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清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9—1689
【介绍】:
清江苏吴江人,字茂伦,自号雪滩钓叟、雪滩头陀。诸生。所选《唐诗英华》,盛行于世。另有《五朝诗钞》、《明文英华》、《雪滩钓叟集》。
梅边吹笛谱·跋
《梅边吹笛谱》二卷,先师次仲先生所手定也。其锦赋性拙鲁,于此夙未究心,然尝窃闻其绪论矣。词者,诗之馀也,昉于唐,沿于五代,具于北宋,盛于南宋,衰于元,亡于明。以诗譬之,慢词如七言,小令如五言。慢词北宋为初唐,秦、柳、苏、黄如沈、宋,体格虽具,风骨未遒,片玉则如拾遗,骎骎有盛唐之风矣。南渡为盛唐,白石如少陵,奄有诸家,高、史则中允、东川,吴、蒋则嘉州、常侍。宋末为中唐,玉田、碧山风调有馀,浑厚不足,其钱、刘乎。草窗、西麓、商隐、友竹诸公,盖又大历派矣。稼轩为盛唐之太白,后村、龙洲亦在微之、乐天之间。金、元为晚唐,山村、蜕岩可方温、李,彦高、裕之近于江东、樊川也。小令唐如汉,五代如魏晋,北宋欧、苏以上如齐梁,周、柳以下如陈隋,南渡如唐,虽才力有馀而古气无矣。填词之道,须取法南宋,然其中亦有两派焉。一派为白石,以清空为主,高、史辅之。前则有梦窗、竹山、西麓、虚斋、蒲江,后则有玉田、圣与、公谨、商隐诸人,扫除野狐,独标正谛,犹禅之南宗也。一派为稼轩,以豪迈为主,继之者龙洲、放翁、后村,犹禅之北宗也。元代两家并行,有明则高者仅得稼轩之皮毛,卑者鄙俚淫亵,直拾屯田、豫章之牙后。我朝斯道复兴,若严荪友、李秋锦、彭羡门、曹升六、李耕客、陈其年、宋牧仲、丁飞涛、沈南渟、徐电发诸公,率皆雅正,上宗南宋,然风气初开,音律不无小乖,词意微带豪艳,不脱《草堂》前明习染,唯朱竹垞氏专以玉田为模楷,品在众人上。至厉太鸿出,而琢句炼字,含宫咀商,净洗铅华,力除俳鄙,清空绝俗,直欲上摩高、史之垒矣;又必以律调为先,词藻次之,昔屯田、清真、白石、梦窗诸君,皆深于律吕,能自制新声者,其用昔人旧谱,皆恪守不敢失,况其下乎。吾师之词,不专主一家,而尤严于律,尝自谓幼年精力误弊于此。壬申冬,江郑堂先生亦语锦曰:令师学问精博,悉臻绝诣,礼经乐律,固其千秋大业,即骈体文章,诗馀小技,亦不落第二流也。爰案次为其目录,置诸卷端,以便检阅。外有《花犯》一阕,与《折桂令》诸散曲,既不欲弃置,亦不敢窜入,惟补录于后,以公同好云。时道光六年仲秋月望日,受业宣城张其锦谨识。
词学图录
项廷纪(1798-1835) 字莲生,初名继章,又名鸿祚。钱塘人。清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中举后,应礼部试不售,归益困,遂以愁病卒,年仅三十八。工词,自言幼有愁癖,故其情艳而苦,其感于物也郁而深。自序忆云词,有曰:"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学者诵而悲之。论者谓其词有姜夔之幽涩而去其俗,有吴文英之深细而化其滞,有张炎之秀折而去其率,荡气回肠,与纳兰容若、蒋春霖为清词三鼎足。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有《水仙亭词》二卷,《忆云词甲乙丙丁稿》四卷、《补遗》一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仪徵人,字竹楼。善书画,工诗词。书法二王,画竹学东坡,诗学放翁,词宗梦窗,楷则衡山,行兼苏、米。画山水工细,墨竹尤妙。
简介
名直温,字君玉,别号西庄、霁庄、玉松山叟、紫芝山樵等,法号仁让院,日本江户人。其父为幕臣野村直超。曾在古贺精里门下就学。享和元年(1801),任昌平黉教授。门下有友野霞舟、川上麟巷、石川柳溪、设乐翠岩等人。篁园博学多识,工诗文,善填词。有诗文集《篁园全集》二十卷,其中有词集《秋蓬笛谱》二卷,共收词一百六十四首。数量之多,即使是在中国词家中,也不多见。而且篁园才力过人,从小令《荷叶杯》,到慢词《莺啼序》,几乎诸调皆备,在中外词史上亦属少有。其词近半为咏物之作,所咏之物包括四季花卉和日常食物以及鸟虫之类,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其词运笔畅达,文辞富赡,亦善使事用典,工丽典雅。刻画物象,形神俱肖,或富于生活气息,趣味盎然,或言志喻理,寄托遥深。词风差近碧山、梦窗,为江户时代的填词名家。夏承焘先生在《域外词选》中称其“咏物之作,细腻不减史达祖、吴文英”,“以姜白石、史梅溪刻画之笔,写江乡风味,令人有莼鲈之想”。
词学图录
叶衍兰(1823-1897) 字兰台,号南雪。番禺(今广州)人,原籍浙江余姚。咸丰六年(1856)进士。授户部主事。赋诗绮才惊人,有"梁鸳鸯"之目。既长,以工词负时誉,与沈世良、汪瑔并称"粤东三家"。刻意于吴文英,而得张炎之神,反映时事之什,允称词史。又工书,精鉴赏,手绘清代学者遗像,各附以小传,成《清代学者象传》,自顾亭林至魏默深凡百十七人,其孙恭绰,为影印传世。又摹陈其年填词图、清微道人空山听雨图等。弟子昌广生、潘飞声等皆以诗名于时。有《课余琐谈》、《馆阁爵里考》、《番禺县续志稿》、《剪松阁随笔》、《中华画人室随笔》、《海岳楼诗》、《秋梦庵词》等。
复庵词·集评
陈廷焯:
复堂词品骨甚高,源委悉达,其胸中、眼中,下笔时独不屑为陈、朱,尽有不甘为梦窗、玉田处,所传虽不多,自是高境。余尝谓近时词人,庄中白尚矣,蔑以加矣,次则谭仲修,鹿潭虽工词,尚未升风、骚之堂也。
仲修小词绝精,长调稍逊,盖于碧山深处,尚少一番涵咏功也。《白雨斋词话》五
叶恭绰:
仲修先生承常州派之绪,力尊词体,上溯风、骚,词之门庭,缘是益廓,遂开近三十年之风尚,论清词者,当在不祧之列。《广箧中词》二
词学图录
朱孝臧(1857-1931) 一名祖谋,字古微,号沤尹,又号彊村。浙江归安(今湖州)人。光绪九年(1883)进士。授编修。充国史馆协修、会典馆总纂总校。历官侍讲、侍讲学士、少詹事、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兼署吏部侍郎、广东学政。称病辞归。入民国,在沪为寓公。早年工诗,及交王鹏运,始专于词。为"清季四家"之一,论者以为堪称词学一大结穴。以王沂孙为骨,以吴文英为神,以苏轼为姿态。辑刊《彊村丛书》,收唐至元一百六十余家。编有《湖州词徵》、《国朝湖州词徵》、《沧海遗音集》、《宋词三百首》。晚岁删定词集为《彊村语业》。
语业二卷,彊村先生晚年所定也。曩者半塘翁固尝目先生词似梦窗。夫词家之有梦窗,亦犹诗家之有玉溪。玉溪以瑰迈高材,崎岖于钩党门户,所谓篇什,幽忆怨断,世或小之为闺襜之言,顾其他诗,如何匡国分,不与素心期。又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岂与夫丰艳曼睩竞丽者。窃以为感物之情,古今不易,第读之者弗之知尔。先生早侍承明,壮跻懋列,庚子先拨之始,折槛一疏,直声震天下,既不得当,一抒之于词。解佩纕以结言,欲自适而不可。灵均怀服之思,昊天不平,我王不宁,嘉父究讻之忾,其哀感顽艳,子夜吴趋,其芬芳悱恻,哀蝉落叶。玉溪官不挂朝籍,先生显矣。触绪造端,湛冥过之。信乎所忧者广,发乎一人之本身,抑声之所被者有藉之者耶。复堂老人评水云词曰,咸同兵事,天挺此才,为声家老杜。余亦谓当崇陵末叶,庙堂厝薪,玄黄水火,天生先生,将使之为曲中玉溪耶。迨至王风委草,小雅寝声,江濆飞遁,卧龙无首,长图大念,隐心已矣。慬留此未断樵风,与神皋寒吹,响答终古,向之瘏口哓音,沈泣饮章,腐心白马者,且随艰难天步以俱去。玉溪未遭之境,先生亲遘之矣。我乐也,其无知乎,我寐也,其无吪乎。是又讽先生词者,微吟焉,低徊独抱焉,而不能自已也。甲子嘉平月,遁堪居士张尔田引。
沤尹大兄阁下,前上书之次日,邮局即将东塾读书记、无邪堂答问各书交来。大集琳琅,读之尤歆快无量,日来料量课事讫,即焚香展卷,细意披吟,宛与故人酬对。昨况夔笙渡江见访,出大集共读之。以目空一世之况舍人,读至梅州送春、人境庐话旧诸作,亦复降心低首曰,吾不能不畏之矣。夔笙素不满某某尝与吾两人易趣,至公作则直以独步江东相推,非过誉也。若编集之例,则弟日来一再推求,有与公意见不同之处,请一陈之。公词庚辛之际是一大界限,自辛丑夏与公别后,词境日趋于浑,气息亦益静。而格调之高简,风度之矜庄,不惟他人不能及,即视彊村己亥以前词亦颇有天机人事之别。鄙意欲以己见庚子秋词、春蛰吟者编为别集,己亥以前词为前集,而以庚子三姝媚以次以汔来者为正集,各制嘉名,各不相杂。则后之读者亦易分别。叔问词刻集胜一集,亦此意也。至于去取则公自为沙汰之严,已毫无尘杂,俟放暑假后再为吹求,续行奉告。自世之人知学梦窗,知尊梦窗,皆所谓但学兰亭面者,六百年来真得髓者非公更有谁耶。夔笙喜自咤,读大集竟,浩然曰,此道作者固难,知之者并世能有几人。可想见其倾倒矣。拙集既用味梨体例,则春明花事诸词,其题目儗金明池下书扇子湖荷花,题序则另行低一格,而去其弟一弟二等字,似较大方。公集去之良是,体例决请如此改缮。暑假不远,儗之若耶上冢,便游西湖,江干暑湿,不可久留,南方名胜当亟游,以便北首。此颂起居,弟王鹏运再拜上言,五月廿六日。
予素不解倚声,岁丙申重至京师,半塘翁时举词社,强邀同作,翁喜奖借后进,于予则绳检不少贷,微叩之,则曰,君于两宋涂径固未深涉,亦幸不睹明以后词耳,贻予四印斋所刻词十许家,复约校梦窗四稿,时时语以源流正变之故,旁皇求索,为之且三寒暑。则又曰,可以视今人词矣。示以梁汾、珂雪、樊榭、稚圭、忆云、鹿潭诸作。会庚子之变,依翁以居者弥岁,相对咄咄,倚兹事度日,意似稍稍有所领受,而翁则翩然投劾去,明年秋遇翁于沪上,出示所为词九集,将都为半塘定稿。且坚以互相订正为约,予强作解事,于翁之闳指高韵,无能举似万一,翁则敦促录副去,许任删削,复书至未浃月,而翁已归道山矣。自维劣下,靡索成就,即此趑趄小言,度不能复有进益,而人琴俱逝,赏音阒然,感叹畴昔,惟有腹痛。既刊翁半塘定稿,复用翁旨,薙存拙词若干首,姑付剞氏,即以翁书弁之首,以永予哀云。乙巳夏五月,上彊村人记。
鬘天影事谱·自序
余年十三四即学为词,篇成,虽友人称善,未能自慊也。曩岁游京师,始获读宋名家词如吴君特、周公瑾其人者,寻声按谱,时一效颦,抱瑟空弹,背灯独语。盖自春明下第,万感无聊,而于此道乃稍稍进矣。余性疏慵,脱稿后每不置副本,久多散佚。爰检录近作自丙子春仲迄丁丑春孟,得词百首,分篇四卷于左。今夫凄虫警秋,如泣如诉,不自知其声也。繁葩绚春,如睇如笑,不自知其色也。余之于词,岂故为是曼音纤态以求悦夫时辈之听睹哉。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藉此陶写哀乐,消磨岁时,词之为功与丝竹等。而况佛子秋波,可参妙悟,美人香草,终属寓言。则举连篇累牍之梦蝶惊鸿,皆一例空中语耳。又安能索纸上之真真而呼之欲出耶。虽然,离忧{斁/皿}性,多感靡骨。矧雕虫小技,壮夫不为,锓而存之,聊志吾过。纨情易感,尚传秋士之悲;绮念将离,庶启冬郎之悔云尔。
光绪丁丑二月易顺鼎眉伽甫识于忏绮斋。
海山词·序
岁在戊子,蒙方傍星轺,涉欧海。役形竿牍,息影衙斋。閒抽青琴,同调斯䍐。仰视白日,异域可悲。歌敕勒以苍凉,唱河干而僾悒。孤欢易坠,一稔有奇。则有潘君兰史者,莹鉴月皎,才锋雷鸣。吞篆妙龄,噪名宙合,毡裘绝域,雁贽远遗。乃浮博望之槎,高设马融之帐。碧瞳黄发,羌北面以从风;白狄红番,沐东溟之化雨。客居清暇,与我周旋。家世河阳,种桃满县;行歌海国,掷果盈车。授简援毫,排寒送暑。堂名说剑,催诗刻烛之雄;室号相思,补屋牵罗之趣。语多隽逸,目无浅营。近复出海山词一集见示,蘤辞焰发,琚谈色飞。玉田之疏,梦窗之密,柳永长亭之雨,髯苏大江之浪。包罗胸襟,奔赴腕底。间或惆怅明珰,流连翠被,指楼头之盼盼,索纸上之真真。搴杜芳洲,纫兰空谷,寤寐所接,髣髴其人。因而妙语珠穿,纨情绮合。美人香草,一例寓言;佛子秋波,三生禅悟。翳不乖乎宗旨,实连犿以无伤。使君不凡,吾党心折。时则青女晨妒,素妃夜愁。南窗偶开,北风如刺。拥衾不寐,阁笔欲焚。万感无聊,一杯独酌。纵览宏制,不期块垒之消;附缀刍言,请待国门之𡩡。光绪十四年冬十有二月,宁乡陶森甲矩林序于德意志拍尔陵使署之西楼。
予使太西,始识兰史于百林。年少翩翩,盛名鼎鼎。携镂玉雕琼之笔,作栈山航海之游。草草光阴,流连三载;花花世界,邂逅群仙。汇其诗词,分为两集。独开生面,妙写丽情。盖古来才人未有远游此地者,才人来百林自兰史始。读者艳其才,并艳其遇矣。上海姚文栋。
大词哀感顽艳,凄入心脾。所恨者厚尘务坌涌,不能以师事之。奈何。赐题画芙蓉一阕,尤洽鄙怀,意外之意,日来闷甚。正拟把酒朗诵数过,藉遣天涯幽绪耳。兀鲁特部落承厚。
海西万里外,不闻此调如广陵散矣。今读此编,激越清泠,纯乎天响,如鼓成连琴于山海间。令我移情久也。戊子冬月张德彝拜识于柏林行馆。
此卷词清旷瑰丽,以冰雪之笔,写海山之景。琼岛瑶台,隐现纸上,令人目迷五色。古来词家所未有也。日本井上哲拜读拜服。
题词 满洲桂林竹君
草窗风调梦窗词。情是三生杜牧之。如此华年如此笔,却来海外画蛾眉。 新声传写遍蛮笺。镂玉镌琼字字妍。记唱寿楼春一曲,万花低首拜词仙。
虞美人 满洲承厚敦伯
庾郎才调江郎笔。来继金荃集。新声传诵到欧西。处处冰弦檀板唱君词。 多情小杜伤春惯。又感秋无限。漫夸薄倖遍扬州。千载天涯一样说风流。
又
离情每被柔情扰。梦影愁多少。三生绮债几时休。流水落花风雨一天愁。 琵琶谁诉飘零客。旧曲翻新拍。相逢海国久知君。可许卢仝从此拜韩门。
日本金井雄飞卿
此乡未合老温柔。细按红牙教莫愁。却笑腰缠无十万,年年骑鹤上扬州。
尊前休唱雨淋铃。旧曲天涯只怕听。为问珠江今夜月,水天閒话付樵青。
不卷重帘夜听潮。绿天风雨太无聊。寒灯水阁潇潇夕,只有琴娘伴寂寥。
歌舞欧西眼易青。冶游休说似浮萍。洋琴试按衷情曲,帘外蛮花解笑听。
风流家世是潘郎。几度金针绣锦鸯。遮莫上人嗔破戒,海山新曲又催妆。
扶桑有客识才名。同是江湖载酒行。剩得閒情一枝笔,也题黄绢拜先生。
日本井上哲君迪
黄河词调世争传。玉貌风尘尚少年。爱向海山题艳曲,细腰人拜杜樊川。
蛮娘能唱浪淘沙。合写羁愁付琵琶。一样伤春感零落,为君重诉二桥花(日本新桥柳桥花月为东京之冠。)。
美人长寿盦词集·词话
张雨珊(祖同)《湘雨楼词话》曰:程君子大填词,清丽绵婉,渊源家学,用笔尤尚中锋。其望江南诸作,较迦陵为过之。盖以清婉擅长,彼固非词家本色也。其《长亭怨慢》词云:凝伫。镇孤篷日暝,断雁空江愁暮。瘦来眉月,莫瘦了、初三眉妩。怕此后、惨绿衣衫,梦不到、昏黄庭宇。伴冷焰残灯,门外病鸦啼树。又云:当初见惯,只道是、寻常歌舞。念别来、叶叶春衣,已灭了、香尘非故。二词凄清,故自不减白石。丙戌六月。
谭仲修(献)《复堂日记》曰:宁乡程子大,在长沙联湘社唱酬,如二易何王,英英侠少,而吾友江夏郑湛侯,以风尘吏虱其间,刻行湘社集。子大《蛮语集》填词婉密,所为诗才匆不匮,趋向亦正。辛卯五月。
王幼霞鹏运题词曰:曩夔笙居京师四印斋,唱酬无虚日。夔笙于词不轻作,恒以一字之工、一声之合,痛自刻绳,而因以绳余。余性懒漫,顾乐甚不为疲也。今夔笙客武昌,与子大以词相切磨。子大词清丽绵至,取径白石、梦窗、清真,而直入温韦,得吾夔笙伺尚专诣以附益之,宜乎相得益彰矣。子大邮示《十发盦词》定本,因识数言简端,益念吾夔笙不置。庚子三月。
易中实顺鼎题词曰:昔迦陵陈先生早岁未尝专力为词,至乃裒然大集,精采横溢,与纳兰、长芦相鼎足。由其读书多,故能金碧楼台,弹指涌见。今子大之于词亦然。特迦陵出之以恣肆,子大出之以秾挚,为少异耳。若夫尺度吻合,则更出迦陵一头地。昔人有言,词中求词,不如词外求词。子大闳识孤袍,用能别吾湘词派而定一尊。比闻子大与况君夔笙谋精选己作,合以陈君伯韬、王君梦湘,并下征鄙词洎家弟菽由之作,为湘中后六子词,与葵园祭酒所刻前六家并行。余词于四君无能为役,分镳清真、平睨方回,愧且幸矣。庚子五月。
词学图录
杨玉衔(1866-1944) 字铁夫。广东香山人。与林鹍翔师事朱祖谋。有《梦窗词校笺》、《抱香室词》。
人物简介
1869-1943,字懿生,号铁夫、季良、鸾坡,以号行,广东香山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举人,三十年(1904)考取内阁中书。官广西知府。民国间曾任无锡国专词学教授及香港广州大学、国民大学教授。曾从朱祖谋学梦窗,后即以笺释吴文英的《梦窗词》扬名词坛。著有《抱香室词钞》、《梦窗词笺》等。晚年蛰居香港之青山,以著述自娱。
抱香词·题词·夏臞禅
甲戌夏铁夫先生来游西溪,月夜泛湖论词。予赞彊村翁殆集大成,其视觉翁,犹栗里之于休琏。铁夫唯唯,云尝选古今三家词,前人主问途碧山,由觉翁入清真者,今可祧碧山而奉彊翁。予叹为硕论。翌朝出此卷命读,神凝气敛,居然彊翁法嗣,伏读击节。予于彊翁亦勉欲追摹万一,读铁夫作,益缩手噤口,不敢出一语矣。小弟夏承焘拜题。
蜀雅
1872-1942,字道援,号癸叔,威远一和乡人。1892年中举,历任广西阳朔、苍梧两县知县,全州知州。辛亥革命后,先后任四川省会理、蓬溪,江西省宁都、清江、吉安等县知事,江西省庐陵道尹。周岸登工于词曲,兼善诗赋。词风崇尚吴梦窗,自号“二窗词客”。博学专精,其作品“博雅矜炼,语出已铸,律细韵严,气度弘远”。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他依然辞官,赴厦门大学讲授词曲,编著《唐五代词》、《北宋慢词》讲稿。1931年秋,任安徽大学文学院院长,双十节填《六州歌头》词一首:“年年国庆,都不是今番。悲风满,旌旗卷,广州边,雨声酸。杂迷人声怨……仗吾人群起,整顿好河山,百日青天。”同年,还勘定出版了他的词集《蜀雅》12卷,收词370首,以及《蜀雅别集》2卷,收词213首。1932年,到重庆大学讲授词曲与金石学,编《金石学讲稿》。1935年,转四川大学文学院执教。1938年,闻台儿庄大捷,立成《破阵乐》词一首,以“指黄龙,相将痛饮”,抒发若狂之喜。1939年,迁往峨嵋报国寺,与住持果玲,容县进士赵尧生等,以“能、登”为韵,作诗130首,《能登集》流传至今。与谢无量、郭沫若、程复初等十篇酬答,著有《曲学讲稿》、《楚辞训纂》、《南征日记》、《贤女传讲稿》、《韩民血泪史》、《莞子故训甄》等。1942年病逝。
蜀雅·序
余自逊清鼎革之际,与亡弟然父侍先大夫于梁园,始学倚声,昆弟唱詶,不一岁居然盈帙。遽刊行以示友朋,以谓文之能发人性情者莫词若,骤获之足以自壮,友朋亦姑息誉之,不与绳检,无以自发其蔽也。丁巳秋,二窗来南昌,倾盖莫逆,示以所作,则抨弹声律义法无隐,盖益我广矣。嗣二窗三为令,不废吟啸,余则陆沈黉序閒,辍响六七年,今二窗将往教厦门,汇所为倚声八稿属余序端。嗟夫,余曷能序二窗词。二窗为词未尝先余,而所就质量皆远过之,则其根柢盘错为何如,顾余自省于词有深嗜,旧岁于心远大学讲述词曲史,未竟,战祸忽起,震炮碎胆中尚闭门钩辑得稿数万言,以视二窗,力薄而好则同焉。二窗词博雅矜鍊,语出己铸,律细韵严,一以君特公瑾为宗,或微病其矜博而失情,牵律而害意。然余谓为是者宁涩毋滑,宁密毋疏,奚竞俗赏为。至于忧时念乱,契阔死生,自鸣不平,歌以代哭,亦犹是王风楚骚之志。而引商刻羽,不恤呕心,一篇甫成,如土委地,此中甘苦不足语于外人,惟余与二窗相向太息而已。
丁卯六月南昌王易。
霜厓词录·自序
霜厓手定旧词,凡三易寒暑,缮录既竟,遂书其端曰:梅出词鄙倍,忝窃时誉,总三十年,得如干首。身丁乱离,未遑润色,诣力所在,可得而言。长调涩体,如耆卿、清真、白石、梦窗诸家创调,概依四声。至习见各牌,若〔摸鱼子〕、〔水龙吟〕、〔水调歌头〕、〔六州歌头〕、〔玉蝴蝶〕、〔甘州〕、〔台城路〕等,宋贤作者,不可胜数,去取从违,安敢臆定?因止及平侧,聊以自宽。中调小令,古人传作,尤多同异,亦无劳龂龂焉。又去上之分,当从菉斐轩韵,阳上作去,实利歌喉。秦敦夫以此书为北曲而设,盖以入配三声,别无专韵耳。不知此分配之三声,即入韵之标准,持校宋词,莫不吻合。爰悉依据,非云矫异。其它酬应之作,删汰颇严。区区一编,已难藏拙,惠而好我,慎勿补遗。嗟乎!世变方殷,言归何日?敛滂沛于尺素,吐哀乐于寸心,粗记鸿泥,贤于博奕,览者幸哀其遇也。
戊寅二月,长洲吴梅,时年五十有五,避兵湘潭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