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僧栖蟾唐末五代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末五代时僧。
俗姓胡
曾住庐山屏风岩南岳衡山
历游各地,曾至润州洪州巴江诸地,亦曾游边塞。
以能诗名,与诗僧齐己虚中玄泰,诗人沈彬道士聂师道等为诗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唐末至五代初诗僧
俗姓胡一说姓顾
曾住庐山屏风岩南岳衡山
历游各地,曾至润州洪州巴江、南中等地。
亦曾游边地。
诗僧齐己虚中玄泰、诗人沈彬道士聂师道等为友。
事迹据《唐才子传》卷三。
全唐诗》存诗12首,其中2首一作尚颜诗。
僧卿云唐末至五代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岭南(今五岭以南地区)人。
诗僧
长安
沈彬同时,约唐末至五代前期在世。
长于五律。
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七七。
全唐诗》存诗4首。
僧齐己唐末至五代 864 — 937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64—937? 俗姓胡名得生湖南长沙(今湖南长沙)人。
幼孤,7岁至大沩山寺牧牛。
性颖悟,往往取竹枝画牛背为小诗,颇为僧人称赏,遂剃度为僧。
道林寺约10年,自号“衡岳沙门”。
后又徙居庐山东林寺
后梁龙德元年(921),于入蜀途中为南平王高从诲遮留于江陵,命作僧正,遂居龙兴寺
性好放逸,爱乐山水,懒谒王侯。
乃作《渚宫莫问诗》以寄意。
约卒于后晋天福三年(938)前。
生平散见孙光宪《白莲集序》、《宋高僧传》卷三〇、《五代史补》卷三、《唐诗纪事》卷七五、《唐才子传》卷九。
己工诗,多才艺,能琴棋,擅书法,颇有诗名。
当时诗人如贯休孙光宪曹松沈彬方干等人多与之唱和。
所作《早梅》诗有“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之句,郑谷改“数枝开”为“一枝开”。
己深为钦服,称为“一字师”。
其诗多为登临题咏、酬和赠别之作,颇为时人推重,间亦流露佛教厌世之情,诚为唐末五代著名诗人。
孙光宪称其“趣尚孤洁,词韵清润,平淡而意远”。
至云“江之南,汉之北,缁儒业缘情者,靡不希其声彩”(《白莲集序》)。
明胡震亨亦评其诗“清润平淡,亦复高远冷峭”(《唐音癸签》卷八)。
己又曾与郑谷黄损等人共定葫芦、辘轳、进退等近体诗用韵诗格,又曾摭古人诗联,以类分为风、赋、比、兴、雅、颂。
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白莲集》10卷、《风骚指(旨)格》1卷,今传。
白莲集》有汲古阁本、《四部丛刊》影明抄本。
全唐诗》存诗10卷。
《全唐诗续拾》补诗3首,断句4,又与牟儒联句诗1首。
僧归仁唐末五代初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唐末至五代初洛阳灵泉寺僧人
疏山匡仁
后梁太祖开平三年(909)罗隐卒后,有诗悼之。
又与沈彬相识。
景德传灯录》卷二〇有传。
为诗长于近体。
全唐诗》存诗6首。
何仲举五代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营道(今湖南道县)人。
后唐明宗天成时,入洛与当时文士张抗、江文蔚同游秦王李从荣门。
长兴二年(931)从荣荐登进士第
旋归事楚文昭王马希范,为管观察推官
后为马希范天策府学士
久之,出为全州衡州刺史
生平事迹见《五代史补》卷二及《十国春秋》本传。
仲举能诗,李宏皋颇推重之,常对众吟其“树迎高鸟归深野,云傍斜阳过远山”之句,且称为“诗家之高逸者”(《十国春秋》本传)。
其诗名与当时湖南著名诗人沈彬廖凝齐己诸人相伯仲。
全唐诗》存诗1首、断句2联。
《全唐诗续拾》补断句2联。
孙鲂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南昌人字伯鱼
性聪明好学,唐末郑谷避乱宜春从之游,尽得其诗歌体法。
吴时文士骈集,沈彬李建勋为诗社,有《题金山寺》诗,一时以为绝唱。
南唐李昪召见,授宗正郎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伯鱼南昌(今属江西)人。
性聪明,家贫好学。
唐末世乱,郑谷学诗,尽得其法。
吴王杨行密据有江淮遂依之,任郡从事
南唐烈祖时,累迁宗正郎,卒。
沈彬李建勋友善。
生平见《江南野录》卷七、马令南唐书》卷一三、《唐诗纪事》卷七一、《唐才子传》卷一〇、《十国春秋》本传。
善诗,以《题金山寺》为著名。
辛文房谓“骚情风韵,不减张祜”(《唐才子传》)。
吴任臣亦称其“与张祜(《金山寺》)诗前后并称,一时以为绝唱”(《十国春秋》)。
宋史·艺文志七》著录《孙鲂诗集》3卷,《孙鲂诗》5卷,均佚。
全唐诗》存诗35首、断句5联。
《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
唐诗汇评
孙鲂,生卒年不详,字伯鱼南昌(今属江西)人。
画工之子。
唐末,诗人郑谷避乱归宜春从之游,得其诗歌体法。
杨行密据有江淮,文雅之士骈集,亦东游,与沈彬李建勋结为诗社。
南唐建国。
烈祖召见,授宗正郎,卒。
有《孙鲂诗集》一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七首,残句三。
李中南唐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有中九江(今属江西)人。
南唐时,与刘钧共学于庐山国学。
元宗时,仕于下蔡,以父母老病,表请归家侍亲。
后主时,任吉水县
乾德二年(964)罢。
后历任晋陵新喻县
开宝五年(972),又转淦阳县
生平事迹散见孟宾于《碧云集序》、《郡斋读书志》卷四中、《唐才子传》卷一〇。
工诗,与诗人沈彬左偃善,多有酬和之作。
孟宾于称其诗“缘情入妙,丽则可知”,可与贾岛方干相比肩(《碧云集序》)。
辛文房亦称其为“惊人泣鬼之语”(《唐才子传》)。
李中作诗颇多,有《碧云集》3卷。
全唐诗》存诗4卷。
沈廷瑞唐末宋初 ? — 98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洪州高安人
沈彬子。
有道术。
性坦率,豪于觞咏,举动异俗。
盛夏附火,严冬单衣,数十年不易。
或林栖露宿,竟日不返,老而不衰。
时人异之。
约卒于宋初。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85 高安(今属江西)人。
南唐吏部郎中沈彬次子。
初名有邻,后弃妻入道,居玉笥山易名廷瑞
又曾寄食阁皂山
有道术。
时称沈道者
性嗜酒,常纵酒行歌,游于守宰之门。
江南野录》卷六、陆游南唐书》卷七有传。
全唐诗》存诗4首,其中3首传为其卒后所作,当出后人依托。
潘天锡南唐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
南唐诗人,曾任员外郎
与诗人沈彬有交,比邻而居。
尝同游古寺观,分题赋诗。
天锡诗云:“风便磬声远,日斜楼影长”。
宋人目之为警句。
事迹见《诗话总龟》前集卷一三。
全唐诗》存诗2联。
姚孝锡
孝锡字仲纯丰县人
政和四年登科,调代州兵曹
国朝兵入雁门州,将议以城降官属恇怯投死无所仲纯投床大鼾略不以为意帅府就注五台簿未几移疾去因家五台善治生亭榭场圃富于游观宾客日盈其门州境岁饥出家所藏万石赈贫乏多所全济乡人德之中年之后以家事付诸子放浪山水间诗酒自娱醉轩其自号也资禀简重喜怒不形于色弃官时年二十九至八十三乃终名士大夫为诗以吊者数十人先生长于尺牍所著鸡肋集丧乱以来止存律诗五卷而已今略载于此次冠卿韵云节物后先南北异人情冷暖古今同次赵献之韵云红缬退风花著子绿针浮水抽秧溪墅早春云久客交情谙冷暖衰年病骨识阴晴春日和德充云烟染绿丝迷别浦雨催红糁缀长条新诗云愁边日晷偏疑短梦里江乡未当归盘无兼味惭留客梦厌多岐不到乡赋雪云酒敌馀威翻索莫诗含幽思倍清新雨云岸涨鱼吹沫山空石转雷雪云舞风初学絮带雨不成花峰山寺云谷虚繁地籁境寂散天香云生古木千章秀山抱晴川一掌平怀士会云诗忙疏酒盏俸薄减厨烟感怀云玄晏暮年常抱病子山终日苦思归古诗尤有高趣恨不复见之矣(挽词今载于此掌饮令胥持国云山东夫子老河东谁与先生臭味同早岁遽辞名宦里百年常乐圣贤中醉轩风月千秋恨蜗室樽罍一梦空白玉楼成人不见空馀乡泪托东风 司经刘迎云百年陆陆变苍茫晚向山林得老苍孤干郁生陈柏树故基岿立鲁灵光谋生有道田园乐阅世无心寿命长何日车声过通德拜公一炷影前香 高平李仲略云早岁才猷著崎岖步世艰非嫌食周粟甘学抱吴关高义追东汉移文谢北山孤风激贪懦凛凛莫容攀平水毛麾云盖世清芬五十年直疑湖海水云仙不矜江夏无双誉便造南华第一篇就荒堪笑晚莼鲈托兴果谁贤佳城郁郁高名在应与台山万古传 西京都转运使丹元子田彦皋云琳琅风月三千首㳺戏尘凡八十三径尚存元亮五湖空负子皮舟 王元老云夫子人之杰魁然道纯乡闾连沛邑族系出虞宾清节冰壶莹孤标玉树新妙龄探桂窟雅志傲蒲轮事业传衣钵风流表搢绅斗南惟此老月旦复谁人忍死哭亡社偷安笑具臣斯文虽未丧吾道竟难伸彭泽不书宋东陵无负秦直从强健日收得自由身把臂言犹在回头迹已陈发书占绝笔感商麟去矣骑箕尾嗟哉厄己辰终天从此别穷壤向谁亲堕椁逢王果留灯待沈彬俱逝水丘蹠共荒搸书带缘新垄笛声起旧邻绝弦双堕泪挂剑一伤神蒙树悲长夜山花作好龟趺平木杪谁为写光尘 承旨党世杰云望西山以驰吊兮其下维德人抱明月以螭盘兮宁终屈而不伸天昏廓以四辟兮群飞纷其上翥将搏挐以并征兮惜冲风之落羽为佩兮为帷谁招余者兮余从与归青云岂难振迹兮顾揵结之不素玄豹自媚其文兮亦何嫌于隐雾诗书与友兮琴尊与㳺适意自安兮乐閒自休出吾馀以研桑兮犹足以比素封之侯惟清閒为秘福兮非有力能兼取虽神仙犹可畏兮曾莫乐于下土数与数相乘除兮常此夺而彼与陋岩栖之下槩兮心实往而迹藏出非徼而处非隐兮吾独蹈古人之所常随时委顺以终老兮噫先生为不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