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释景蒙
景蒙
邵氏。
温之平阳人
族姓甚众。
多以儒显。
师英达开爽。
幼闻钟梵则喜。
年十三从惠安净觉大师惟梵。
僧伽黎。
明习天台教观。
自以名相之学。
不足了大事。
去游国清。
又参育王佛智裕公
公问乡里。
对曰。
永嘉
曰。
还识永嘉大师否。
未及答。
批颊而出。
至于再。
兀然如痴。
寝食不安者累月。
行道次。
忽闻钟声而悟。
即造室中。
公复理前问。
曰。
即日伏惟。
和尚尊体。
起居万福。
随问向上事。
师儗对被逐。
次日再上。
公方发问。
师抗声云。
老汉。
今日败阙也。
一拍而出。
公笑曰。
隽哉。
因省母归里。
龙翔心闻。
一见深器之。
问曰。
言无展事。
语不投机。
承言者丧。
滞句者迷。
试向言诠不及处。
通个消息。
师。
以左手画一圆相
闻。
以拂子击左。
师。
又画以右手。
闻。
击右。
又画于中以两手托呈。
闻。
以拂子当中画两画。
师。
礼拜而立。
闻大笑云。
三十年拣苗。
苗今日得此乌喙。
遂令执侍。
尽揭底蕴。
寻归鹿园
在庵贤
雪庵瑾
咦庵鉴
全庵存。
筠谷达。
还庵淳会下。
皆一时名流。
唯师妙龄杰出。
心闻。
以谷名师庵。
且为之铭。
侍者之名日高矣。
又尝谒临安显宁志公。
志门风壁立。
学者望崖。
独谓师曰。
先世遗风。
馀烈若未坠者。
尚在汝躬。
吾且拭目观之。
初住智门
瑞岩
史魏公浩推毂也。
魏公在永嘉时
与心闻为方外交。
罢相里居。
梦如平生。
旁有僧曰。
景蒙
貌古神清。
谈笑久之。
觉而叩天童朴曰。
僧名颇异。
有斯人否。
朴曰。
是方为堂中第一座。
招之。
恍如梦所见。
与论出世法。
了辩如响。
问其师则心闻也。
大异之。
遂为延誉而住智门
瑞岩虚席。
复以师应命。
师孤高绝俗。
弱不胜衣。
而严冷峻峭。
不可挹酌。
既坐道场。
搥拂所加。
龙象蹴踏。
长灵之道光焉。
智门瑞岩
皆承颓毁之馀。
人以为不可复兴矣。
师从容规画。
会不踰时。
而轮奂一新。
壮丽反过其旧。
具大材智。
寻常不以毫末自见。
因事而显。
无不叹服。
韬养之深。
从可知矣。
释继忠北宋 1012 — 1082
全宋文·卷九八九
继忠(一○一二——一○八二)俗姓丘字法臣永嘉(今浙江温州)人。
八岁得度,师事广智,甚为契之。
永嘉士庶请居开元寺东阁,迁妙果、慧安寺,退隐江心。
再出主西湖法明院。
元丰五年十月卒,年七十一。
服膺四明知礼之学,屡与山外诸师争辩。
著有《四明仁岳异说丛书》七卷(存)、《扶宗集》五十卷,世因称扶宗尊者。
见《水心文集》卷一二,《补续高僧传》卷二,《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三,《释门正统》卷六。
释道臻北宋 1014 — 1093
师名道臻
四明法智之道。
初住金山龙游。
侍读吴公倅都。
闻师名。
革兴教禅居请主之。
学者朋来。
师每讲次。
会文集义。
贯穿始终。
西台学大振自南屏始。
尝述二偈赞妙宗钞曰。
佛许六即辨。
蛣蜣何不通。
知一不知二。
失西又失东。
三十若果成。
一切皆常乐
蛣蜣不究竟。
诸佛断性恶。
后与净觉岳公辨教门。
陈词有司。
乞筑高台。
竖赤幡。
仿西竺圣师与外道角胜。
以幡标显处。
义堕者断首截舌悬之。
府尹杜而不从。
闻者凛然。
初吴公多于休沐请讲。
盛服止阃外。
师未登座不辄入。
东坡云。
与师语群集。
有所遗忘。
师则应口诵之。
衮衮不休。
东坡祭辨才文云。
讲有辨
即谓师也。
崇宁中谥实相
赞曰。
维南有山  天设翠屏  师讲其下  鬼神来听 法战之勇  气肃千兵  坡言不泯  尚为典刑
释净端北宋 1032 — 1103
全宋诗
释净端(一○三二~一一○三)俗姓邱字表明归安(今浙江吴兴)人。
肄业吴山解空讲院,顿契心法,乃从仁岳法师受公《楞严》要旨。
参宝觉齐岳禅师得悟。
见弄狮子者,丛林号为端师子自号安闲和尚
徽宗崇宁二年趺坐而化,年七十二。
有《吴山集》,已佚。
事见《禅林僧宝传》卷一九、《罗湖野录》卷一、清光绪归安县志》卷四三、《吴兴诗存》卷一四。
今录诗四十二首。
释灵照北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一
释灵照姓卢氏兰溪人
出家宝慧寺。
未期月,通《法华》、《光明》二经。
因往钱塘,依香岩湛学教观。
久之,复之吴兴净觉仁岳,台宗户牖莫不通晓。
元丰中吴山解空寺,熙宁中迁华亭超果寺
每岁春首,开净业社,与者几万人,恒多获验。
尝于定中见西方圣相,因跽而请曰:“愿毕生诵大乘经,期生安养
”乞示要道,一神指曰:“净土在心,有愿即生,何远之有?
”又深夜诵经,感普贤示兆。
遂造普贤像,诵经万部,以严净业。
元祐五年冬,卧疾,谓侍者曰:“吾安养之期已至。
”遂面西累足而化,阇维异香袭人,舍利流迸。
释梵臻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一
释梵臻,居南屏,因以号焉,钱塘人,传四明法智之道。
初住金山龙游侍讲,吴公倅都闻其名,革兴教禅居请主之,学者朋来。
每讲次,会文集义,贯穿始终。
西台学大振自兹始。
尝述二偈,赞《妙宗钞》曰:“佛许六即辨,蛣𧏙何不通?
知一不知二,失西又失东。
三千若果成,一切皆常乐
蛣𧏙不究竟,诸佛断性恶。
”后与净觉岳公辨教门,陈词有司,乞筑高台,立赤幡,效西竺圣师,与外道角胜,以幡标显处,义堕者断首截舌,悬之竿头。
府尹杜而不从,闻者凛然。
初,吴公多于休沐请讲,盛服止阃外,未登座,不辄入。
苏东波居士尝云:“与语群集,有所遗忘,辄应口诵之,亹亹不休。
东坡答(祭) 辨才文云“讲有辨、”者是也。
崇宁中谥“实相”。
僧允若元 1280 — 1359
释允若季蘅浮休因云门之傍有若耶溪又号若耶
郡之相里人。
年九岁能通春秋大义。
父母钟爱之。
稍长翛然有绝尘之趣。
遂依云门元和尚
十五祝发为大僧。
随渡涛江。
首谒大山恢法师于杭之兴福。
山授以天台四教仪金錍十不二门指要钞诸书。
一览而知大旨。
湛堂主南竺往依焉。
法智所结立阴观别理随缘六即蛣蜣理毒性具等文靡不精究。
至于思清之兼业昭圆之异说齐润之党邪仁岳之背正。
亦皆察其非是。
于是湛堂甚器重之俾司宾客
元至治初湛堂奉诏入燕都校大藏。
因奏若之行业锡以慈光圆照之号。
即命出住昌源净圣院。
其院颇颓弊。
乃力为经度。
田芜者辟之。
室圮者葺之。
三年遂成巨刹。
湛堂复招之。
徕归命居第一座摄众规范。
泰定中复出主杭之兴化
时与天岸济我庵无玉庭罕三公
道望并峙湖上。
世称为钱塘四依
未几退居越之云门。
又与断江恩休耕逸。
临风吟咏不知夕阳在树。
又称为云门三高
至正住越之圆通迁上竺。
其山旧有缨络泉涸久。
至持锡叩岩祷曰。
苟吾缘在是泉当为我一来。
不然则涸如故。
言讫泉涌出渊冷渐盈。
户部尚书贡师泰称比慈云之重荣
命之曰再来泉。
复退隐云门。
筑精舍专修法华三昧为暮年净业。
会天下大乱干戈纷扰。
众欲拥避去。
斥曰。
难可苟免乎。
吾对将至。
待以酬之。
众遁独危坐。
贼众入其舍。
毅然不为屈。
辞色俱厉。
贼首知为有道者约退。
一贼独怒直前挥刃中之。
白乳溢出于地。
元至正十九年二月二十九日也。
世寿八十僧腊六十有五。
贼退众归荼毗。
舍利如菽算。
平生风度简远不妄言笑。
赵孟頫称为僧中御史
得法弟子集庆友奎演福良谨延庆如莹隆德法让净圣圆證干人。
所著内外集黄溍为叙。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二
释允若字季蘅号浮休,因云门之傍有若耶溪,后又号若耶,郡之相里人。
年九岁,能通《春秋》大义,父母钟爱之。
稍长,翛然有绝尘之趣,遂依云门元。
十五祝发为大僧,随渡涛江,首谒大山恢于杭之福山,授以《天台四教仪》、《金錍》、《不二门指要钞》诸书,一览而知大旨。
湛堂主南竺,往依焉。
法智所结,《立阴观别理》、《随缘六即》、《蛣𧏙理毒性具》等文,靡不精究。
至于恩清之兼业,昭圆之异说,齐润之党邪,仁岳之背正,亦皆察其非是。
于是,湛堂甚器重之,俾司宾客
元至治初湛堂奉诏入燕都校大藏,因奏若之行业,锡以“慈光圆照”之号,即命出住昌源净圣院。
其院颇颓弊,乃力为经度,田芜者辟之,室圯者葺之,三年遂成巨刹。
湛堂复招之徕归,命居首座,摄众规范。
泰定中,复出主杭之兴化,时与天岸济我庵无、玉庭罕三师道望,并峙湖上,世称为钱塘四依
未几,退居越之云门,又与断江恩、休耕逸,临风吟咏,不知夕阳在树,又称为云门三高
至正,住越之圆通,迁上竺,其山旧有缨络泉,涸久。
至,持锡叩岩,祷曰:“茍吾缘在是,泉当为我一来,不然则涸如故。
”言讫,泉涌出,渊泠渐盈。
户部尚书贡师泰,称比慈云之重荣,命之曰“再来泉”。
后退隐云门,筑精舍,专脩法华三昧,为暮年净业。
会天下大乱,干戈纷扰,众欲拥,避去。
斥曰:“难可茍免乎,吾对将至,待以酬之。
”众遁,独危坐,贼众入其舍,毅然不为屈,辞色俱厉,贼首知为有道者,约退。
一贼独怒,直前挥刃中之,白乳溢出于地,实元至正十九年二月二十九日也。
世寿八十,僧腊六十有五。
贼退,众归,荼毗舍利,如菽算。
平生风度简远,不妄言笑,赵孟頫称为僧中御史
得法弟子集庆、友奎、演福、良谨、延庆如莹隆德、法让、净圣、圆證十人。
所著《内外集》,黄溍为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