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僧净辩” 相关资源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寶積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大集部類
般若部類
也。』天台宗满禅
师,一生讲诵《莲经》,感神人现身,正定经咒文
字;后焚身供养《法华经》。又智者门人 净辩

师,于忏堂前焚身,供养普贤菩萨。双林傅大
士,欲焚身救众生苦;门人等前后四十八人,
代师焚身,请 (第 0971b 页)
耶。仍于瓦官寺端坐入灭。建业咸
睹。天地共知。又有惠[啖-口+王]因听法而发定。道势因领悟
而观开。 净辩
强记。有泻瓶之德。于佛陇烧身。惠普修
忏。象王便现。法慎学禅微发持力。此二三子不幸早
亡。门人行解兼 (第 0675a 页)
隋京师静法寺释智嶷传四十二

隋京师沙门释道嵩传四十三

隋京师净影寺释道颜传四十四

隋京师净影寺 释净辩
传四十五

释道密。姓周氏。相州人。初投耶舍三藏。师
习方艺。又从邺下博听大乘。神思既开理
致通衍。 …… (第 0667b 页)
即垂泣。不忽童稚不行楚叱。纵有轻陵
事同风拂。顾诸属曰。不久去也何烦累人。
故于无常得其旨矣。 释净辩。
姓韦齐。州人。少涉儒门备闻丘索。
孔墨庄老是所询谋。忽厌浮假屏迹出家。
经律具尝薄通幽极。复缠名教避 (第 0676c 页)
生得道岂偿汝命耶。仍于瓦官寺端坐入灭。
建业咸睹天地共知。又有慧瑫因听法而发
定。道势因领语。而观开 净辩
强记有泻瓶之
德。于佛陇烧身慧普修忏象王便现。法慎学
禅微发持力。此二三子不幸早亡。门人行解
兼善堪 (第 0197c 页)
无相二种义一性平等。于法界中
加被一切菩萨。證得一切诸佛如来神境通
自性涅槃解脱门。九者名说法无尽清 净辩
才无碍智菩萨摩诃萨。入三摩地圣境神力
加持口密印契。證入普门字轮无碍智用三 (第 0754a 页)
 唱导始道照。终法镜。共十人。

一心奉请续高僧传(拜观同上)

唐释道宣撰。
序云。始距梁之初运。终唐贞观十
有九年。一百四十四载。包括岳渎。历访华夷。正

传三百三十一人。附见一百六十人。大为十例。
一译经。二义解。三习禅。四明律。五护法。六感通。
七遗身。八读诵。九兴福。十杂科 译经始僧伽
婆罗。终僧那提。正十五人 义解法申。始义褒。
终正百六十一人 习禅始僧副。终慧明。正九
十八人 明律始法超。终昙光。正二十九人
 护法始昙无最。终慈藏。正十八人 感通始勒
那钵提。终 净辩。
正百十八人 遗身始法凝。终
道休。正十二人 读诵始志湛。终宝相。正十四
人 兴福始明达。终慧云。正十 (第 1063a 页)
普告音菩萨。利益神通华菩萨。超出一切世间冠。开光乐喜生菩萨。海震音菩萨。药叉善等观菩萨。敬皈依妙称大 净辩
首咸菩萨。」
#+END_VERSE


(第 0684a 页)
益神通华菩
萨南无超出一切世间冠菩萨南无开光乐
喜生菩萨南无海震音菩萨南无药叉善等
观菩萨南无妙称大 净辩
首咸菩萨南无金
刚脐菩萨南无智得莲华严菩萨南无大云
无量价严王菩萨南无天冠无害心菩萨南 (第 0561b 页)
慧明,正九十八人。明律始法超,终昙光,正二十九人。护法始昙无最,终慈藏,正十八人。感通始勒那钵提,终 净辩,
正百十八人。遗身始法凝,终道休,正十二人。读诵始志湛,终宝相,正十四人。兴福始明达,终慧云,正十二人 (第 0175a 页)
一切佛神变故,得现觉
智悉见诸佛所现自在神通境故,得无量明
照一切佛大法教海智慧光故,具无碍解以
净辩
于无量劫说佛功德无穷尽故,住最
胜智犹若虚空所行清净无染著故,无所依
止随诸众生心之所乐现色身故,离 (第 0661c 页)
辨异。

名义如何言有作者教行本无方便修生故名有作
有作顺本称之为善善之自体故名为法法出垢染
目之为 净辩
才门中明此有作将总名别故名辩才
言无作者證行之体性出自古不从缘造故曰无作
此二相望无作据体不明顺他故 (第 0043b 页)
不说善若望于理
善义则通法 净辩
才义如前释名义如是。

体相云何此二皆用真识为体真识之中义别三门
谓体相用体谓真如妙寂平等如如一味隐 (第 0043b 页)
粮圆满,四者精勤无倦。复有四法得 净辩
才。
云何为四?一者于说法人无所违逆,二者尊
重法师恭敬听受,三者不以多闻而自憍慢,
四者于少闻者不 (第 0491b 页)
求去心微故名
少欲。不少不足谓菩萨者。于自所得不生足
想名不知足。广愿求佛名不少欲。

第三双
就染 净辩
中。先举二数。次列两名。谓善不善。
下辩其相。

上来广辩。下明修为。为见佛性
故修此二。

就寂静 (第 0831b 页)
 云何修寂静,
 第一三摩提?
 云何神通力,
 丈夫云何说?
 众生中胜行,
 得何等意行?
 云何得 净辩,
 同合净美语?
 云何诸菩萨,
 而得善眷属?
 云何大丈夫,
 而得宿命智,
 得无垢天眼,
  …… (第 0102c 页)
 四种功德故,
 常于一切时,
 有胜相庄严。」
#+END_VERSE


「得无垢女!诸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得 净辩
才。何等为四?一者、持菩萨藏。二者、昼夜读诵
三聚法门。三者、为他人说离因缘法,以佛菩
提不生不灭、 (第 0105a 页)
离因缘故。四者、欢喜受持,不惜
身命及以财宝。得无垢女!诸菩萨摩诃萨,若
能成就如是四法,得 净辩
才。」

尔时世尊而说 (第 0105a 页)
门十妙开
果合因。

十子既往

灌顶多闻法慎发持寂照顺真智韬定发智操履
俗智晞习静道势慧开普明摄众 净辩
强记慧普
现像。

幽赞

周易说卦云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神明而生
蓍幽赞者韩康伯云幽深也赞明也谓伏 (第 0447c 页)
无障见一切佛神变事故至处无
限一切如来成正觉所恒普诣故光明无际
以智慧光普照一切实法海故说法无尽清 净辩
才无边际劫无穷尽故等虚空界智慧
所行悉清净故无所依止随众生心现色身
故除灭痴翳了众生界无众生故等虚空 (第 0293a 页)
如有音声词辩之用。即是德者相故。
若令众生见于即入无有障碍。故相名用。

疏。即用之相下。第二会通染 净辩
二双融。
亦由刊定立二别云。德相纯净。业用通
染。即令众生作佛身等。故通染也。今明
在佛德相。染净二 (第 0082b 页)
者自力辩才有四。一有作辩才。自善根清净
故。二无作辩才。清净法界故。三化众生辩
才。饶益众生故。四身 净辩
才。是身净中显
三种尽。一者菩萨。二者二乘不同尽。三者佛 (第 0210b 页)

他自悟。八于无名相法。巧以名言说令他
于言不作言解。九说众生义门辩。上应
机令喜辩。又前五是无作 净辩。
后五有作净
辩。上来外化摄生行竟。

下第四说十种胜
法下有五十句。明无碍殊胜行。亦是当位
成满行。 (第 0425c 页)
无犹豫心?云何而得
智慧如海?云何而得微妙智善巧?云何成就
应理辩才?云何而得解脱辩才?云何而得清 净辩
才?云何能令一切众生欢喜满足?云何
言说令他信受?云何名为能说法者?云何而
得随顺法行?云何而得诸法 (第 028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