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44—923,生年—作842
字致尧(《唐诗纪事》、《唐才子传》),一作致光(《新唐书》本传)。小名冬郎,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其父韩瞻与李商隐联襟。韩偓幼年即席赋诗,李即有“雏凤清于老凤声”之称赏。昭宗龙纪元年(889)进士登第。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等职。曾与宰相崔胤定策诛宦官刘季述,深为昭宗信任,屡欲拜相,偓固辞之。朱温专权,恨偓不附己,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尉,徙邓州司马。后召复原官,偓不敢入朝,举家入闽依王审知而终。生平详见《十国春秋》本传、《新唐书》本传、《唐诗纪事》卷六五、《唐才子传》卷九。韩偓生逢乱世,诗作多与时局离乱有关,如《乱后至近甸有作》、《乱后春日途经野塘》、《感事三十四韵》、《避地寒食》等。南依王审知后,仍多故园之思,如《故都》、《中秋寄杨学士》等。他如怀古、咏物、写景等诗,均有可诵之作。《遁斋闲览》称其作“词致婉丽”(《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三引)。南依王审知后“其词凄楚,切而不迫”(《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五引《潘子真诗话》)。早年所作《香奁集》,人或以为“丽而无骨”(《许彦周诗话》)。沈括《梦溪笔谈》卷一六以为和凝作,假名韩偓,后人已辨明此说之非。其《已凉》《重游曲江》等作,清丽可诵。诗集以四部丛刊《玉山樵人集(附香奁集)》为通行。《全唐诗》存诗4卷,《全唐诗续拾》补断句1。
作品评论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80—956
字德辇,天水(今属甘肃)人。唐末为秦州节度判官,后入蜀事后主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前蜀亡,又事后唐。以都官郎中充翰林学士。后晋时,历司封、左司郎中、右谏议大夫、给事中等职。开运二年(945),迁左散骑常侍。后汉天福十二年(947),改授户部侍郎,充翰林学士承旨。后历户、兵二部尚书。后周广顺元年(951),为太子少保。显德三年(956)卒。生平详见《旧五代史》卷一二八、《新五代史》卷五七、《十国春秋》本传。仁裕喜为诗,与和凝皆以文章知名。曾作诗万首,集为百卷,号《西江集》,蜀人呼为“诗窖子”。又通音律能书,著作甚多。内《开元天宝遗事》一种颇为后人所重,《玉堂闲话》、《王氏见闻录》等部分条目尚散见于《太平广记》中。《全唐诗》存诗15首、断句1联,编为1卷。《全唐诗续拾》补1首。
君主 | 庙号 | 谥号 | 年号 | 统治时间 | 注 |
---|---|---|---|---|---|
钱元瓘 | 世宗 | 文穆王 | 932年—941年 | ||
长兴 | 932年四月—933年 | 用后唐明宗李嗣源年号(三年至四年) | |||
应顺 | 934年正月—934年四月 | 用后唐闵帝李从厚年号 | |||
清泰 | 934年四月—936年闰十一月 | 用后唐末帝李从珂年号 |
唐诗汇评
孟宾于,生卒年不详,字国仪,连州(今广东连县)人。幼擅诗名,吟味忘倦。后唐长兴末赴举,和凝等咸推荐之,游举场十年。晋天福九年(944),符蒙知举,宾于献诗,大得称赏,遂登第。初仕楚,为零陵从事。楚亡,归南唐。建隆二年(961),官丰城令。又官淦阳令,因赃贿系狱,后主释之,后起为水部员外郎,致仕,居吉州新淦玉笥山,自号群玉峰叟。南唐亡,归老连州,卒年八十三。有《金鳌集》二卷,已佚。《全唐诗》存诗八首,炙句若千。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3—988
【介绍】:
宋开封浚仪人,字晦仁。和凝子。后晋时以门荫入仕。宋初授太常博士,历夔、晋二州通判。太宗朝知兖州,改京东转运使。坐以官船载私货谋利,削籍配隶汝州。后起为太常丞,官终判太常寺兼礼仪院事。通晓音律,曾以王朴律准校洛阳司天台影表石尺制律吕,使八音和畅。有《奉常集》、《秘阁集》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襄阳人。幼孤好学。举后唐进士。仕后晋,累官中书舍人。初,和凝拜为端明殿学士,署门不接宾客。谊致书以为四方利害,所宜询访,若不接宾客,聋瞽耳目,坐亏职业。凝大奇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人。进士及第。能诗,曾向后晋宰相和凝行卷,又授诗诀于诗僧赞宁。其诗陆游曾称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