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明朝
维基
杨宁(1400年—1458年),字彦谧,直隶歙县人。永乐十五年(1417年)丁酉科举人,宣德五年(1430年)庚戌科进士,授刑部主事,善交权贵。正统初年,随尚书魏源宣抚大同等地。时王振把持朝政,正统四年(1439年)随都督吴亮征讨麓川(今云南省瑞丽市)土司思任发。正统六年(1441年)再随兵部尚书王骥征讨思任发,以功升刑部右侍郎。历任江西巡抚、礼部尚书。后以足疾改南京刑部尚书,正统七年为御史庄升所劾,明英宗复辟,被迫致仕。一年后去世。卒祀乡贤祠。
维基
郭循(14世纪—1450年),字循初、邦礼,江西吉安府庐陵县炯村人。郭循是永乐十八年(1420年)举人,次年(1421年)联捷进士,获授刑部主事,宣德年间大臣陈祚谏言得忤逆,他谏拓西内皇城修离宫,被逮入面问。郭循抗辩不屈,亦下狱。明英宗继位后,恢复官职。随后在正统七年(1442年)进任郎中,因尚书魏源举荐,十年(1445年)升任广东右参政,剿匪有功。景泰元年(1450年)去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缙云人,字宗楷。宣德五年进士,授刑部主事,为尚书魏源器重。金濂代源,以刚严慑下,棠与辩论是非,谴诃不为动。濂亦敬之。进员外郎,录囚南畿,多所平反。景帝时巡抚广西,谢病归,不携岭表一物,以清廉闻名。
维基
李棠,字宗楷,浙江缙云人。明朝官吏、进士出身。宣德五年(1430年),李棠中进士,授刑部主事,为刑部尚书魏源、金濂所器用。晋升为刑部员外郎,多所平反,进郎中。景泰年间,升为侍郎。随后巡抚广西,提督军务。景泰三年,思明土知府黄钧嗣位,为庶兄黄矰使人杀灭家族,并以盗乱诬告。李棠率右参政曾翚、副使刘仁宅捉捕。黄矰则派人进入京师,上书请明景帝废太子,立己子。明景帝大喜,则立升黄矰为都督同知,免除其罪。李棠得知后郁郁,累疏请求借病归乡,却不领岭表一物,以示清节。
维基
萧维祯(?—1472年),初名兆,以字行,江西庐陵县人,明朝都御史、进士出身。宣德五年(1430年),登进士,授刑部主事。正统初年,淘汰官员,刑部尚书魏源请奏留他,后升任郎中、又升大理寺丞,跟从明英宗北征,土木之变中逃亡。之后,担任大理寺少卿,次年进大理寺卿。后加封太子少保,升任都察院右都御史。明英宗发动夺门之变后,调任南京刑部尚书,后调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成化元年(1465年),因病致仕。成化八年(1472年)三月去世,谥文昭。
维基
赵南星(1550年—1628年1月23日),字梦白,号侪鹤,别号清都散客,直隶高邑县(今河北)人,明朝东林党政治人物、文学家,万历甲戌进士。天启间,官至吏部尚书,因不受魏忠贤拉拢,遣戍代州。崇祯时平反,追谥忠毅。隆庆四年(1570年)庚午科顺天府乡试第七十一名。万历二年(1574年)甲戌科进士,任河南汝宁府(今汝南县)推官,治行廉平。后历任户部主事、吏部考功、文选员外郎。为人嫉恶如仇,因直言上疏,陈述时政四大害,触犯时忌,乞归乡里。再起考郎中,主京察,罢黜贪官污吏,不久遭诬陷,斥为民。后来居于家乡的赵南星名声日益高涨,与顾宪成、邹元标并称「东林三君」,朝野请求起用赵南星的上书数以百计,但都没有被采纳。明光宗时,起为太常少卿、左都御史,慨然以整齐天下为任,大力打击不法官吏。天启三年(1623年),改任吏部尚书,期间公正无私,拒绝了权贵的求官请托,另一方面又起用有清廉正直名声、广被百姓赞誉的正人于朝列庶位。史称当时朝廷「众正盈朝」、「群贤满朝」、「中外忻忻望治」,熹宗也曾称赞赵南星「老成清正」、「深切铨政」。宦官魏忠贤曾雅重他,在熹宗面前称赞他是能臣,但他不接受其拉拢,反而正色警戒魏忠贤说「主上冲龄,我辈内外臣子宜各努力为善。」,终于得罪魏忠贤。大学士魏广微是万历名臣魏允贞之子,赵南星向与魏允贞相熟,但因魏广微后来谄附魏忠贤,因而叹息说「见存(魏允贞的字号)无儿。」,又责怪魏广微曾议论东林前辈李三才,因而使得魏广微也深恨赵南星。后来在廷推山西巡抚时,赵南星知道谢应祥为人清廉,于是为谢应祥美言「沉静有为,能称其职」,力荐起用其为山西巡抚,但被大学士魏广微从中作梗,并被御使陈九畴弹劾赵南星在廷推力挺谢应祥,是为了报答谢应祥曾经提拔魏大中,使得熹宗对「朋谋结党」而震怒,赵南星也因而被逼乞休请辞。御使张讷也因为其兄张朴没有得到山西巡抚官职,而诬蔑赵南星有坏政十罪,使赵南星被削籍。阉党后来诋毁赵南星贪赃一万五千两,赵南星素清贫,幸好亲朋故友的捐助凑齐后,才倖幸获释,但仍被谪戍代州。四年后病卒。崇祯初,追赠为太子太保,追谥为忠毅。世以赵南星、邹元标、顾宪成称“东林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