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僧道安前秦 314 — 385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一 弘法科
生卫氏
常山扶柳人也。
世衣冠。
早孤。
为外兄孔生所养。
貌陋而性姿英特。
七岁阅书。
一目五行。
其父惊叹。
知非凡器。
十二出家。
其师皮相之。
以为愚。
使饷田。
因作止田舍中。
三年从师求经。
师以辩意经一卷授之。
五千言
一夕即还其师。
又求他经。
以成具光明经一卷授之。
且万言。
一夕又以还其师。
师问看未。
对皆诵遍。
其师以为不诚。
按经使覆之。
一字不遗
师大异之。
为落发。
受具足戒。
游学至邺中。
佛图澄
澄与语大惊曰。
天下士也。
东土佛法所赖。
唯此人。
馀非所及也。
遂受澄之学。
覆讲如水传器。
众争设难曰。
要当难杀昆崙子乃已。
飞辨注射。
众莫敢仰视。
时人语曰。
漆道人。
惊四邻。
后避难于濩泽
太阳竺法济。
讲阴持入
从受业焉。
顷之创寺太行以居。
年四十五。
冀州住受都寺
徒众数百。
石虎没。
彭城王嗣立。
乃广脩花林园房舍。
中使昌蒲
以国难未纾。
冉闵方叛。
天灾旱蝗。
𡨥贼纵横。
王屋女林诸山不可托迹。
将依陆浑
慕容俊之兵又逼。
南投襄阳
新野
分使法汰诣扬州
法和诣蜀。
慧远四百馀辈。
夜雷雨乘电光以进。
见人家。
悬马篼二柳间。
可容斛许。
呼林百升。
果有出迎者。
弟子问。
何以识其姓名。
指抑篼而已。
襄阳
注般若道行密迹安般等经。
又总录经。
至年月传译人名。
以授学者。
征西将军桓朗。
江陵
强载以俱。
及还以白马隘陋。
清河张殷之宅。
檀溪寺
建塔五层。
辟房四百。
凉州刺史杨弘忠。
施铜万斤。
承露盘
谓弘忠曰。
露盘已托汰公营之。
请回此铜。
以铸丈六大像。
可乎。
弘忠敬诺。
像成放光起行。
异常相。
每法聚。
则设符坚所送金箔倚像。
金坐像。
金缕绣像。
织成像。
结珠弥勒像。
以作證。
观者敬慕。
有一外国铜像。
形制古异。
久置未尝设。
使弟子治其髻。
则一舍利在焉。
光𦦨炳焕。
映蔽堂陛。
众惊异之。
习凿齿襄阳奇逸士也。
先以书通好。
然后诣既见自赞曰。
四海习凿齿
徐曰。
弥天释道安
时以为名对。
齿以书抵谢安石
盖非常胜士。
恨公不相见之耳。
在樊沔十五年
常讲放光般若。
孝武皇帝诏曰。
法师以道德。
照临人天。
使大法流行。
为生民依赖。
宜日食王公禄。
符坚攻襄阳
得安而喜。
谓其臣权翼曰。
吾以十万之师取襄阳
但得一人半耳。
问为谁。
安公一人。
凿齿半人也。
关中
住五重寺。
众数千人。
沙门出家。
皆随师姓。
曰。
师莫如释迦如来也。
乃以释为氏。
后得增一阿含。
果称四河入海。
无复河名。
四姓出家。
皆称释种。
与经若合符节。
博学。
工文章。
蓝田得一鼎。
容二十七斛。
腹有篆铭。
以问安。
曰。
鲁襄公所铸。
又得一铜斛。
其形正圆。
下向为斗横梁。
昂则升低则合。
梁一头为籥。
籥同黄钟容半合。
亦有篆铭。
以问安。
曰。
王莽自言出自舜皇龙集戊辰
改正即真。
以同律量。
布之四方。
欲小大器均。
令天下取平焉。
于是坚敕侍从
有疑皆师于
时谚曰。
学不师
义不中难。
坚承石氏之后。
民物殷富。
四方略定。
东极沧海。
西并龟兹
南包襄阳
北尽沙漠。
建邺未伏。
坚雅志欲取而有之。
大臣谏不从。
坚出东苑
升辇同载。
仆射权翼谏曰。
臣闻。
天子法驾。
侍中倍乘。
道安毁形。
宁可参厕。
坚怒曰。
安公道德可尊。
朕以天下易辇之荣。
未称其德。
即诏登辇。
于是跪而掖之以登。
坚顾谓曰。
朕将与公南游吴越
整六师以巡狩。
会稽以观沧海。
不亦乐乎。
对曰。
陛下应天御世。
富有八州。
居中而制四海。
宜栖神无为。
比隆。
今欲以百万之师。
求厥田下下之土。
且东南区地势卑气厉。
昔禹舜游而不返。
秦王适而不归。
以贫道观之。
未见其可。
平阳公懿戚石越重臣。
皆忧国至深。
其论可听。
坚曰。
非区宇不广也。
朕欲简天心明大运所在耳。
顺时巡狩。
具有格训。
傥如高论。
帝王无省四方之文乎。
对曰。
必不可者。
宜驻跸洛阳
枕戈畜锐。
傅檄江南
如其不伏。
伐之未晚。
坚不听。
遣精锐二十五万。
为前锋。
坚自率步骑六十万继之。
徐州刺史谢玄所败。
坚单骑而遁。
设法门宪章。
条为三例。
一曰行香。
上座开经上讲之法。
二曰日常六时行道饮食唱时之法。
三曰布萨差使悔过等法。
天下精舍遵奉之。
无敢违者。
每与弟子法遇
立誓弥勒像前。
愿生内院。
秦建元二十一年正月二十七日
忽有异僧。
寄宿讲堂。
维那见其夜从窗隙出入。
遽以白
惊礼讯问其来意。
云相为而来。
云。
自惟罪深。
讵可度脱。
曰甚可耳。
然须更浴圣僧
情愿必果。
具示浴法。
请问生处。
乃举手指天。
即见云开。
西北楼阁幻出。
曰此兜率也。
是夕且有小儿数十来就浴。
二月八日殁。
葬城中五级寺
是岁晋太元十年也。
其未殁也。
加眉谷隐士王嘉
曰。
世事如此。
行将及人。
相与去乎。
曰。
诚如所言。
师前行。
仆有小债未了。
不能俱也。
既而姚苌长安僭号。
且与符登相持。
在城内。
召问
朕得登否。
曰略得。
怒曰。
得即言得。
何略也。
遂斩之。
后登为子兴所杀。
子略云 字子年
洛阳人
形貌鄙陋。
滑稽善谈笑。
问以事则随答。
若调戏状。
即不可解。
久之多验。
符坚以大鸿胪徵不就。
及南征。
使问休咎。
无他言。
但乘使者马。
向东行数百步。
尽脱靴帽。
解弃衣服。
奔还而已。
方被害日。
有人于陇上见之。
仍遗书。
初安罗什姑臧
劝坚迎之。
而什亦谓是东方菩萨。
安生左臂有皮寸许如串。
可捋上下。
特不能出手耳。
时号印手菩萨。
韩延徽辽 882 — 95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2—959 【介绍】: 南京安次人字藏明
受幽州节度使刘守光遣使契丹,为阿保机留为谋士。
建议筑城郭,使所获汉人各安生业。
不久,逃归汉地,旋自投契丹
阿保机赐名“迎列”(意再来),任用更专,使为政事令。
从灭渤海,拜左仆射
太宗时封鲁国公
世宗朝迁南府宰相
穆宗时致仕卒。
为佐命功臣之一。
虞沇南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绍兴会稽人
高宗绍兴三年琼州,因地隔海洋,吏无顾忌,民苦侵渔。
上疏乞敕监司按法重行责罚。
数年之间,民得安生
季镛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处州龙泉人字伯韶
金华何基学。
理宗淳祐十二年严州,时值水灾,首蠲秋苗十六,宽京府榷籴之令,开仓赈济,民得以安生
官至两浙转运使
夏则中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湖广武昌人
洪武中兴宁县
时兵乱甫定,人民离散,则忠尽力招抚,使民各安生业。
张善昭明 1453 — 151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53—1515 【介绍】: 广东顺德人字彦充
天顺间举人
兵部司务,以才干为尚书余子俊所器重。
超拜四川按察司佥事,职掌屯田。
被劾谪凤阳府通判,转临江府通判
上书请宥练子宁魏安生等,乞复其家。
寻致仕。
张敏明 1462 — 151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2—1518 【介绍】: 浙江海盐人字时勉
举人
弘治十二年陕西兰州知州,以法裁抑横暴,使民得安生;缉拿奸细,使鞑靼部落不敢轻入。
迁西安府同知
正德间马湖知府四川按察副使,先后协助总制洪钟彭泽,镇压鄢本恕、廖麻子等起事。
官至山西布政司右参政
石邦柱明 1467 — 154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广西苍悟人,字安国
弘治十五年进士
南海知县,士民赞其治行。
服阙满,累官郴州知州,劝谕瑶民各安生业。
长沙同知,清王府占田。
后为工部郎。
执政意,出为瑞州知府,以疾罢归。
龙泉书院,教族人与乡子弟。
年八十卒。
姜思睿
维基
姜思睿字颛愚一字谓明浙江宁波府慈溪县人
思睿少孤,事母至孝。
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浙江乡试举人五年(1625年)联捷乙丑进士,授中书舍人,改湖广道御史
崇祯四年上陈天下五大弊,皆切中时病,其所言加派之害民心,毒怨得小患,巨与节省无法裁至驿递,递民失所,必将驱而为盗,后盗益起,略如思睿所言。
四月管理屯马,六月巡按顺天
四年,帝分命内官往宣大、三边监视思睿言祖法禁用宦官,不听。
已,劾首辅周延儒奸邪,以家人周文为副将,弟素儒为锦衣,叔人瑞为中书,受赇行私诸不法状,请罢斥之。
明年给事魏呈润御史李日辅建言被谪。
踰月,仝官王绩灿疏荐刘宗周惠世扬李邦华张凤翔,下法司拟问。
思睿皆抗疏申救之,不听。
五年七月,命巡按云南,濒行自陈万里远辞,百虑交集,窃见当今事势,四方无一宁宇,百姓无一安生,而阁部以阿顺取容,诸司以委蛇自固,讲幄之体貌日亵,言路之纠驳不灵。
抚按以案牍为事功,守令以催科为殿最,阃外之抚剿游移靡定,帷中之遥制牵掣不尝,缇骑接踵于道途,冠裳骈迹于狴犴,举朝拯焚救溺之精神,专用之摘抉细微,而以察吏诘戎,予夺大柄,仅付之于二三阉寺,实事不做,做事不实,嘉言不用,用言不嘉,厝火自安,不知变计。
悠悠天下,安望有太平之日哉!
疏上,旨切责之。
云南时普酋怀异死妻范氏,遂结诸峒反,出扰临安大理诸郡县,抚镇屡征不克。
思睿至,自随数骑抵其峒,抚降之。
滇两水,一昆明池,一澄江,皆广二三百里,泓口淤塞,山雨奔涨,久之淹没庐舍及田二百余万亩。
思睿亲行视,先募民修堤外子河,以防暴水。
后挖河中积滩,以泄大流。
筑洱淙、邢园、白塔等七坝,四月而工成。
又以滇咽喉要地,多空隙,未城,新筑城八,其旧土者皆易以砖,民咸赖之。
思睿御史久,再劾辅臣周延儒成基命,后温体仁私书发,复劾其欺误,与温体仁互相诋毁,夺俸。
出视山西河东盐政,为安邑都御史曹于汴修建讲学书院,公余亲莅书院讲授。
云南山西两省俱肖像祀之,告假归里,未几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