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明朝
卞荣明 1426 — 1498
字华伯江阴人
正统乙丑进士,官户部郎中
有《卞郎中集》七卷。
(《四库总目》:景泰间盛有诗名,居郎署二十年,朝骑甫归,持牍乞诗者捧塞户限,日应百篇。
汤沐《公馀日录》盛称其「状元自是渴睡汉,宰相须用读书人」一联,以为虽有剪裁,浑无痕迹。
盖亦俊才,然所作亦多浅率,盖得之太易也。
麓堂诗话》:诗在卷册中易看,入集便难看。
古人诗集非大家数,除选出者鲜有可观。
卞户部华伯景泰间盛有诗名,对客挥翰,敏捷无比,近刻为全集,殆不逮所闻。
《乌衣佳话》:诗人志向各自不同,如题渔父之作,有美其山水之乐者,有悯其风波之苦者。
卞户部华伯云:「天外闲云物外情,功名真似一线轻。
浪花深处船如舞,只为心安不受惊。
祝希哲云:「荻花风紧水生鳞,山色浮空淡抹银。
总道江南好风景,从前都属打渔人。
」是皆羡其乐也。
李西涯云:「渔家生事苦难胜,尽日江头未满罾。
回首不知天已暮,晚风吹鬓雪鬅鬙。
唐子畏云:「朱门公子馔鲜鳞,争诧金盘一尺银。
谁信深溪狼虎里,满身风雨是渔人。
文徵明云:「小舟生长五湖滨,雨笠风蓑不去身。
三尺银鳊数斤鲤,长年辛苦只供人。
」是皆怜其苦也。
属意虽不同,而写咏景物,各极其妙。)
沈周明 1427年11月21日 — 150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27—1509 【介绍】: 苏州府长洲人字启南号石田又号白石翁
少时从学于陈孟贤,博览群书。
文章得力于《左传》,诗宗白居易苏轼陆游,字仿黄庭坚
画取法宋元诸家,自成一家,为一代大师,又与唐寅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大家,而文、唐均其后辈。
终身未仕。
兴至对客挥洒,烟云盈纸。
画成自题诗或作题记,亦多精采。
诗画传布天下。
有《客坐新闻》、《石田集》、《江南春词》、《石田诗钞》、《石田杂记》。
字启南长洲人
景泰中,以贤良荐,辞不赴。
有《石田集》十卷。
(《四库总目》:以画名一代,诗非其所留意。
晚年画境弥高,颓然天放,方圆自造,惟意所为。
诗亦挥洒淋漓,自写天趣。
盖不以字句取工,徒以栖心丘壑,名利两忘。
风月往还,烟云供养。
其胸次本无尘累,故所作亦不周不琢,自然拔俗。
寄兴于町畦之外,可以意会而不可加之以绳削。
其于诗也,亦可谓教外别传。
《怀麓堂后槁》:石田寄意林壑,博涉古今图籍。
以毫素自名,笔势横绝,夐出蹊径,片楮疋练,流传遍天下。
情兴所到,或形为歌诗,互以相发。
《匏翁家藏集》:石田古今诸体,各臻其妙。
溪风渚月,谷霭岫云,形迹若空,姿态倏变,玩之而愈佳,揽之而无尽。
所谓清婉和平,高亢超绝者兼有之。
王鏊震泽集》:石田作绘事,峰峦烟云,波涛花卉,乌兽虫鱼,莫不各极其态。
或草草点缀,而意已足,成辄自题共上,时称二绝。
怀星堂集》:公壮岁诗纯唐格,后更自不足,卒老于宋,悉索旧编毁去,后学者皆不知此,馀为惜之。
甫田集》:先生诗初学唐人,雅意白傅
既而师眉山为长句,已又为放翁近律,所作莫不合作。
然其缘情随事,因物赋形,开阖变化,纵横百出,初不拘拘乎一体之长。
南濠诗话》:沈先生启南以诗豪名海内,而其咏物尤妙。
予少尝学诗先生,如《咏门神》云:「检尔功名惟故纸,傍谁门户有长情?
」杨花云:「借风为力终无赖,与水何缘却托生。
」又尝作落花诗:「美人天远无家别,逐客春深尽族行。
」不拘拘题目,而亦不离乎题目,兹其所以为妙也。
四友斋丛说》:馀至姑苏在衡山斋中,论及石田之诗,曰:「先生诗但不经意写出,意象俱新,可谓妙绝,一经改削,便不能佳。
今有刻集,往往不满人意。
」因口诵其率意者二三十首。
即馀所见石田题画诗甚多,皆可传咏,与集中者如出二手,乃知衡山之论不虚也。
《丹青志》:沈周绘事为当代第一,山水人物、花卉禽鱼、悉入神品。
其画自唐、宋名流,及胜国诸贤,上下千载,纵横百辈,兼总条贯,莫不揽其精微。
每营一障,则长林巨壑,小市寒墟,高明委曲,风趣洽然,使夫鉴者若雾生于屋中,山川集于几上,视众作真培填耳。
一时名士,如唐寅文壁之流,咸出龙门,往往致于风云之表。
信平国朝画苑不知谁当并驱也!
《六砚斋笔记》:沈启南才情洒落,见于所作画上题语,想其一时满志,气酣神纵,不知其工也。
如《赋帘影》:「谁放春下曲琼,一重薄隔万重情。
珠光荡日花无语,疏影通风笑有声。
外面令人倍惆怅,里边容眼自分明。
知无缘分难轻入,敢当杨花燕子争。
」情思骀宕,如少年不自持者。
考公生平笃行,乃知是广平梅花》耳。
《六砚斋二笔》:沈石田小帧四时山水,仿北苑笔,在鸟戍人家,题句亦甚豪迈。
中原七子辈谈诗,谓启南本富诗才,而以题画取办仓猝,故遂入别调。
此犹咎张旭纵酒,吴生涂鬼,致笔踪狼藉也,可笑。
沈诗曰:「红满枝头绿满湖,水边人影夕阳孤。
春波消雪三千顷,赊与溪翁作酒壶。
」「雪压高居玉树中,晓来寒栗不禁风。
村沽急办双罂碧,卯饮聊充两颊红。
」「长竿不属忙人弄,要自闲人管领之。
钓月哦风一般趣,黄尘没马是何时。
」「湖上新晴宿雨收,平头肪子贴天游。
瘿尊容得三千斛,大醉去题黄鹤楼
」又,十年前馀购得石翁奇画一轴,幅阔二尺有咫,高六尺,作翠峰攒天,仅分两聚,下略露陂麓,列树五株,四直一偃,对岸两松亭,亭中虚三尺馀,尽是气涌郁,挂之屏几间,蒸然欲浮屋也。
神来之妙如此。
翁亦极满志,题句:「翠倚高天玉出奇,淋漓元气太阴垂。
匡庐嵩少凭君指,醉裹狂挥醒不知。
」 《扣舷凭轼录》:姑苏沈启南尝有诗题赵子昂画马:「隅目晶荧耳披,江南流落乘黄姿。
千金千里无人识,笑看胡儿买去骑。
李文正公亦有一绝:「宋家龙种堕燕山,犹在秋风十二闲。
千载画图非旧价,任他评品落人间。
」二诗之意,皆惜子昂事元之非也。
夷白》:王文恪公鍪自内阁归时,石田先生病,亟遣人间之。
:「勇退归来说宰公,此机超出万人中。
门前车马多如许,那有心情问病翁。
」字墨惨淡难识,遂为绝笔。
后二日而卒。
今集中不载。
画禅室随笔》:石田先生于胜国诸贤名迹无不摹写,亦绝相似,或出其上。
倪迂一种澹墨,自谓难学。
先生老笔密思,于元镇若淡若疏者异趣耳。
《笔精》:沈启南画入神品,而亦清真可咏,不必观丹青水墨,亦可当生绡粉本也。
曹履吉博望山人稿》:石田翁画多用退笔,中锋作小斧劈,当是以意少变北苑,而其源则实出巨然僧、道人,苍郁秀润,并极出蓝之妙。
张丑清河书画舫》:明画学,自刘廷美开山之后,尝推沈启南为广大教化主。
唐子畏之清真,文徵仲之古雅,足可南宗北派也。
孙承泽庚子消夏记》:尝见石翁题画有绝佳之,而集中俱不载,安得有心人,肯大为搜罗以成快编也。
田按:明四家画称沈、文、、仇。
白石翁画、均是苍坚一派,惟画神明模范,深入董、巨之室,则不受拘束,吐词天拨而颓然自放,俚词谏言亦时拦入,然其奇警之处,亦非拘拘绳墨者所能梦见也。
画家有粗文细沈之目。
馀见翁《和香亭图》,工细绝伦,洵称合作。
独借十洲不能诗,未免有彭渊材之恨耳。)
程敏政明 1445 — 149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45—1499 【介绍】: 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
程信子。
成化二年进士
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
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侍读学士
唐寅乡试卷,激赏之。
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
寻勒致仕卒。
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维基
程敏政(1445年—1499年)字克勤号篁墩又号留暖道人北直隶河间人,生于京师(今北京市),祖籍南直隶徽州府休宁县篁墩村(今属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屯光镇)。
明朝文学家、政治人物。
南京兵部尚书程信之子。
生于正统十年(1445年)出生。
自幼聪慧,十岁随父官四川,时人拟之孔融李泌,以神童闻名,蒙明英宗召见,奉诏至翰林院读书。
天顺六年(1462年)壬午顺天府乡试第二名(《书经》经魁)。
成化二年(1466年)成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授翰林院编修曾参修《大明一统志》、《洪武正韵》等。
成化十二年(1476年)十一月,《续通鉴纲目》书成,因有纂修之功,次年四月左春坊左谕德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八月孝宗即位,十一月程敏政升为少詹事侍讲学士
弘治元年十月,遭弹劾,被迫致仕归里。
弘治五年(1492年),获昭雪,翌年返京,“牵复故官,再入讲筵”。
累官至礼部右侍郎
时有“学问渊博程敏政,文章最好李东阳”之说。
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敏政总裁会试,他对唐寅的文章大为赏识,但有传闻与唐寅一同赴考的江阴富人徐经贿其家童,得试题。
户科给事中华昶遂弹劾程敏政有事先泄题之嫌。
最后程敏政与徐经、唐寅华昶等一同下狱。
工科给事中林廷玉曾为同考官,上疏历陈程敏政在出题、阅卷、取人等方面存在六处疑点,要求释放华昶
李东阳复阅后发现程敏政称赞的卷子其实不是唐寅和徐经的。
镇抚司认为华昶和徐经在狱中的供词前后反覆,真假难状。
最后程敏政革职归乡,数日后发痈卒。
史界认为此事件实乃礼部左侍郎傅瀚为了打倒程敏政,便指使给事中华昶弹劾程敏政
卒赠礼部尚书
梁储明 1453 — 1527
维基
梁储(1451年—1527年)字叔厚号厚斋别号郁洲居士
广东顺德县(今广东佛山市顺德区石肯村巷口坊)人,官至内阁首辅。
成化弘治年间景泰二年(1451年)梁储生于南海( 今属佛山市南海区 ) 石肯村巷口坊,师从陈白沙门下。
成化十四年(1478年)戊戌会试第一名,传胪二甲第一名(进士),选庶吉士
历官翰林院编修、经局校书
弘治四年,进翰林院侍讲
太子洗马,在东宫侍奉太子朱厚照(后登基为明武宗)。
之后负责册封安南,拒绝馈赠。
久之,升翰林学士同修会典,迁少詹事,拜吏部右侍郎
弘治十一年(1498年)唐寅参加乡试,梁储对其文章颇为赞赏。
林廷玉明 1455 — 1530
维基
林廷玉(1455年—1530年)字粹夫号南涧福建侯官县(今福州)人。
林廷玉寄籍陕西平凉卫,于成化十九年(1483年)中式陕西乡试第一名举人(解元),成化二十年(1484年)联捷甲辰科三甲进士,历吏科给事中,升工科都给事中,因唐寅事贬海州判官
弘治十六年(1503年)升任湖南茶陵州知州,倡建洣江书院,聚生徒讲解儒家经典,风雨无阻,寒署不辍。
江西按察使司佥事正德元年(1506年)十二月广东提学副使四年十一月山西布政使司右参政,改陕西七年三月通政使司右通政提督誊黄,十一月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等府兼提督紫荆关八年十一月御史董建中疏论,乞致仕归。
正德十三年(1518)八月福州士兵因索饷哗变,有士兵左布政使污辱伍符廷玉副使高文达出面劝解得缓。
嘉靖元年(1522年)十二月吏科右给事中李学曾疏荐,起用为总督南京粮储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二年十月赴任时听闻自己被弹劾,遂上疏乞休,并改道还乡。
华昶明 1459 — 1521
维基
华昶(1459年—1521年)字文光别号梅心,更号双梧居士直隶常州府无锡县人
弘治五年(1492年)壬子应天府乡试第六名。
弘治九年(1496年)丙辰科二甲第五十四名进士
庶吉士十一年(1498年)授官户科给事中,不到半年,上疏七次。
十二年(1499年)二月己未礼部会试后,弹劾考官程敏政私漏题目于贡士徐经、唐寅,遂同下锦衣卫诏狱,程敏政致仕,华昶南京太仆寺主簿
三载迁南京太仆寺丞,又三载,正德初广东韶州府知府,累迁四川左参政正德十三年(1518年)正月官至福建左布政使
十六年(1521年)卒,年六十三。
都穆明 1459 — 152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59—1525 【介绍】: 苏州府吴县人字玄敬
人称南濠先生
都卬子。
少与唐寅交好。
而唐氏科场之祸,实发其事。
吴中人士皆薄之。
弘治十二年进士
工部主事,官至礼部郎中
奉使陕西,访问其山川灵胜、历代建国形势及故宫遗迹,作《西使记》。
搜访金石遗文,摹拓缮写,作《金薤琳琅录》。
另有《寓意编》、《壬午功臣爵赏录》、《史外类抄》、《听雨纪谈》、《玉壶冰》、《南濠诗话》等。
祝允明明 1460 — 152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0—1527 【介绍】: 苏州府长洲人字希哲号枝山枝指生
弘治间举人
兴宁知县,迁应天府通判,旋辞归。
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吴中四才子。
并以任诞为世指目。
工诗文,其诗取材颇富,风格与祯卿为近,而胜于唐寅
书法尤善,兼工楷草。
有《九朝野记》、《前闻记》、《苏村小纂》、《怀星堂集》、《祝氏集略》。
词学图录
祝允明(1460-1526) 字希哲,因生而左手六指,故自号枝山又号枝指生,世亦称祝枝山祝京兆
长洲(今江苏吴县)人。
弘治举人,任广东惠州府兴宁知县嘉靖元年(1522)官至应天府(今南京)通判
嘉靖二年因病致仕归里。
唐寅文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专攻书法,亦善诗文。
有《怀星堂集》30卷、《苏材小纂》、《祝子罪知录》、《读书笔记》、《前闻记》等,撰有《兴宁县志》。
李孔修明 1462 — 1531
孔修字子长顺德布衣。
霍韬《渭崖集》:子长少从白沙游,飘然鹤思,不伍于世,破庐薄产,蔬食不继,未尝作皱眉。
作诗写字,自为一家,或观眺山水间。
归而图之,见者争爱而酬之,曰李子长画云。
平居管宁帽、朱子深衣,廿年足不越城阈,有古林逋魏野种放、孺子、云卿之风。
子长父殁,庶母改适民家,诬子长没其产。
县官系鞠之,子畏无言,迫之供,操笔曰:「母告委是情真。
县官疑之,覆鞠得其情,乃知其贤,礼敬之,少年时翰量于官,县官异其容止,询姓名,不答,惟一拱手。
县官叱曰:「何物百姓乃尔拱手耶!
一呵之退,又再拱手。
县官怒,苔之五。
竞无言以出。
白沙先生知之,戏之诗曰:「驴背推敲去,君知我是谁?
如何叉两手,刚被长官笞。
子长之诗曰:「月明海上开尊酒,花影船头落钓蓑。
」白沙亟称之曰:「后廿年恐子畏无此句。
」)
文徵明明 1470年11月6日 — 155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0—1559 【介绍】: 苏州府长洲人初名璧,以字行,更字徵仲号衡山
文林子。
吴宽学文章,从李应桢学书法,从沈周学画。
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又与沈周唐寅仇英同以画名,号吴门四家
为人谦和而耿介,宁王朱宸濠慕名相聘,托病不赴。
正德末岁贡生试吏部,授翰林院待诏
不事权贵,尤不肯为藩王、中官作画。
旋致仕归。
四方人士求诗文书画者,络绎道路。
善诗文,工行草,精小楷。
画尤胜,擅山水、花卉、、人物,有室名玉磬山房。
又熟于元末明初故家遗老之轶事。
每与人言,历历如数家珍。
既卒,私谥贞献先生
有《甫田集》。
词学图录
文征明(1470-1559) 初名璧字徵明,以字行,改字徵仲号衡山居士
苏州长洲人
正德末岁贡生试吏部,授翰林待诏
开"吴门画派",与沈周唐寅祝允明有"明四家"之目。
又擅书,工行草,尤精小楷。
诗文与徐祯卿唐寅祝允明并称"吴中四才子",主吴中风雅之盟四十年。
有《甫田集》。
今人辑有《文徵明集》,词在集中。
人物简介
文征明(一四七零—一五五九)初名璧字征明号衡山居士长洲人
擅画山水,名重当时,与唐寅沈周仇英合称“明四家”。
能诗,工行、草、隶书,尤精小楷。
正德末岁贡生荐授翰林院待诏
有《甫田集》。
朱纶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直隶苏州人字理之
善画山水。
同里唐寅同为弘治正德间人。
钱同爱明 1475 — 154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5—1549 【介绍】: 苏州府长洲人字孔周号野亭
博学好结纳,与唐寅文徵明等为友。
工文,尤长尺牍。
六应乡试不中。
性喜蓄书,所积甚富。
徐祯卿明 1479 — 1511
祯卿字昌谷一字昌国吴人
弘治乙丑进士,除大理寺左寺副,降国子博士
有《迪功》六卷,又有《叹叹》、《焦桐》、《鹦鹉》、《花间》、《野兴》、《自惭》等集。
(《四库总目》:祯卿论诗宗旨见于《谈艺录》及《与李梦阳第一书》。
如云:「古诗三百可以博其源,遗篇十九可以约其趣,乐府雄高可以励其气,《离骚》深永可以裨其思。
」又云:「绳汉之武,其流也犹至于魏;宗晋之体,其弊不可以悉。
」据其所谈,仍北地摹古之门径。
梦阳才雄而气盛,故枵张其词;祯卿虑澹而思深,故密运以意。
当时不能与梦阳争先,日久论定,亦不与梦阳俱废。
《国宝新编》:昌谷专门诗学,究订体裁,上探《骚》、《雅》,下括高、岑,取充栋之草,删存百一,成一家之言,至今海内奉如圭璧。
皇甫涍少玄集》:诗之为艺,独异众体。
昌谷韵度鲜朗,情言超莹,而原其趣,参之以神,要其构,极之以变。
考则古昔,往往冥契。
君之于诗,可以继轨二晋,标冠一代。
皇甫汸司勋集》:徐集独综菁英,莫可瑕类,非其佳秽自得,去取过严乎?
环溪诗话》:徐迪功诗如洞天仙子,偶落人间,不作风尘中语。
《艺苑卮言》:徐昌谷诗如白云自流,山泉泠然,残雪在地,掩映新月。
又如飞天仙人,偶游下界,不染尘俗。
昌谷自选《迪功》,咸自精美,无复可憾。
皇甫氏为刻《外集》,袁氏为刻五集,即少年所称「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者是已。
不知舞阳、绛、灌既贵后,为人称其屠狗吹箫,以为佳事,宁不泚颡。
王世懋艺圃撷馀》:诗有必不能废者,虽众体未备,而独擅一家之长。
孟浩然洮洮易尽,止以五言隽永,千载并称王、孟。
明其徐昌谷高子业乎?
二君诗大不同,而皆巧于用短。
徐能以高韵胜,有蝉蜕轩举之风;高能以深情胜,有秋闺怨妇之态。
更千百年,李、何尚有废兴,二君必无绝响。
《国雅》:徐昌谷豪纵英裁,格高调雅,驰骋于汉唐之间,婉而有味,浑而无迹,诸体高妙,都无累句可删。
《续吴先贤赞》;徐昌谷初与唐寅文壁游,其诗逸丽。
迨见李一何制作,遂变而益遒,研极诗之变。
逆其初,由卿云以来,至西京之盛,沿魏、晋而下,其所攻论甚严,谈艺之作,出钟嵘矣。
吴之文自昌谷始变而为六代。
王稚登晋陵集》:武宗之时文士辈出。
李君赤帜于关西,徐子白眉于东海
李资弘亮,徐学精深。
长才绝力,则徐不逮李;清声古色,则李不逮徐。
《明诗选》:陈卧子曰:「昌谷似与仲默同源,然仲默俊逸,昌谷矜贵,又自有殊。
宋辕文曰:「昌谷如秋夜银河,烂烂垂地。
何、李刻意少陵迪功独宗太白,不若嘉清时七子同境也。
王士禛居易录》:徐昌国谈艺录》:「未睹钧天之美,则《北里》为工;不咏《开雎》之乱,则《桑中》为隽。
」当是既见空同之后,深悔其吴耳!
田按:昌谷才力不及李、何富健,而清词逸格,矫矫出群,不授后人指摘。
良由存诗不多耳。
《谈艺》一录,清言微旨,可俪严沧浪。)
维基
徐祯卿(1479年—1511年)字昌榖又字昌国
直隶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
明代文学家
其先常熟县人,迁居吴县
早年学文于吴宽,学书法于李应祯
年少时,与同郡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并称“吴中四才子”。
十六岁成《新倩集》,弘治十四年国子生辛酉科应天乡试第七十二名举人
弘治十八年(1505年)乙丑进士
因其貌不扬,不得入翰林,授大理左寺副
李梦阳何景明交游。
因犯人逃亡牵连,降国子监博士
正德六年(1511年)卒,年仅三十三岁。
明史·文苑》有传。
孙方明 1487 — 1530
简介
孙方字思行进士出身,官至监察御史,为云阳孙氏敦伦堂第15世传人。
工诗文,翰墨与唐寅祝允明齐名。
收藏书画甚精富。
世人得其所藏,皆珍秘之。
著有《七峰山人集》。
仇英明 1493 — 156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93—1560 【介绍】: 苏州府太仓人字实父(甫),号十洲
漆匠出身,居苏州,从周臣学画,以卖画为生,知名于时。
善临摹宋元名迹,落笔乱真。
擅山水、花鸟,尤长人物,设色、水墨、白描均精。
沈周文徵明唐寅并称“明四家”。
华察明 1497 — 1574
维基
华察(1497年—1574年)字子潜号鸿山洪山直隶常州府无锡县(今江苏省无锡市)人。
嘉靖丙戌进士,官至翰林院掌院学士
华察即民间小说《三笑姻缘》(俗称“唐伯虎点秋香”)中的“华太师”原型。
弘治十年(1497年)六月六日华察生于常州府无锡县荡口。
嘉靖元年(1522年)举人嘉靖五年(1526年)进士,选为庶吉士
嘉靖八年(1529年)庶吉士业成,以户部主事身份出督淮粮,尽心理财。
事毕,引疾归养。
至次年病愈,起为兵部主事
嘉靖十八年(1539年),受封为正使,赐一品服,与副使薛廷宠等出使朝鲜,有专著《皇华集》记录出使事。
此书对研究明代中朝关系有重大价值。
返国后,因受谗言,华察再次引疾驰归。
三年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又出仕,擢翰林侍讲学士,主持侍读学士署院。
不久与严嵩不合,而第三次疏请乞归,从此绝志当世,耕耘故里。
李开先明 1502 — 1568
开先字伯华章丘人
嘉靖己丑进士,除户部主事
吏部,历员外郎中,擢太常少卿
有《中麓闲居集》十二卷。
(《四库总目》:嘉靖初开先王慎中唐顺之熊过陈束任瀚赵时春吕高称八才子。
其时慎中顺之倡议,尽洗李、何剽拟之习,而开先时春等复羽翼之。
开先雅以功名自负。
既废以后,犹作塞上曲一百首以寓其志。
又《闲居集》末卷有《苏息民困或》问,及《颜神事宜》、《浚渠私议》、《漯议》诸篇,汲汲于经世,不甚争文苑之名。
故所作随笔挥洒,一篇或至数千言。
其诗亦往往叠韵至百首。
其持论确于李、何,而终不能夺李、何之坛坫,盖有由矣。
《海岳灵秀集》:中麓积书好客,豪宕不羁,著作甚富,如貅貅纵横,江海泛溢,一韵百篇,盖白乐天之流也。
然词意浮浅,多何尚焉!
列朝诗集》:伯华弱冠登朝,奉使银夏,访康德涵王敬夫于武功、鄂、杜之间,赋持度曲,引满称寿。
二公恨相见晚也。
罢归,置田产,蓄声妓,徵歌度曲,为新声小令,择弹放歌,自谓马东篱张小山无以过也。
为文一篇辄万言,诗不循格律,诙谐调笑,信手放笔。
所著词多于文,文多于诗。
改定元人传奇、乐府数百卷。
尝谓古来才士不得乘时柄用,非以乐事声其心,往往发狂病死。
今借此以坐消岁月、暗老豪杰耳。
田按:嘉靖八子王道思唐应德之文,自是一代杰出。
诗则道思体颇清俊,尚不足与边、徐角胜,何况李、何。
陈约之善论诗,而所作殊不称其言。
伯华诗尤颓放,颇称好事,藏书画极富,自负赏鉴,当作《画品》,次第明人以戴文进吴伟陶成杜堇为第一等,倪瓒、庄麟为次等,而沈局、唐寅居四等。
王渔洋香祖笔记云:「伯华论画,舆吴人颇异。
王龠洲与之善,尝言过中麓草堂,观所藏画无一佳者。
伯华文进画高过元人,不及宋人,亦未足为定论。
渔洋伯华为乡曲,且不能为之左袒矣。)
张灵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苏州府吴县人字梦晋
家本贫窭,佻达自恣,不为乡党所礼。
善画工诗。
祝允明赏其才,收为弟子。
唐寅最善。
好交游使酒作狂。
字梦晋吴人
(丹青志:张梦晋唐寅气志雅合,又俱善画,梦晋人物冠服玄古,形色清真,无卑庸之气,山水笔生墨动,斩然绝尘。
姑苏名贤小志》:萝晋能画人物,高速有致,然惟掩其醉得之,莫可购取。
山静居画论》:张梦晋风流蕴藉,子畏流辈,笔法研雅,亦娣姒间耳。
存馀堂诗话:梦晋吴巾名士,早岁功名未偶,落魄不羁,寄情诗酒间。
临终之前三日作诗云:「一枚蝉蜕榻当中命也难辞付太空。
垂死尚思玄墓麓,满山寒雪一林
」可以想见其风致。)
张纪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海盐人字文正
工画人物仕女。
衣褶矮鬌,与唐寅不相上下,面色浅染,三停(额、鼻、颏)用古积粉法。
汪浩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扬州府江都人字德弘号小村
少工绘事,类吴伟戴进杜堇唐寅诸家。
诗词亦饶宋元人风味。
客每过,随意备酒菜,清谈雅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