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陇西成纪人。李广子。为郎。武帝与韩嫣戏,嫣少不逊,当户击走嫣,帝以为勇。早卒。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陇西成纪人。李广少子。以校尉从骠骑将军霍去病击匈奴左贤王,夺其旗鼓,斩首甚多,赐爵关内侯,为郎中令。怨卫青令其父含恨而死,击伤青。青匿讳之。后从武帝猎甘泉宫,为霍去病所射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陇西成纪人。李广中子。为代郡太守。先李广死。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人。术士,善望气。李广数击匈奴有功,不得爵邑,官不过九卿,曾从朔问故。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人。景帝时,以数直谏为大中大夫。为人廉,谨于文法。武帝立,为长乐卫尉。元光元年,以中尉为车骑将军屯雁门。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出击匈奴。不识治军严明,与广不同,并为名将。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18
【介绍】:
西汉陇西成纪人。李广从弟。文帝时为郎。景帝时,积功至二千石。武帝元朔四年,以轻车将军从大将军卫青击匈奴,封乐安侯。元狩二年,代公孙弘为丞相。蔡才具名声均不如广,然广不得爵邑,而蔡为列侯,位三公。后坐盗取景帝阳陵地获罪,自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14
【介绍】:
西汉汉中成固人。武帝建元二年,以郎应募出使月氏。经匈奴,被扣留前后达十一年。身历大宛、康居而抵月氏。元朔三年归汉,在外共十三年。拜大中大夫。元朔六年,以校尉从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拜博望侯。元狩二年,为卫尉,与李广出右北平击匈奴,失期当斩,赎为庶人。元狩四年,又以中郎将出使乌孙,并分遣副使至大宛、康居等通好,西域始通。官至大行。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翁壹。西汉雁门马邑人。为当地豪帅。武帝元光二年,听将军王恢建议,使壹私出塞与匈奴交易,佯为卖马邑城以诱匈奴单于入塞。武帝命韩安国、王恢、李广等将兵三十余万匿马邑旁谷中。然为单于中途察觉,还去。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北地郁郅人。初事景帝。武帝元光二年,以太中大夫为材官将军,与韩安国、李广等率三十万众屯马邑谷中,诱致匈奴单于,伺机袭击。单于入塞,中途觉察,引兵而逃。元朔元年,匈奴犯边,息率兵出代,获首虏数千级。又从卫青出云中,反击匈奴,杀敌数千。元鼎六年,帅众十万人,平定西羌。凡三为将军,皆无大功。其后任中尉、大行。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74
【介绍】:
西汉陇西成纪人,字少卿。李广孙。善骑射。武帝时为建章监。拜骑都尉,率锐卒五千,教射于酒泉以备胡。天汉二年,贰师将军李广利将三万骑出酒泉击匈奴,使陵为之将辎重。陵请自当一队。遂率步卒五千人出居延,数败匈奴。然匈奴骑多,陵矢尽力竭而降。单于以为右校王,以女妻之。传陵教匈奴用兵,武帝信之,族灭其家。昭帝立,霍光遣使招之,不还。居匈奴二十余年,病死。
全后汉文·卷六十一
咸,字元卓,(《陈球传》作「元贞」,与《琉纪》注及蔡邕撰碑不合。)汝南西平人,前将军李广之后。顺帝时举孝廉,除郎中。光禄又举茂才,迁卫相,授高密令,迁徐州刺史,拜渔阳太守,迁度辽将军,徵为河南尹。母忧去官。桓帝时徵拜尚书,历仆射、将作大匠、大司农、大鸿胪、太仆。建宁四年,代闻人袭为太尉。熹平二年以疾致仕。四年卒,年七十六。(《广传》注引《谢承书》,「李咸以建宁三年自大鸿胪为太尉,」《袁宏纪》则「熹平三年,以河南尹李咸代段颎为太尉。」《袁纪》当误。然《范史》载咸为太尉,在建宁四年三月,而蔡质《典仪》,「是年七月立宋皇后,袭授玺绶,」又似袭尚未免。诸书互异,所未详也。)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代人。拓跋圭在贺兰部,贺染干遣人刺之,古真密以驰告。染干疑古真泄其谋而执拷之,以两车轴押其头,伤一目,不服,免之。后屡从征战,降贺兰、纥突邻、纥奚三部落及河以南各部,又从平中原,以功赐爵束州侯。明元帝时为鸿飞将军。卒于定州刺史。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开封人。名妓。原姓王,为染局匠女,四岁丧父,入娼籍李家。色艺双全,慷慨有侠名,号“飞将军”。与周邦彦等往来,以歌舞名动京师。相传徽宗微行,屡至其家,赐予甚多。又云入宫封瀛国夫人。钦宗嗣位,尝献资助饷抗金,并乞为女冠。靖康中,家遭籍没。后流落浙、湘。一说开封沦陷,被张邦昌送往金营,怒斥邦昌,吞金簪自尽。
弘范字仲畴,河内人,蔡国公柔第九子也。中统初,授行军司马,以平济南李璮功,进顺天路管民总管,移守大名。六年,授益都淄莱等路行军万户。十一年,北兵渡江,弘范为前锋,长驱至建康。屡败宋师,上其功,改亳州万户。后赐名拔都,从中书左丞董文炳由海道会丞相伯颜,进次近郊,宋主上表降,师还,授镇国上将军、江东道宣慰使。十五年,张世杰立广王炳于海上,授弘范蒙古汉军都元帅,往平之。十六年正月庚戌,由潮阳港发舶入海。辛酉二月甲申,战于厓山,宋师大溃,陆秀夫抱宋主炳赴水死,岭海悉平,磨厓山之阳,勒石纪功而还。十月入朝,未几疾作,端坐而卒,年四十三。赠银青荣禄大夫、平章政事,谥武略。至大四年,加赠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齐国公,改谥忠武。延祐六年,加封淮阳王,谥献武。仲畴善马槊,颇能为歌诗,幼尝学于郝信使经,故属意文事为甚。邓侍郎光荐曰:公天分英特,虽观书大略,率意吐辞,往往踔厉奇伟。据鞍从横,横槊酾酒,叱咤风生,豪快天纵,类楚汉烈士语。许治书从宣曰:王以事业之馀,适其情性,而聊以见之吟咏。雅韵清辞,雍容谐协,固非服介冑者所能及。至其读韩信、李广传诸作,英气伟论,卓荦发扬,又岂拘拘律度之士所能道哉。
曩者,天兵克季宋于崖山时,则淮阳献武王实以元帅统师,爰振其武用,熸赵烬,勋劳之大,载在史册,藏之金匮,天下后世知其功高。
乃若词章之盛,人或不能尽知也。王之里人金台王氏尝以王之诗歌、乐府刻于其家敬义堂。虽特其仅存之稿,然,于是足以知王之词章为优为耳。盖王以事业之馀,适其性情而聊以见之吟咏,往往托物感兴为多,而在于射猎击毬之事者无几。况夫,雅韵清辞,雍容谐协,固非服介胄者之所能及。至其读韩信、李广传诸作,英气伟论,卓荦发扬,又岂拘拘律度之士所能道哉。
惟王世在名门,天资超迈,幼尝学于郝公伯常,而友邓公光荐,恒与钜儒学士大夫交,故属意文字为甚。王之子恒阳忠献王历事累朝,弼成文治,为世文臣。平生立朝,大节若汉之丙魏、唐之房杜,皆王所素教焉。今其曾孙旭为江南诸道行御史台监察御史访求先世遗文,得敬义堂所刻。顾其集,犹王之旧谥“武烈”题其首,欲重梓之,从宣因僭为之叙,以著王之好儒尚文,辞章祇其馀事,且使天下后世之人知王之世家不独高于武功也。
至正十年庚寅九月吉日 中宪大夫江南诸道行御史台治书侍御史 许从宣 谨叙
故都元帅赠平章谥武烈张公,讳宏范,字仲畴,河内人,蔡国武康公第九子也。天分英特。少从郝经学士,虽观书大略率意,吐辞往往踔厉奇伟,据鞍纵横,横槊酾酒,叱咤风生,豪快天纵。其诗类楚汉间烈士语。余尝谓气,文章之主,诗笔特功名馀。豪曹氏父子,气雄建安。刘越石悲愤之作,犹度越晋人远甚,斛律金《敕勒》、六朝文士所无,唐刘幽求、严武、张建封辈,一联半句音节豪宕,自别是。固难以常人捡押翰墨,径畦论也。中原,文献荒芜,士少有,得辄自有馀。惟武烈公所作,未尝属稿,篇什随手散落,后亲友网罗遗失,得其仅有者,为诗词若干。将传于后,属余序。惟立功立言,自古难并勋业,盖世往往掩其他长。矧公文章,赫赫照映,非出偏长以与文士角逐者,然英英在纸,略见其人决非营度出吻,笔下辄止者所能学,亦非凌烟阁上进贤冠、大羽箭所能尽存之穹壤。要是:古今一奇。
庐陵邓光荐序
维基
王越(1426年12月3日—1499年1月12日),字世昌,直隶大名府浚县(今河南省浚县)人,景泰辛未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封威宁伯。景泰元年(1450年)庚午科顺天乡试第三名举人,景泰二年(1451年)联捷辛未科进士,授监察御史,出按陕西。父亲去世时,王越因为不等待继任者来接任就回乡,被都御史弹劾,得到景帝宽免。天顺初年,启用掌管道章奏,拜为山东按察使。天顺七年(1463年),大同巡抚都御史韩雍召还,明英宗感叹继任人选难觅,大学士李贤遂举荐王越,英宗召见,晋为右副都御史赴任。方行即遭母丧,夺情视事。王越到任后,修缮器甲,精简兵卒,减课劝商。成化三年(1467年),抚宁侯朱永征毛里孩,王越赞理军务,同年秋,兼任宣府巡抚。成化五年(1469年),蒙古军侵犯河套地区,延绥巡抚王锐求援,王越率军赶赴,在榆林,派遣游击将军许宁出西路龙州、镇靖诸堡,范瑾出东路神木、镇羌诸堡,而自己与中官秦刚守榆林城为声援。各路部队均获胜,敌军撤退。次年,归程途中抵达偏头关,延绥告警。兵部弹劾其擅自撤兵,明宪宗下诏不降罪,命其赶赴延绥为援,随后破军。后晋升为右副都御史,之后与朱永共同讨伐阿罗出,在开荒川获胜,之后论功升至右都御史。成化六年,加总督军务,负责西方战事,之后与敌军交战。成化七年,遣侍郎叶盛至军商议,当时明军疲劳,请求休兵,与叶盛归还。廷臣认为河套地区不平,三边终无宁日。当时虽然派遣八万部队,但将权不一,迄无成功,宜专遣大将调度。于是拜武靖侯赵辅为平虏将军,敕陕西、宁夏、延绥三镇兵皆受节制,王越总督军务。但战事不利,王越、赵辅纷纷上书蒙古势力强大,必须调遣至少精兵十五万,否则应当退到内地。当时科道纷纷弹劾两人欺谩,恰逢赵辅得病召还,命宁晋伯刘聚代任。成化七年,王越与刘聚在温天岭击败蒙古军,晋升为左都御史。当时明朝三次调换大将,但都以王越总督军务。经过数次战斗蒙古军决定大举进攻。同年九月,满都鲁及孛罗忽、癿加思兰留妻子老弱于红盐池,大举深入,直抵秦州、安定。王越则绕道率延绥总兵官许宁、游击将军周玉各将五千骑为左右哨,出榆林,逾红儿山,涉白盐滩,进攻其后方,并大获全胜。满都鲁等因丧失妻子畜产,自此不敢再居河套地区,西陲从此数年安定。成化十年,廷议设总制府于固原,举定西侯蒋琬为总兵官,王越提督军务,控制延绥、宁夏、甘肃三边,总兵、巡抚均听从其节制。后下诏罢免蒋琬,以王越代任,至此三边设总制。后论功加封为太子少保。当时纪功郎中张谨、兵科给事中郭镗等弹劾其滥杀冒功,王越方自以功大赏薄,遂怏怏,称疾还朝。次年与左都御史李宾同掌都察院事,兼督十二团营。汪直掌管西厂用事,与王越结交。王越在朝廷上遇到大学士刘吉、刘珝,称「汪直行事亦甚公。如黄赐专权纳赂,非直不能去。商、万在事久,是非多有所忌惮。二公入阁几日,何亦为此?」刘珝则答道「吾辈所言,非为身谋。使值行事皆公,朝廷置公卿大夫何为?」王越不能回答。兵部尚书项忠罢免,王越应当升迁,但朝廷却授予陕西巡抚余子俊,王越感到不平,请解营务,优诏不许,御史自陈屡次战功,被以前兵部尚书白圭压下,乞求加官行赏。余子俊亦称王越赏不酬功,于是王越进兵部尚书,仍掌都察院事,加太子太保,封威宁伯。明年,寇犯延绥,王越调兵援助,颇有斩获,后因调兵与汪直结怨。次年,下诏夺爵除名,谪居安陆,三子以功荫得官者,皆削籍。弘治七年,尚书讼冤,诏复左都御史,致仕。给事中季源、御史王一言交章论。弘治十年,达延汗寇犯甘肃,廷议复设总制官,先后会举七人。吏部尚书屠滽举荐王越,于是王越恢复原职,加封太子太保,总制甘、凉边务兼巡抚。王越言甘镇兵弱,非用延、宁两镇兵难以克敌,后请兼制两镇。次年分兵进攻获胜。后加少保,兼太子太傅。之后朝廷制置哈密事宜。恰逢李广得罪死,后连坐至王越。王越闻忧恨,同年冬卒于甘州。赠太傅,谥襄敏。弘治十二年,新科进士王阳明奉旨送王越灵柩回浚县安葬,奉工部委派监督营造王越的坟墓。浚县流传有王阳明梦中得王越宝剑的传说。
维基
胡爟(?—1501年),字仲光,直隶太平府芜湖县人,民籍。弘治五年(1492年)壬子科应天乡试第十四名举人,六年(1493年)联捷癸丑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改户部浙江司主事。十年(1497年),进言建议明孝宗清理中官李广、杨鹏等人,疏留宫中。李广不久去世,胡爟并未因此得罪。十四年(1501年)春,奏乞养病,卒于家。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46—1522
【介绍】:
明浙江余姚人,字德辉,号宝庵,晚号海日翁,学者称龙山先生。守仁(阳明)父。成化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弘治中累官学士少詹事,在讲幄最久,太监李广贵幸时,讲《大学衍义》,指陈甚切。官终南京吏部尚书。
维基
罗玘(1447年—1519年),字景鸣,号圭峰,江西南城睦安乡磁圭人,是明朝中叶政治人物和学者,成化丁未进士。他曾官至南京吏部右侍郎。见陈学霖《宋明史论丛》(2012年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第185页「明朝「国号」的缘起及「火德」问题」。学者称他为圭峰先生。罗玘出生于仕宦家族,在家中四兄弟之中(罗网、罗坦、罗经、罗纯)排行第二。罗玘自幼敏而好学,博览群书。年少时,他入国子监。祭酒丘浚试其文章,结果令人甚为叹服。在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罗玘中式顺天乡试解元。次年中进士,并被选为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一职,进侍读见黄佐《翰林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九〈经筵恩赉〉)第966页:「正德元年〔1506〕,开经筵,赐宴及白金䌽币有差。知经筵事者,太师兼太子太师英国公张懋,‧‧‧‧‧‧太常少卿兼侍读费宏,左春坊左庶子兼侍读毛澄,左春坊左谕德兼侍讲毛纪、傅圭,右春坊右谕德兼侍讲蒋冕,侍读罗玘,修撰石宝也。」。。他从此更加钻研古文,经常手不释卷,诵读不辍。另外,罗玘为人严谨,勤政务实,勇于直言正谏,所以为世人敬畏。弘治九年(1496年),武冈知州刘逊被岷王膺鉟诬陷下狱。给事中庞泮、御史刘绅等前来进谏,同囚于狱中。见《明史》(四库全书本)卷15:「夏四月戊子以岷王膺鉟奏逮武冈州知州刘逊、给事中御史庞泮、刘绅等諌下锦衣卫狱」。于是,罗玘进言应以宽容态度去处理国家事务。弘治十一年(1498年),宦官李广得罪太皇太后而自杀身亡。他遗下一书记述群臣与其交往之事。明孝宗阅后十分震怒,于是下令捉拿其党羽。罗玘上疏言孝宗不能只靠一封李广的遗书去治大臣罪,否则延祸无辜。他建议只要密加查访就可以迫使确实牵涉在内的人引疾而退或者以其他事宜斥责他们,以免人人自危,有失朝尊。到了弘治十八年(1505年),户部郎中李梦阳应诏上书,却遭寿宁侯张鹤龄诬陷下狱。罗玘为其申诉得以保全。及后罗玘升为侍读。见《明史》(四库全书本)卷286:「罗玘传臣请降敕密谕使引疾退或斥以他事庶,不为朝廷羞而仕路亦清。李梦阳下狱,玘言寿宁侯托肺腑当有以保全之。梦阳不保为侯累,帝深纳焉,秩满进侍读。」。在正德元年(1506年),罗玘升为南京太常寺少卿。时正值宦官刘瑾乱政,大学士李东阳依附权势,逢迎刘瑾。但朝政多有微言。罗玘虽然为李东阳所推荐,反而能弃私交而不毁大义。他修书予李氏,责备他助纣为虐,并与他断绝交往。不久,他升为太常寺卿。直至正德二年(1508年),他又升为南京吏部右侍郎。当时宦官刘瑾导明武宗享乐、矫旨行事,以致国库空虚。而朝臣亦上疏劝谏,言辞激切。但明武宗不纳谏,罗玘因此而常常忧虑国事。四年后,即正德七年(1512年),他入京考绩,托病辞官归隐,从此潜心学问。他于《红梅》一诗曾抒发了他当时托病辞官的心境:「西湖残雪候多时,却恨前年被雪欺。且学杏花红似锦,暂邀啼鸟到南枝。」另外,罗玘辞官后看到地方官吏对百姓不断加重苛捐杂税而深感不安。在正德九年(1514年),宁王朱宸濠图谋叛逆,他因素仰罗玘名声,便派人送来厚礼以结交罗玘。但罗玘坚拒不受,避居金溪深山。正德十四年(1519年),朱宸濠发动叛乱。罗玘虽然抱恙,仍然修书一封声讨宁王,并与朝廷守臣相约讨伐之事。但是还未成事罗玘便病殁。其遗体葬于金溪三十一都张公岭项山寺左侧。以上资料根据罗玘《文肃公圭峰罗先生文集》整理而成。罗玘在家乡创办了圭峰书院,著书立说。其一生著有《圭峰文集》18卷,《续集》14卷,《类说》2卷及《圭峰奏议》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永康人,字希曾。弘治六年进士。授刑科给事中。劾皇后弟寿宁侯张鹤龄等恃恩冒荫,中官李广矫命干政,改南京工科,奏罢岁取苏州细密苧布、福建改机、陕西驼绒,民称便。升广东副使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