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唐朝
杨巨源中唐 755 — ?
作品评论
唐大历后,五七言律尚可接翅开元,惟排律不人竞。
钱、刘已降,气味总薄。
元、白中兴,铺叙转凡。
所见中唐扬臣源、晚唐李商隐李洞陆龟蒙三家。
杨则短韵不失前矱,三家则长什尤饶新藻。
贾岛中唐 779 — 843
作品评论
《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
浪仙诗无七古,其五古、五七言律以及绝句,皆生峭险僻,锤炼之功不遗馀力。
……尤好为五言律,存遗二百涂篇,较别体为多,东野所谓燕本越淡,五言宝刀也。
沿流而下,李洞之外,又有周贺曹松喻凫,皆宗派之可考者。
其他诸贤,虽古无闻,体格不殊,可推而得之。
……尊为“清奇僻苦主”,与张水部分坛领袖
方干唐 809 — 888
作品评论
晚唐之诗分为二派……一派学贾岛,则李洞姚合方干喻凫周贺、九僧其人也。
李玫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
,一作玖。
宣宗大中时人。
以文章称,然试礼部不中第。
曾任歙州巡官
生平事迹见《新唐书·艺文志三》、《剧谈录》卷下《元相国李贺》。
李玫擅传奇小说。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纂异记》1卷。
此书《太平广记》尚录存《许生》、《嵩岳嫁女》、《三史王生》等12篇。
其文虽多记鬼怪神异之事,然亦有有感于社会现实而发者。
如《许生》篇,即有感于文宗大和九年(835)之“甘露之变”,实为贾餗王涯等四相及玉泉子卢仝之被杀而发。
全唐诗》所录存李玖诗8首,即从此文录出;其中《白衣叟途中吟》“春草萋萋春水绿”一诗实为李洞绣岭宫词》。
曹邺唐 816 — 875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邺之桂州阳朔(今广西阳朔)人。
十年应试九落第,宣宗大中四年(850)始中进士
刘驾李频李洞郑谷等为诗友。
曾任天平军节度判官太常博士祠部郎中洋州刺史吏部郎中等职。
中年辞官南归,迁居于桂林阜财坊,隐居以终。
事迹散见《新唐书》之《白敏中传》、《高元裕传》与《唐诗纪事》卷六〇、《唐才子传》卷七等。
其诗富有社会内容,风格古朴刚健。
张为诗人主客》列之于“高古奥逸主”之“升堂”者。
今人梁超然、毛水清有《曹邺诗注》。
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续拾》补诗3首。
唐诗汇评
曹邺,生卒年不详,字邺之桂林(今属广西)人。
和,屡举进士不第,后为韦悫所知,力荐于礼部侍郎裴休大中四年(850),登进士第
佐天平节度使幕。
咸通中,任大常博士,历主客员外郎祠部郎中,出为洋州刺史
乾符元年,官吏部郎中
后免官归,卒。
李频郑谷张𧏖李洞等交游。
其诗多古风,颇多讽谕之作。
有《曹邺诗》三卷,已佚。
后人辑《曹祠部》二卷行世。
全唐诗》编诗二卷。
许棠中唐 822 — ?
作品评论
《载酒园诗话又编》
许以《洞庭》诗得名,然读其全集,数篇以外,皆枯寂无味,不惟不及李(才江)、刘(得仁),并非郑(巢)匹也。
僧栖白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江南僧。
早年及识姚合贾岛、无可。
宣宗大中间长安荐福寺,为内供奉赐紫
大中五年(851)作诗赠瓜沙僧悟真
又曾作诗吊刘得仁
李频李洞许棠曹松齐己张𧏖罗邺李昌符等皆有来往。
历事三朝,约于僖宗时方去世,享年60岁以上。
事迹见《唐才子传》卷三。
为诗尚苦吟,多作近体。
有集1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16首,《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断句1联。
另《剡录》、《诗渊》等书中尚存2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唐诗汇评
栖白,生卒年里贯均未详。
江南僧,后居长安荐福寺宣宗朝为内供奉赐紫,历三朝。
诗名甚著,与诗人刘沧许棠张乔曹松李洞贯休齐己等均有酬唱。
有《栖白集》一卷。
全唐诗》存诗一卷。
林宽唐末
作品评论
《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
林君无所考,或谓与“许洞庭”同时。
《律髓》止录其《少年行》一诗,今检全集,实贾氏派也。
才少力薄,不及李才江马虞臣诸君,而幽僻苦涩,足征燕本衣钵。
录之为初学入手,然须分别观之,勿使瑕瑜相掩。
李昌符晚唐 ? — 887
唐诗汇评
李昌符,生卒年不详,字岩梦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
淮南王李神通裔孙。
进士举,久不第,因出一奇,作《婢仆诗》五十首,行卷公卿间,遂于咸通四年(863)进士第
累官至膳部员外郎郎中
郑谷李洞友善。
工诗,与张乔许棠等合称“咸通十哲”。
有《李昌符诗集》一卷。
全唐诗》存诗一卷。
曹松晚唐 848 — ?
作品评论
曹秘书致语似项斯,壮音间似李洞
五字如“白浪吹亡国,秋霜洗太虚”、“盘蹙陵阳壮,孤标建邺瞻”,七字如“吸回日月过千顷,铺尽星河剩一重”、“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点缀末运,赖此名场一叟。
僧鸾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
俗姓鲜于名凤
有逸才而不拘检。
懿宗咸通间,谒嘉州刺史薛能谓其难为举子,遂命其出家。
不愿以常僧为师,遂自于陵云寺大佛前披剃。
后入京为文章供奉赐紫,与诗人张乔李洞为友。
昭宗时返俗,曾为李鋋江西判官,又为西班小将军,在黄州遇害。
其诗学李白歌行,奇崛诡丽。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蜀中僧。
俗姓鲜于名凤,有逸才而不拘检。
懿宗咸通间,往谒嘉州刺史薛能,薛谓其难为举子,遂命其出家。
不肯以常僧为师,遂自行于凌云寺大佛前披剃。
后入京为文章供奉赐紫,与诗人张乔李洞为友。
昭宗时还俗,曾为李鋋江西判官,又为西班小将军,在黄州遇害。
生平事迹见《北梦琐言》卷一〇。
有歌1卷,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著录,今不存。
其诗学李白歌行,奇崛诡丽。
全唐诗》存诗2首。
宋吴坰五总志》存诗2句,《全唐诗》误作僧尔鸟之诗。
尔鸟二字为误拆字而成
唐彦谦晚唐 ? — 893
作品评论
唐茂业有诗极似玉溪,想亦如李洞之师贾岛,故臭味不殊。
僧尚颜唐末至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末僧。
俗姓薛字茂圣
宣宗大中间,曾作诗送陆肱应试。
僖宗乾符间,依徐州节度使薛能
后住荆州
昭宗景福间
光化间文章供奉赐紫
后复归荆州
与诗人方干郑谷李洞司空图等为友。
卒年逾九十岁。
诗法贾岛,长于五律,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唐末诗僧
俗姓薛字茂圣
宣宗大中间,作诗送陆肱赴试。
僖宗乾符间,依徐州节度使薛能
后住荆州
昭宗景福间
光化间文章供奉赐紫
后仍归荆州
曾卜居庐山峡州潭州等地,与诗人方干郑谷吴融李洞司空图等为友。
卒于梁太祖开平以后,享年逾90岁。
事迹见《唐才子传》卷三。
其诗师法贾岛,尚苦吟,长于五律,诗境清寂,多抒出世之情。
初于光化间颜荛编为《颜上人集》。
宋代存《荆门集》5卷、《尚颜奉集》1卷,今皆不存。
今存影宋书棚本《尚颜诗集》1卷,收入《唐五十家小集》。
全唐诗》存诗34首、断句2。
唐诗汇评
尚颜,生卒年里贯均未详。
俗姓薛字茂圣
唐末五代诗僧
工五言诗。
咸通乾符中,受知于徐州节度使薛能
后居荆门十年。
昭宗光化中,以文章供奉内廷,赐紫
又曾居庐山潭州峡州等地。
卒年九十馀。
与诗人方干陈陶陆龟蒙郑谷司空图吴融李洞齐己等均有唱和。
有《荆门集》五卷,已佚。
全唐诗》编诗一卷。
僧可止唐末至五代 860 — 934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60—934 俗姓马范阳(今北京西南)人。
12岁出家为僧,后至五台山受戒,又至太原习《法华经》。
昭宗景福中,至河池讲因明,李洞赠其诗三篇。
后住长安庄严寺
乾宁三年(896)应制内殿,赐紫
后归幽州,依刘仁恭
后梁太祖乾化元年(911),避乱至定州,住开元寺。
后唐明宗天成三年(928)迁住洛阳长寿寺净土院赐号文智大师
宋高僧传》卷七有传。
可止长于近体诗,所作《赠樊川长老》,流传一时。
有诗350首,编为《三山集》,已佚。
全唐诗》存诗9首。
释可止
姓马氏范阳大房山高丘人也。
年甫十二迥有出俗之心。
悯忠寺法贞律师
年十五为息慈。
辞师往真定习学经论。
时大华严寺有仁楚法师讲因明论。
执卷服膺三遍。
精义入神众推俊迈。
有老宿维摩和尚者。
释门之奇士也。
楚师曰。
门人秀拔孰者为先。
曰有幽州沙弥者。
温故知新厉精弗懈。
于是求见。
遂质问胜军比量。
随难应变辞不可屈。
维摩曰。
后生可畏。
契经所谓虽小不可欺也。
遂率力请开讲恒阳
缁素无不钦羡焉。
迨十九岁抵五台山求戒。
于受前方便感文殊灵光烛身已而归宁父母及师。
于寺敷演。
二十三往并部。
习法华经百法论。
景福年中至河池
有请讲因明。
后于长安庄严寺化徒数载。
乾宁三年进诗昭宗
赐紫袈裟。
应制内殿。
本道刘仁恭者。
据有北门控扼蕃汉。
闻止之名移书召归故乡。
其父与师相次物故。
母犹在堂。
持盂乞食以供甘旨。
行诵青龙疏三载
文彻忽有巨蟒见于房。
矫首顾视似有所告。
时同院僧居晓博物释子也。
且曰。
蛇则目睛不瞬。
今其动乎。
得非龙也。
焚香祝之曰。
贫道念青龙疏营斋养母。
苟实龙神轸念。
希值一檀越。
居数日。
燕师家子曰制胜司徒
召申供养。
庄宗遣兵出飞狐以围之。
历乎年载百谷勇贵。
顿释忧惧。
未几燕陷。
刘氏父子俘归晋阳
避乱中山。
节度使王处直素钦名誉。
请于开元寺安置。
逐月供俸。
著顿渐教义钞一卷见行于代。
天成三年戊子王师问罪定州陷焉。
招讨使王晏休得瀛王冯道书令寻
既见以车马送至洛京
河南尹秦王从荣优礼待之。
奏署大师号文智焉。
于长寿净土院住持。
应顺元年甲午正月二十二日忽微疾作。
召弟子助吾往生念弥陀佛。
奄然而化。
俗年七十五。
僧腊五十六。
闰正月二日茶毗收遗骨。
至清泰二年四月八日建塔于龙门山广化寺东南隅
风神峭拔戒节孤高。
百家子史经目无遗该博之外尤所长者近体声律诗也。
有赠樊川长老诗。
流传人口。
定州日中山与太原互相疑贰诸侯兼并。
王令方欲继好息民。
因命僧斋于庆云寺
会有献白鹊者。
曰。
人诗客试为咏题。
即席而成。
后句云。
不知谁会喃喃语。
必向王前报太平。
王欣然。
诗人李洞者。
风骨僻异。
贾阆仙之模式。
景福中在河池相遇。
三篇。
宰相孙公渥赵公马公裔孙窦学士梦徵符侍郎蒙李侍郎详。
唱予和汝
埙篪韵谐。
顷在长安
讲罢游终南山逍遥园
姚秦什法师译经之地。
年代寖深鞠为茂草。
且曰。
吾为释子忍不兴乎。
昭宗乞重修。
帝允仍旧赐草堂寺额。
后请樊川净休禅伯
聚徒谈玄矣。
及在洛也讲外长诵金刚经不知纪极。
昔多居终南山崆峒山
故有三山集诗三百五十篇。
盛行于时。
弟子修文修智修行微见师之道焉。
裴说五代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桂州(今广西桂林)人。
少逢唐末乱世,奔走江西湖南等地,尝叹“避乱一身多”,见者悲之。
屡行旧卷,久不第。
至哀帝天祐三年(906)方以状元及第
后累迁补阙,终礼部员外郎
事迹散见《诗话总龟》前集卷一三、《郡斋读书志》卷四中、《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诗纪事》卷六五、《唐才子传》卷一〇。
说与弟谐皆有诗名,与当时著名诗人曹松贯休王贞白等人友善。
诗风近贾岛李洞
辛文房称其“为诗足奇思,非意表琢炼不举笔”(《唐才子传》)。
胡震亨亦谓其“时出意外句耸人观”,且赞其《寄边衣》诗“亦绵宛中情,不嫌格下”(《唐音癸签》卷八)。
郡斋读书志》著录《裴说诗》1卷。
全唐诗》存其诗1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4首、断句1联。
僧清尚唐末至五代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唐末诗僧
齐己同时,又与李洞为友。
苦吟为诗,曾蒙朝廷赐紫
事迹见《白莲集》卷三。
全唐诗》存诗1首。
唐诗汇评
清尚,生卒年里贯均未详。
唐末五代诗僧
齐己有《览清尚卷》诗,谓其“癖”与李洞相似。
全唐诗》存诗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