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宋朝
欧阳修北宋 1007 — 1072
全宋诗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
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
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
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为峡州夷陵
四年,移乾德
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
康定元年(一○四○),复馆阁校勘
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
四年,为河北都转运使
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为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
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
五年,拜枢密副使
六年,进参知政事
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为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亳州
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
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
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
谥文忠
有《欧阳文忠公集》。
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
宋史》卷三一九有传。
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为底本。
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曾校)。
底本系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
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證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
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陆经
全宋诗
陆经字子履越州(今浙江绍兴)人。
其母再嫁陈见素,冒姓陈。
仁宗景祐二年(一○三五)见素卒,复姓陆(《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四)。
庆历元年(一○四一),为集贤校理(同上书卷一三四)。
三年,贬监汝州酒税。
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判太常寺(同上书卷二三二)。
十年,知河中府,召直史馆(同上书卷二八○)。
善真行书(《宣和书谱》卷六)。
有《寓山集》(《周文忠公集》卷五三《陆子履寓山集序》),已佚。
今录诗六首。
全宋文·卷五七九
陆经字子履越州(今浙江绍兴)人,一说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自号嵩山老人
庆历初大理评事集贤校理同知太常礼院
三年,以议礼反复,落职兼汝州酒税,寻复。
四年,又为台官诬构,责授袁州别驾,沦落江淮十馀年。
至嘉祐初乃复馆职
熙宁中刑部兵部员外郎,曾知、颍等州,终知河中府
十年,迁集贤殿修撰,命再任。
知审官西院,方向于用,而已老矣。
善真行书,每与人书碑志,前辈高文,必求书,故经之石刻殆遍天下。
著有《嵩山》十二卷。
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四、一三九、一五三、二二三、二八○,《东轩笔录》卷一○,《清献》卷六,《宣和书谱》卷六,《周文忠公集》卷五三,乾隆江南通志》卷一○一。
王震北宋 1046 — 1095
全宋诗
王震字子发莘县(今属山东)人。
素从孙。
以父任试铨优等,赐及第
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检正中书刑房习学公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八)。
元丰二年(一○七九)检讨文字(同上书卷三○八)。
八年,使北,还,拜给事中(同上书卷三五四、三六二)。
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蔡州,历河中府郑州陕州永兴军(同上书卷三六八、四二一、四六五、四八四)。
绍圣元年(一○九四)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开封市博物馆藏《开封府题名记碑》)。
枢密都承旨,夺职知岳州
元符二年(一○九九)提点河北路刑狱徙知邠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一三)。
有《元丰怀遇集》(《周文忠公集》卷五四《王氏济美集序》),已佚。
宋史》卷三二○有传。
今录诗二首。
李孝先北宋 ? — 1087
全宋诗
李孝先(?
~一○八七),字介叔,一作玠叔宣城(今安徽宣州)人,含章子。
以荫为太庙斋郎,官至朝散郎
有《柯山》十卷,已佚(《宛陵群英集》卷五注)。
哲宗元祐二年卒。
事见《周文忠集》卷四六《题李玠叔诗文》。
今录诗三首。
刘弇北宋 1048 — 110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8—1102 【介绍】: 吉州安福人字伟明
神宗元丰二年进士
授海门簿。
迁知峨眉县
继中博学弘词科,改太学博士
哲宗元符中进《南郊大礼赋》,除秘书省正字
徽宗时著作佐郎实录院检讨官
文章极为周必大推重。
有《龙云集》。
王沔之北宋
全宋诗
王沔之常山(今属浙江)人。
介子,沇之弟。
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监东作坊门、河南左军巡判官宋周必大文忠》卷一六《跋安福王棣所藏王介及其子涣之汉之沇之等帖》、《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一)。
赵睿北宋
全宋文·卷二一一○
赵睿字彦思开封(今河南开封)人,熙宁六年进士
吕大防门人。
元祐初奉议郎礼部编修贡籍,元祐六年太常博士
元符元年秘阁校理随州,改为司封郎中,寻提点京东刑狱,摄帅事,年五十九奉祠归。
周必大《跋鱼计亭赋》(《文忠》卷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八○、四九八等。
范镗
全宋诗
范镗字宏甫浦城(今属福建)人。
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调太原府兵曹参军
八年,充馆阁校勘中书刑房习学公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二、二六四)。
元丰元年(一○七八)利州路转运判官(同上书卷二九二)。
二年,拜监察御史里行(同上书卷三○一)。
四年提点淮南东路刑狱(同上书卷三一九)。
哲宗元祐间历知倍州,洪州
绍圣四年(一○九七)权礼部侍郎为使国信使(同上书卷四九一)。
元符元年(一○九八)中书舍人给事中(同上书卷四九六)。
二年,出知蕲州青州(同上书卷五一一、五一七)。
三年,由瀛州滁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三一)。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澶州(同上书选举三三之二二)。
入为工部尚书
崇宁元年(一一○二)出知太原(《周文忠公集》卷二九《孙昭远行状》)。
召除龙图阁学士,卒。
清光绪《续修浦城县志》卷二一有传。
今录诗四首。
朱勃北宋
全宋文·卷二八二二
朱勃字逊之一字彦素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元祐元年承议郎,以范纯仁荐,诏中书省记姓名
历知滨州虢州,累官京西路转运判官转运副使
元祐七年,改河东路转运副使
八年,入为右正言,改右司谏
绍圣四年,出为河北路转运副使
见《彭城》卷二二制词,《范太史》卷五五《手记》,《周文忠公集》卷一八《跋张文潜彦素帖》,《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七八、四八二,《宋会要辑稿》职官三二之六、选举二四之一四、选举二八之二五、选举二九之一○。
孙昭远宋 1071 — 1128
全宋文·卷三○一四
孙昭远(一○七一——一一二八)初名大年字显叔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元祐进士,调长沙,辟河东经略司干办公事,历凤翔府天兴县河北山东抚谕盗贼干当公事,寻擢河北燕山府路转运使
靖康元年,召为水部员外郎
金兵围太原钦宗遣与折彦质招集溃师,为西道总管,与诸道军同出关。
建炎元年,迁河南尹西京留守西道都总管,与金兵战不利。
次年正月,其下欲拥之南还,不从,为叛兵所杀。
谥忠悯
周必大孙公昭远行状》(《周文忠公集》卷二九),《宋史》卷四五三本传。
王安中宋 1076 — 1134
全宋诗
王安中一○七六~一一三四,此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及《宋史》本传推算,如按《文忠》卷一五《跋初寮王左丞赠曾祖诗及竹林泉赋》所记推算,生年提前一年),字履道号初寮中山阳曲(今山西太原)人。
哲宗元符三年(一一○○)进士
瀛州司理参军大名县主簿,历秘书省著作郎
徽宗政和间,除中书舍人,擢御史中丞
蔡京罪,为翰林学士,迁承旨
宣和元年(一一一九),拜尚书右丞三年,为左丞
五年,主联金攻,授庆远军节度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一之二○)。
七年,宋金启衅,以上清宝箓宫使兼侍读召还(同上书职官五四之一一)。
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北京留守司。
钦宗靖康初,连贬随州象州安置。
高宗即位,内徙道州,寻放自便。
绍兴四年卒(《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五),年五十九。
有《初寮》七十六卷,已佚。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八卷。
宋史》卷三五二有传。
 王安中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初寮集》为底本,校以清乾隆翰林院抄本(简称抄本,藏北京图书馆)。
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三卷。
全宋文·卷三一五○
王安中(一○七六——一一三四)字履道号初寮中山曲阳(今河北曲阳)人。
元符三年进士及第,调瀛州司理参军大名县主簿
秘书省著作郎
政和间中书舍人,擢御史中丞
因疏劾蔡京,迁翰林学士,又迁承旨
宣和初尚书右丞
三年,为左丞
五年,授庆远军节度使、燕山府路宣抚使,与辽降将郭药师知府事
药师跋扈,安中不能制。
召还,除检校太保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北京留守司公事。
靖康初为言者所论,罢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嵩山崇福宫
累贬象州安置。
绍兴初,复左中大夫
四年,卒,年五十九。
宋史》卷三五二有传。
事迹又见周必大初寮集序》(《初寮》卷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五。
尚佐均北宋
全宋诗
尚佐均安阳(今属河南)人。
徽宗崇宁四年(一一○五)耀州州学教授(《金石萃编》卷一四六)。
入为国子博士,除秘书郎(《忠惠》卷三《国子博士尚佐均秘书郎制》),迁国子司业祭酒,终龙图阁直学士(《宋元学案补遗》卷八引《周益公集》)。
王庭圭宋 1080 — 1172
全宋文·卷三四○六
王庭圭(一○八○——一一七二)字民瞻号卢溪真逸吉州安福(今江西安福)人。
政和八年进士第,调衡州茶陵丞。
宣和末弃官归,教授乡里。
绍兴中胡铨因上疏乞斩秦桧罢和议安置岭南庭圭以诗送行,有「痴儿不了官中事」之句,指也,坐是除名流辰州
死,许自便。
孝宗召对便殿,除直敷文阁
乾道八年以疾卒,年九十三。
著有《卢溪文集》五十卷、《易解》二十卷、《六经讲义》十卷、《论语讲义》五卷、《语录》五卷、《杂志》五卷、《沧海遗珠》五卷、《方外书》十卷、《校字》一卷、《凤停山丛录》一卷。
周必大直敷文阁王公行状》,胡铨王公志铭》(《卢溪文集》附录),《南宋书》卷六三,《宋史翼》卷七。
黄子游宋 1080 — 1167
全宋文·卷三三九七
黄子游(一○八○——一一六七)字叔言,本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后家宛丘(今河南淮阳)
好谦曾孙。
少从伯父实荫为假承务郎
崇宁中,父宰上封事忤蔡京子游兄弟讼冤于朝,由是知名。
相州仪曹
建炎中,版授汝阴
绍兴初,入监左藏库,权度支员外郎,擢江东转运判官兼随军转运副使
改知台州、徙池州,有惠政。
求归,奉祠五年,遂致仕,卜居明州奉化县。
乾道三年卒,年八十八。
周必大黄公子游志铭》(《周文忠公集》卷三三)。
孙觌宋 1081 — 1169
全宋文·卷三四一八
孙觌(一○八一——一一六九)字仲益,因尝提举南京鸿庆宫,故自号鸿庆居士
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
大观三年进士政和四年中词科。
国子司业侍御史翰林学士中书舍人
建炎元年李纲以其曾为张邦昌权直学士院,贬责归州安置。
二年,充显谟阁待制,知平江府
三年三月户部尚书四月,为龙图阁直学士,知温州,寻改知平江府八月,以扰民罢职。
绍兴元年龙图阁直学士知临安府
二年,以盗用助军钱除名,象州羁管。
五年,归隐太湖
十三年,以郊恩叙奉议郎
二十六年,复左朝奉郎
三十年,复敷文阁待制致仕。
封富阳县伯
孝宗朝,尝受命编类蔡京王黼等事实上之史官
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
先附黄潜善汪伯彦诬诋李纲汴京破,又为钦宗草降表。
后阿谀万俟卨,谤毁岳飞,为时人所鄙。
然所为诗文颇工,尤长于四六,与汪藻洪迈周必大齐名。
其事迹见周必大鸿庆居士集序》(《鸿庆居士文集》卷首),朱熹《记孙觌事》(《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一),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二、二二、二七、四一、五三、一八五等。
柳约宋 1082 — 1145
全宋文·卷三六三五
柳约(一○八二——一一四五)字元礼秀州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大观三年上舍进士,累迁监察御史
靖康初,兼权殿中侍御史
尚书工部员外郎,进左司员外郎
丁父忧去官,服除,以直显谟阁御营司参谋官,迁太常少卿,以直龙图阁严州,兼浙西兵马都监,节制管内兵马。
金兵大入,力保孤城,进右文殿修撰
权户部侍郎
以进言为当路所忌,罢为提举太平观
居七年,复秘阁修撰,知蔡州
未几以敷文阁待制祠禄
绍兴十五年卒,年六十四。
周必大文忠》卷二九《左朝议大夫敷文阁待制致仕柳公约神道碑》,《宋史》卷四○四本传。
李邴宋 1085 — 1146
全宋文·卷三八二一
李邴(一○八五——一一四六)字汉老号云龛济州钜野(今山东钜野)人。
昭玘侄。
崇宁五年进士,累官起居舍人,试中书舍人
后除给事中,迁翰林学士
钦宗即位,除徽猷阁待制、知越州
久之落职,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
高宗即位,复徽猷阁待制
踰岁,召为兵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复除翰林学士知制诰
建炎三年三月同签书枢密院事,寻迁尚书左丞,改参知政事,权知三省枢密院事
以与吕颐浩论不合,罢,提举宫观
闲居十七年,绍兴十六年卒于泉州,年六十二。
谥文肃改谥文敏,有《草堂集》一百卷。
周必大李文敏公邴神道碑》(《文忠》卷六九)。
宋史》卷三七五有传。
王绹宋 1085 — 1134
全宋诗
王绹(一○八五~一一三四)字敏功安阳(今属河南)人。
徽宗大观间,为陈州南顿
历知蔡州真阳大名府崇城、无为军巢县
因抗金功节制淮西兵甲。
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知兴国军
绍兴四年卒,年五十。
事见《周文忠集》卷二九,《兴国太守太保王公绹神道碑》。
全宋文·卷三八○四
王绹(一○八五——一一三四)字敏功安阳(今河南安阳)人。
元祐八年以荫奏为太庙斋郎
成安主簿,监磁州裕民第二监。
历知真阳、崇城县,皆有治绩。
靖康初巢县,时金人入侵,募士拒敌,当路奏荐,辟浙西干办公事
建炎四年兴国军
绍兴四年八月以疾卒,年五十。
后以子炎推恩,赠太子太师太保
周必大兴国太守太保王公绹神道碑》(《文忠公集》卷二九)。
刘才邵宋 1086 — 1158
全宋诗
刘才邵(一○八六~一一五七)字美中自号杉溪居士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上舍释褐,时年二十四,调汝二州教授湖北提举学事管干文字
宣和二年(一一二○),中宏词科,迁司农寺丞
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迁校书郎
高宗即位,乞养亲闲居十年。
御史中丞廖刚荐,为秘书丞,迁吏部员外郎、典侍右选事。
绍兴十一年(一一四一),迁军器监丞
十四年,由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之二八)。
以忤秦桧,出知漳州,官满奉祠
二十五年卒,召拜工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寻权吏部尚书
以疾请祠,卒年七十二。
有《杉溪居士》二十二卷,已佚。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十二卷,其中诗三卷。
事见宋周必大杉溪居士集序》,《宋史》卷四二二有传。
 刘才邵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所存诗。
新辑得集外断句,附于卷末。
张俊南宋 1086 — 115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6—1154 【介绍】: 凤翔府成纪人字伯英
好骑射,负才气,起于诸盗。
年十六,为三阳弓箭手。
钦宗靖康高宗建炎绍兴间,与金人战,屡立奇功。
曾讨江淮,平苗刘,破李成,皆著劳绩。
绍兴十一年枢密使
知朝廷欲罢兵,首请纳所统兵,力赞议和。
秦桧尽罢诸将兵权付
岁余无去志,使江邈论罢之。
累封广、益国公进封清河郡王,拜太师
韩世忠刘锜岳飞并为南宋四大名将。
岳飞冤狱,独助其事,为世所鄙。
卒谥忠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