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清朝
吴之振清 1640 — 1717
黄叶村庄诗·序
黄叶村庄,吾友孟举学古著书之所也。
苏子瞻诗「家在江南黄叶村」,孟举好之而名其所居之庄者也。
天下何地无村?
何村无木叶?
木叶至秋则摇落变衰。
黄叶者,村之所有而序之必信者也。
夫境会何常?
就其地而言之,逸者以为可挂瓢植杖,骚人以为可登临望远,豪者以为是秋冬射猎之场,农人以为是祭韭献羔之处,上之则省敛观稼、陈诗采风,下之则渔师牧竖、取材集网,无不可者。
王维以为可图画,屈平以为可行吟,境一而触境之人、之心不一。
孟举于此,不能不慨焉而兴感也,觉天地之浩邈,古今之寥廓,无一非其百感交集之所得于心、形于腕。
于以为诗,而系之黄叶村庄,意有在也。
孟举于古人之诗无所不窥,而时之论孟举之诗者必曰学宋。
予谓古人之诗,可似而不可学,何也?
学则为步趋,似则为吻合。
学古人之诗,彼自古人之诗,与我何涉
似古人之诗,则古人之诗亦似我,我乃自得。
故学西子之矉则丑,似西子之矉则美也。
孟举诗之似宋也,非似其意与辞,盖能得其因而似其善变也。
今夫天地之有风雨阴晴寒暑,皆气候之自然,无一不为功于世,然各因时为用而不相仍。
使仍于一,则恒风恒雨、恒阴恒晴、恒寒恒暑,其为病大矣。
诗自三百篇汉魏六朝唐宋元明,惟不相仍,能因时而善变,如风雨阴晴寒暑,故日新而不病。
今人见诗之能变而新者,则举之而归之学宋,皆锢于相仍之恒而不知因者也。
孟举之诗,新而不伤,奇而不颇,叙述类史迁之文,言情类宋玉之赋,五古似梅圣俞,出入于黄山谷,七律似苏子瞻,七绝似元遗山,语必刻削,调必凿空,此其概也。
不知者谓为似宋,孟举不辞;知者谓为不独似宋,孟举亦甚惬。
孟举之能因而善变,岂世之蹈袭肤浮者比哉?
世之尊汉魏及唐者,必以予言为抑孟举;世之尚宋者,必以予言为扬孟举
悠悠之论,非但不知孟举,实不知诗。
然则读孟举诗,得其系之黄叶村庄之义,则思过半矣。
横山叶燮序。
沈德潜清 1673 — 1769
词学图录
沈德潜(1673-1769) 字确士号归愚
江苏长洲(今苏州)人。
早贫,以授徒教馆为生40余年,科举试十七次始中,年已六十七,备享乾隆荣宠,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早年师从叶燮学诗。
有《说诗晬语》、《沈归愚诗文全集》、《归愚文钞》、《归愚诗钞》、《归愚诗钞馀集》、《啸轩诗钞》、《矢音》、《黄山游草》、南巡诗》等,编《古诗源》、《唐诗别裁》、《明诗别裁》、《国朝诗别裁》(后名《清诗别裁》)等。
一一斋诗·序
人但知作诗本性情,不知作诗全在眼界。
眼界不能别是非,审雅俗,出入于源流正变而得其宗,虽有成就,乌足以言诗?
确士向刻《留饭草》,此确士于今人中辟门仞处;今刻《一一斋诗》,此确士于古人中辟门仞处。
昔欧公六一斋,以斋中五物并己为六;今确士之斋,一物都无,惟具只眼,屋一人一,故云「一一斋诗」,读之可以得确士人与诗之概矣。
横山叶燮题。
张景崧
清诗别裁集
字岳维江南吴县人
康熙己丑进士,官乐亭知县
著有《锻亭诗稿》,○锻亭学诗于叶横山先生,称入室弟子,论诗以鲜新明丽为主,谓与其为假王、孟,不如为浅温、李,以王、孟可伪为,温、李不易伪为。
尝以诗呈王新城尚书新城比之韩门张籍,人服其允。
薛雪清 1681 — 177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81—1770 【介绍】: 江苏吴县人字生白号一瓢
乾隆初举鸿博未中。
少学诗于叶燮,工画,善拳勇;尤精于医,与叶天士齐名,其医案有与叶天士缪遵义两家合刻本,称《三家医案合刻》。
有《医经原旨》、《一瓢诗话》等。
叶舒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苏吴江人字景鸿一字镜泓
雍正岁贡
曾从叶燮游。
工诗词。
有《分干诗钞》、《月佩词》。
清诗别裁集
字景鸿江南吴江人
岁贡生
著有《分干诗钞》。
己畦先生群从皆能诗,学山景鸿尤表表者,今景集已采,而学山诗无从访求,甚惋惜之。
张锡祚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苏吴县人字偕行一字永夫
叶燮弟子。
少好吟咏,家贫无书,每向人借阅,数日即还,已能卒读。
经年卧病,年五十二,穷饿死。
有《啖蔗轩诗》。
项奎
字子聚号东井秀水人
少补弟子员。
久踬场屋,工诗,精绘事,自称墙东居士
年七十,嘱友人叶燮为生圹志铭。
有晚盥堂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