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维基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生于清朝长沙府白杨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天子坪),谱名传豫,宗圣曾子七十世孙(系出曾氏南宗),晚清时期的重臣、名臣和功臣,湘军创始人和领袖,也是中国近代重要政治家、军事家、理学家、书法家、思想家、文学家、诗人、外交家、实业家、改革家、儒生,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晚清另一重臣李鸿章有师徒关系。道光进士,曾任四川乡试正考官、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等,擢礼部右侍郎、历署兵、吏部侍郎。1852年奉旨组办湘军,以平定太平天国之乱,其所创立的湘军更成为晚清的依傍,曾国藩亦因此地位大幅上升,成为汉臣之首,同时亦扩大了地方权力,其门生朋友更遍布天下,势力幅及整个官场。1860年8月,授曾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寻加太子太保,封一等侯爵,翌年开始曾国藩支持恭亲王奕䜣主持的洋务运动,大力支持地方兴办实业,提倡以平等外交方式对待洋人,从而成为慈禧太后的重臣。1871年奉旨处理「天津教案」,但因与洋人委服而遭到天下唾骂,甚至被讽为「曾国贼」,因此积劳成疾,结果于翌年3月病死南京,享年61岁,谥文正。曾国藩与徒弟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同治年间封一等毅勇侯,又授世袭罔替。有《曾文正公全集》。1864年7月,曾国藩和曾国荃率湘军攻破当时的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今南京市)后屠城,死伤无数。南京百姓至今仍以“曾剃头”、“曾屠户”等词称呼曾国藩、曾国荃兄弟。又有一说,“曾剃头”此一外号来自曾国藩治军极严,小过即斩,号称「以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中国近代史上两位著名人物蒋中正和毛泽东高度评价过曾国藩。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曾说“愚意所谓本源者,倡学而已矣。博学如基础,今人无学,故基础不厚,进惧倾记。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即使在晚年,他还曾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蒋中正对曾国藩更是顶礼膜拜,认为曾国藩为人之道,“足为吾人之师资”,“其著作为任何政治家所必读”。他把《曾胡治兵语录》当作教导高级将领的教科书,自己又将《曾文正公全集》常置案旁,终生拜读不辍。
维基
张(1853年7月1日—1926年7月17日),字季直,号啬庵,江苏海门人,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张謇是晚清时期立宪运动的领袖,曾主持发动了三次国会请愿运动。在民国任工商部长时,他指出过去的措施,在“无导民兴业之心”,卒之糜费而乏效果。今后部办企业,概行停罢,悉听民办。张謇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民族轻工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说:“轻工业不能忘记海门张謇”。他创办了中国近代的第一所师范学校南通师范学校(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一部分系科迁入扬州成立扬州师范学院)以及中国第一家民办博物馆南通博物苑,以及中国第一家气象台军山气象台以及高等学校南通大学。参与筹画建立中国近代第一所高等师范学堂三江优级师范学堂,并参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后改名为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江南大学)、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即现河海大学)、复旦大学、吴淞商船专科学校(现上海海事大学、现大连海事大学)、江苏省立水产学校(现上海海洋大学)等的筹建。
维基
胡汝霖,湖南省长沙府长沙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十年(1894年),参加光绪甲午科殿试,登进士三甲4名。同年五月,授内阁中书。后升任候补道员。辛亥革命后,在湖南省立一中任教,为毛泽东的国学老师。后担任湖南第一师范、湖南大学教授。
维基
萧之葆(1869年—1945年),字养泉,号筱梅。陕西三水人。清朝人物、进士出身。光绪十五年,中举;光绪二十一年,登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十四年四月,散馆,著以部属用,授刑部主事。光绪三十三年,授制勘司员外郎,迁审录司郎中。宣统三年,任法部律学教官、中宪大夫。1941年,因毛泽东邀请而担任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参议员。
简介
李元甫(1872年—1941年),名树人,湖南湘乡人,中华民国教育家,培育了毛泽东、谭政、陈赓、萧三、萧子升等时代风云人物。毕业于湖南优级师范。李元甫儿时聪敏好学,20岁弱冠之年考中了进士,后来在湖南优级师范学堂读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东山学校教书育人,培育了一批西式人才。李元甫在东山学校有自己的藏书楼,他曾特例准许毛泽东借阅书籍,毛泽东通过藏书楼的书籍了解到了西方世界的历史进程。
维基
余维翰(1874年—1928年),又名谷荪,字屋舟。湖南省平江县三市乡肥田村窍塘人。光绪三十年(1904年),会试第一百三十二名;同年,殿试登甲辰恩科三甲第一百二十六名,与同乡苏舆是同榜进士。历任清朝文史督修,湖北竹山、来凤、利川三县知县。民国后,任湖南靖县、岳阳知事,武汉大学教授,长沙师范教师(毛泽东1913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就读时的国文教员)。余维翰还兼任过地方检察厅检察官,有“余青天”之誉。尤以禁烟成绩突出,曾受民国政府表彰。余维翰热心家乡水利建设,民国十五年捐资修建大陂堰,开石圳40余丈,使当地农民受益匪浅,深为乡人敬仰。著作有《半韪屋文钞》、《半韪屋诗抄》、《袖珍诗集》、《太平天国史》、《福石山庄联语集》等传世。
个人简介
江亢虎(1883-1954),出生于江西弋阳一个仕宦之家,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客,中国社会党创始人,无政府主义者,他标榜自己是"中国无政府主义的鼻祖",但却是中国"社会主义研究"的第一人,是毛泽东提及过的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者。他曾蒙孙中山先生赏识,却又卖身投靠日本侵略者,以文化大汉奸的身份终其一生。
词学图录
胡汀鹭(1884—1943) 名振,号闇公,晚号大浊道人。无锡人。工画,钱松岩、杨建侯、陆俨少皆出其门下。擅倚声,有自编题画诗词《汀鹭画缀》,柳亚子为之序。殁后,其门人许瘦峰编其遗文诗词集《闹红精舍遗稿》传世。精鉴古,富收藏,其藏有无锡清代词人顾贞观所书《金缕曲》墨迹扇面,即与吴汉槎两阕,1924年柳亚子曾作《题顾梁汾寄吴汉槎金缕曲,为胡汀鹭赋》,后胡汀鹭又托谢玉岑转请夏承焘题,夏承焘《天风阁学词日记》中有《胡汀鹭画家藏顾梁汾书寄吴汉槎金缕曲词,谢玉岑嘱题》。毛泽东秘书田家英亦藏有顾贞观书写的金缕曲扇面,顾贞观生前曾多次书写金缕曲,以赠友人。
胡汀鹭与词人谢玉岑友善,二十年代同客沪上,多有唱和。谢玉岑早逝,胡挽联云:"神伤易感,骨瘦难支,世上已无特健药;深巷斜阳,小楼重幕,我来正是落花时。"抗战时,汀鹭蓄须明志。病逝后谢玉岑岳丈钱名山挽联云:"小别遽千年,心性相孚,下走能无知己感;天才超一代,丹青余事,先生竟以画人传。"
简介
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百度百科
周世钊(1897年3月12日—1976年4月20日),字惇元,又名敦元,别号东园。湖南省宁乡市东湖塘镇朝阳村(清五都东湖塘石子冲)人。著名教育家和爱国民主人士。历任湖南第一师范校长、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系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湖南省民盟主任委员。在《毛泽东诗词集》中,留下了毛泽东与周世钊、柳亚子、郭沫若等人相互唱和的经典作品。
百度百科
孔从洲(1906.10.2—1991.06.07),男,汉族,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毛泽东亲家,陕西省西安市灞桥镇上桥梓口村人。在军旅生涯中,历任靖国军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国民革命军旅长、师长、副军长,西北民主联军军长,豫西军区副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副司令员等职。参加了北伐战争,参与了西安事变,举行了巩县起义,参加了解放陕县、灵宝、卢氏、陕南等战斗和渡江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区炮兵司令员、军械部部长,高级炮兵学校校长,炮兵工程学院院长,炮兵副司令员等职,为建设强大的人民炮兵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1991年6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词学图录
罗元贞(1906-?) 字季甫。广东兴宁人。上海社会学院肄业,1935年留学日本,归国后历任各大学文科讲席。1949年后任山西大学历史系教授。建国初曾建议毛泽东改其诗中一字,毛泽东于一九五二年一月复信致谢,传为美谈。有《难老园诗词选》。
杨尚昆(1907—1998) 革命家、政治家。号诚五。四川潼南人。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等职。20世纪50年代,杨尚昆曾多次陪同毛泽东到武汉并游览黄鹤楼(当时实为奥略楼),1995年9月30日再次到黄鹤楼游览。
人物简介
1908.1.16-1969.11.30。又名陶际华,号剑寒,化名陶磊。生于湖南省衡永郴桂道祁阳县石洞源榔树村(今祁阳县石洞源陶家湾村)。早年当过店员。1924年考入衡阳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湖南三师),1926年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南昌起义,在叶挺部任连长。后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警卫团工作,参加广州起义。1928年春回湖南,任中共祁阳县委军事委员,曾在唐生智部从事兵运工作。1929年秋起,任中共福建省委秘书长、书记,漳州特委书记,省委组织部部长,福州中心市委书记等职。曾组织指挥厦门劫狱斗争,建立闽南工农红军游击总队和闽东地区人民武装力量。1933年到上海,在中共中央机关工作。同年5月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并判无期徒刑,在狱中同敌人进行了斗争。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经组织营救出狱,被派往武汉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长。1938年冬赴鄂中地区,组织抗日武装,参与开辟鄂中游击区。后任新四军鄂豫挺进支队代理政委。1940年到延安,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总政治部秘书长兼宣传部部长。1945年随八路军南下支队南进,途中奉命转赴东北地区。先后任中共辽宁、辽吉、辽北省委书记兼辽西、辽北军区政委组建地方部队,领导土地改革,参加建立巩固东北根据地的斗争。1947年8月兼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政委。辽沈战役后任中共沈阳市委书记。平津战役中,他作为人民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司令员林彪、政委罗荣桓元帅)的全权代表,参与了同傅作义将军的谈判,为和平解放北平作出了重要贡献。北平和平解放后,负责整编傅作义部,领导南下工作团工作。1949年3月任第四野战军(5月兼华中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并任中共中央华中局委员,负责武汉三镇的接管工作,还曾赴长沙接收起义部队。1966年8月在中共中央八届十一中全会上,陶铸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名列毛泽东、林彪、周恩来之后,成为中共中央第四号领导人。并同时兼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兼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央文化革命小组顾问等重要职务,协助周恩来同志处理党和国家日常工作。
词学图录
周振甫(1911-2000) 浙江平湖人。学者、古典诗词、文论专家、编辑家。1931年入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从钱基博先生学。1932年入上海开明书店任《辞通》校对,后任编辑。1951年开明书店与青年出版社合并,成立中国青年出版社,任该社编辑。1971年借调到中华书局,参加《明史》点校工作。1975年正式调入中华书局,任文学编辑室编辑、编审。有《严复思想评述》、《毛主席诗词浅释》、《鲁迅诗歌注》、《文心雕龙注释》、《文心雕龙今译》、《李商隐选集》、《诗词例话》、《文章例话》、《小说例话》、《文论散记》、《文哲散记》、《中国修辞学史》、《中国文章学史》、《周振甫学术文化随笔》、《周易译注》、《诗经译注》、《周振甫文集》。
维基百科
邓拓(1912年2月26日—1966年5月18日),原名邓子健、邓云特,笔名马南村,左海等。福建闽县(今福州)人。中共宣传战线重要成员,长期担任《人民日报》社长等中央主要宣传机构领导职务。后因多次未能领会毛泽东政治部署之意而遭到训斥,并被撤销人民日报社实际职务,文革前夜因政治批判而自杀身亡。
人物简介
谈立人,1913-,原名谈正宗,曾改名谈裕宗、谈锋。直隶宁河县(今属天津)宁河镇人。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报考民族革命大学,并在山西参加抗战,曾任记者、编辑。后到延安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学习,结业后曾任延安县政府第三科科长、1946年调往佳木斯市,先后任市政府秘书主任,第四区区委书记,中共佳木斯市委宣传部部长。建国后,历任中共佳木斯市委副书记,1950年任中共中央东北局政策研究室综合组组长。1954年后任辽宁省委工业部副部长、省委副秘书长,辽宁省经委、科委主任,辽宁省副省长、1983年退居二线后,任辽宁省政府顾问,中国质量管理协会第二、三届副理事长,全国经济信息网络协会高级顾问,中国合作经济学会顾问,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技术经济顾问委员会顾问,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是中共十二大代表。
人物简介
林昭(1932年12月16日—1968年4月29日),原名彭令昭,中国苏州人。林昭1954年入北京大学新闻系学习,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因公开支持北京大学学生张元勋的大字报“是时候了”而被划为右派,后因攻击无产阶级专政罪、反革命集团罪于1962年起被关押于上海市提篮桥监狱,在狱中书写了反对毛泽东的血书与日记。1968年4月29日林昭在狱中当着众多在押人员的面被宣判死刑,同日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公检法军事管制委员会枪决于上海龙华机场(张春桥时任南京军区兼上海警备区第一政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