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明朝
黎贯明 1483 — 1549
全粤诗·卷二一六
黎贯字一卿号韶山
从化人
明武宗正德十二年(一五一七年)进士,选庶吉士
改授陜西道御史,以言事忤旨,下狱,寻罢为民。
穆宗朝追赠尚宝司少卿
著有《台中稿》、《使闽稿》、《西巡稿》。
清陈恭尹番禺黎氏存诗汇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七有传。
易训
全粤诗·卷七一二
易训字宣人
奇际第三子。
新会人
尝与诸名流重结南园诗社,陈恭尹极重之。
后适苍梧,得瘴疾,卒年二十八。
著有《东樵遗集》。
清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三有传。
黎彭龄
全粤诗·卷七一一
黎彭龄字颛孙
番禺人
淳先次子。
诸生
有《芙航集》。
事见清陈恭尹番禺黎氏诗汇选》卷一。
黎玉书
全粤诗·卷七一一
黎玉书字绂臣
番禺人
淳先长子。
诸生
著有《雪窗集》。
事见清陈恭尹番禺黎氏存诗汇选》卷一。
黎邦琛
全粤诗·卷五八一
黎邦琛字君献
番禺人
民表少子。
明神宗万历间贡生
清陈恭尹辑《番禺黎氏存诗汇选》有传。
黎邦璘
全粤诗·卷五八一
黎邦璘字君玺
番禺人
贯孙。
明神宗万历间贡生
清陈恭尹番禺黎氏存诗汇选》有传。
黎淳先
全粤诗·卷五二○
黎淳先字含孺
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一六〇〇)乡试拟元。
有《鞟言》、《澳州草》。
清陈恭尹编《番禺黎氏存诗汇选》有传。
黎兆鏊
全粤诗·卷五二三
黎兆鏊字公成号桂海
番禺人
遂球从叔。
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官蓬州知州
有《愧庵集》。
清陈恭尹辑《番禺黎氏存诗汇选》有传。
黎遂球明末清初 1602 — 1646
全粤诗·卷六○一
黎遂球(一六○二 — 一六四六)字美周
番禺人
五六岁能读书,九岁能文工诗,人称绝代才子。
明熹宗天启七年(一六二七)举人
明思宗崇祯元年(一六二八),赴试过金陵,会影园集赋黄牡丹诗,即席成十首,钱谦益置第一,人称“牡丹状元”。
时边疆多事,诏举经济名儒,礼部侍郎陈子壮首以遂球荐,以母老未就。
崇祯十七年,清军陷北京遂球闻变痛哭,誓死报国。
福王立,徵拜兵部职方司主事监督广东兵赴赣。
乃罄其家产,治铁铳五百函,并火器药弩之属,以资军用。
城破,遂球下城,督健卒数百人奋呼巷战,胁中三矢,与其弟遂琪,仆卢从赞、梁阿义、陈广金等三十馀人,同日战死。
追赠兵部尚书谥忠悯
著有《莲须阁集》二十六卷。
事见集中所附查继佐撰传,又清屈大均皇明四朝成仁录》卷九、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五有传。
黎遂球诗,现存明崇祯十七年四知堂居士抄本《迦陵集》不分卷、《莲须阁诗集》十卷(《莲须阁集》二十六卷,前十卷为诗集,后十六卷为文集)。
今以《迦陵集》,及遂球之子黎延祖清康熙三十四年刊本《莲须阁集》为整理底本(简称康熙本),参校清伍崇曜诗雪轩道光二十年刊本《莲须阁集》(简称道光本)。
补辑清康熙三十三年陈恭尹黎延祖校刊本《番禺黎氏存诗汇选》(简称汇选本)所录遂球诗一卷。
他本辑得佚诗,附于末卷之后。
陈邦彦明末清初 1603 — 1647
全粤诗·卷六八六
陈邦彦(一六〇三—一六四七),字会斌一字会份号岩野
顺德人
恭尹父。
明唐王隆武元年(一六四五)举人
明年,升兵部职方司主事,监粤西“狼兵”。
隆武帝死难后,参与拥立永历帝,授兵科给事中
桂王永历元年(一六四七)邦彦招募义军,联结张家玉陈子壮牵制清军,欲图恢复,兵败退守清远,城陷被执,不屈遇害。
著有《雪声堂集》、《陈岩野先生集》。
明史》卷二七八有传。
王邦畿明末清初 1618 — 1668
全粤诗·卷六六二
王邦畿(一六一八—一六六八)字诚籥
番禺人
明思宗崇祯时副贡生
明唐王绍武中,以荐官御史
永历帝都于肇庆邦畿陈恭尹同往从之。
桂林陷,永历帝西奔不返,邦畿乃遁归终隐。
永历帝及从亡诸臣蒙难,邦畿自着禅衣于雷峰,号今吼字说作
清嘉庆间顺德罗学鹏所编《广东文献》,以邦畿为清初岭南七子之一。
著有《耳鸣集》十四卷。
清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一有传。
何绛明末 1627 — 1712
全粤诗·卷六九八
何绛(一六二七—一七一二)字不偕号孟门
顺德人
布衣。
明末动乱,隐于罗浮西樵山中。
明唐王隆武二年(一六四六),闻张名振起事抗清,遂疾趋南京,至则事败,乃已。
桂王永历十二年(一六五八),与陈恭尹同渡铜鼓洋,访遗臣于海外。
又闻桂王在滇,复与恭尹北上,西济湘沅,不得进,乃东游长江,北过黄河,入太行
尝历游江浙及燕、、鲁、赵、、楚间,终无所就。
晚年归乡,隐迹北田。
与其兄衡及陈恭尹陶璜梁梿合称“北田五子”。
著有《不去庐集》。
清康熙顺德县志》卷一三有传。
何绛诗,以中山大学图书馆藏旧钞本《不去庐集》为底本,参校民国汪兆镛钞本(简称汪本)及一九七三年何耀光何氏至乐楼影印汪氏微尚斋钞本(简称何)。
梁梿明末清初 1628 — 1673
全粤诗·卷六六九
梁梿(一六二八—一六七三)字器圃号寒塘居士晚号铁船道人
顺德人
明思宗崇祯时诸生
北田五子之一。
事见清梁善长广东诗粹》卷一○。
屈大均明末清初 1630 — 169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0—1696 【介绍】: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
明末诸生
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
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
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
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
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
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
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词学图录
屈大均(1630-1696) 字介子一字翁山号泠君华夫骚馀等。
番禺人
诸生
少随师抗清,败走肇庆南明永历帝将授官,以父病归。
削发为僧,法名今种字一灵
仍秘事抗清。
事泄返初服,避走塞上。
遗民终身。
工诗,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在清初遗民中与顾炎武吴嘉纪分鼎三足。
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道援堂集》,今人辑有《屈大均全集》。
词集名《骚屑》,一名《道援堂词》。
释愿光明末清初
全粤诗·卷七四七
愿光字心月
布和尚法嗣,住法性禅院
尝与梁佩兰陈恭尹、周大樽诸词人结社于兰湖,辑《兰湖唱和集》。
著有《兰湖稿》。
事见《粤东诗海》卷九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