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临江军新喻人,其先庐陵人,字宣卿。仁宗天圣二年进士。累官光禄卿。以论王安石新法不合,出知济州,多善政,寻乞致仕。吕大防表其所居为耆德坊。
禅师名德普。绵州蒲氏子。少尚气节。博观有卓识。见富乐山静禅。师合爪作礼曰。此吾师也。静与语奇之。携归山中。阴察之。其作止类老头陀。静曰。此子赋性豪纵。不受控御。而能折节。杵臼炊爨间。以事众为务。是为希有。年十八得度受具。秀出讲席。解唯识起信论。两川无敢难诘者。号义虎。罪圭峰疏义多臆识。擿其失处。诫学者不可信。老师皆数之。曰。圭峰清凉国师所印可。汝敢雌黄。蚍蜉撼树之论。汝今是矣。普叹曰。学者以名位惑久矣。清凉圭峰非有四目八臂也。奈何甘自退屈乎。佛法其微矣。此其兆也。时惟胜禅师还自江西。吕大防微仲。由龙图阁直学士。出镇成都。执弟子礼。日夕造谒(或室)。普衣禅者衣。窃听其议终日。一不能晓。归卧看屋梁。曰。胜昔尝业讲有声。吕公世所谓贤者。相与詶酢。敬信如此。而吾乃不信。可乎。然所疑未解。坐寡闻也。乃出蜀。至荆州金銮。夜与一衲。偶忘其名。衲见了山情庵主。普闻其饱参。问之曰。经论何负禅宗。而长老多讥呵之耶。衲曰。以其是识情义理。思想边量。非能发圣得道。脱有得道发圣者。皆藉之以为缘耳。傥不因自悟。唯经论是仗。则能读能知。能见解者。皆證圣成道去矣。宁尚与仆辈。俯仰耶。唯以死语是所知障。故祖师西来也(一本云。故明祖师西来之意也)。如经言。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汝信之乎。对曰。世尊之语。岂敢不信。衲曰。既信矣。则尚何区区远来乎。对曰。吾闻禅宗有别传法。故来耳。衲笑曰。是则未信。非能信也。普曰。其病安在。衲曰。积翠南禅师出世久。子见之。不宜后。见则当使汝疾有廖矣。普即日遂行。以熙宁元年至黄龙。问。阿难问迦叶。世尊付金襕外。传何法。迦叶呼阿难。阿难应诺。迦叶曰。倒却门前刹竿著。意旨如何。南公曰。上人出蜀。曾到玉泉否。曰曾到。又问曾挂搭否。曰。一夕便发。南公曰。智者道场。关将军打供。与结缘几时。何妨。普默然良久。理前问。南公俛首。普趋出大惊曰。两川义虎。不消此老一唾。八年秋。游螺川。待制刘公沆。请住慧云禅院七年。迁住禾山十有二年。元祐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谓左右曰。诸方尊宿死。丛林必祭。吾以为徒虚设。吾若死。汝曹当先祭。乃令从今办祭。众以其老。又好戏语。复曰。和尚几时迁化。曰。汝辈祭绝即行。于是帏寝堂。坐普其中。置祭读文。跪揖上食。普饮餐自如。自门弟子。下及庄力。日次为之。至明年元日祭绝。曰。明日雪晴乃行。至时晴忽雪。雪止普安坐。焚香而化。阅世六十有七。坐四十九夏。全身塔于寺之左。
赞曰。初云庵自九峰至庐山。诸方禅者毕集门下。杂还多英俊。而云庵尝敛眉曰。法道乃今而后。未可知也。有问其意。曰。先师在黄檗。众不满百。而明眼辈几半。今虽三倍当时。然才一两人耳。余时年少。心非其论。观元普两禅师。皆南公晚子也。而其行已卓绝。且如此。则云庵之言。如百衲帔。天寒岁晚。乃见效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7—1097
【介绍】:
宋京兆蓝田人,字微仲。吕大忠弟。仁宗皇祐初进士。调冯翊主簿,改永寿令。英宗即位,为太常博士,迁监察御史里行,谏英宗勿追崇濮王。神宗时除知制诰,坐环庆兵变,降知临江军。元丰初徙永兴军,时用兵西夏,大防调度有方,务在宽民。哲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迁吏部尚书,拜尚书右丞,进中书侍郎,封汲郡公。元祐三年,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与范纯仁等同掌国政,凡八年。绍圣中,以党论累贬舒州团练副使,循州安置。卒谥正悯。有《吕汲公文录》、《韩吏部文公集年谱》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越州山阴人,字辉中。仁宗嘉祐四年进士。官永康令。哲宗元祐初召为左正言,奏御史中丞赵君锡雷同俯仰,无所建明。迁起居舍人,再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改国子祭酒,出知明州。绍圣初,言者论其阿附吕大防、范纯仁,谪知信州。复落职,再贬水部员外郎,分司南京。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池州建德人,字以忠。神宗熙宁三年进士。哲宗绍圣间官尚书,极言朝廷罢吕大防、苏辙、范纯仁,用章惇、曾布、蔡卞之失,书奏免官。及蔡京用事,遂不复用。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吉州龙泉人,字明叔。郭知微弟。英宗治平二年进士。历知海州、濮州,提点梓州路刑狱,以荐为监察御史。哲宗亲政,上书请增谏官。迁殿中侍御史。究《神宗实录》诬罔事,请究治吕大防等。又请复元丰役法。历左司谏、中书舍人。报聘于辽。徽宗立,曾布用为工部侍郎,知太原府,召拜刑部尚书,知开封府,为翰林学士。旋入党籍。政和初卒。
全宋诗
李薰,生平不详。按其诗称王钦若、吕大防等人已故,又有诗作于“丙寅岁”,即高宗绍兴十六年(一一四六),则当为高宗时人。今录诗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