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僧无可
作品评论
唐释子以诗传者数十家,然自皎然外,应推无可清塞(按即周贺)、齐己贯休数人为最,以此数人诗无钵盂气也。
李祐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全唐诗》作,误。
兹从《新唐书·宗室世系表上》。
唐高祖弟蜀王湛之后。
父纂,宪宗元和间江陵录事参军
生平事迹不详。
贯休有《赠李祐道人》诗,年代相距过远,疑非一人。
全唐诗》存诗1首。
卢仝中唐 796 — 835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75?—835 自号玉川子范阳(今河北涿州)人,一说济源(今属河南)人。
曾隐居登封少室山
终生不仕。
宪宗元和初,卜居洛阳
韩愈河南令,敬待之。
然生活贫困,终日苦读,足不出户。
精研《春秋》,韩愈赞曰:“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究终始”(《寄卢仝》)。
许顗彦周诗话》云:“玉川子春秋传》,仆家旧有之,今亡矣。
”约于元和七年(812),南游扬州常州等地。
文宗大和九年(835),甘露之祸起,宦官追捕宰相王涯卢仝适与诸客会食王涯馆中,且留宿,遂被捕杀。
韩愈孟郊贾岛马异有交往。
生平见《新唐书·韩愈》附《卢仝传》、《唐才子传》卷五。
卢仝性高古狷介,作诗奇谲特异,倾向散文化。
然自成一家,严羽称为“卢仝体”,谓“玉川之怪,长吉之瑰诡,天地间自欠此体不得”(《沧浪诗话·诗评》)。
张表臣则云:“韩愈文李白诗,务去陈言,多出新意,卢仝贯休辈效其颦,张籍皇甫湜辈学其步,则怪且丑,僵且仆矣”(《珊瑚钩诗话》卷一)。
全唐诗》存诗3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1首,断句1。
今通行者有《四部丛刊》本《玉川子诗集》2卷外集1卷,清孙之騄有《玉川子诗注》5卷。
诸葛觉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越州(今浙江绍兴)人。
曾为僧,法名淡然
宪宗元和间洛阳,与韩愈孟郊李益贾岛等交往甚密,有诗唱和。
约于元和十一年(816)韩愈规劝而还俗。
随州读书,韩愈有诗送之。
性耿介,不与世合。
约卒于宣宗大中以后。
事迹散见韩愈《送诸葛觉随州读书》诗韩醇注、孟郊《送淡然》、贯休《怀诸葛觉二首》及《唐诗纪事》卷三〇。
全唐诗》存诗2句。
另有与李益等联句诗1句,《全唐诗续拾》收之。
陈陶唐 803 — 879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03?—879? 字嵩伯,长江以北人。
进士不第。
文宗大和初南游,足迹遍于江南岭南等地,作诗投献赵棨、桂仲武罗让周墀韦廑等方伯连帅。
与任畹友善。
宣宗大中三年(849),隐居于洪州(今江西南昌)西山,与蔡京贯休往还。
令山童卖以为山赀,日以读书种兰吟诗饮酒为事。
卒,方干曹松杜荀鹤均有诗哭之。
其事迹多与南唐另一陈陶相混,后人多将二人误为一人,其集中亦混入南唐陈陶及他人作品,尚有待甄辨。
今人敏有《陈陶考》。
工乐府,《陇西行》传诵甚广。
其著《文录》10卷,已佚。
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1卷。
全唐诗》存诗2卷。
唐诗汇评
陈陶(803?
―879?
),字嵩伯,长江以北人。
初举进士,不第。
大和初南游,足迹遍今闽、浙、苏、皖、赣、、粤诸省,作诗投献赵棨、桂仲武罗让周墀韦廑等方伯连帅,与任畹友善。
大中中,隐于洪州西山,与蔡京贯休往还,令山童卖为山赀,日以读书种兰吟诗饮酒为事。
卒,方干曹松杜荀鹤均有诗哭之。
其事迹与南唐另一陈陶相混,宋以后多将二人混为一人。
工诗,长于乐府,有《文录》十卷,己佚。
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行世。
全唐诗》编诗二卷,亦混入南唐陈陶及他人作品。
罗邺唐末 831 — 896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31?—896? 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或谓余杭人,不确。
出身于豪富盐铁小吏之家,屡举进士不中。
早年曾出塞,后入幕于池州江西东川等州郡,晚年归吴县闲居。
生平见《唐摭言》卷二与卷一〇、《唐才子传》卷八。
与隐、虬号称“三罗”,与方干贯休等友善,诗风亦相类。
才清而绵致”(《唐摭言》卷一〇),“尤长于七言诗”(《唐诗纪事》卷六八)。
今人何庆善有《罗邺诗注》。
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3首,断句1。
僧处默中唐 832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
约为婺州金华人
生于文宗时期前后。
幼于兰溪出家,与安国寺僧贯休为邻,常作诗酬答。
后历游、润诸州,曾在庐山九华山居住。
又入长安,住慈恩寺
罗隐郑谷等为诗友。
约卒于唐末梁初。
有集,已佚。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约为金华(今属浙江)人。
约生于文宗时
幼于兰溪出家,与安国寺僧贯休为邻,常作诗酬答。
后历游杭州润州等地,在庐山九华山居住。
又入长安,住慈恩寺
罗隐郑谷等为诗友。
约卒于唐末梁初,裴说有诗哭之。
事迹见《唐才子传》卷三。
有诗集1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8首。
唐诗汇评
处默(约832-?
),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人。
初,与贯休同削染,邻院而居,时相唱和,诗名渐著。
曾游润州钱塘,与罗隐友善,后居留庐七。
有《处默诗》一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八首,残句一。
作品评论
《宋僧传•处默传》
贯休)句处默同削染,邻院而居,每隔篱沦诗互吟,寻偶对。
僧有见之,皆惊异焉。
僧栖白
唐诗汇评
栖白,生卒年里贯均未详。
江南僧,后居长安荐福寺宣宗朝为内供奉赐紫,历三朝。
诗名甚著,与诗人刘沧许棠张乔曹松李洞贯休齐己等均有酬唱。
有《栖白集》一卷。
全唐诗》存诗一卷。
裴坦唐 ? — 874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74 字知进排行十,郡望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
福建观察使裴乂之子。
文宗大和八年(834)进士第
累官中书舍人
懿宗咸通元年(860)知礼部贡举
次年,出为江西观察使
又为谏议大夫华州刺史
僖宗乾符元年(874)初,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数月后卒。
新唐书》有传。
庐山》卷四、《禅月》卷一二存诗1首、断句2,《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周朴唐末 ? — 879
作品评论
周朴从苦思中得猛句,陡目欲惊,其不合者亦多可憎,是贯休一流诗。
曹松晚唐 848 — ?
唐诗汇评
曹松(830?-?
),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潜山)人。
贾岛为诗。
进士举,久困名场。
曾栖于洪州西山,与贯休方干唱和,又曾游吴越湖南岭南等地。
乾符初,依李频建州
天复元年(901),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
时同榜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与均年逾七十,时号“五老榜”。
或云其年松年五十四,以第八人登第。
后归洪州
卒。
有《曹松诗集》三卷,己佚。
全唐诗》存诗二卷。
唐彦谦晚唐 ? — 893
作品评论
唐彦谦绝句,用事隐僻,而讽谕悠远似李义山
如《奏捷西蜀沱江驿》云:“野客乘轺非所宜,况将儒服报戎机。
锦江不识临邛酒,幸免相如渴病归。
”即李义山相如未是真消渴,犹放沱江锦城”之意也。
馀如《登兴元城观烽火》云:“汉川城上角三呼,护跸防边列万夫。
褒姒前烽火起,不知泉下破颜无。
”《邓艾》云:“昭烈遗黎死尚羞,挥刀斫石恨谯周
如何千载留遗庙,血食巴山武侯
”此即唐人《题吴中范蠡》云“千年宗国无穷恨,只合江边祀子胥”之句也。
《汉殿》云:“鸟去云飞意不通,夜坛斜月转桐风。
王寂虑无消息,却就真人觅钜公。
”首首有酝藉,堪吟咏,比之贯休胡曾辈天壤矣。
僧昙域唐末至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僧。
扬州人
约生于懿宗时
中年后居蜀,以诗僧贯休为师。
贯休卒后,于前蜀王衍乾德五年编次其遗作为《禅月》三十卷。
又与齐己相知,有诗什来往,但未及晤面。
工书,尤长篆书,颇传李阳冰笔意。
曾重集许慎说文》,行于蜀。
能诗,有《龙华集》,佚。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唐末至五代前期诗僧
扬州(今属江苏)人。
约生于懿宗时
中年后居蜀,以诗僧贯休为师。
贯休卒后,于前蜀后主乾德五年(923)编集其遗作为《禅月》30卷。
又与齐己相知,有诗什来往,然未及晤面。
事迹见《禅月》、《白莲集》、《宋高僧传》卷三〇。
工书,尤长篆书,颇得李阳冰笔意,为时所称。
曾重集许慎说文》行于蜀。
宋史·艺文志七》著录其《龙华集》10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3首,诗风与贯休相近。
昙域
贯休弟子。
精大小篆。
重集许慎说文。
胡汾唐末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全唐诗》误作胡玢
唐末处士,隐居庐山,苦心于五言诗。
懿宗咸通九年(868)李骘江西观察使,未予征辟,亦不阿附。
胡汾又曾居洪州西山
贯休曹松唱和甚频。
约卒于昭宗时曹松有诗哭之。
生平事迹散见《唐摭言》卷一〇,《禅月》卷一〇、卷一一、卷一三,《曹松诗集》。
全唐诗》存诗3首,断句1联。
舒道纪唐末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自号华阴子婺州(今浙江金华)人。
唐末赤松山道士
能诗,工篆书。
僖宗广明乱前,与诗僧贯休结识。
乱后,二人又曾相逢。
约卒于昭宗时贯休有诗伤之。
事迹见《禅月》卷一一、卷一六及《金华赤松山志》。
全唐诗》存诗2首。
吴融唐末 ? — 903
唐诗汇评
吴融(?
-903),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力学富文词。
进士,二十年不第,然才名甚著。
曾隐茅山,又徙居苏州长洲,时年将四十。
龙纪元年(889),登进士第
韦眧度讨蜀,表为掌书记,累迁侍御史
景福中,入朝为补阙员外郎
乾宁二年,谪官江陵,与贯休酬唱。
次年召入翰林,以礼部郎中学士,迁中书舍人兵部侍郎
天复元年朱全忠犯阙,眧宗奔凤翔,扈从不及,客阌乡
后复召还翰林,迁承旨学士,卒于官。
有《吴融诗集》四卷,又《制诰》一卷,已佚。
今有《唐英歌诗》三卷行世。
全唐诗》编诗四卷。
作品评论
昙域《禅月集后序》
有唐翰林学士兵部侍郎吴融……先师(按指贯休)长谓吾门人曰:“吴公文藻赡远,学海渊深。
僧齐己唐末至五代 864 — 937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64—937? 俗姓胡名得生湖南长沙(今湖南长沙)人。
幼孤,7岁至大沩山寺牧牛。
性颖悟,往往取竹枝画牛背为小诗,颇为僧人称赏,遂剃度为僧。
道林寺约10年,自号“衡岳沙门”。
后又徙居庐山东林寺
后梁龙德元年(921),于入蜀途中为南平王高从诲遮留于江陵,命作僧正,遂居龙兴寺。
性好放逸,爱乐山水,懒谒王侯。
乃作《渚宫莫问诗》以寄意。
约卒于后晋天福三年(938)前。
生平散见孙光宪《白莲集序》、《宋高僧传》卷三〇、《五代史补》卷三、《唐诗纪事》卷七五、《唐才子传》卷九。
己工诗,多才艺,能琴棋,擅书法,颇有诗名。
当时诗人如贯休孙光宪曹松沈彬方干等人多与之唱和。
所作《早梅》诗有“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之句,郑谷改“数枝开”为“一枝开”。
己深为钦服,称为“一字师”。
其诗多为登临题咏、酬和赠别之作,颇为时人推重,间亦流露佛教厌世之情,诚为唐末五代著名诗人。
孙光宪称其“趣尚孤洁,词韵清润,平淡而意远”。
至云“江之南,汉之北,缁儒业缘情者,靡不希其声彩”(《白莲集序》)。
明胡震亨亦评其诗“清润平淡,亦复高远冷峭”(《唐音癸签》卷八)。
己又曾与郑谷黄损等人共定葫芦、辘轳、进退等近体诗用韵诗格,又曾摭古人诗联,以类分为风、赋、比、兴、雅、颂。
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白莲集》10卷、《风骚指(旨)格》1卷,今传。
白莲集》有汲古阁本、《四部丛刊》影明抄本。
全唐诗》存诗10卷。
《全唐诗续拾》补诗3首,断句4,又与牟儒联句诗1首。
作品评论
齐己潭州人,与贯休并有声。
同师石霜
二僧诗,唐之尤晚者。
《四库全书总目》
唐代缁流能诗者众。
其有集传于今者,惟皎然、贯休齐己
皎然清而弱,贯休豪而粗。
齐己七言律诗不出当时之飞。
其七言古诗以卢仝马异之体缩为短章,诘屈骛牙,尤不足取。
惟五言律诗居全集十分之六,虽颇沿武功一派,而风格独遒,如《剑客》、《听琴》、《祝融峰》诸篇,犹有大历以还遗意。
其绝句《中庚午年十五对月》诗曰:“海澄空碧正团圞,吟想元宗此夜寒。
玉兔有情应记得,西边不见归长安
”惓惓故君,尤非他释子所及,宜其与司空图相契矣。
沈彬五代 864 — 961
唐诗汇评
沈彬(约865-?
),字子文洪州高安(今江西高安)人。
唐末,应进士举不第,浪迹衡湘,与诗僧齐己虚中游。
又曾入,与韦庄贯休杜光庭唱和。
后入,与孙鲂李建勋结为诗社。
李昪表为秘书郎,历员外郎,以吏部郎中致仕。
南唐中主南迁洪州尚在。
有《沈彬集》一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十九首,残句若干。
王贞白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信州永丰人字有道
昭宗乾宁中进士第
校书郎
天复时昭宗宦官劫持往凤翔,贞白即退居著书。
有诗名,尝与罗隐方干贯休等唱和。
有《灵溪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有道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人。
昭宗乾宁二年(895)进士第
久之,任校书郎
后因世乱,退居著书,不复仕进。
事迹散见《唐摭言》卷七、《诗话总龟》卷一一、《唐诗纪事》卷六七、《唐才子传》卷一〇。
贞白笃志于诗,播名当时。
其诗“清润典雅”(《唐才子传》)。
所作《御沟水》诗,自以为冠绝,其中有句云:“此波涵帝泽,无处濯尘缨
”以示诗僧贯休改“波”为“中”字,遂叹服,结为至交。
作诗颇多,曾手编诗300首及赋文等为《灵溪集》,今已佚。
全唐诗》存诗1卷又12首。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12首、断句3句。
唐诗汇评
王贞白,生卒年不详,字有道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南)人。
乾宁二年(895),登进士第
七年后,方授校书郎
天复中朱全忠犯阙,昭宗奔凤翔,遂退居著书,不复仕进,年于家山
明《》能诗,与罗隐方干郑谷贯休等唱和。
自编《灵溪集》七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一卷。
王涤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并州太原人字用霖
王涣从兄。
昭宗景福中进士第,累官中书舍人
哀帝天祐间,避乱入
四年春王审知开无遮大会,与诗人韩偓崔道融皆预会。
终于闽。
能诗,与贯休友善。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用霖,族望太原(今山西),《全唐诗》小传谓是琅邪(今山东临沂)人,恐误。
昭宗景福中进士第,累官中书舍人
天祐时避乱入四年(907)尝与诗人韩偓崔道融等从王审知设无遮大会。
后终于闽。
能诗,与贯休有交,有《寄王涤》诗。
事迹散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中》、《云溪友议》卷中、《唐诗纪事》卷六七。
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续拾》补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