斩斫形像。
俄而云雾暗天风尘四起。
惊惧而走。
后以叛逆诛灭。
队人丁法成史僧双见身癞病。
馀多犯法而死。
乃著显验论以明因果。
并注大道地经。
后卒于山中。
春秋八十有三。
弟子僧道立碑颂德。
始兴郡灵化寺比丘僧宗
亦博涉经论。
著法性觉性二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