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唐朝
释道积隋末唐初 568 — 636年9月10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六 护教科(二)
河东安邑相里氏。
其居家名子材
年二十。
遇洪湛律师
乃为剃落。
而遁迹双岩
以求其志。
复研心学于法朗禅师
影不出山者。
三阅寒暑。
既而叹曰。
幽證固难。
圣教须究。
开皇十三年
就远行寺普兴法师
禀涅槃。
十八年
京师宝昌寺明及法师
咨十地论。
又依辨才智凝法师
习摄大乘论。
仁寿三年
听采地持于并州武德沙门法棱所。
四年七月
杨谅反。
遂与同侣素杰诸师。
南旋乡里。
弘阐涅槃摄论诸部。
齿邻知命。
则偏事地持。
曰是戒勖之极。
心法之要也。
故德资皂白。
道洽朱蓝。
然于尼众。
独不引顾。
每谓其徒曰。
女诚戒垢。
圣典所诃。
佛度出家。
减损正法。
闻名尚尔污心。
面对岂云无染。
且教贵清显。
不参非滥。
俗重远嫌。
子攸奉。
余虽不逮。
请遵其度。
则其洁己高蹈之风。
可想见矣。
先是沙门宝澄。
当隋之初。
普救寺
创营百尺弥勒大像。
始举事。
澄遽告逝。
耆艾请继之。
仅十稔而雕籹之工毕。
道俗相与庆贺。
既受请。
夜梦。
崖旁二师子。
于大像侧。
连吐明珠不绝。
寤而念曰。
师子以表法流无畏。
明珠以表财施无穷。
吾事其成乎。
即命图其梦。
张之像前。
寺处蒲坂之阳。
尤为一方形胜。
像又殊特。
诚古今天下之伟观。
弊衣蔬食。
剿志劬形。
以成就之。
可谓勤矣。
仆射裴玄真
刺史杜楚容。
皆馈香致敬。
赠衣求法。
隋之季。
河东通守尧君素
沙门守城。
以御外敌。
令曰。
敢谏者斩。
奋曰。
吾辈抗迹尘外。
而世欲以卒伍辱之。
可哉。
于是偕道逊神素进曰。
公亦闻人有不畏死者乎。
夫死而有益。
虽死无畏。
弟恐无益而徒死尔。
且昔者汉高四皓
而天下安。
文侯重干木。
魏国治。
今道人务德义。
疏利名。
其于四皓干木。
亦庶几矣。
而尊重之礼。
不见得于公。
顾将拘系。
从军役。
则公之去汉高文侯远甚。
而识者有以窥公也。
公其图之。
君素心气之壮。
释不问。
君素竟为郡人薛宗所害。
贞观十年九月十日
终于所住。
将终。
曾无所苦。
告门人曰。
吾今年七十五。
其死必矣。
门人曰。
师才六十九耳。
诚能七十五。
则犹有六年在。
何遽辞耶。
曰。
死生数也。
数岂实法哉。
亦假乎语言名字而已
吾昔日隶籍之时。
刺史增吾六年。
自今计之。
则吾寿当尽。
三日果卒。
萧翼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本名世翼
南朝梁元帝萧绎曾孙。
太宗时监察御史,充使取王羲之《兰亭序》真迹于越僧辨才,用计卒取其帖以归。
员外郎,赏赉甚厚。
僧辩才唐 724 — 779
辨才俗姓李氏
襄阳人
七岁依岘山寂禅师受经法。
年十六出家本郡寺。
复就荆州玉泉寺纳具。
长安安国寺怀威律师报恩寺义颁律师请业。
至德初
宰臣杜鸿渐奏住龙兴寺。
加朔方管内教授大德。
大历三年诏充章信寺。
大历十三年卒。
年五十六。
谥能觉
赐紫
白居易唐 772 — 846
作品评论
中唐以后,诗人皆求工于七律,而古体不甚精诣,故阅者多喜律体,不喜古体。
唯香山诗,则七律不甚动人,古体则令人心赏意惬,得一篇辄爱一篇,几于不忍释手。
盖香山主于用意。
用意,则属对排偶,转不能纵横如意;而出之以古诗,则唯意之所至,辨才无碍。
且其笔快如并剪,锐如昆刀,无不达之隐,无稍晦之词;工夫又锻炼至洁,看是平易,其实精纯。
刘梦得所谓“郢人斤斫无痕迹,仙人衣裳弃刀尺”者,此古体所以独绝也。
然近体中五言排律,或百韵,或数十韵,诗研炼精切,语工而词赡,气劲而神完,虽千百岂亦沛然有馀,无一懈笔。
当时元、白唱和,雄视万代者正在此,后世卒无有能继之,此又不徒以古体见长也。
僧息尘五代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姓杨氏
并州人也。
年十二。
梦金人引以入室。
觉而异之。
因恳白父母。
投草堂院出家。
诵经律。
达旦不寐。
年十七。
趋讲席。
听净名文义。
弱冠圆具。
尤循守轨范。
寻从崇福寺宗感法师胜集。
徒众骈拥。
及阐因明唯识等论。
其得人之盛。
辨才从式最为称首。
天祐间
李克用据有河东
请居大安寺净土院
脩治净业。
披阅藏典。
设无遮大斋。
前后五会。
委身狼虎。
裸体蚊䗈。
屡然手指。
以致精进。
寺奉观音菩萨像。
常炽七镫。
列香华供养。
俄下山。
授徒城内。
复施浴放生。
赈贫犒狱。
悬幡盖。
以严饰净明金藏二塔。
后唐长兴二年
又建三学院
以待遇宾友。
华严经八十一卷。
每字辄一拜。
大佛名经。
一百二十卷。
亦如之。
高祖受禅。
乃益顶载先佛中指骨舍利于凤翔府法门寺
学俱舍论于天柱寺法师楚伦。
六时礼佛。
手馀二指。
亦可谓勤矣。
天福之季。
示微疾而逝。
寿六十三。
腊四十四。
阇维塔舍利于晋水之西山。
滕彦休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人
幼聪慧,有辨才
吴越
钱镠天宝八年出使契丹,大得契丹心。
后复报聘,契丹赐名述吕
往返数四,颇多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