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唐朝
储光羲盛唐 707 — 760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06?—763 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人,祖籍兖州(今属山东)排行十二
玄宗开元十四年(726)进士及第
崔国辅綦毋潜同榜。
冯翊县,转汜水安宜下邽县尉
仕宦不得意,隐居终南别业。
后出山任太祝世称储太祝
监察御史天宝末奉使范阳,时安禄山兼任范阳、平卢、河东镇节度使,正蓄谋叛乱,储光羲途中作《效古》二首,至范阳后作《观范阳递俘》诗,忧念时局,语意颇深切。
安史乱起,叛军陷长安,储被俘,迫受伪职,后脱身归朝,贬死岭南
生平散见顾况监察御史储公集序》、《唐诗纪事》卷二二、《唐才子传》卷一。
今人谭优学有《储光羲行年考》。
殷璠河岳英灵集》云:“储公诗,格高调逸,趣远情深,削尽常言。
挟《风》、《雅》之迹,浩然之气
”其山水田园诗颇著称于世,“质朴之中,有古雅之味”(《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著作有《储光羲集》5卷,《全唐诗》编为4卷。
《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
另有《正论》15卷、《九经外义疏》20卷,并佚。
陈沆《诗比兴笺》卷三云:“《艺文志》又有《从贼中诣行在日记》一卷,储光羲撰,则光羲已自拔贼中,从亡灵武,与杜少陵之麻鞋谒帝,大节相同,从未有表而出之者,可胜叹哉。
”然《日记》1卷,《新唐书·艺文志》未著录,系误记。
陶翰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
玄宗开元十八年(730)进士及第十九年博学宏词科天宝元年(742)又中拔萃科
历仕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
生平散见顾况礼部员外郎陶氏集序》、《唐诗纪事》卷二〇、《唐才子传》卷二。
擅长五言古诗。
其边塞诸作,慷慨悲壮。
殷璠选诗11首入《河岳英灵集》,评曰:“历代词人,诗笔双美者鲜矣,今陶生实谓兼之。
既多兴象,复备风骨。
顾况以其与王昌龄綦毋潜相媲美。
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有《陶翰集》。
全唐诗》存陶翰诗1卷。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题1则。
柳浑唐 715 — 789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16—789 初名载字元舆后改名浑字惟深又字夷旷汝州梁县(今河南汝州)人。
玄宗天宝元年(742)进士及第,历仕丰城监察御史右补阙
代宗大历二年(767)江南西路都团练判官大历中历仕袁州刺史谏议大夫
德宗建中初浙江东西道黜陟使,还朝拜右庶子,迁尚书右丞右散骑常侍
四年(783),泾原兵乱,遁入终南山,不受朱泚召。
贞元元年(785)贼平,拜兵部侍郎封宜城县开国伯
三年,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五年卒,谥曰贞
生平详见柳宗元柳公()行状》、新旧《唐书》本传。
善文,与顾况友善。
新唐书》本传及《艺文志四》均云“有文集10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1首。
天宝宫人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失姓名,玄宗天宝末宫女,尝在洛苑题诗于梧叶之上,随御沟流出,顾况见之,亦题和诗叶上,泛于波中,后闻于朝,遂得遣出。
事见《云溪友议》卷下、孟棨本事诗》、《唐诗纪事》卷七八。
全唐诗》存诗2首,其中一首与德宗宫人所作《题花叶诗》大同。
韦青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清
京兆杜陵人
玄宗朝,官至左金吾将军
安史乱中,曾避地广陵
能歌。
自为诗云:“三世掌纶诰,一身能唱歌。
顾况曾以诗赠。
大历歌人张红红即得其真传。
韩滉唐 723 — 787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23—787 字太冲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玄宗天宝中以荫入仕,历同官主簿
肃宗至德元载(756)避地山南,历山节度判官等。
乾元二年(759)入朝任殿中侍御史,累迁尚书右丞
代宗大历六年(771)户部侍郎判度支,与刘晏分领诸道财赋
德宗建中元年(780)出任浙江东西观察使
德宗奔奉天转输江南粟帛,朝廷赖之。
贞元元年(785)同平章事江淮转运使
二年封晋国公三年二月卒。
生平见顾况韩公行状》,新、旧《唐书》本传。
工诗文,善书画,精《易象》、《春秋》。
其浙西幕中多用能文善画之士,时时唱和。
全唐诗》存诗3首。
谢良弼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玄宗天宝代宗大历间人。
谢良辅之兄。
历官中书舍人
大历间越州,与严维吕渭鲍防等30余人联句,后编为《大历年浙东联唱集》。
事迹见顾况礼部员外郎陶氏集序》。
全唐诗》收其联句诗1联。
又《会稽掇英总集》卷一四收其联句诗多首。
《全唐诗续拾》收之。
韦应物中唐 737 — 79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37—791? 【介绍】: 京兆万年人
韦待价曾孙。
初以三卫郎玄宗,后折节读书,肃宗时太学
代宗永泰中,为洛阳丞,迁京兆府功曹
德宗建中二年,累除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寻改江州刺史,追赴阙,迁左司郎中
贞元初,复出为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
后罢居苏州永定寺,斋心屏除人事。
工诗,与顾况刘长卿等相酬唱。
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合称“王孟韦柳”,或与陶渊明合称“陶韦”。
有集。
綦毋诚中唐 743 — 806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
德宗时曾官正字,贞元九年(793)至十六年间曾在常州苏州一带,与韦夏卿顾况唱酬。
事迹见顾况《奉酬韦夏卿送归茅山并简綦毋正字》。
全唐诗》存诗1首。
谢良辅中唐 ? — 783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83 南阳(今属河南)人。
兄良弼亦能诗。
良辅玄宗天宝十载(751)进士第十四年宣州泾县,与李白游。
代宗广德元年(763)至大历五年(763-770)间,曾入浙东节度幕,与鲍防严维等联唱,结集为《大历年浙东联唱集》。
后仕中书舍人
德宗建中四年(783)商州刺史十月为乱军所杀。
事迹散见顾况礼部员外郎陶氏()集序》、《唐诗纪事》卷四七,《郎官石柱题名考》卷六、卷一一。
良辅工诗,曾受知于陶翰
全唐诗》存诗4首、又联句2首。
朱放中唐 ? — 788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88? 字长通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早年居襄阳,安史之乱中移居剡县代宗宝应广德间又移居山阴
德宗建中三年(782)征为江西节度参谋兴元元年(784)辞职,隐居丹阳
贞元二年(786)征为右拾遗,旋谢病返吴。
四、五年间卒于扬州
事迹散见《极玄集》卷下、《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二六。
有诗名。
顾况称其“能以烟霞风景,补缀藻绣,符于自然。
……离声乐友之什,情思最切”(《右拾遗吴郡朱君集序》)。
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
房孺复中唐 756 — 797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56—797 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房琯之子。
代宗大历十年(775)淮南节度从事德宗贞元元年(785)为浙西观察从事
约于四年杭州刺史,与韦应物顾况等诗酒唱酬。
五年以妻杖杀侍儿事贬连州司马
辰州刺史十年容管经略使十三年卒。
生平事迹附见新、旧《唐书·房琯》。
全唐诗》存诗1首。
韩章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代宗大历五年(770)至七年湖州武康,与皎然顾况等联唱。
累迁司勋郎中德宗贞元六年(790)谏议大夫,历兵部侍郎
宪宗元和六年(811)工部尚书,以太子少保致仕
事迹散见《元和姓纂》卷四、《唐会要》卷七四、《册府元龟》卷八九九、《宝刻丛编》卷一四、《嘉泰吴兴》卷一八。
全唐诗》存联句3首。
杨逵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平不详。
全唐诗》收《送邹尊师洞庭》诗一首,出《文苑英华》卷二二九。
全唐诗》又收此诗于杨夔名下。
杨逵可能即杨夔之误。
文苑英华》卷三二九又收其《子规》诗1首,《全唐诗》收顾况名下。
王洽中唐 ? — 80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05 【介绍】: 唐人
善泼墨成画,时人号为王墨或王泼墨,因一名默
项容,画石山水,虽乏高奇,流俗亦好。
性嗜酒,醺酣之后,即以墨泼,或笑或吟,脚蹙手抹,挥扫浓淡,为山石水云,应手随意,不见其墨污之迹。
授笔法于顾况贞元末,卒于润州
王建中唐 767 — 831
作品评论
《诗学渊源》
思致委曲,韵语如流,情真意挚,体会不尽。
古诗体格乃属建安一派,不仅以乐府见胜也。
近体专尚气质,不工自工。
惟七绝、宫词,虽风神秀出,顾已非盛唐之旧矣,盖其取法太白而自有未至者也。
中唐诗人足冠冕一时者,亦惟顾况李益王建而已。
韩、、元、间当别论,张籍齐名,终属虚构耳。
沈亚之中唐 781 — 832
作品评论
广大教化主:白居易
……升堂三人:卢仝顾况沈亚之
顾非熊唐 795 — 85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96?—854? 【介绍】: 苏州人
顾况子。
少俊悟,一览辄能成诵,工吟,扬誉远近。
性滑稽,好辩,颇杂笑言。
常凌轹气焰子弟,既犯众怒,排挤者纷然,困举场三十年。
武宗会昌五年及第,累佐使府
宣宗大中间盱眙主簿,厌拜迎鞭挞,因弃官归隐,不知所终。
或传住茅山十余年。
有诗一卷。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95—854? 苏州海盐(今浙江海盐)人,顾况之子。
以凌侮豪门子弟故,备受排挤,久困场屋30年。
会昌五年(845)武宗闻其诗名,令进所试文章,追榜赐进士及第
曾入山南东道节度使幕,任盱眙,弃官归隐茅山(今江苏金坛境内)。
生平事迹见《旧唐书·顾况》、《唐才子传》卷七。
非熊与诗人姚合项斯马戴贾岛刘得仁等交好。
其诗“近体俊婉可讽”(《唐音癸签》卷七)。
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续拾》补诗5首。
作品评论
《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
非熊诗体不备,不及乃父广博。
然其五言近体,易朴茂为清永,似胜逋翁
或自更有宗承,不尽家学也。
以诗体列之水部门下。
卢仝中唐 796 — 835
作品评论
广大教化主:白居易……升堂三人:卢仝顾况沈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