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25—62
【介绍】:
东汉南阳穰人,字少卿。新莽时,与诸生逃于北地。刘玄更始时为谏议大夫。刘玄死,为之发丧,不从刘秀。光武建武十三年应大司马吴汉辟举高第,迁并州牧,有清平称。明帝初拜司徒,在朝廉直。丹出典州郡,入为三公,而家无遗产。
全后汉文·卷二十二
熹,字伯阳,南阳宛人。更始初,征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以破王寻、王邑功拜中郎将,封勇功侯。建武初,拜简阳侯相,迁平原太守。后征为太仆,拜太尉,赐爵关内侯。明帝初,封节乡侯,寻坐事免,起为卫尉,行太尉事。章帝初,进太傅,录尚书事。建初五年卒,年八十四。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8
【介绍】:
东汉扶风茂陵人,字叔虑。耿弇弟。光武建武四年为黄门侍郎,历任射声校尉、五官中郎将。时乌桓、鲜卑屡寇外境,而南匈奴王愿称藩御寇,诸公卿皆以为不可许,国独奏请承认薁鞬日逐王比为呼韩邪单于,帝从其议,由是北边安宁。国数言边事,帝器之,迁大司农卒。又尝上言宜置度辽将军,左右校尉,屯五原,以防逃亡。明帝追思其言,如其议而置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1
【介绍】:
东汉南阳湖阳人,字子张。王莽末入绿林军。刘玄更始时,为侍郎,从刘秀破王寻等,拜振威将军。后归刘秀,参与镇压尤来、五幡等部义军。刘秀即帝位,为侍中、骑都尉。与盖延、耿弇等击刘永、庞萌、隗嚣,以功封杨虚侯。明帝初,拜捕虏将军,破西羌。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3
【介绍】:
东汉广汉雒人,字乔卿。初为广汉主簿。光武帝建武中为尚书令,晓习故事,多所匡益。拜荆州刺史,有殊政,百姓称便而歌之。明帝巡狩南阳,赐以三公之服。永平四年拜河南尹,卒于官。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会稽山阴人,字子阿。少为郡督邮,举孝廉,辟大司徒侯霸府。历瑕丘、堂邑令。明帝时为尚书仆射。车驾数幸广成苑,意以为从禽废政,当车陈谏。明帝性偏察,唯意独敢谏诤,数封还诏书。臣下有过失辄救解之。出为鲁相,卒官。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6—109
【介绍】:
东汉鲁国薛人,字伯奇。博通书传,以《尚书》教授。举孝廉。明帝时以谒者守侍御史,考案楚王刘英谋逆案,为隧乡侯耿建等辨冤。并疑天下无辜多类此,上书明帝,帝亲幸洛阳狱,理出千余人。和帝永元中位至清河太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7
【介绍】:
东汉南阳蔡阳人。光武帝子。封山阳王。有才能而喜文法。明帝时西羌反,荆冀天下有变,私迎占星术士与谋议,帝闻而徙封广陵王,遣之国。后使巫祭祀祝诅,事泄自杀。谥思。
全后汉文·卷十
荆,明帝同母弟。建武十五年封山阳公,十七年进爵为王。光武崩,诈作飞书与东海王彊,事发,徙封广陵王。后坐罪自杀,谥曰思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
【介绍】:
东汉颍州鄢陵人,字君上。习《梁丘易》。建武中举孝廉,为郎。明帝永平初,迁侍中祭酒,永平十年累迁太子少傅。明帝数访以经术。弟子近万人。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2—92
【介绍】:
东汉扶风安陵人,字孟坚。班彪子。博学能文,续父所著《史记后传》未竟之业,被诬私修国史,下狱。弟班超上书力辩,乃获释。明帝重其学,除兰台令史,迁为郎,典校秘书,奉诏续成其父书。潜心二十余年,至章帝建初中修成《汉书》,当世重之。迁玄武司马,撰《白虎通德论》。和帝永元元年,随窦宪征匈奴,为中护军。宪败,受牵连,死狱中。善辞赋,有《两都赋》、《幽通赋》、《典引》等。后人辑有《班兰台集》。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初九江人。与丁鸿同事桓荣,甚相友善。鸿为让爵于弟而出亡,骏责鸿不当绝父之基,乃还就国。骏又上书言鸿经学至行,明帝贤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释摩腾。本中天竺人也。美风仪解大小乘经。常以游化为任。往天竺附庸小国讲金光明经。会敌国侵境。腾惟曰。经云。能说此法为地神所护。使所居安乐。今锋镝方始。曾是为益乎。乃誓以忘身。躬往和劝。遂致二国交欢。由是显誉。逮汉永平中明帝夜梦金人飞空而至。乃大集群臣以占所梦。通人傅毅奏曰。臣闻西域有神。其名曰佛。陛下所梦将必是乎。帝以为然。即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往天竺寻访佛法。愔等于彼遇见摩腾。要还汉地。腾誓志弘通不惮疲苦。冒涉流沙至于雒邑。明帝甚加赏接。于城西门外立精舍以处之。汉地有沙门。自腾始也。但大法初传未有归信。故蕴其深解无所宣述。后卒于雒阳。有记云。腾译四十二章经一卷。初缄在兰台石室第十四间中。腾所住处。今雒阳城西雍门外白马寺是也。相传云。外国有王尝毁破诸寺。唯招提寺未及毁坏。夜有一白马绕塔悲鸣。即以启王。王即停坏诸寺。因改招提以为白马。故诸寺立名。多取则焉。
摄摩腾。本中天竺人。善风仪。解大小乘经。常游化为任。昔经往天竺附庸小国讲金光明经。会敌国侵境。腾惟曰。经云。能说此经法。为地神所护。使所居安乐。今锋镝方始。曾是为益乎。乃誓以忘身。躬往和劝。遂二国交欢。由是显达。汉永平中。明皇帝夜梦金人飞空而至。乃大集群臣。以占所梦。通人傅毅奉答。臣闻西域有神。其名曰佛。陛下所梦将必是乎。帝以为然。即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使往天竺寻访佛法。愔等于彼遇见摩腾。乃要还汉地。腾誓志弘通不惮疲苦冒涉流沙至乎雒邑。明帝甚加赏接。于城西门外立精舍以处之。汉地有沙门之始也。但大法初传未有归信。故蕴其深解无所宣述。后少时卒于雒阳。有记云。腾译四十二章经一卷。初缄在兰台石室第十四间中。腾所住处。今雒阳城西雍门外白马寺是也。相传云。外国国王尝毁破诸寺。唯招提寺未及毁坏。夜有一白马。绕塔悲鸣。即以启王。王即停坏诸寺。因改招提以为白马。故诸寺立名。多取则焉。
本中天竺人。善解大小乘经。常游化为任。昔经往天竺附庸小国。讲金光明经。会敌国侵境。腾唯曰。经云能说此法。为地神所护。使所居安乐。今锋镝方始。曾是为益乎。乃誓以忘身。躬往和劝。遂二国交欢。由是显誉。逮汉永平中。明皇帝。夜梦金人。飞空而至。乃大集群臣。以占所梦。通人传毅奉答。臣闻西域有神。其名曰佛。陛下所梦将必是乎。帝以为然。即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使往天竺。寻访佛法。愔等。于彼。遇见摩腾乃要还汉地。腾誓志弘通。不惮疲苦。冒涉流沙。至乎雒邑。明帝甚加赏接。于城西门外。立精舍以处之。汉地有沙门之始也。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巴郡阆中人,字文义。习《韩诗》,举孝廉。明帝时补北宫卫士令。以宽和任贤、抑黜骄戚论时政,帝嘉之。明帝卒,马氏贵盛,争欲入宫。仁披甲持戟,严勒门卫,莫敢轻进。章帝立,拜什邡令,兴义学,垦田千余顷。官终阆中令。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一 译经科一
中天竺人也。幼从师出家。日诵经论数万偈。五天学者举师之。至月氏。适与汉使愔景遇。复得迦叶摩腾。相率东游。其志固已决矣。然诸学者。苦遮挽不使行。于是崎岖间出佗道。会腾于洛阳。明帝劳尉。勤至。顷习汉语。译所献十地断结。佛本生。法海藏。佛本行。四十二章经等五部。今仅存四十二章。其馀皆以乱离散失。
初武帝之开昆明池也。得黑灰于池深处。人无识者。或以问东方朔。朔曰可问西域道人。及是而问兰。兰曰此过去劫。世界坏时。劫烧灰也。兰后终于洛阳。寿以貌观之。若五六十者。
竺法兰。中天竺人也。自言诵经论数万章。为天竺学者之师。时蔡愔既至彼国。兰与摩腾共契游化。遂相随而来。既达雒阳与腾同止。少时便善汉言。愔于西域获经。即为翻译。所谓十地断结佛本生法海藏佛本行四十二章等五部。会移都寇乱四部失本不传。江左唯四十二章经。今见在。可二千馀言。汉地见存诸经唯此为始也。愔又于西域得画释迦倚像。是优田王旃檀像师第四作。既至雒阳。明帝即令画工图写置清凉台中及显节陵上。旧像今不复存焉。又昔汉武穿昆明池底得黑灰问东方朔。朔云。可问西域梵人。法兰既至。众追问之。兰云。世界终尽劫火洞烧。此灰是也。其言有徵。信者甚众。后卒于雒阳。春秋六十馀矣。
竺法兰亦中天竺人。自言诵经论数万章。为天竺学者之师。时蔡愔既至彼国。兰与摩腾共契游化。遂相随而来。会彼学徒留碍。兰乃间行而至。既达雒阳与腾同止。少时便善汉言。愔于西域获经即为翻译。十地断结佛本生法海藏佛本行四十二章等五部。移都寇乱四部失本不传。江左唯四十二章经。今见在。可二千馀言。汉地见存诸经。唯此为始也。愔又于西域得画释迦倚像。是优田王栴檀像师第四作也。既至雒阳。明帝即令画工图写。置清凉台中及显节陵上。旧像今不复存焉。又昔汉武穿昆明池。底得黑灰。以问东方朔。朔云不委。可问西域人。后法兰既至。众人追以问之。兰云。世界终尽劫火洞烧。此灰是也。朔言有徵。信者甚众。兰后卒于雒阳。春秋六十馀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广汉人。任益州西部都尉。为政清廉,明帝嘉之,以为永昌太守。在官十年卒。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0—92
【介绍】:
东汉南阳新野人,字平叔。邓禹子。女为和帝皇后。明帝初为郎中,迁护乌桓校尉。章帝时拜张掖太守,迁护羌校尉。诸羌来者,待以恩信,闻有疾者,使医疗之,愈者非一,感悦而归附者甚众。后随窦宪出击北匈奴。及卒,诸羌旦夕临哭者数千人。和帝追封平寿侯,谥敬。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
【介绍】:
东汉宗室。光武帝子。母阴后。建武十七年封东平王。少好经书。明帝即位,拜骠骑将军,位在三公之上。曾上奏谏明帝勿春猎妨农事。帝从之。后自以至亲辅政,声望日重,意不自安,乞退就国。章帝即位,苍受尊重恩礼,逾于前世,诸王莫与为比。朝廷每有疑政,辄遣使咨询,苍悉心以对,多被采纳。卒谥宪。
全后汉文·卷十
苍,明帝同母弟。建武十五年封东平公,十七年进爵为王。明帝即位,德行骠骑将军。永平五年归国。建初八年薨,谥曰宪王。
简介
东汉明帝刘庄第七女,永平十七年(74年),封为浚仪公主,刘仲嫁给軮侯黄门侍郎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