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明朝
维基
荆祚永(16世纪—1644年),字抱一,山西平阳府蒲州临晋县人。荆祚永是万历五年进士荆州土之孙,贡生荆成乔之子,天启七年(1627年)中举人,崇祯元年(1628年)联捷进士,获授安肃知县,调任密云,六年(1633年)以守城功入朝担任礼科给事中。当时崇祯帝下令吏部尚书谢升向各大臣荐举人才出任中书或督抚,而阉党唐世济因此获起用,他上表反对,令对方仅任刑科右给事中;之后他负责提督京营兵马、巡视京城,清兵攻入山西时,镇将都固城而守,他愤而上书痛斥各边帅。崇祯十二年(1639年),荆祚永因母亲去世丁忧,之后起补吏科右给事中,署都给事中印,管理大计考察,再升为户科都给事中;十七年(1644年)因事降一级待处分,不久以疾卒官。儿子荆为楫是庠生,授中书舍人,孙子荆位是庠生,曾孙荆如岱则是举人。
旧诗·序二
黄太冲,勾馀才士,故侍御赠太仆卿白安公之嗣子也。太仆公负中正之节,撄逆党之燄,抗疏直言,殒身北寺,天下莫之敢明。太冲以弱冠伏阙讼冤,义动当世,咸曰:「忠臣之有子也如是!」太冲虽才,何暇以文采自见,与才人韵士争尺寸之席哉?壬申冬,昆山朱浮石先生以太仆公门人,手太冲所为诗一册示予,因伤太仆公事,声泪俱至。汝南郭亮之风,千载再见。然予读太冲诗,感愤寓物之言十之一,咏事十之三,赠答十之五,闺语十之一,未尝自谱其年月。以其词绎其志,盖发愤于太仆之所为作多矣,此浮石先生所以悲也。古人忠孝之语,哀激所次,有脊有伦。况出之雄文博学之辈,冲之日而被之音,天地鬼神,感通之至数该焉。盖不求为韵语,而不能不为韵语,所谓「长言之不足,又从而咏叹之」是也,何足怪哉?三百篇之亡,乃有《离骚》,遂接风雅,为后词赋之祖。夫屈子义兼亲贤,使不遘上官子兰之徒,骚亦不作。骚之为言忧也,故屈原特以其忧传。而千馀年之后,宋遗民谢翱者复以其哭不朽。晞发诸诗,先儒以为直溯盛唐以上。夫皋羽世经义之学,应进士之科,使不罹宋季之难、感文信之死,诗亦不作。故皋羽之诗乃与其哭俱。由此言之,情不绝,语必不至,文字皆然,而况诗之道乎?太冲英才磊落,挟以少年之气。今其诗幽折陟拔而忳悒多思,与老成积于世故者相类。其《铁琴》《死战马》《老狐行》诸篇,命事称名,亦颇与原之《山鬼》《国殇》、翱之《铁如意》《玉麈尾》同。至其《红闺》《丽事》诸诗,岂所谓托情男女,亦宓妃佚女、《洗蓝曲》《楚女谣》之致类乎?何其情之峭以深也!哀心感之,无言不疾。故曰:发愤于太仆之所为作多矣。夫道弥往而风弥厉,古今皆然。文字之槩,亦观世之理也。惟太冲负忠孝之极,思佚按衍于心者既甚,而后溢之为诗,故不独有诗,而诗复铿急绝人,风气逼古。此予所以例之屈原之忧与皋羽之哭而为言耳。不然,太冲遭遇明圣,忠臣之魂已雪,党人之碑既踣,以彼其才进用于世,非二子之所可同日而语也。社盟弟罗万藻序。
维基
孙廷铨(1613年—1674年),字枚先,明末清初山东益都县人。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初名廷銈,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考中举人,次年联捷庚辰科进士,任大名府魏县令,调直隶永平府抚宁县。后来告假回家。清顺治二年(1645年),应召出仕,任河间府推官,分司天津卫漕运事务,升任吏部稽勋司主事。顺治三年(1646年),出任陕西乡试主考官,后升考功司郎中。顺治七年(1650年),升太常寺少卿。顺治九年(1652年)加太仆寺卿。次年升户部左侍郎。顺治十二年(1655年)升兵部尚书。次年任户部尚书。顺治十四年(1657年),授光禄大夫。顺治十五年(1658年)加封太子太保,任吏部尚书。次年加少保。康熙元年(1662年),官秘书院大学士,参与机务。后来以“患怔冲之疾”为由请归。回乡后,闭门著述。康熙十三年(1674年)病卒。谥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