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釋家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通。

若形虽无知神尚有知。形神既不得异。则向
之死形翻复非枯木矣。

**** 因缘无性论序陈沙门 释真观


泉亭令德。有朱三议者。非惟外学通敏。亦
是内信渊明。常自心重大乘口诵般若。忽著
自然之论。便成有性之 …… (第 0254b 页)
救𣏌梁之殒。故
荣落死生自然定分。若圣与仁不能自免。深
味鄙句理存显然。

**** 因缘无性论陈 真观
法师

请疑公子致言于通敏先生曰。夫二仪始判
则庶类是依。七曜既悬。则兆民斯仰。但生前
死后系象之所 (第 0256a 页)
梁刘之𨗄吊震兄李敬朏书
* 梁刘之𨗄吊京正亡书(金华山栖志) (梁刘孝标东阳金华山栖志陈 释真观
与徐仆射书)
* 陈徐陵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
* 周释昙积上武帝止沙汰表
* 戴逵贻书仙城 (第 0263b 页)
吊僧正京法师亡书(同上作)
* 东阳金华山栖志(梁刘孝标)
* 与徐仆射述役僧书(陈 释真观)
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陈徐陵)
* 谏周祖沙汰僧表(周释昙积)
* 戴逵贻书仙城命禅 …… (第 0272b 页)
荡天地之间。心无怵惕之警。岂与嵇生齿剑
杨子坠阁较其优劣者哉。

**** 与徐仆射领军述役僧书
释真观

泉亭光显寺 (第 0277a 页)
释真观。
致书领军檀越。窃闻。
四依开士。匡正法于将颓。十地高人。秉玄文
于已绝。能使崛山遗迹无亏宴坐之风。祇 (第 0277a 页)
允鹿苑赋
* 魏李颙大乘赋
* 梁仙城释慧命详玄赋
* 梁萧子云玄圃苑讲赋
* 梦赋 释真观
梁江淹伤弱子赋
* 无为论
* 伐魔诏并书檄文(并魔答)
* 奏平心露布(唐蒲州 …… (第 0335b 页)
言。民已登仁寿
之域矣。将奉瑶宫之[轪]。陪云楼之轼。福穰穰
委如山。长莫长永无极。

*** 梦赋 释真观

昨夜眠中意识潜通。类庄生之睹蝴蝶。如孔
氏之见周公。虽梦想之虚伪。亦心事而冥同。
尔乃见一奇宾。傲岸 (第 0341b 页)
式。讲于天台东掖山十有二年矣。
至是始西渡居杭州古灵山寺(今下天竺)。初西晋天
竺慧理法师居焉。隋高 僧真观
讲法华之地。
唐道标继成之。至僖宗时为寇所毁。西岩有
桧枯株。存于焚败之馀。法师以水洒而祝之。
枝叶 (第 0863b 页)
致雨。帝因请讲法华。至其泽普洽。雨即大霔。高
下沾足。此讲法华。经而感雨也。又云。隋灵应南天
竺寺。 释真观。
钱塘范氏子。少有奇相。舌紫罗纹。左
右手有仙人字。诵法华经。日定一部。开皇十四年
亢旱。时请讲海龙王 (第 0390a 页)
一谓。以法集
动众妨官。为人所忌。余今德薄。安可久留。遂幡然复
杭。刺史薛颜。始以灵山。命师居之。即 隋真观
所营天
竺寺也。天禧三年。王钦若抚杭。与师道契。奏锡天竺
旧名。复其寺为教。又奏请西湖。为放生池。因 (第 0374b 页)
 陈慧布 陈智文
卷第十三
  弘法科
 隋昙延 隋灵藏 隋道正
 隋信行 隋昙崇 隋道成
 隋智舜 隋法纯  隋真观
 隋玄镜 隋觉朗 隋灵裕
 隋智脱 隋僧善 隋僧照
 隋僧粲 隋洪遵 隋法进
 隋真慧
卷第十四
  (第 0068a 页)
琮。撰
序赞之辞。以美其德。碑文则昂之辞也。昂幼育于纯。
姿情闲雅清爽。有集十卷行世。 隋真观

字圣达。吴郡钱唐人。姓范氏。祖延蒸给事黄
门侍郎。父兑通直散骑常侍。母桓氏。念无嗣息。因誓
诵药师观 …… (第 0178c 页)
开善大忍法师。慝影钟山。时从扣激忍。叹曰。
龙树之道东矣。辨勇二师。频挹重席。丛林为之语曰。
钱唐出 真观。
当天下一半。洪偃者儒英释杰也。面誉
之曰。颧高多智。耳白有名。我有四绝。汝具八能。由是
王公贵游。咸 (第 0179a 页)
者通暄凉序情意赞风化。此亦唱导之
事也。齐竟陵王有导文。梁僧祐著齐主赞叹
缘记及诸色咒愿文。陈隋世高 僧真观
深善
斯道。有道文集焉。从唐至今。此法盛行于 (第 0242a 页)
都光宅寺释慧明传一

高齐邺下沙门释道纪传二

隋京师定水寺释法称传三(智云)

隋杭州灵隐山天竺寺 释真观
传四

隋苏州栖霞寺释法韵传五

隋东都慧日道场释立身传六(慧宁 广寿)

隋西京日严道场释善权传 …… (第 0700c 页)
。欣其词令故也。年登五十
卒于京师。王悲惜焉数日不出。广为追福。
又教沙门法论为之墓志见于别集。 释真观。
字圣达。吴郡钱唐人。俗姓范氏。祖延
蒸给事黄门侍郎。父兑通直散骑常侍。母桓
氏温良有德。尝悱愤无胤。 …… (第 0701c 页)

扣寂用程玄妙。乃叹曰。龙树之道方兴东
矣。辩勇二师当涂上将。频事开折亟经重
席。时人语曰。钱唐有 真观。
当天下一半。沙
门洪偃。才迈儒英。钩深释杰。面相谓曰。权高
多智耳目有名。我有四绝尔具八能。谓
义导 …… (第 0702a 页)

轻同迹。真误混流。颜厚既增。弥深痴滞。
宁谓道达。岂并然耶。至如善权之对晤储
两。千纸不弊其繁华 真观
之拔难程神。百
句弥开其邪信。故得存亡定其尊考。佳严
审其郊邑。词调流便奕奕难穷。引挽伦综
惬当情事 (第 0706a 页)
令露尸松石以施禽兽。弟子依教停一
月馀。颜色如生。还累塔以窆之(续高僧传)

** 天竺观法师 释真观。
姓范。钱唐人。其母以诵药师.观音求嗣。得师。
师少有节操。舌紫罗纹。手现奇相。诵法华经。日终一
卷。 …… (第 0028c 页)
十诵律。超胜前标。忽梦人曰。汝有大根。何
守小道。师遂学摩诃衍。质疑明难。搪揬玄门。时谚曰。
钱唐有 真观。
当天下一半僧。师与智者年腊相齐。为
法兄弟。高谈寂照。金石相宜。后于灵隐山建南天竺
寺居焉。常讲法华 (第 0028c 页)
隋释大善
* 隋释慧成
* 隋释慧超
* 隋释慧威
* 隋释灌顶 隋释真观
隋释普明
* 隋释智越
* 隋释智璪
* 隋释智晞
* 隋释法向
* 隋 …… (第 0063c 页)
平。当来此
讲经。曾未浃旬。白沙遍涌。平如玉镜。乃讲法华金光
明。以答灵惠。

** 隋灵隐南天竺寺 释真观

钱塘范氏。少有奇相。舌紫
罗纹。左右手有仙人字。诵法华经。日终一卷。开皇十
四年。亢旱。时请讲海龙王 (第 0072b 页)
(本传)
○台山释智璪。往𣵠郡参帝。帝施物还山。凡经八回
参见天子。并供给丰厚○七月。杭州天竺寺。 释真观。
端坐而逝。初洪偃相之曰。颧高多智。耳白有名。我有
四绝。尔具八能。谓义导书诗辨貌声棋也。

壬申( (第 0072c 页)
其一谓以法集动众妨官为之患。予今德薄。安可久
留此会。即翻然复杭。刺史薛颜以灵山命居之。其地
即隋高 僧真观
所营天竺寺也。遗迹湮没。殆不可睹。
师按旧志。乃赋诗植碑记之。盖始谋牵复也。寺西有
陈世所植桧枯蘖仅 (第 0320b 页)
第九卷
* 诸祖旁出世家五之一
* 南岳世家(僧照禅师下二十一人)
* 天台世家 (真观禅师
下六十五人)
* 第十卷
* 诸祖旁出世家五之二
* 章安世家(弘景禅师下六人) (第 0133a 页)
水光三昧一人
* 衡阳令陈正业(见善师传)

智者旁出世家


* (二世)天竺 真观禅师
瓦官法喜禅师
* 国清智越禅师
* 瓦官法慎禅师
* 国清普明禅师
* 国清 …… (第 0194c 页)
。吾后日当往也。寄世若浮云。
须蚤求度。及期果顺化而逝。

** 智者大禅师旁出世家(二世)

禅师 真观。
字圣达。钱唐范氏。其母诵药王观
音品以求嗣。遂生师。舌罗紫文手有异
相。幼聪寤博通经史。遇善相者谓之 …… (第 0196b 页)
师。遣使送师
谒智者。致书为贽。智者以齿相若。待之
以兄弟。高谈寂照金石相宣。时人为之语
曰。钱唐有 真观。
当天下一半。大忍禅师见
而叹曰。龙树之道方兴东矣。时朝廷征周
失律(陈宣帝大建十年。命吴明彻。北伐周 (第 0196c 页)
岂可聚众用恼官人。故朝同云合。暮如雨散。设有善萌不获增长。此五恨也)刺史薛颜。
始以灵山命师居之。即 隋真观
师所营天
竺寺也。寺西有陈时所植桧。巢寇燎燬仅
存枯蘖。是年冬枝叶复生。因名重荣桧。赋
诗刻石。以兆 (第 0207c 页)
业高四百
* 信重三千

四祖天台智者大禅师

* 章安灌顶禅师○
* 天竺 真观禅师
瓦官法喜禅师
* 国清智越禅师
* 瓦官法慎禅师
* 国清普明禅师
* 国清 (第 0250d 页)
渊。舍宅为清禅寺○诏建禅定寺。召昙迁
法师。集名德百二十人居之○智者禅师
至玉泉。感关王役神兵造寺○ 真观禅师
于虎林山建天竺寺○炀帝。智者遗言。于
天台山造国清寺。

唐高祖。为沙门景晖立胜业寺。为沙门昙
献立 (第 046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