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唐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75
【介绍】:
唐时高丽人。少习戎旅,以战功充关西兵马使。安禄山反,哥舒翰奏充元帅府马军都将,每事独与之决。密劝翰诛杨国忠,翰不应。潼关失守,走行在,肃宗责其不坚守,将斩之,赖房琯谏得免。战数有功,迁兵部尚书,封霍国公。代李光弼为河东节度副大使。卒谥武烈。
君主 | 庙号 | 谥号 | 年号 | 统治时间 | 注 |
---|---|---|---|---|---|
李隆基 | 玄宗 | 明皇帝、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 712年—756年 | ||
先天 | 712年八月—713年十一月 | ||||
开元 | 713年十二月—741年 | ||||
天宝 | 742年—756年七月 | 三年正月朔改“年”为“载”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85—762
【介绍】:
亦称唐明皇。唐朝皇帝。睿宗第三子。善骑射,通音律、历象之学。始封楚王,后为临淄王。中宗景龙四年,密谋匡复,起兵诛韦后,奉父睿宗即帝位。旋受禅为帝,在位四十四年。初以姚崇、宋璟为相,革除弊政,国力强盛,史称开元之治。后宠杨贵妃,用李林甫、杨国忠相继执政,吏治腐败,又好声色,奢侈荒淫,至天宝十四载,爆发安史之乱,避难奔蜀。太子李亨即位灵武,被尊为太上皇。返京居西内,左右悉遭贬逐,抑郁而卒,谥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87—762
【介绍】:
唐京兆万年人,字会微。韦凑子。登进士第。授相王府参军。玄宗天宝九载,累擢吏部侍郎,平判皆诵于口,铨叙平允。官有丐求,辄下意听纳,人多德之。十三载,杨国忠欲倾安禄山以争宠,以见素安雅易制,引入相以为己助,拜武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知门下省事。禄山叛,从帝奔蜀。肃宗立,与房琯等奉传国玺及册,宣扬制命。帝以其尝附国忠,礼遇独减,遂罢相,授太子太师,致仕。卒谥忠贞。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94—759
【介绍】:
唐宗室。太宗从孙,李浚子。以父荫补京兆府户曹参军,举宗室异能,转殿中侍御史,历户部、考功、吏部三员外郎。累擢兵部侍郎,与杨国忠同列,国忠怙权,疾之,改权礼部贡举。随玄宗幸蜀,还京,拜同中书门下三品,进封褒国公。乾元初罢知政事,太子少傅。卒谥德。麟正身谨事,无所依附。好学能文,尝编聚皇朝以来制集五十卷行于时。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94—762
【介绍】:
唐京兆长安人,字去惑。颜惟贞子。开元十五年以挽郎考判入第,授鹑觚尉。累迁左补阙、殿中侍御史。以忤宰相杨国忠,贬襄阳丞,移河东司户、京兆士曹。安史乱起,随玄宗入蜀,历任屯田员外郎、司膳郎中。乾元中,迁司封郎中。封金乡县开国男。官至国子司业。好为五言诗。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94—762
字去惑,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群望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颜真卿之兄。玄宗开元十五年(727)以挽郎应吏部试,判入高等,授鹑觚尉。累迁左补阙,殿中侍御史。天宝九载(750)以忤杨国忠贬襄阳丞,累移京兆士曹。十五载随玄宗奔蜀,拜屯田员外郎。肃宗至德二载(757)迁司膳郎中,封金乡男,进国子司业。代宗宝应元年(762)十一月卒。生平见颜真卿《国子司业颜府君神道碑铭》。允南工诗善书。颜真卿称其“每应制及朝廷唱和,必警觉佳对,人人称说之”。《全唐诗》存诗2句。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96—760
【介绍】:
唐京兆万年人,字殷卿。韦安石子。袭封郇国公。有文采,善隶书。张九龄为中书令,引为中书舍人,与孙逖、梁涉对掌文诰,时号得才。后为礼部侍郎,于鉴裁尤长。迁吏部侍郎,铨综号为公平。李林甫忌之,出为襄阳太守。玄宗天宝中入考,杨国忠恶其才望,恐践台衡,使人诬之,贬平乐尉。肃宗即位,除御史大夫,兼江东节度使。乾元初为礼部尚书、东京留守,后迁吏部。陟素有台辅之望,为李、杨所挤而不得志,忧愤成疾卒。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玄宗时宿卫宫禁。安禄山叛乱,玄礼谋诛杨国忠阙下,事不果。从入蜀,至马嵬斩之,并请赐杨贵妃死。还京,封蔡国公。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5—763
【介绍】:
唐人。本名静忠。闲厩马家小儿,阉奴,貌陋。初事高力士,后得侍东宫。因参与谋诛杨国忠,又劝太子分中军趋朔方,收河陇兵,图兴复。肃宗即位擢元帅府行军司马,赐名护国,后改今名。至德间进封郕国公,上元间拜兵部尚书。外谨密而内贼深,擅权用事。代宗立,尊为尚父,加司空、中书令,封博陆郡王,愈恣横。帝遣侠者夜刺杀之。赠太傅,谥丑。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9—784
【介绍】:
唐琅邪临沂人,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颜师古五世从孙。玄宗开元二十二年进士。又擢制科。累擢武部员外郎。为杨国忠所挤,出为平原太守。安禄山叛,约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等起兵抵抗,响应者众,共推为盟主,兵至二十万。肃宗立,为河北招讨使。诸郡复陷,间道奔凤翔,累除御史大夫,出为冯翊太守。以直不容,屡贬官。历迁尚书右丞、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世称颜鲁公。德宗时,卢杞恶之,会李希烈叛,命往劝谕,遂为希烈缢死。谥文忠。工书法,初学褚遂良,后从张旭,创为“颜体”。有集及《韵海镜源》等。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09—784
字清臣,排行十三,京兆(今陕西长安)人。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进士及第,天宝元年(742)中文词秀逸科,历仕秘书省校书郎、醴泉尉、监察御史。八载迁殿中侍御史,杨国忠怒其不附己,出为平原太守。安史乱起,起义兵抵抗。肃宗至德元载(756)拜宪部尚书、御史大夫,出为同、蒲、饶、升州刺史。代宗广德二年(764)迁刑部尚书,封鲁郡公,世称颜鲁公。大历三年(768)出为抚州刺史。八年至十二年移刺湖州,召集32位文人修撰韵编类书《韵海镜源》,并形成一个多达95人之联唱诗人群,其唱和作品结集为《吴兴集》10卷。十二年召为刑部侍郎,德宗建中三年(782)改太子太师,充淮宁军宣慰使。兴元元年(784)为李希烈所害,谥文忠。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令狐峘《颜真卿墓志铭》、殷亮《颜鲁公行状》。宋留元刚有《颜鲁公年谱》。工诗善文,又为杰出书法家,著述甚富,多佚。今传《颜鲁公集》15卷,为留元刚所辑。《全唐诗》存诗1卷,另收其所参与联句诗21首。《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联句1首,断句2。
唐诗汇评
颜真卿(708—784),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开元二十二年(734),登进士第,又登拔萃科及文词秀逸科,调醴泉尉,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宰相杨国忠恶之,出为平原大守。起兵抗安史叛军,诏拜户部侍郎。肃宗即位,拜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为河北招讨使。至德二载(757)为宪部尚书,迁御史大夫。军国事知无不言,为宰相所忌,出为冯翊太守,累贬至蓬州长史。代宗立,除尚书左丞,寻除检校刑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封鲁国公。与元载不合,贬峡州别驾,迁抚、湖二州刺史。德宗立,改大子少师。时李希烈叛,受命往劝谕,被拘,不屈被害。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世称“颜体”。善诗文,著作甚富,有《韵海镜源》三百六十卷,又《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各十卷,均佚。宋人辑有《颜鲁公集》十五卷行世,《全唐诗》编诗一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河南洛阳人,其先范阳人,世居河东,后徙洛阳。张说次子。尚玄宗女齐国公主。玄宗特恩宠,许于禁中置内宅,侍为文章。玄宗尝谓垍堪为宰相,以是为杨国忠所忌,伺机进谗,出为卢溪司马,旋召还为太常卿。安禄山乱,与兄张均并受伪命为相。未几,卒。一说乱平后长流岭南。
君主 | 庙号 | 谥号 | 年号 | 统治时间 | 注 |
---|---|---|---|---|---|
李亨 | 肃宗 | 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文明皇帝、宣皇帝 | 756年—762年 | ||
至德 | 756年七月—758年二月 | 称“年”为“载” | |||
乾元 | 758年二月—760年闰四月 | 元年二月复载为年 | |||
上元 | 760年闰四月—761年九月 | 二年九月二十一日去年号,称元年,以建子月为岁首 | |||
宝应 | 762年四月—763年六月 | 元年四月十五日改元,并恢复寅正。四月二十日唐代宗即位沿用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1—762
【介绍】:
唐朝皇帝。玄宗第三子。初名嗣升,改名浚,又改名玙、绍,再更名亨。玄宗开元二十六年立为太子。安禄山之乱,随玄宗奔蜀,至马嵬,支持禁军杀杨国忠,逼帝缢死杨贵妃。乃还灵武,即帝位,尊玄宗为太上皇。后借回纥兵,命郭子仪收复两京。在位七年,宠信张良娣及宦官李辅国、鱼朝恩等,致兵祸不断。宝应元年,李辅国等杀张皇后,拥立太子,乃惊忧卒。谥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早从官,累转仓部郎中。玄宗开元二十一年,为河南少尹,裴耀卿荐充江淮河南转运副使。二十二年,耀卿入相,炅以太府少卿领度支事,岁运米一百万石。李林甫荐为户部侍郎。张九龄以其无学术,出为岐州刺史。寻判凉州事,领河西陇右节度使。二十七年,为吐蕃所败。二十八年,为河南尹,依恃权贵,多行不法。天宝初,迁刑部尚书兼京兆尹。八载,为杨国忠奏劾贬官。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秦州天水人。玄宗开元中,官监察御史,历江陵、安邑二县令。坐事废归田园。天宝中,杨国忠为相,复历御史台、尚书郎,为淮阴太守。十四载,迁宣城太守,封清水县开国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2—779
【介绍】:
唐时南诏国王。皮罗阁子。玄宗天宝七载嗣位。因屡受云南大守张虔陀之辱,天宝九载发兵杀虔陀。次年,鲜于仲通发剑南兵攻太和城,大败。自是阁罗凤北臣吐蕃。吐蕃封为“赞普钟(王弟)”,号曰东帝,给以金印。后杨国忠遣李宓将兵十余万又攻太和城,大败而归。阁罗凤乘机攻陷巂州,西降寻传、骠诸国,统一云南诸部。令王族子弟从郑回习汉文典籍。立碑于太和城,称《蒙国大诏碑》,又称《南诏德化碑》。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颍川人。为剑南节度使。曾开渠堰以利灌溉。闻杨氏姊妹受宠于帝,思有以结纳之为奥助,表杨国忠为推官。后借国忠之力,入为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5
【介绍】:
唐河南人。吉顼从子。玄宗天宝初为新丰丞。李林甫引其居门下,以酷吏闻名。与罗希奭椎锻治狱,相助为虐,号“罗钳吉网”。擢户部郎中,兼侍御史。坐受贿及夺民财贬端溪尉。杨国忠遣人杀之。
均。赠太师燕国公说子。官户部侍郎。转兵部。开元二十六年坐累贬饶州刺史。寻徵为户部侍郎。九载迁刑部尚书。杨国忠用事。引为大理卿。受禄山伪命。罪当大辟。肃宗特恩免死。长流合浦郡。建中初赠太子少傅。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5
【介绍】:
唐杭州钱塘人。玄宗天宝初以其舅为李林甫婿,得居门下,自御史台主簿迁殿中侍御史。以酷吏名,与吉温时称“罗钳吉网”。后拜刑部员外郎,转郎中。林甫卒,出为中部、始安二太守。天宝十四载,杨国忠令张光奇替为始安太守,贬希奭为海东郡海康尉员外置,旋遣使杖杀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6
【介绍】:
唐人。能诗。玄宗天宝元年,为监察御史,考吏部选人判,取舍不公。次年,坐贬桂阳尉。杨国忠兼领山南西道采记处置使,引为佐。天宝末,官至中书舍人,知选事。安史之乱时,为乱兵所杀。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昱。杨国忠之党。国忠领山南西道采访处置使。开幕府。引以自佐。又用为御史。督屯戍。后官中书舍人。元宗西幸。国忠既诛。昱亦为乱兵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