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佛部
次于齿下得舍
利。皇后亦然。以银盘盛水。浮其一出示百官。
须臾忽见有两粒。右旋相著二。贵人及晋王
豫章王暕
蒙赐砚。敕令审视之。各于砚
内可舍利一。未过二旬宫内凡得十九。多放
光明。自是远近道俗所有舍利率奉献 (第 0602c 页)
。而义寔张诠。席因散。或以闻。帝曰。朕
得与此人同时。[(厂@((既-旡)-日+口))*页]非福邪。 齐王暕
钦渴谈论。时沙门
吉藏得玄辩名。王每欲摧挫之。大业五年。大张法筵
于其第。会者三十馀人。请藏升座。粲 (第 0182b 页)
财施填积。
既以建诸福田。且为十无尽藏。付献行檀。卒成曲池
大像。伟特高显。见者翘勤。不能自巳。 齐王暕
邀藏私
第法集。一时至者。六十馀人。仍推藏为论主。沙门僧
粲自号三国论师。最先徵问。往还四十馀番。藏 …… (第 0183c 页)
利于华原石门山之
神德寺。就以课业。大业三年。沙门还源。延讲摄论于
辇下之明轮妙像诸寺。久之至东都。 齐王暕
情深定
理。每从咨决。鸿胪苏夔禀宗玄训。若高阳沙门道雄
道体。赵郡之道献明则。成承善诱。造诣幽微。洪 (第 0187b 页)
京以决群疑。 隋齐王暕。
以时望。召升高座。自是俦侣
四臻。敷唱相续。大业间。诏居禅定道场。陶治尤盛。


朝遐迩晏清。化风 (第 0209c 页)
归自北邺。相
邀造栖霞寺。以弘禅宗。布亡诱掖加谨。隋仁寿末。献
后崩。诏入京。为禅定道场主纲正僧任。 齐王暕。
乞授
戒。施衣五百领。皆分散无所畜。国初避地蓝田之悟
真寺。武德二年。诏仍旧僧任。改禅定。为大庄严寺 (第 0221a 页)
。躬造道场。接足作礼。进施予以
效诚敬。十二年。诏置僧官。以居平等之任。郡将宗成
刘公。从受菩萨戒。 齐王暕
作牧淮海。贻书迎之。不起。
大业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终。寿七十二。即以其年
之十二月。窆于山之南岭。 (第 0266b 页)
预有学徒问道无倦。会周
氏跨有井络。少保蜀国公宇文俊镇之。往
爱贤才重其德素。礼供殊伦声闻台省。
齐王
续部伏敬日增。任满还雍遂勒归谒。
帝劳遗既深。处为夏州三藏。朝省以名文
翰可观元非玄侣而冥德没世。将 (第 0481b 页)

人。直心应物。和合之众清风穆如也。时郡
将宗成刘公。夙仰高名常钦盛德。及部
临镇。请为菩萨戒师。 齐王暕
以帝子之贵
作牧淮海。乃降教书至山延曰。弟子下车
旧楚亟改炎凉。逖听清规其来有日。敬承
幽栖山谷多历 (第 0503a 页)
帝造佛
寺综御须人。佥委声实以状闻奏。下敕徵
入为禅定道场主。纲正僧网清肃有闻。
迄于隋代常莅斯任。 隋齐王暕。
奉其道德
礼以为师。既受戒已施衣五百领。一无所
受乃从馀散。唐运初兴归心泉石。遂避官 …… (第 0512c 页)
。抽舍六物并托四
缘。旬日之间施物连续。即用庄严峙然高映。
故藏之福力能动物心。凡有所营无非成
就。 隋齐王暕
夙奉音猷。一见欣至而未知
其神府也。乃屈临第并延论士。京辇英彦
相从前后六十馀人。并已陷折前锋令名 (第 0514a 页)
郡典午。东迁徙居江左。父袆仕梁员外散骑
侍郎。琚年十九。便自出尘听坦师释论。未
淹灰管频闻精义。坦即 隋齐王暕
之门师
也。次听雅公般若论。又听誉公三论。此三
法匠名价尤重。琚欲洁操秉心。偏穷法性。 (第 0521a 页)
时积五年钻覈名理。至于成实毗昙华严
地论。博考同异皆为轨辙。末旋踵上京慨
兹异叙。随讲出疏示显群迷。 隋齐王暕。
召结时望盛演释经。登预法座敷陈至理。 (第 0540c 页)
初兴。随闻新法。秦齐赵魏。靡不周行。时积五年
钻覈名理。至于成寔毗昙华严地论。博考同异。皆为
轨辙。 隋齐王暕。
召结时望。盛演释经。常预法座。敷陈
至理。词义弘远。佥共美之。大业之始。荣唱转高。爰下
敕旨。入大禅 (第 0308b 页)
佛牙座前。开函取牙作三礼已。锦巾盛牙绕山东去。后寻却得还安定林。隋文并陈仍在钟岳。至仁寿三年。内使令 豫章王暕。
从杨州将献文帝。其年五月十五日敕送 (第 0834a 页)
十二卷。武帝世。沙门释亡名著。名俗姓宗。讳阙殆。南阳人。为梁竟陵王友。曾不婚娶。梁败出家。改名止蜀。 齐王
入京请将谒帝。以元非沙门欲逼令反俗。并遣少保蜀郡以别书劝喻。报书云。六不可。其后略云。沙门持戒心口相 (第 0272b 页)
又斫。凡经三换。刀
折如初。监司问之。具陈本末。以状奏闻承相齐欢。欢
为表请免死。因此广行于世。所谓 齐王
观世音也。敬
还设斋迎像。乃见顶上有三刀痕。疏意以事因欢奏
得免。经复从齐立名。故云斋欢。实非欢身。 (第 012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