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沈周明 1427年11月21日 — 150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27—1509 【介绍】: 苏州府长洲人字启南号石田又号白石翁
少时从学于陈孟贤,博览群书。
文章得力于《左传》,诗宗白居易苏轼陆游,字仿黄庭坚
画取法宋元诸家,自成一家,为一代大师,又与唐寅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大家,而文、唐均其后辈。
终身未仕。
兴至对客挥洒,烟云盈纸。
画成自题诗或作题记,亦多精采。
诗画传布天下。
有《客坐新闻》、《石田集》、《江南春词》、《石田诗钞》、《石田杂记》。
字启南长洲人
景泰中,以贤良荐,辞不赴。
有《石田集》十卷。
(《四库总目》:以画名一代,诗非其所留意。
晚年画境弥高,颓然天放,方圆自造,惟意所为。
诗亦挥洒淋漓,自写天趣。
盖不以字句取工,徒以栖心丘壑,名利两忘。
风月往还,烟云供养。
其胸次本无尘累,故所作亦不周不琢,自然拔俗。
寄兴于町畦之外,可以意会而不可加之以绳削。
其于诗也,亦可谓教外别传。
《怀麓堂后槁》:石田寄意林壑,博涉古今图籍。
以毫素自名,笔势横绝,夐出蹊径,片楮疋练,流传遍天下。
情兴所到,或形为歌诗,互以相发。
《匏翁家藏集》:石田古今诸体,各臻其妙。
溪风渚月,谷霭岫云,形迹若空,姿态倏变,玩之而愈佳,揽之而无尽。
所谓清婉和平,高亢超绝者兼有之。
王鏊震泽集》:石田作绘事,峰峦烟云,波涛花卉,乌兽虫鱼,莫不各极其态。
或草草点缀,而意已足,成辄自题共上,时称二绝。
怀星堂集》:公壮岁诗纯唐格,后更自不足,卒老于宋,悉索旧编毁去,后学者皆不知此,馀为惜之。
甫田集》:先生诗初学唐人,雅意白傅
既而师眉山为长句,已又为放翁近律,所作莫不合作。
然其缘情随事,因物赋形,开阖变化,纵横百出,初不拘拘乎一体之长。
南濠诗话》:沈先生启南以诗豪名海内,而其咏物尤妙。
予少尝学诗先生,如《咏门神》云:「检尔功名惟故纸,傍谁门户有长情?
」杨花云:「借风为力终无赖,与水何缘却托生。
」又尝作落花诗:「美人天远无家别,逐客春深尽族行。
」不拘拘题目,而亦不离乎题目,兹其所以为妙也。
四友斋丛说》:馀至姑苏在衡山斋中,论及石田之诗,曰:「先生诗但不经意写出,意象俱新,可谓妙绝,一经改削,便不能佳。
今有刻集,往往不满人意。
」因口诵其率意者二三十首。
即馀所见石田题画诗甚多,皆可传咏,与集中者如出二手,乃知衡山之论不虚也。
《丹青志》:沈周绘事为当代第一,山水人物、花卉禽鱼、悉入神品。
其画自唐、宋名流,及胜国诸贤,上下千载,纵横百辈,兼总条贯,莫不揽其精微。
每营一障,则长林巨壑,小市寒墟,高明委曲,风趣洽然,使夫鉴者若雾生于屋中,山川集于几上,视众作真培填耳。
一时名士,如唐寅文壁之流,咸出龙门,往往致于风云之表。
信平国朝画苑不知谁当并驱也!
《六砚斋笔记》:沈启南才情洒落,见于所作画上题语,想其一时满志,气酣神纵,不知其工也。
如《赋帘影》:「谁放春下曲琼,一重薄隔万重情。
珠光荡日花无语,疏影通风笑有声。
外面令人倍惆怅,里边容眼自分明。
知无缘分难轻入,敢当杨花燕子争。
」情思骀宕,如少年不自持者。
考公生平笃行,乃知是广平梅花》耳。
《六砚斋二笔》:沈石田小帧四时山水,仿北苑笔,在鸟戍人家,题句亦甚豪迈。
中原七子辈谈诗,谓启南本富诗才,而以题画取办仓猝,故遂入别调。
此犹咎张旭纵酒,吴生涂鬼,致笔踪狼藉也,可笑。
沈诗曰:「红满枝头绿满湖,水边人影夕阳孤。
春波消雪三千顷,赊与溪翁作酒壶。
」「雪压高居玉树中,晓来寒栗不禁风。
村沽急办双罂碧,卯饮聊充两颊红。
」「长竿不属忙人弄,要自闲人管领之。
钓月哦风一般趣,黄尘没马是何时。
」「湖上新晴宿雨收,平头肪子贴天游。
瘿尊容得三千斛,大醉去题黄鹤楼
」又,十年前馀购得石翁奇画一轴,幅阔二尺有咫,高六尺,作翠峰攒天,仅分两聚,下略露陂麓,列树五株,四直一偃,对岸两松亭,亭中虚三尺馀,尽是气涌郁,挂之屏几间,蒸然欲浮屋也。
神来之妙如此。
翁亦极满志,题句:「翠倚高天玉出奇,淋漓元气太阴垂。
匡庐嵩少凭君指,醉裹狂挥醒不知。
」 《扣舷凭轼录》:姑苏沈启南尝有诗题赵子昂画马:「隅目晶荧耳披,江南流落乘黄姿。
千金千里无人识,笑看胡儿买去骑。
李文正公亦有一绝:「宋家龙种堕燕山,犹在秋风十二闲。
千载画图非旧价,任他评品落人间。
」二诗之意,皆惜子昂事元之非也。
夷白》:王文恪公鍪自内阁归时,石田先生病,亟遣人间之。
:「勇退归来说宰公,此机超出万人中。
门前车马多如许,那有心情问病翁。
」字墨惨淡难识,遂为绝笔。
后二日而卒。
今集中不载。
画禅室随笔》:石田先生于胜国诸贤名迹无不摹写,亦绝相似,或出其上。
倪迂一种澹墨,自谓难学。
先生老笔密思,于元镇若淡若疏者异趣耳。
《笔精》:沈启南画入神品,而亦清真可咏,不必观丹青水墨,亦可当生绡粉本也。
曹履吉博望山人稿》:石田翁画多用退笔,中锋作小斧劈,当是以意少变北苑,而其源则实出巨然僧、道人,苍郁秀润,并极出蓝之妙。
张丑清河书画舫》:明画学,自刘廷美开山之后,尝推沈启南为广大教化主。
唐子畏之清真,文徵仲之古雅,足可南宗北派也。
孙承泽庚子消夏记》:尝见石翁题画有绝佳之,而集中俱不载,安得有心人,肯大为搜罗以成快编也。
田按:明四家画称沈、文、、仇。
白石翁画、均是苍坚一派,惟画神明模范,深入董、巨之室,则不受拘束,吐词天拨而颓然自放,俚词谏言亦时拦入,然其奇警之处,亦非拘拘绳墨者所能梦见也。
画家有粗文细沈之目。
馀见翁《和香亭图》,工细绝伦,洵称合作。
独借十洲不能诗,未免有彭渊材之恨耳。)
唐寅明 1470年2月4日 — 1523年12月2日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0—1523 【介绍】: 苏州府吴县人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
周臣学画。
弘治十一年举人第一。
会试时,牵涉科场舞弊案,下诏狱,谪为吏,耻不就。
游名山大川,以卖画为生。
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精。
宁王朱宸濠厚礼聘之,察其有异志,佯狂而归。
筑室桃花坞,与客日游宴其中。
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称明四家。
诗文亦工。
有《画谱》、《六如居士集》。
词学图录
唐寅(1470-1524) 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又号桃花庵主逃禅仙吏
苏州吴县人
明弘治十一年(1498)以第一名中举,世因以"唐解元"称之。
以画名,与沈周文徵明仇英有"明四家"之目。
诗文与徐祯卿文徵明祝允明并称"吴中四才子"。
有《唐伯虎全集》,词在集中。
文徵明明 1470年11月6日 — 155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0—1559 【介绍】: 苏州府长洲人初名璧,以字行,更字徵仲号衡山
文林子。
吴宽学文章,从李应桢学书法,从沈周学画。
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又与沈周唐寅仇英同以画名,号吴门四家
为人谦和而耿介,宁王朱宸濠慕名相聘,托病不赴。
正德末岁贡生试吏部,授翰林院待诏
不事权贵,尤不肯为藩王、中官作画。
旋致仕归。
四方人士求诗文书画者,络绎道路。
善诗文,工行草,精小楷。
画尤胜,擅山水、花卉、、人物,有室名玉磬山房。
又熟于元末明初故家遗老之轶事。
每与人言,历历如数家珍。
既卒,私谥贞献先生
有《甫田集》。
人物简介
文征明(一四七零—一五五九)初名璧字征明号衡山居士长洲人
擅画山水,名重当时,与唐寅沈周仇英合称“明四家”。
能诗,工行、草、隶书,尤精小楷。
正德末岁贡生荐授翰林院待诏
有《甫田集》。
仇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苏州府太仓人号杜陵内史
仇英女。
善画山水人物,绰有父风。
弘历清 1711 — 1799
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清朝乾隆皇帝
乾隆帝是中国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六十年,期间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其文治武功颇为后世称誉。
乾隆帝热衷诗词,据说一生作诗4万多首。
乾隆帝虽未曾亲至黄鹤楼,但所作《南苑行宫题仇英黄鹤楼图用崔颢韵兼效其体》谓“高楼江夏今好在,我欲寻之叹路悠”,《黄鹤楼歌题邹一桂画》谓“黄鹤楼高古名迹,向所俯仰徒存思”,表达了切切的向往之情,于此亦可见当年黄鹤楼名声之盛。
吴求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安徽休宁人初名俅字彦侣
能诗。
善画人物,师法仇英
柳遇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苏吴县人字仙期
工画人物树石、幽花细草以及玩物器皿,色色佳妙,仅次于仇英
毕澄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苏常熟人字小痴
画人物宗仇英,山水亦清润有致。
钮枢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苏吴县人字汉藩
工画仕女,宗仇英技法,求者甚众。
陈尹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苏青浦(今上海青浦区)人,字莘野号云樵
善画人物山水花鸟。
王原祁评其画云:“前无十洲(明仇英),后无章侯(明陈洪绶),可入神品。”
马俊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湖北安陆人
善画,画花卉宗徐熙、人物宗仇英
性孤介,官长或逼之作画,事毕即引身自退。
金礼嬴
秋红丈室遗诗·陈文述序
仲瞿继室山阴金云门女士精绘事,工界画人物,近刘松年赵千里仇实父诸家,为海内大宗,非止闺房中巨擘也。
余生平所见,如《西王母降集灵台》《班婕妤辞辇》《唐昌观女仙观玉蕊花》《吴采鸾写韵》《江采蘋作楼东赋》《周娥皇邀醉舞》诸图,及他仙佛像甚多。
建安七子图》大幅,今藏余家。
画辄有题,及附见仲瞿集凡数十首,属姬人湘霞录为《秋红丈室遗诗》一卷,附仲瞿诗以传焉。
道光庚子中秋颐道居士书于春谷官舍之碧城书局。
承龄清 1814 — 1865
维基
承龄(1814年—1865年)字子久一字叔度号尊生一号藏庵别号净业渔人,裕瑚鲁氏,满洲镶黄旗人
进士出身清朝官员、词人。
道光壬辰(1832年)顺天乡试举人丙申(1836年)恩科进士
礼部主事礼部掌印郎中历官贵州安顺府知府贵阳府知府贵州按察使贵州布政使
曾任《钦定科场条例》(1852)提调官
工书法,身后其子恩元搜集遗墨,成《藏庵石刻》一册。
工词,诗亦清新雅健。
著有《大小雅堂诗集》四卷(清光绪十八年(1892)由其长子恩元刊印,状元徐郙作序,榜眼文廷式题跋)、词集《冰蚕词》一卷(张之洞将它列入《书目答问》,作为推荐之书,并将纳兰性德承龄列入清代著名词家)、《六朝律造》十二卷。
承龄师从正白旗满洲嘉庆十年(1805年)乙丑进士兵部尚书叶赫那拉氏那清安;幼年时曾跟随乾隆五十一年(1786)科举人丁应銮(字仙坡)学习。
正黄旗蒙古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乙巳恩科进士柏春结社为诗。
贵州任职时,与莫友芝相唱和。
他的《庆清朝·登蓟州独乐寺阁》词中写道:“试向蓟门极目,见五云飞处,远树浮。
山僧解事,雁堂曾识龙斿。
闻道百灵杂沓,半天风雨谒珠邱。
阑干外、翠微万叠,遥拱神州”。
他的《八声甘州·太和周春甫继煦别驾旧有桐阴山馆小照转题失去复得仇十洲画景物相合遂以代图属题》词中写道:“颇怪当年画史,为谁营丘壑,留伴疏狂。
只青溪几曲,欲问转茫茫。
莽天涯、猿啼鹤怨,尽容他,清簟送斜阳。
蘋洲外、待携渔笛,同谱沧浪”。
杨钟羲承龄的诗词评论是:“缠绵悱恻,有少陵忠厚之遗。
......所作风华流丽,出入初唐”(见《雪桥诗话全编》,vo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