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明朝
张凤墀
字宸宣方伯缨泉公曾孙也。
先生性笃孝友,励廉节。
家世尚清白,席门萧然。
常教授里中,悉以脩脯给昆季,陶然也。
王贤如莱妇,殁后,遂终身不娶。
未几,举于乡,凡三上公车,罢归。
先生长子锡丁中乡举,次子锡麟、锡寀为诸生,并有名。
先生乃曰:家学,儿曹足承之,吾奚仆仆从计偕也?
始授官,出知涪州,有异政,踰年即迁同知兴化府
先生曾大父缨泉公尝为此郡理,郡人德之,为生立祠。
及公至,拜祠下,益新栋宇,立遗碑。
每朔望必身造祠以佐郡所行,焚香上告,郡大治。
公复以经学授莆游二学诸生,尽称名士,郡人俱谓先生治行足继缨泉公,虽大郑君、小郑君未能过也。
已而改调知四川大足县,甫及期,即投劾去。
时里人同官蜀者,王右仲先生嗣奭涪州、先伯玉海府君榯知营山,俱以直道见忤。
一时解组,论者惜之。
先生既归里门,益身敦族谊,与宗党同有无,教子孙循循守廉让,不愧古人。
先生初为诸生,出时无衣,及举孝廉,方制一紫花布袍,服之数十年。
每饭常盛一瓷器,仆夫偶损一角,请易之。
先生笑曰:三瓦不全,此世间岂有完物?
吾不与易也。
其风格若此。
余家与张氏世有通家之好,先生曾孙起宗年少,称名孝廉,与余交最善。
梁州杰明末
维基
梁州杰号皋廉山西襄陵县下梁村人
明末政治人物。
原姓李,是前南京工部尚书嘉善丁宾家的奴生子,为丁家公子的伴读,因聪明灵敏,得以成为秀才,改名丁中龙,蔑视丁家郎君,并作《黑大王传》讽刺他们。
文章被同学常晓送到丁宾丁宾大怒,向浙江按察使陈良训告发,准备逮捕他,被他逃到松江府,改名姜盛,再逃至湖州改名孙玺,又补为秀才
丁宾获知其下落,悬赏捉拿,再逃扬州,认山西盐商襄陵人梁尚亿为父,带回山西
崇祯三年庚午山西乡试举人四年(1631年)联捷辛未进士
右中允倪元璐门下,户部观政,授城固县知县六年调繁长安县,派人将浙江被关押的家人保释出狱,带回关中
这时丁宾已死,其子丁镛恐被其反噬,委托丁宾门生松江张某,时任御史,揭发梁州杰秽黠无状,被下旨夺职。
梁州杰免官后,寓居关中四年,向大太监曹化淳贿赂数千金,十三年(1640年)起补为曹县知县,贪财好货,以朝有人,升迁刑部主事,因病未赴任,以消渴症(糖尿病)死于襄阳
吴嘉纪明末清初 1618 — 1684
曩者读新建王文成公集,于泰州得识一王心斋先生,盐丁中之麟凤也。
不百年而吴野人先生又继之起焉,亦泰州盐丁也。
抱道食贫,超然云表,人仰之如青天立鹤,高不可攀。
胸有所触,辄随意吟咏,调不师古,亦不法今,寂寂焉独弹无弦之琴,以自适其性情而已。
茅屋一椽,不蔽风雨,晏如也。
殁后遗有《陋轩诗》稿,自存者半,散存于各亲友者亦半。
大都抒写其忠孝节义之怀,借以箴世,与才士骚人之作异焉。
一时贤士大夫先后为之搜辑刻行,仅成七册,脍炙人口久矣。
兵燹后版灰烬,原诗罕有存者,后之人咸以不及诵读为憾。
民国八年己未,吾友杨绳武茂才,偶于荒肆购得之,珍如拱璧,集友复加校雠,亟谋重梓印行,发幽光而著潜德,诚古君子之用心也。
携诗示余,属为序,辅深愧不文,辞不获已。
诵其诗缠绵悱恻,言浅而意深,可以示惩,可以示劝,《三百篇》温柔敦厚之旨,先生其独有会心乎!
自号野人孔子从先进之意也,野人而更进乎君子者也。
名其诗曰《陋轩》,颜子乐箪瓢之意也,愈陋而愈贤者也。
于戏!
若两先生者,均以极贫之盐丁,而一念自克,遂能奋起庸俗之,上与孔子为徒。
王子能传孔子道者也,吴子能传孔子之诗者也。
殊涂同归,后先一辙。
野人先生之诗为诗者可也,谓野人先生之诗即心斋先生之道,亦无不可也。
吾读吴野人之诗,吾益叹《三百篇》之有功于世道人心为匪浅也,宜乎吾友杨君之亟谋梓行也。
民国九年夏历庚申三月禹县硕甫撰于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