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唐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49—823后
【介绍】:
唐太原文水人。李憕子。父遇害时,年八岁,为叛军所俘,转徙流离。代宗时授河南府参军,转司农寺主簿。以父死祸难,无心禄仕,不食酒肉,不婚娶,住洛阳惠林寺从僧斋戒,偃仰穴中。穆宗长庆三年,李德裕上表荐之,穆宗诏赐。源陈疾甚年高,辞不受。卒于寺。
姓李。实唐帝系。深避世荣。终秘氏族。安在胎。母梦日兆祥。既诞而神光下烛。数岁。有异僧款门。召见摩顶曰。凤穴振仪。龙宫藏宝。绍终之业。其在斯乎。及丱角。亟请出家。父母顺从。遂依本郡云琮禅师。年满登具。乃诣南岳智严律师。外检律仪。内照实相。后闻南康龚公山大寂禅师。随化度人。裹足振锡。一日造焉。大寂欣其相依。持论不倦。及其蜕去。安尽力送终。元和末。安春秋已逾七十。而游越之萧山法乐寺。时海昌有法昕者。缁林翘楚。于放生池壖废地。肇葺禅居。请安主之。四海参学者麇至。道化之盛。翕然推伏。安悬知宣宗皇帝。隐曜缁行。将来法会预诚知事曰。当有异人至此禁杂言。止横事。恐累佛法。明日行脚僧数人参礼。安默识帝。遂令维那。高位安置。礼殊他等。安每接谈话。益知贵气。乃曰。贫道谬为海众围绕。患斋不供。就上座边。求一供疏。帝为操翰摅辞。安览惊悚。知供养僧赍去。所获丰厚。殆与常度不同。乃语帝曰。时至矣无滞泥蟠。嘱以佛法后事而去帝本宪宗第四子。穆宗异母弟也。武宗恒惮忌之。沉之于宫厕。宦者仇公武。潜施拯护俾髡发为僧。纵之而逸。周游天下。险阻备尝。武宗崩。左神策军中尉杨公。讽宰臣百官迎立。闻安已终。怆悼久之。敕谥悟空。以御诗追悼。建塔焉。
于陵字达夫。宏农人。举进士。穆宗朝户部尚书。拜太常卿东都留守。宝历二年授太子少傅。封宏农郡公。以左仆射致仕。大和四年卒。年七十八。赠司空。谥贞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0—821
【介绍】:
唐僧。商州上洛人,俗姓杜。少于本州出家,遍参群经。年二十,至襄州受戒,习演《四分律》。后往洪州,礼参马祖道一,得传心印。寻遍参名山圣迹。至长安西明寺,举充两街大德,辞之。至上党,为节度使李抱真所礼重。后住汾州开元寺,历二十年,并汾间多向化之。宪宗、穆宗屡召之,不行。卒谥大达国师。
贯之名纯。避宪宗讳以字行。举进士。贞元初登贤良科。授校书郎。永贞时累迁尚书右丞。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中书侍郎。罢为吏部侍郎。穆宗朝为工部尚书。卒年六十二。赠右仆射。谥曰贞。后更谥曰文。
处元。穆宗朝官知制诰。
端符。穆宗朝官拾遗。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泾州临泾人,一说安定朝那人。德宗贞元进士。累迁户部侍郎。宪宗方伐蔡,急于用度,博勾剥严急,以济师,帝悦,进兼御史大夫。蔡平,同门下平章事。镈既为相,专事聚敛媚上,天下怨之。穆宗嗣位,贬崖州司户参军卒。
楚字壳士。燉煌人。自言十八学士德棻之裔。贞元七年进士。元和十四年累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穆宗朝罢为宣歙观察使。敬宗文宗朝历宣武天平河东节度使。大和七年入为吏部尚书。转太常卿。进左仆射。封彭阳郡公。开成元年拜山南西道节度使。卒年七十二。赠司空。谥曰文。子绹贵。累赠至太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6—831
【介绍】:
唐郑州阳武人,祖籍雍州杜陵。韦嗣立孙。德宗贞元时,登进士第。历迁左拾遗、翰林学士、给事中。穆宗欲用驸马刘士泾为太仆卿,弘景封还诏书,时论推重。出为安南、邕、容宣慰使,迁刑部侍郎,转吏部,铨综平允。累擢尚书左丞,郎吏望风修整。官终礼部尚书、东都留守。
宏景。京兆人。贞元中进士。为汴州浙东从事。元和时累拜给事中。穆宗朝拜尚书左丞。迁礼部尚书东都留守。大和五年卒。年六十六。赠左仆射。
绅字公垂。润州无锡人。元和初进士。穆宗朝拜户部侍郎。开成时为宣武节度使。武宗立。徙淮南。入为兵部侍郎同平章事。转中书侍郎。守右仆射门下侍郎。封赵国公。出为淮南节度使。会昌六年卒。赠太尉。谥文肃。
渤字浚之。洛阳人。励志不仕。隐嵩山。元和初以山人徵为左拾遗。不赴。九年召为著作郎。穆宗朝累迁谏议大夫。敬宗立。转给事中。出为桂管观察使。太和五年以太子宾客徵。卒年五十九。赠礼部尚书。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73—829
【介绍】:
唐京兆万年人,字德载。本名淳,避宪宗讳改。通《五经》,博览史籍,文思赡远。宪宗元和元年进士。初为秘书郎,迁右拾遗,并兼史职。参与修《德宗实录》,时称信史。穆宗以其学有师法,召入翰林,为中书舍人。时判度支张平叔欲官自粜盐,处厚条件驳奏,其事遂寝。敬宗立,拜兵部侍郎。文宗即位,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封灵昌郡公。在相位,务在济时,以理财制用为本,撰《大和国计》。性嗜文学,聚书逾万卷,多手自刊校。奉诏修《元和实录》,其统例取舍,皆处厚创起。暴疾一夕而卒,人共惜之。
处厚字德载。京兆万年人。本名淳。避宪宗讳改今名。元和初进士。又擢才识兼茂科。穆宗朝拜兵部侍郎。文宗立。以佐命功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灵昌郡公。太和二年卒。年五十六。赠司空。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76—835
【介绍】:
唐阳平人,字南式。路泌子。举明经第。历迁左补阙、侍讲学士。敬宗立,拜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有以金帛谢除制者,必叱而却之。文宗大和二年,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七年,表上史官所修《宪宗实录》、《穆宗实录》。后出为镇海军节度使,道病卒,谥贞。有《平淮西记》等。
随字南式。阳平人。举明经。累转司勋员外郎。穆宗朝拜谏议大夫。敬宗立。历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文宗大和二年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册拜太子太师。出为镇海军节度使。卒年六十。赠太保。谥曰贞。
頔字允元。河南人。德宗朝累拜襄州刺史。充山南东道节度使。奏升襄州为大都督府。累迁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燕国公。宪宗立。入朝。拜司空。因事贬恩王傅。改太子宾客。卒赠太保。谥曰厉。其子季友诉于穆宗。赐谥曰思。
稹字微之。河南人。擢明经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举制科。对策第一。拜左拾遗。穆宗朝擢祠部郎中知制诰。入翰林为承旨学士。长庆二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贬同州刺史。改浙东观察使。太和四年拜武昌节度使。卒年五十三。赠右仆射。
作品评论
白居易《河南元公墓志铭》
(稹)尤工诗,在翰林时,穆宗前后索诗数百篇,命左右讽咏,宫中呼为“元才子”,自六宫两都八方至南蛮东夷国,皆写传之。每一章一句出,无胫而走,疾下珠玉。
牛僧孺(779~847) 唐代官员、学者。字思黯。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人,或作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贞元二十一年(805)进士。累官户部侍郎、武昌军(今湖北武昌)节度使、淮南节度使、东都留守、山南东道(今湖北襄樊襄阳)节度使、户部尚书,穆宗至武宗时曾四次出任宰相。是历史上著名的“牛李党争”中的牛党领袖。曾撰《玄怪录》传奇十卷,鲁迅论曰:“造传奇之文,荟萃于一集者,唐代多有,而煊赫者莫如牛僧孺之《玄怪录》。”牛僧孺在湖北任职六年,颇有政声。曾耗时五年改建鄂州城垣,使黄鹤楼成为了独立的景观建筑。蛇山上有“奇章亭”,即为纪念卒后被追封为奇章郡公的牛僧孺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