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詔令奏議類
時令類
傳記類
正史類
紀事本末類
雜史類
 他如史迁舜本纪以为丹朱封于蓟而晋世家又曰
 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通鉴注以唐为在唐县而其
 后又数大书翼晋景公迁新 田本
绛州也而乃以为 (第 58a 页)
  先开东门又开水门二后黄河水溢北城倾圯知
  县刘宗鼎建议缩城今仅六里许天启中知县吕
  希尚崇祯时知县王化澄杨子奇葺治
国朝顺治中知县 田本
沛典史余司韬康熙中知县竹
  绿猗修
  滁州
  州旧有子城罗城相传唐宋间筑明洪武中拓为 (第 27b 页)
  王诚教谕周麟大修之万历十年知县吴一鸾加
  修天启四年知县张从容建尊经阁
国朝顺治三年知县蒋录楚修十年知县 田本
沛教谕
  汪作霖倡募重修康熙六年同知高之章修 (第 52a 页)
  (儒/学)教谕一员(训导分属元和/)
   吴塔司巡检一员
 (知/县)沈以曦(临湘人进士/顺治二年任)  田本
(富平人进士/顺治三年任)
  赵 瑾(阳曲人进士/顺治四年任) 郭经邦(奉天人生员/顺治五年任) (第 15a 页)
  训导一员
 (知/县)蒋录楚(永州人举人/顺治二年任)  范敏俊(枣强人贡生/顺治五年任)
   田本
(富平人进士/顺治七年任)  黄遂升(河间人贡生顺/治十四年任)
  孙启烈(解州人进士顺/治十八 (第 25b 页)
  鲍弘仁沈阳人顺治六年知颍上县性明敏簿书

  填委据案剖决立尽捐俸钱修东城二百馀丈不
  烦民力清驿递禁杂派请豁无主荒地五千馀顷
   田本
沛富平人顺治七年知蒙城县时兵燹之后
  殚心抚恤釐剔宿弊催科则花户亲输递马则设
  法官养夏秋米麦二 (第 14a 页)
  售之物逼而夺之以致彗出民愁而自亡其国四

  百馀年之后推本重赋之由则犹其遗祸也而况
  于没入之 田本
无其直者乎今欲一切改从民田
  以复五升之额或势有所不能谓宜遣使按行吴
  中逐县清丈定其肥瘠高下为 (第 28a 页)
  寺所𨽻草场地六十万顷出佃价一两可得银六
  千万此事之不能者也自马草均𣲖于田亩民间
  已忘其事故江北尚有名目而其 田本
贱值不过
  数钱岂能顿增一两江南田贵易增而竟莫可辨
  析苟欲增其价必致摊𣲖是教之乱也愚以芦洲 (第 44a 页)
 日聚兵为报复计吕公弼言谔启边患宜戒之弗听
 已而绛言谔入夏之功乞加旌赏诏从之
粥广惠仓田
 广惠仓 田本
绝户业以赈济者也王安石请鬻之以
 为河北东西陜西京东四路青苗本钱诏从之 (第 24a 页)
 杨自谦(渭南/人)     孙钟皋(富平/人)

  田本
(富平人/佥事道)    李崇稷(岐山人/郎中)
 贾汉儒(麟游/人)     杨栖鹗(西乡人/给 (第 90b 页)
 徐振(潼关人尤/县知县)    薛起凤(韩城人/知县)

  田本
(富平人/进士)    袁象乾(西乡人/教谕)
 鄢广(城固人户/部主事)    杨景震(咸宁人 (第 153a 页)
 年九月置陜西营田务(仁宗/本纪)范仲淹大兴屯田于陜

 西(文献/通考)皇祐元年诏减陜西兵屯内地以省边费(通/鉴)
 陜西兴置营 田本
欲助边以宽民力除沿边空閒膏
 腴地土可以开垦外其近里州县官吏不能体朝廷
 之意将远年瘠薄无人请佃逃田 (第 6b 页)
 序曰王君岑兴会所至偶有所得辄镌之简册渐积

 成帙持以问世倘所谓穷愁著书者耶(本书李/馥蒸序)
栩栩居诗一卷(提学道富平 田本
沛撰)
 序曰田公以文章名世视学入闽出所作诗以示蕃
 因得字比而句栉之其宏声钜响若黄钟大吕相应
 于 (第 120b 页)
  原额并节年升科漕粮正耗米一十五万一千四
   百四十六石六斗四升九合九勺一抄四撮八
   粒二粟
  一本色
  汉阳县租 田本
色大麦六十石
  钟祥县租 (第 17b 页)
田本
色黄豆五十三石
  天门县 (第 17b 页)
田本
色大麦九十三石
  郧阳府额编米一万二千六百四十一石三升二 …… (第 17b 页)
  原额漕粮并节年升科正耗米共二万二千五十
   二石八斗六升九勺八抄八撮三圭二粒三粟
  一本色
  钟祥县租 田本
色黄豆五十三石
  天门县 (第 46b 页)
田本
色大麦五十三石
德安府 (第 46b 页)
 且奚据哉有善有恶诗词固尔作者之志非美善则
 刺恶何邪之有故均一淫佚之辞也书奔者之思则
 邪书刺奔者之思则正今第以辞而邪之则叔于

 本
刺郑庄也而辞乃爱段扬之水本刺晋昭也而辞
 乃戴武是直为后世美新劝进之嚆矢矣圣人奚取
 焉乃存之为乱贼 (第 14b 页)
  帝
建隆二年春正月丙申朔御崇元殿受朝退群臣诣皇
太后宫门称贺 壬寅幸造船务观习水战 太仆少

卿王承哲坐举官失实责授殿中丞 己酉帝御明德
门观灯宴从臣江南吴越使皆与焉 周显德末遣官
度民田多为民所诉至是帝谓宰臣曰度 田本
欲勤恤
下民而近者弊愈甚今当慎选其人以副朕意丁巳分
遣常参官诣诸州度民田 诏浚蔡渠通淮右之漕也
以右 (第 1b 页)
路捉贼王兴苌用和皆没(考异实录称皆没于路 田本/
纪亦云按本傅及智高传则)
(太平场也实录本/纪并误今改之) 考功议上故司空致仕张齐贤谥
曰文定右仆射 (第 27b 页)
诏谕如旧是时复遣职方员外郎孙琳都官员
外郎林之纯屯田员外郎席汝言虞部员外郎李凤
秘书丞高本分往诸路均 田本
独以为田税之制其废
已久不可复均才均数郡田而止(考异实录在五年四/月丙戌今从会要及)
(司马光记闻按 (第 17a 页)
 十一月丙申故左丞相吴潜追复光禄大夫 庚戌

以常挺参知政事马廷鸾同知枢密院事蒙古南京宣
慰使刘整言于蒙古主曰攻宋方略宜先从事襄阳襄
阳吾故物由弃弗戌使宋得筑为强藩若复襄阳浮汉
入江则宋可平也蒙古主从之诏徵诸路兵命阿珠与
整经略襄阳 十二月丙辰以吕文焕改知襄阳府兼
京西安抚副使 丁卯台臣言叙复观文殿学士皮龙
荣贪私倾险尝朋附丁大全乞寝新命诏予祠禄 赦
谪居兴国军谢枋得放归田里 是岁京师籴贵勒平

江嘉兴上户运米入京鞭笞囚系死于非命者十七八
太常寺主簿陆逵谓买 田本
以免和籴今勒其运米害
甚于前贾似道怒出逵知台州未至而怖死 司农卿
李镛言经界尝议修明矣而修明卒不行尝 (第 20b 页)
  阳平渠(在县西南四十里凿山架木引水凡十里/民甚便之)
  赵村渠(在县西南四十里/)
  吴村渠(在县西南五十里一流灌 田本
村上下赖/之)
  堡里渠(在县西五十里源从甘涧峪车回头起引/水至本村北佛殿止民赖以汲用)
 光州 (第 3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