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嵚栎子
全粤诗·卷三九一
嵚栎子韩姓,佚其名。
番禺人
韩上桂族祖父。
事见《韩节悯公遗稿》卷末附录。
邓桢
全粤诗·卷五八五
邓桢字伯乔
里籍未详。
尝与黎密、韩上桂赵焞夫欧子建诸人唱和。
或谓为袁崇焕幕客。
事见《广东历代书法图录》。
韩丽元
全粤诗·卷四一二
韩丽元番禺人
韩上桂叔父。
事见明韩上桂韩节悯公遗稿》卷末附录。
韩奕明 1551 — 1610
全粤诗·卷四一二
韩奕(一五五一 — 一六一〇),字禹梁
番禺人
上桂父。
能诗。
家贫,以授徒为业。
事见《韩节悯公遗稿》卷末附录《家传》。
朱完明 1558 — 161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59—1617 【介绍】: 广东南海人字季美号白岳山人
万历末诸生
性好游。
家富饶,筑虹冈别业于城北,宾客到门,不问贵贱,无不款接。
诗遒劲清雄,与欧必元韩上桂林枝乔、刘克浪等结诗社。
善画墨竹,得苏轼法。
著有《虹冈漫录》、《白岳山人集》。
苏景熙
全粤诗·卷五八三
苏景熙字汝载号闻道人
顺德人
明神宗万历间诸生,援例入太学
工诗,与韩上桂辈交游。
有《桐柏山房集》等。
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四五有传。
韩韬
全粤诗·卷五二三
韩韬字仲六号玉田
番禺人
韩上桂仲弟。
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武举,未仕先卒。
擅诗文,有《茹霞稿》。
事见《韩节悯公遗稿》卷末附录。
黄宗羲明末清初 1610 — 1695
诗历·题辞
余少学南中,一时诗人,如粤韩孟郁上桂、闽林茂之古度黄明立居中、吴林若抚云凤,皆授以作诗之法:如何汉魏,如何盛唐;抑扬声调之间,规模不似,无以御其学力、裁其议论,便流入为中晚、为宋元矣。
余时颇领崖略,妄相唱和。
稍长,经历变故,每视其前作,脩辞琢句,非无与古人一二相合者,然嚼蜡,了无馀味。
明知久久学之必无进益,故于风雅,意绪阔略。
其间驴背篷底、茅店客位、酒醒梦馀,不容读书之处,间括韵语,以销永漏,以破寂寥,则时有会心,然后知诗非学之而致。
盖多读书,则诗不期工而自工。
若学诗以求其工,则必不可得。
读经史百家,则虽不见一诗,而诗在其中。
若只从大家之诗章参句鍊,而不通经史百家,终于僻固而狭陋耳。
夫诗之道甚大,一人之性情、天下之治乱,皆所藏纳。
古今志士学人之心思愿力,千变万化,各有至处,不必出于一途。
今于上下数千年之中,而必欲一之以唐;于唐数百年之中,而必欲一之以盛唐
盛唐之诗,岂其不佳?
盛唐之平奇浓淡,亦未尝归一,将又何所适从耶?
是故论诗者但当辨其真伪,不当拘以家数。
若无王、孟、李、杜之学,徒借枕籍咀嚼之力以求其似,盖未有不伪者也。
一友以所作示余,余曰「杜诗也」,友逊谢不敢当。
余曰:「有杜诗,不知子之为诗者安在?
」友茫然自失。
此正伪之谓也。
余不学诗,然积数十年之久,亦近千篇,乃尽行汰去,存其十之一二。
师友既尽,孰定吾文?
但按年而读之,横身苦趣,淋漓纸上,不可谓不逼真耳。
南雷黄宗羲题。
李之世
全粤诗·卷五二四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
新会东亭人
以麟子。
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
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
未几移疾罢归。
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传世者有《鹤汀集》十卷,其中诗集七卷、文集二卷,卷一〇附录其弟李之标文度《凫渚集》。
原刻《朱厓集》,一集《浮槎草》,二集《可庐草》,三集《歇园草》,四集《和苏草》,五集《韵语》,今已不传,惟附见于《鹤汀集》之中。
鹤汀集》前有李本宁圭山副藏叙》、韩上桂《北游草叙》二文,可供参考。
康熙新会县志·艺文下》录其诗三十一首、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八首,《明诗纪事》六首。
鹤汀集》录有邑志小传、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一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