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家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所苞。答曰。高座之人亦可苞耳。乃致
问数番。皆是先达思力所不逮。高座无以抗
其词。遂逊退而止。时王弘 范泰 闻苞论义。叹
其才思请与交言。仍屈住祇桓寺。开讲众经
法化相续。陈郡谢灵运闻风而造焉。及见苞
神气弥 (第 0646a 页)
问数番。皆是先达思力所不逮。高座无以抗
其词。遂逊退而止。时王弘 范泰 闻苞论义。叹
其才思请与交言。仍屈住祇桓寺。开讲众经
法化相续。陈郡谢灵运闻风而造焉。及见苞
神气弥 (第 0646a 页)
部羊玄保曰。朕少来读经不多。比复
无暇。三世因果未辩措怀。而复不敢立异者。
正以卿辈时秀率所敬信也。 范泰 谢灵运常
言。六经典文本在济俗为政。必求性灵真
奥。岂得不以佛理为指南耶。帝曰。释门有卿。
亦犹孔门 (第 0701a 页)
无暇。三世因果未辩措怀。而复不敢立异者。
正以卿辈时秀率所敬信也。 范泰 谢灵运常
言。六经典文本在济俗为政。必求性灵真
奥。岂得不以佛理为指南耶。帝曰。释门有卿。
亦犹孔门 (第 0701a 页)
曰。白日丽
天。今天言方中。何谓过耶。举钵便食。一众
从之。帝大悦。下诏。留生止都下。一时巨公
王弘 范泰 颜延之等。皆造门结友。生每以
经文未能达诸佛之旨而学者多滞闻见因
著善不报论。顿悟成佛论。二谛论。佛 …… (第 0535c 页)
羊玄保曰。朕少读
经不多。比日弥复无暇。因果之事昧然未
究。所以不敢立异者。以卿辈时秀率皆信
敬耳。 范泰 谢灵运皆言。六经法度本任济
世。必求妙道。当以佛经为指南。比见颜延
之析达性论。宗炳难白黑论。其说汪 (第 0536b 页)
天。今天言方中。何谓过耶。举钵便食。一众
从之。帝大悦。下诏。留生止都下。一时巨公
王弘 范泰 颜延之等。皆造门结友。生每以
经文未能达诸佛之旨而学者多滞闻见因
著善不报论。顿悟成佛论。二谛论。佛 …… (第 0535c 页)
羊玄保曰。朕少读
经不多。比日弥复无暇。因果之事昧然未
究。所以不敢立异者。以卿辈时秀率皆信
敬耳。 范泰 谢灵运皆言。六经法度本任济
世。必求妙道。当以佛经为指南。比见颜延
之析达性论。宗炳难白黑论。其说汪 (第 0536b 页)
则善也。祇洹中转有奇
趣。福业深缘森兮满目。见形者所不能传。闻
言而悟亦难其人。辞烦而已。于此绝笔。 范泰
敬谓。
祇洹塔内赞。因炽公相示。可少留意省之。并
同子与人歌而善。
**** 答范特进书送佛赞 (第 0199c 页)
趣。福业深缘森兮满目。见形者所不能传。闻
言而悟亦难其人。辞烦而已。于此绝笔。 范泰
敬谓。
祇洹塔内赞。因炽公相示。可少留意省之。并
同子与人歌而善。
**** 答范特进书送佛赞 (第 0199c 页)
释慧远与桓玄书明沙汰事(并答)
* 支道林与桓玄书论僧籍
* 郑道子书论踞食 范伯伦 书论踞食 (第 0263a 页)
范伯伦 表论踞食(并诏答)
* 释慧义答 (第 0263a 页)
范伯伦 书(并答) (第 0263a 页)
范伯伦 与生观二法师书
* 后秦主令恒标二法 (第 0263a 页)
* 支道林与桓玄书论僧籍
* 郑道子书论踞食 范伯伦 书论踞食 (第 0263a 页)
范伯伦 表论踞食(并诏答)
* 释慧义答 (第 0263a 页)
范伯伦 书(并答) (第 0263a 页)
范伯伦 与生观二法师书
* 后秦主令恒标二法 (第 0263a 页)
何
尚之曰。吾不读经比复无暇。三世因果未
辩致怀。而复不敢立异者。正以前达及卿辈
时秀率皆敬信故也。 范泰 谢灵运每云。六经
典文本在济俗为治耳。必求性灵真奥。岂得
不以佛经为指南耶。颜延年之折达性。宗少
文 (第 0069b 页)
尚之曰。吾不读经比复无暇。三世因果未
辩致怀。而复不敢立异者。正以前达及卿辈
时秀率皆敬信故也。 范泰 谢灵运每云。六经
典文本在济俗为治耳。必求性灵真奥。岂得
不以佛经为指南耶。颜延年之折达性。宗少
文 (第 0069b 页)
习凿齿与释道安书
* 谯王书论孔释张新安答
* 郑道子与禅师书论踞食 范伯伦 书与王司徒论据食
* 义法师答 (第 0076b 页)
范伯伦 书(并范重答) (第 0076b 页)
范伯伦 与生观二法师书 (第 0076b 页)
范伯伦 据食表并诏往反四首
* 晋尚书令何充等执沙门不应敬王者奏三首(并诏二首)
* 桓玄与八座书论 …… (第 0076b 页)
与王司徒诸人书论道人踞=据【宫】踞食踞食 范伯伦
(第 0077c 页)
范泰 敬白公卿诸贤。今之沙门坐有二法。昔
之祇洹似当不然。据今外国言语不同用舍
亦异。圣人随俗制法。因方弘 …… (第 0077c 页)
。亦由寒乡无絺𥿭之礼。日南绝毡裘之
律。不可见大禹解裳之初。便谓无复章甫。请
各两舍以付折中君子。 范泰 区区正望今集
一食之同。过此已往。未之或知。礼以和贵僧
法尚同。今升斋堂对圣像如神在。像中四双
八辈 …… (第 0077c 页)
宾有自来矣。更
咨义公了不见酬。是以敬白同意以求厥中。
愿惠咳嚏之馀。以蔽怯弱之情。
* 释慧义答 范伯伦 书
祇洹寺释慧义等五十人。敬白诸檀越。夫沙
门之法。政应谨守经律。以信顺为本。若欲
违经反律师心自 …… (第 0078a 页)
两
制。上人之同泯焉莫逆。弟子之和了然单
独。何敢当五十大阵。是用畏敌而默。庶乎上
善之救。 范伯伦 与生观二法师书
外国风俗还自不同。提婆始来。义观之徒莫
不沐浴钻仰。此盖小乘法耳。便谓理之所极。 …… (第 0078b 页)
是推心乐同。非敢许以求直。今之奉法白衣
决不可作外国被服沙门何必苦守偏法。
* 论据食表 范伯伦
臣言。陛下体达佛理将究其致。远心遐期研
精入微。但恨起予非昔对扬未易。臣少信大
法。积习善性。颇闻馀 (第 0078c 页)
* 谯王书论孔释张新安答
* 郑道子与禅师书论踞食 范伯伦 书与王司徒论据食
* 义法师答 (第 0076b 页)
范伯伦 书(并范重答) (第 0076b 页)
范伯伦 与生观二法师书 (第 0076b 页)
范伯伦 据食表并诏往反四首
* 晋尚书令何充等执沙门不应敬王者奏三首(并诏二首)
* 桓玄与八座书论 …… (第 0076b 页)
与王司徒诸人书论道人踞=据【宫】踞食踞食 范伯伦
(第 0077c 页)
范泰 敬白公卿诸贤。今之沙门坐有二法。昔
之祇洹似当不然。据今外国言语不同用舍
亦异。圣人随俗制法。因方弘 …… (第 0077c 页)
。亦由寒乡无絺𥿭之礼。日南绝毡裘之
律。不可见大禹解裳之初。便谓无复章甫。请
各两舍以付折中君子。 范泰 区区正望今集
一食之同。过此已往。未之或知。礼以和贵僧
法尚同。今升斋堂对圣像如神在。像中四双
八辈 …… (第 0077c 页)
宾有自来矣。更
咨义公了不见酬。是以敬白同意以求厥中。
愿惠咳嚏之馀。以蔽怯弱之情。
* 释慧义答 范伯伦 书
祇洹寺释慧义等五十人。敬白诸檀越。夫沙
门之法。政应谨守经律。以信顺为本。若欲
违经反律师心自 …… (第 0078a 页)
两
制。上人之同泯焉莫逆。弟子之和了然单
独。何敢当五十大阵。是用畏敌而默。庶乎上
善之救。 范伯伦 与生观二法师书
外国风俗还自不同。提婆始来。义观之徒莫
不沐浴钻仰。此盖小乘法耳。便谓理之所极。 …… (第 0078b 页)
是推心乐同。非敢许以求直。今之奉法白衣
决不可作外国被服沙门何必苦守偏法。
* 论据食表 范伯伦
臣言。陛下体达佛理将究其致。远心遐期研
精入微。但恨起予非昔对扬未易。臣少信大
法。积习善性。颇闻馀 (第 0078c 页)
玄保曰。朕少来读经不多。比
日弥复无暇。三世因果未辨。措怀而复不敢
立异者。正以卿辈时秀率所敬信也。 范泰 谢
灵运常言。六经典文本在济俗为政。必求性
灵真奥。岂得不以佛理为指南耶。近见颜延
之折达性论。宗炳 (第 1095b 页)
日弥复无暇。三世因果未辨。措怀而复不敢
立异者。正以卿辈时秀率所敬信也。 范泰 谢
灵运常言。六经典文本在济俗为政。必求性
灵真奥。岂得不以佛理为指南耶。近见颜延
之折达性论。宗炳 (第 1095b 页)
。帝曰。日未晚也。才
中耳。生曰。向日丽天。今天言日中。何得非中。举钵便
食。一众从之。帝大悦。王弘 范泰 颜延之。皆造门结好。
生每以真丹所译经文。未能尽达佛旨。而学者又滞
见闻。然其所谓。善不受报。顿悟成 …… (第 0166a 页)
羊玄保曰。朕少读经不多。比日弥复无
暇。因果之事。昧然未究。所以不敢立异者。正以卿辈
时秀信敬故耳。 范泰 谢灵运尝言。六经法度。本在济
世。必求妙道。当以佛经指南。比见颜延之析达性论。
宗炳难黑白论。其说汪 (第 0167a 页)
中耳。生曰。向日丽天。今天言日中。何得非中。举钵便
食。一众从之。帝大悦。王弘 范泰 颜延之。皆造门结好。
生每以真丹所译经文。未能尽达佛旨。而学者又滞
见闻。然其所谓。善不受报。顿悟成 …… (第 0166a 页)
羊玄保曰。朕少读经不多。比日弥复无
暇。因果之事。昧然未究。所以不敢立异者。正以卿辈
时秀信敬故耳。 范泰 谢灵运尝言。六经法度。本在济
世。必求妙道。当以佛经指南。比见颜延之析达性论。
宗炳难黑白论。其说汪 (第 0167a 页)
曰。高座
之人亦可苞耳。于是折难数番。无敢抗其词者。乃自
为主客徵析。一众𥈭眙。高座愧而止。时王弘 范泰。 闻
之叹赏。愿结友。请住祇洹寺。谢灵运见苞叹。以为非
常胜侣。有问。或者曰。谢公何如。苞对曰。灵运识 (第 0254c 页)
之人亦可苞耳。于是折难数番。无敢抗其词者。乃自
为主客徵析。一众𥈭眙。高座愧而止。时王弘 范泰。 闻
之叹赏。愿结友。请住祇洹寺。谢灵运见苞叹。以为非
常胜侣。有问。或者曰。谢公何如。苞对曰。灵运识 (第 0254c 页)
梦一髯而杖者指曰。此石下是
也。义明日遍行山中。识所梦处。得璧与金。果如其数。
以献。永初元年。车骑 范泰。 建祗洹寺。义为指授仪。则
元嘉二十一年。没于乌衣寺。寿七十三。
**** 宋僧诠
出张氏。辽西海 (第 0281b 页)
也。义明日遍行山中。识所梦处。得璧与金。果如其数。
以献。永初元年。车骑 范泰。 建祗洹寺。义为指授仪。则
元嘉二十一年。没于乌衣寺。寿七十三。
**** 宋僧诠
出张氏。辽西海 (第 0281b 页)
曰。始可中耳。生曰。白日丽天。天言始中
何得非中。遂取钵便食。于是一众从之。
莫不叹其枢机得衷。王弘 范泰 颜延并挹。
敬风猷从之问道。生既潜思日久彻悟言
外。乃喟然叹曰。夫象以尽意。得意则象忘。
言以诠理。 …… (第 0366c 页)
因果未辩厝怀。而复不敢立异者。正以
卿辈时秀率所敬信故也。 范泰 谢灵运常言。
六经典文本在济俗为治。必求灵性真奥。
岂得不以佛经为指南耶。近见颜迎之
推达性论宗炳难 …… (第 0367c 页)
大
小三十二枚黄金一鉼。此瑞详之宋史。义后
还京师。宋武加接尤重。迄乎践祚礼遇弥
深。宋永初元年车骑 范泰 立祇洹寺。以义德
为物宗固请经始。义以泰清信之至。因为
指授仪则。时人以义方身子泰比须达。故
祇洹之 …… (第 0368c 页)
何所苞。答曰。高座之人亦可苞耳。乃
致问数番皆是先达思力所不逮。高座无
以抗其辞。遂逊退而止。时王弘 范泰 闻苞论
议叹其才思。请与交言。仍屈住祇洹寺。 (第 0369b 页)
何得非中。遂取钵便食。于是一众从之。
莫不叹其枢机得衷。王弘 范泰 颜延并挹。
敬风猷从之问道。生既潜思日久彻悟言
外。乃喟然叹曰。夫象以尽意。得意则象忘。
言以诠理。 …… (第 0366c 页)
因果未辩厝怀。而复不敢立异者。正以
卿辈时秀率所敬信故也。 范泰 谢灵运常言。
六经典文本在济俗为治。必求灵性真奥。
岂得不以佛经为指南耶。近见颜迎之
推达性论宗炳难 …… (第 0367c 页)
大
小三十二枚黄金一鉼。此瑞详之宋史。义后
还京师。宋武加接尤重。迄乎践祚礼遇弥
深。宋永初元年车骑 范泰 立祇洹寺。以义德
为物宗固请经始。义以泰清信之至。因为
指授仪则。时人以义方身子泰比须达。故
祇洹之 …… (第 0368c 页)
何所苞。答曰。高座之人亦可苞耳。乃
致问数番皆是先达思力所不逮。高座无
以抗其辞。遂逊退而止。时王弘 范泰 闻苞论
议叹其才思。请与交言。仍屈住祇洹寺。 (第 0369b 页)
帝曰。始
可中耳。生乃曰。白日丽天。天言始中。何得非中。遂举
箸而食。一众从之。莫不叹其机辩。时王弘 范泰 颜延
之并挹敬风猷相从问道元嘉十一年十一月庚子
于庐山升座说法将毕。众见麈尾纷然坠地隐几而
化。宛若 (第 0116b 页)
可中耳。生乃曰。白日丽天。天言始中。何得非中。遂举
箸而食。一众从之。莫不叹其机辩。时王弘 范泰 颜延
之并挹敬风猷相从问道元嘉十一年十一月庚子
于庐山升座说法将毕。众见麈尾纷然坠地隐几而
化。宛若 (第 0116b 页)
帝曰。始可
中耳。生乃曰。白日丽天。天言始中。何得非中。遂举箸
而食。一众从之。莫不叹其机辩。时王弘 范泰 颜延之
并挹敬风猷。相从问道。元嘉十一年十一月庚子。于
庐山。升座说法。将毕。众见麈尾纷然坠地。隐几 (第 0358b 页)
中耳。生乃曰。白日丽天。天言始中。何得非中。遂举箸
而食。一众从之。莫不叹其机辩。时王弘 范泰 颜延之
并挹敬风猷。相从问道。元嘉十一年十一月庚子。于
庐山。升座说法。将毕。众见麈尾纷然坠地。隐几 (第 0358b 页)
为之。不允○帝问侍中何尚之。吏部羊元保曰。朕无
暇读经。因果之事。昧然未究。以卿辈时彦。率皆信敬。 范泰 谢灵运皆言。六经法度。本任济世。必求妙道。当
以佛为指南。比见颜延之。析达性论。宗炳难黑白论。
其说 (第 0158a 页)
暇读经。因果之事。昧然未究。以卿辈时彦。率皆信敬。 范泰 谢灵运皆言。六经法度。本任济世。必求妙道。当
以佛为指南。比见颜延之。析达性论。宗炳难黑白论。
其说 (第 0158a 页)
午耳。生即曰。白日丽天。天言始中。何得
非中。举钵便食。一众从之。帝大悦。诏留生都下。一时
巨公王弘 范泰 颜延之。并挹敬风猷。从之问道。至甲
戌十一年十一月。于庐山精舍。升于法座。神色开明。
德音俊发。论议 …… (第 0036a 页)
帝不允(宋史)○帝问侍
中何尚之吏部羊元保曰。朕无暇读经。因果之事。昧
然未究。以卿辈时彦率皆信敬。 范泰 谢灵运。皆言。六
经法度。本任济世。必求妙道。当以佛经为指南。比见
颜延之析达性论。宗炳难白黑论。其 (第 0036c 页)
非中。举钵便食。一众从之。帝大悦。诏留生都下。一时
巨公王弘 范泰 颜延之。并挹敬风猷。从之问道。至甲
戌十一年十一月。于庐山精舍。升于法座。神色开明。
德音俊发。论议 …… (第 0036a 页)
帝不允(宋史)○帝问侍
中何尚之吏部羊元保曰。朕无暇读经。因果之事。昧
然未究。以卿辈时彦率皆信敬。 范泰 谢灵运。皆言。六
经法度。本任济世。必求妙道。当以佛经为指南。比见
颜延之析达性论。宗炳难白黑论。其 (第 0036c 页)
敕以流通也。是故法
之盛衰。视王公大人之轻重。犹权衡之于物焉。开皇
三宝录云。宋文帝问侍中何尚之曰。 范泰 .谢灵运等
皆云。六经本是济俗。若性灵真要。则以佛经为指南。
如其率土之滨。皆纯此化。朕则坐致太平矣 (第 0300c 页)
之盛衰。视王公大人之轻重。犹权衡之于物焉。开皇
三宝录云。宋文帝问侍中何尚之曰。 范泰 .谢灵运等
皆云。六经本是济俗。若性灵真要。则以佛经为指南。
如其率土之滨。皆纯此化。朕则坐致太平矣 (第 0300c 页)
。
仍都建康。至第三主元嘉年中。有上事者。云
比寺塔修饰过。兴乐福之徒奢竞日甚。文帝
以问何侍中曰。 范泰 及谢灵运皆称六经本
是济俗。性灵真要会以佛经为指南。此贤达
言实诚有谠。若使率土之滨皆纯此化。则朕 (第 0088c 页)
仍都建康。至第三主元嘉年中。有上事者。云
比寺塔修饰过。兴乐福之徒奢竞日甚。文帝
以问何侍中曰。 范泰 及谢灵运皆称六经本
是济俗。性灵真要会以佛经为指南。此贤达
言实诚有谠。若使率土之滨皆纯此化。则朕 (第 0088c 页)
帝曰。始可中耳。生乃曰。白日丽
天。天言始中。何得非中。遂举箸而食。一
众从之。莫不叹其机辩。时王弘 范泰 颜延
之。并挹敬风猷。相从问道。元嘉十一年十
一月庚子于庐山升座说法。将毕众见麈
尾纷然坠地。隐几而 (第 0266b 页)
天。天言始中。何得非中。遂举箸而食。一
众从之。莫不叹其机辩。时王弘 范泰 颜延
之。并挹敬风猷。相从问道。元嘉十一年十
一月庚子于庐山升座说法。将毕众见麈
尾纷然坠地。隐几而 (第 026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