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清朝
顾枢明末清初 1602 — 166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2—1668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无锡人字庸庵一字所止
顾宪成孙。
明天启元年举人
高攀龙讲理学。
明亡,闭户读书,足不入城市。
淹贯五经,尤深于《》、《尚书》。
有《西畴日钞》。
梁溪诗钞
顾枢字所止号庸庵无锡泾皋人,明天启举人
顾宪成孙子。
世承家学,又亲受业于高攀龙之门,尤精于《》与《尚书》,善诗文。
高世泰明末清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无锡人字汇旃
高攀龙侄。
明崇祯十年进士
湖广提学佥事
入清不仕。
笃守家学,晚年在梁溪重建道南祠、丽浔堂,重兴东林讲学之风。
祁州刁包论学为知交,学者称“南梁北祁”。
卒年七十八。
人物简介
高世泰字汇旃,晚号石屋遗氓
无锡人
高攀龙侄,士鹤子。
侍讲席,治学研深求精。
高攀龙殉死,世泰嘉善陈龙正订其遗书。
明崇祯十年(1637)进士,授礼部主事
历官湖北提学佥事
进入清代,坚不出仕。
道南祠、丽泽堂,并与高愈讲学其中。
曹勋明末清初 ? — 1655
人物简介
曹勋字允大号峨雪晚号东干钓叟颖昌阳翟(今河南禹州)人。
天启元年(1621年)举人崇祯元年(1628年)会试第一为“会元”,廷试时因得罪丞相,被置于二甲(赐进士出身),由庶常历官翰林学士礼部右侍郎
他少有异资,研讨古今,为文有法,与东林党首领高攀龙交往密切。
魏大中因反对宦官魏忠贤被逮,他凑钱赋诗,愤泣追送,不顾有侍者在侧。
经筵进讲,为怀宗所重视。
时官场门户角立,言官相互交恶,曹勋持之以正,竟也遭诽谤,遂乞终养归里。
杜门读书著述。
明亡,清兵南下,有一清将素重曹勋,告诫士兵不得入其乡。
于是四方百姓避兵乱而到他家的很多,他不管识与不识,全都留在家中前后堂,供其宿食。
乡人感其德,为之立生祠。
清顺治十年(1653年),清廷诏征至,不愿为官辞归。
与弟曹炯与族中曹氏子弟16人创办“小兰亭诗社”,一时唱和之盛,罕有其匹。
卒年67岁。
刘惠恒
梁溪诗钞
刘惠恒字子迪,号养孺
无锡人
顺治四年(1647)进士
官闽知县
自力于学,于书无所不读,尤好宋儒语录。
平居素仰高攀龙
晚益邃子《》。
华时亨明末清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无锡人字仲通
诸生
曾在东林听高攀龙讲学。
明亡后,从事著述讲学。
失明后,令人读《左传》,有《春秋法鉴录》。
秦道然清 1658 — 1747
清诗别裁集
字洛生江南无锡人
康熙己丑进士,官翰林院编修
著有《泉南山人存稿》。
○前明高忠宪归季思二公诗理足于中,不假修饰,得陶公一脉。
泉南先生亦然,无理语,有理趣,别乎白沙、定山流派。
彼求工词句与说理入腐者,均不知其品之高也。
能读陶诗者,欣然遇之。
向璿清 1682 — 173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82—1731 【介绍】: 浙江山阴人字荆山号惕斋
初信王阳明“致良知”之说,立辅仁会,相与讲究。
一言一行,均有法度。
里中视为痴人。
六七年后,读《高忠宪公年谱》,乃弃其所学,改宗程朱。
此后反省更密,平日偶有小过失,必痛自责备。
有《志学录》。
高■(山桂)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苏无锡人
高攀龙后裔。
雍正间与高隆、高廷珍、高陛、许献同撰《东林书院》。
汪璲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安徽歙县人字文仪号默庵
无锡高世泰(高攀龙侄)弟子。
治程朱理学。
卒年七十四。
有《读易质疑》、《仪典堂文集》等。
顾培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苏无锡人字畇滋
学者称俟斋先生
少时以病弃举子业,习导引求长生。
后弃之从宜兴汤之锜治学。
筑共学山居,延之锜弟子金敞朝夕讲习,遵高攀龙静坐法,以整齐严肃为入德之方。
卒年七十九。
高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苏无锡人字紫超
高攀龙侄孙。
诸生
谨言行,严取舍之辨。
终日危坐,不欠伸。
事亲孝,居丧,不饮酒食肉,不入内室。
晚年穷困,□粥七日,说经仍娓娓忘倦。
卒年七十八。
有《朱子小学注》、《周礼疏仪》、《仪礼丧服或问》等。
吴士模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苏武进人字晋望
治理学以明高攀龙为宗。
于经学精于《》,对汉宋无所偏主。
工制义,兼工古文。
卒于嘉庆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