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清朝
梁清标明末清初 1620 — 1691
维基
梁清标(1620年—1691年)字玉立号棠村又号苍岩子蕉林居士
斋号秋碧堂,直隶真定府真定县人(今河北省正定县)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
崇祯末进士,明亡降清,授翰林院编修,累擢户部尚书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官至保和殿大学士
著有《棠村奏草》、《棠村随笔》、著《蕉林诗集》等。
梁清标同辈兄弟梁清宽梁清远皆于科甲折桂,人称“三梁”。
崇祯十五年(1642年)壬午顺天乡试举人崇祯十六年(1643年)联捷进士,改庶吉士
清朝顺治元年,再任庶吉士
顺治六年,担任内翰林弘文院编修
顺治九年,升内翰林国史院侍讲学士武会试主考官
顺治十年,担任詹事府詹事,兼内翰林秘书院侍读学士内翰林秘书院学士
同年,改礼部右侍郎兼内翰林秘书院学士
顺治十一年,任吏部右侍郎兼内翰林秘书院学士
次年吏部左侍郎
顺治十三年,升任兵部尚书,钦命赈济顺天府属大兴等处。
康熙五年,改任礼部尚书,并于次年担任会试正考官
康熙十年,改任刑部尚书次年再改户部尚书
康熙二十七年,担任保和殿大学士
梁清标工书法,精鉴赏,收藏甲于海内,有阎立本《步辇图》卷、周昉《簪花仕女图》、荆浩《匡庐图》、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卷、范宽《雪景寒林图》、陆机《平复帖》、赵孟頫《黄庭经》和《鹊华秋色图》。
鉴藏章有“河北棠村”、“苍岩子梁清标玉立氏印章”、“蕉林”、“观其大略”等。
梁清标还从所藏法书中精心选出11种,上自《平复帖》,下至《黄庭经》,撰成《秋碧堂法帖》。
梁清标死后,其藏品就开始大量流出。
梁清标孙梁彬引疾归田后,“资用屡空”,家道中衰,这些藏品后来大部分进入清内府,收入乾隆时编纂的《石渠宝笈》。
王大鹤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顺天通州人字露仲号啸笠
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少詹事
曾侍仁宗成亲王读。
以避权贵归里。
工书,学米芾赵孟頫
有《啸笠山房诗》、《露仲诗文集》。
康辰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钱塘人字左璇号青浦晚号伊嵩老人
嘉庆五年钦赐举人
善画山水,师法赵孟頫
晚年卖画自给。
丁瑜
众香词
钱塘毛稚黄孙宇台徵君序其集:织绡泉底,去尘眼中,妥帖轻圆,辞情俱到。
吴兴管夫人与赵文敏称佳偶,其佐夫实事详行状中,令嗣长源明府梓集行世。
吴舫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苏常熟人字衡皋
善画山水。
书法学赵孟頫
曹杰士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苏上海人字电发
贡生
书法学赵孟頫,颇得其神,叶凤毛极爱其书,寸纸尺幅皆收藏珍重。
殷宝和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苏丹徒人字纪平
书学赵孟頫楷书尤工。
父设得月楼扇店于上海豫园宝和楼居卖字。
善弹瑟琶,称高手。
后双目失明,惟以瑟琶自娱。
沈湄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苏长洲人字伊在
沈周孙。
画山水,学赵孟頫
布景设色,造诣独绝。
亦工诗。
王鼎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苏太仓人字芝房
善画墨兰,如得赵孟頫真传。
程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苏常熟人字禹开号眉山
写花卉有逸致,墨兰赵孟頫一派,尤擅画竹。
书学欧阳。
工诗。
有《香雪集》。
金建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苏吴县人字子徵号红鹅
通诗律。
书学赵孟頫文徵明
初习写真,后专精花鸟,以北宋人为法。
陆焜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苏太仓人字复华号吟竹
国子生
善绘,工篆刻,书宗赵孟頫,兼通医学。
有《吟竹斋诗草》。
陈少逸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福建漳州人字少和
陈维郑子。
法宗赵孟頫,又精篆刻,师法文彭
善画人物、山水。
常于醉中以指头画山水。
陈璘
众香词
兰修瞿稼轩中丞媳,王烟客太常序其《藕花庄集》曰:“夫德艺相宜,要归至道,必研深入微,乃臻具美。
即圭璋特达之彦,犹戛戛乎难言之,何况闺阁笄祎者流。
虞山瞿太君陈夫人者,以道蕴林下之风,迈少君高世之行,宏览博物,含英咀华,固已伉俪倡和,嘤鸣阅响矣。
旁及绘事,又能轶追宋元,出入四大家,一一乱真,而所著诗草,深得三百篇之遗意,有须眉才子之所不能道者
赵文敏公,文章书画,震耀古今,与管夫人酬赠讨论,正堪对垒夫人之追随唱和,固足媲美,若夫原本忠爱,抒发性情,则曹大家且未能望其项背。
惜稿多散佚,仅存十之三四,寿明翰检裒集而藏弆之,奉为世珍,于瞿氏文章忠孝之外,又传不朽盛事,其永为子孙天球弘璧者,宁有既乎。”
云麟清 1789 — 1855
维基
云麟(1789年—1855年)字翥青兰舫号梅痴邱姓,内务府汉军正黄旗人(属内务府正黄旗汉姓满洲旗人)。
清朝官员、进士出身
嘉庆十五年顺天乡试中举,十九年(1814)登进士
历任山西平阳府知府陕西孝义厅同知汉中府知府道光十三年(1833)西安府知府甘肃宁夏道兰州道安肃道镇迪道(驻迪化州宁城),道光二十七年甘肃按察使,署甘肃布政使
道光二十八年六月初七1848年7月7日),升任广西布政使二十九年陕西布政使道光三十年(1850年)因病解职。
咸丰五年(1855)卒于旅途。
亲家镶白旗满洲迪化直隶州迪化府知州彦佳氏成瑞(胞弟进士敬和)作长歌《途次潼关哭云兰舫》(载成瑞薜荔山庄诗文稿》)。
道光二十二年(1842)林则徐谪戍伊犁,中途停留兰州,出兰州西关,答拜兰州道云麟,参观汇园(云麟之寓园),写道,“其地依山面河,有亭榭花木之胜”(据《林则徐伊犁》、《林则徐集:日记》)。
林则徐兰州停留期间,展示了自己收藏的刘墉 (清朝)82岁行书手卷《杜甫诗十首》,在场欣赏的有镶红旗满洲嘉庆十八年举人、陕甘总督纳音富察氏富呢扬阿(字艺林,号海帆,有现代版《陕甘总督任内奏稿》,2005;祖父湖广总督富明安)、甘肃布政使程德润(字玉樵)、兰州道云麟等,富呢扬阿代表大家在诗卷中作了书法题识。
陕甘总督富呢扬阿在宴请林则徐时,展示了自己收藏的赵孟頫书写的《松江宝云寺记》墨迹本真迹(据《古西行记选注》,1987)。
道光二十三年(1843)癸卯七月迪化直隶州迪化府知州镶白旗满洲彦佳氏成瑞(胞弟进士敬和成瑞迪化州知州继任、镶黄旗满洲呢玛察氏舒通阿,与云麟系亲家)在乌鲁木齐为来访的云麟作诗“癸卯七月招诸友陪云兰舫观察宴集城东雷氏水榭”(载成瑞薜荔山庄诗文稿》)。
道光二十八年(1848)戊申2月19日甘肃按察使云麟甘肃总兵官索文(后任甘肃提督,其子索焕章原任乌鲁木齐绿营署理中军提标参将)奏请捐修乌鲁木齐城垣。
李恩庆清 1799 — 1864
维基
李恩庆(1799年 - 1864年)字季云(一作寄云),号集园别署李季子又号三盘老民,斋名爱吾庐,内务府汉军正白旗人,籍直隶省永平府滦州
清朝官员,进士出身,书画鉴藏名家,善画山水。
嘉庆丙子举人道光十三年癸巳(1833)科二甲第二名进士,初授翰林院编修历官河南道陕西道监察御史礼科掌印给事中甘肃甘凉道兼署甘肃按察使甘肃布政使广东盐运使两淮盐运使
道光十七年丁酉湖北乡试副考官
退休后,隐居于盘山下石佛村,筑园于宅之西,起鸟尽云间之楼(载刘声木《苌楚斋随笔》)。
李恩庆是当时京畿之地鉴藏书画的名家。
家中富藏书籍、碑帖、书画、古器物。
被归为书画收藏界的“三李”(李恩庆李东李佐贤)。
精于鉴赏,且工书画。
恩庆"尝与大兴刘宽夫(名位坦)及心泉和尚松筠庵主持,时名书画僧)相往还。
一经诸公品题,若士登龙门者”(据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
两次题跋于(传唐代阎立本所画)《历代帝王图》(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拟归隐,戴熙为画《平谷山庄》卷,曾国藩作诗《为李寄云平谷山庄》(载《曾国藩全集》14)。
善画山水(载李放八旗画录》),其墓地在顺天府蓟州平谷县(今平谷区),曾三作《平谷山庄》(原皇家静寄山庄,又名盘山行宫),合为一卷,张穆 (清朝)(号石舟)题诗跋《李寄云侍御平谷山庄》(载杨钟羲雪桥诗话》卷11)。
著有《爱吾庐书画记》,前集四卷,共著录二百八件;今仅存卷三,明人四十一件,卷四国朝七十六件,共一百一十七件(据容庚《历代著录画目续编》)。
另有《爱吾庐书画闻见录》、《爱吾庐书画题跋》。
曾作画《摹黄鹤山人听雨楼卷》,进士何绍基赠诗《题李寄云侍御黄鹤山人听雨楼卷》,有“诗心到处能听雨,画里凭虚自作楼”句(载《何绍基诗文集》、《东洲草堂诗钞》卷8)。
师从嘉庆十三年(1808年)戊辰进士陈官俊,而陈官俊之子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进士陈介祺又受业于李恩庆李恩庆陈介祺在书画收藏中时有往来。
李恩庆曾收藏元代赵孟頫行书节录《道德经》手卷,李恩庆在其跋语中讲到贾客持此卷先求售于陈介祺,当时双方皆以为是伪品,未成交,遂被李恩庆购得,鉴定为真迹,后陈官俊陈介祺均题跋。
家族一门在清代共出十二位文科进士(参见李祉)。
庄伯容清末至民国 1864 — 1932
全台诗
庄伯容(1864~1932)号逸翁逸村景陵
嘉义南门内(今嘉义市)人,祖籍漳州
父祖皆隐于市。
幼年读书即崭露头角,罗山玉峰两书院并许以文学第一。
光绪七年(1881)秀才
光绪十七年(1891)台湾武毅军聘为文案主务,光绪二十年(1894)授军功五品职衔保举。
乙未(1895)割台,潜学中医。
明治卅三年(1900)被举为嘉义办务署参事次年十一月更改嘉义参事
明治卅五年(1902)八月授佩绅章。
庄氏襟度清旷,犹似大雅君子;平日寄情于琴书,名闻遐迩。
当政者时遣驾以问文字,父老亦来谈社稷与民生,曾捐资救荒平粜。
明治卅九年(1906)三月十七日台湾大地震,震央位于民雄、梅山,伤亡千馀人,嘉义建物也几尽毁损。
庄氏号召民众参与救援并重建市容,其所撰碑文「丙午(1906)烈震纪念碑」,乃全台首座地震纪念碑,立于嘉义公园。
庄氏不仅医术精湛,也是「罗山吟社」之中坚社员,兼擅赵孟頫体之行书,允称罗山风雅之宗。
〖参考鹰取田一郎《台湾列绅传》,台北台湾督府1916年4月;施志汶撰写,嘉义市文化局「走读台湾」计画诠释资料;高雄市美术馆典藏其所作对联幅:「好游山水人应寿,多读诗书命亦佳。
」〗目前诗作仅见于《采诗集》、《寿星集》、《台湾日日新报》等,多属酬唱祝颂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