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宋朝
张昭子
全粤诗·卷四九
张昭子字竹处
东莞人
赵必𤩪交游唱酬。
事见清陈伯陶东莞遗民录》卷上。
诗二首。
张衡
全粤诗·卷四九
张迓衡一名张衡号小山
东莞人
张登辰之弟。
南宋末太学生
有德望,工词翰,肄业太学观化斋。
尝创敲月庵延湖海名士。
宋亡后,隐居不出,以吟咏自娱,与赵必𤩪李春叟诸遗老相往还,诗多离之哀。
事见陈伯陶东莞遗民录》卷下《张衡传》。
有《小山吟稿》、《敲月集》,已佚。
今存诗九首,录自清张其淦《东莞诗录》卷二,参校陈伯陶东莞遗民录》卷下《张衡传》附诗。
翟佐
全粤诗·卷四九
翟佐字孟卿
东莞人
赵必𤩪友善。
事见清陈伯陶东莞遗民录》卷上。
诗二首。
释觉真
全粤诗·卷四九
释觉真号半颠
东莞人
赵必𤩪之友。
事见清陈伯陶东莞遗民录》卷上。
诗一首。
张孺子南宋
全粤诗·卷四九
张孺子字全德
东莞人
张迓衡长子。
宋遗民,逃元不仕,时称高士
事见东莞《张氏族谱》,清陈伯陶东莞遗民录》附于张迓衡传后。
诗一首。
李春叟
全粤诗·卷四八
李春叟字子先号梅外
东莞人
李用长子。
春叟承家学而覃思经术,尝从学于李昴英等。
宋理宗嘉熙宝祐间,以《春秋》乡贡,凡三中举。
开庆元年(一二五九)以荐授惠州司户景定间肇庆府司理,皆有政誉。
德庆教授
秩满而归。
广州百姓受害于银场盐局,春叟上书察院,奏罢。
家居著书授徒,岭海名士多出其门。
朝廷授军器大监,辞而不赴,特赐“梅外处士号以旌之
宋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其姻兄弟熊飞起兵勤王赴文天祥麾下,春叟乃作诗送行。
宋端宗景炎二年(一二七七),元兵欲剿东莞春叟往谒其帅,以死争得止。
因命春叟任邑,力辞不就。
自是绝意仕进,横经讲学,以道自任。
年八十而卒。
有《咏归集》,已佚。
明初陈琏为撰《梅外先生墓表》,明黄佐嘉靖四十年广东通志》卷五八、明张二果崇祯十二年东莞县志》卷五有传。
今从明吴中、高成化九年刊《广州志》卷二五及清张其淦《东莞诗录》卷二辑得其诗共十三首,参校清陈伯陶东莞遗民录》卷下《李春叟传》附录其诗。
蔡郁南宋
全粤诗·卷四八
蔡郁字西野
蔡元定四世孙。
原籍福建建阳
宋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雷州司理
宋端宗景炎间,闻文天祥,作诗奉寄。
宋亡,归路梗塞,遂落家东莞,后子孙无仕元者。
事见清陈伯陶东莞遗民录》卷下《蔡郁传》。
有《西野诗集》,已佚。
今存诗一首。
赵时清南宋
全粤诗·卷四九
赵时清号华巅
东莞人
宗室
宋末任修职郎连州桂阳主簿
宋恭宗德祐后,战乱纷繁,幕府委任时清代理邑丞时清尽心竭力,勉济民艰。
宋亡,乃与赵必𤩪陈纪偕隐乡间。
事见陈伯陶东莞遗民录》卷上。
诗一首。
陈纪南宋 1255 — ?
全粤诗·卷四九
陈纪(一二五五 — ?
),字景元号淡交一号淡轩
东莞人
陈应辰之裔孙,陈庚之弟。
宋度宗咸淳九年(一二七三)以《周礼》中乡举,次年特奏名进士
官至通直郎
宋亡不仕,与兄退隐家居,以赋咏自娱,时与赵必𤩪赵时清等宋遗民唱和。
工小词,有周邦彦康与之风韵。
有《越斐吟稿》、《秋江欸乃》,皆佚。
明黄佐嘉靖四十年广东通志》卷五八、明张二果崇祯十二年东莞县志》卷五,皆以与其兄合传。
今从张其淦《东莞诗录》辑得诗二十六首,参校清陈伯陶东莞遗民录》卷下《陈纪传》附诗及《诗文补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