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佛部
形真人和璞携手闲步。至夏口村。入一废
佛寺。璞坐于松下。以杖扣地。令侍人掘深数
尺。得一瓦瓮。内皆是 娄师德 与永禅师书画。
璞曰。君省此否。琯恍然记前世为永禅师也。
僧仲殊诗曰。陋以房次律。因循堕流俗。盖讥 (第 0243c 页)
佛寺。璞坐于松下。以杖扣地。令侍人掘深数
尺。得一瓦瓮。内皆是 娄师德 与永禅师书画。
璞曰。君省此否。琯恍然记前世为永禅师也。
僧仲殊诗曰。陋以房次律。因循堕流俗。盖讥 (第 0243c 页)
尝与房琯游。至夏口佛祠。和璞使人钁于古松之
下。得大瓮。瓮中有画一轴。展视之。乃 娄师德 .永禅
师像也。和璞谓琯曰。能忆此乎。琯罔然不知。和璞
令静默少顷。琯忽自见其身为永禅师也。沩山祐 (第 0183c 页)
下。得大瓮。瓮中有画一轴。展视之。乃 娄师德 .永禅
师像也。和璞谓琯曰。能忆此乎。琯罔然不知。和璞
令静默少顷。琯忽自见其身为永禅师也。沩山祐 (第 0183c 页)
遍知三藏。赠鸿胪卿○
房琯为卢氏宰。道士邢和璞与之出游。过
夏口入废寺坐古松下。使人掘地得瓮中
所藏 娄师德 与永禅师书画。谓琯曰。颇忆
此耶。琯恍然悟前身为永师也○遂州任
善病亡。同数俗人一僧俱至阎王所。僧曰 (第 0374b 页)
房琯为卢氏宰。道士邢和璞与之出游。过
夏口入废寺坐古松下。使人掘地得瓮中
所藏 娄师德 与永禅师书画。谓琯曰。颇忆
此耶。琯恍然悟前身为永师也○遂州任
善病亡。同数俗人一僧俱至阎王所。僧曰 (第 0374b 页)
道者。托生周氏女。遇四祖出家。是为
五祖忍○玄宗。房琯与道士邢和璞过夏。
入废寺使人掘地。得瓮中所藏 娄师德 与
永禅师书。悦然悟前身为永○沙门法秀
有异僧引入终南山。见朱门榜曰回向。老
宿指宫房曰。此唐天子旧 (第 0455b 页)
五祖忍○玄宗。房琯与道士邢和璞过夏。
入废寺使人掘地。得瓮中所藏 娄师德 与
永禅师书。悦然悟前身为永○沙门法秀
有异僧引入终南山。见朱门榜曰回向。老
宿指宫房曰。此唐天子旧 (第 0455b 页)
才。初道士刑和璞者
尝与琯游。至夏口佛祠。和璞使人钁于古松之下。
得大瓮。瓮中有𥁞一轴。展视之。乃 娄师德 与永禅
师像。和璞谓琯曰能忆此乎。琯罔然不知。和璞令
静默少项。琯忽悟前身乃永禅师也。鸣呼。琯门世 (第 0192b 页)
尝与琯游。至夏口佛祠。和璞使人钁于古松之下。
得大瓮。瓮中有𥁞一轴。展视之。乃 娄师德 与永禅
师像。和璞谓琯曰能忆此乎。琯罔然不知。和璞令
静默少项。琯忽悟前身乃永禅师也。鸣呼。琯门世 (第 0192b 页)
卿访法云秀值秀
他出因扫墨竹于壁秀不怿辄去之二公不同如此
唐方士邢和璞与房琯游至夏口璞钁于古松下得 娄师德 像谓琯曰能忆此乎琯忽忆前身为永禅师
也永字 (第 0022b 页)
师德。 韦皋初生有异僧见之曰此诸葛武侯后身也宜字
之武言讫忽不见其后皋果仕蜀有美政。
张方平游琅琊忽悟 (第 0022b 页)
他出因扫墨竹于壁秀不怿辄去之二公不同如此
唐方士邢和璞与房琯游至夏口璞钁于古松下得 娄师德 像谓琯曰能忆此乎琯忽忆前身为永禅师
也永字 (第 0022b 页)
师德。 韦皋初生有异僧见之曰此诸葛武侯后身也宜字
之武言讫忽不见其后皋果仕蜀有美政。
张方平游琅琊忽悟 (第 0022b 页)
盖秦王请宏觉法师说法华经所奉
者耳昙谛宏觉后身也唐宰相房琯同异人邢和
璞游夏口佛祠钁于松下得巨瓮中有 娄师德 永
禅师之像邢曰颇忆此乎房忽见其身为永禅师
永房琯前身也使传记妄传之则巳如其不然则
二事岂可诬哉。 (第 0013c 页)
者耳昙谛宏觉后身也唐宰相房琯同异人邢和
璞游夏口佛祠钁于松下得巨瓮中有 娄师德 永
禅师之像邢曰颇忆此乎房忽见其身为永禅师
永房琯前身也使传记妄传之则巳如其不然则
二事岂可诬哉。 (第 0013c 页)
璞尝过访。琯𢹂之野步。过一废寺。松
竹萧森。和璞坐其下。以杖叩地。令侍者掘数尺。得一
瓶子。瓶中皆 娄师德 与永公书。和璞谓琯曰。省此否。
盖永公即琯之前身也。父即房融。聪慧好佛。武后时
以谏议大夫同平章事。 (第 0334a 页)
竹萧森。和璞坐其下。以杖叩地。令侍者掘数尺。得一
瓶子。瓶中皆 娄师德 与永公书。和璞谓琯曰。省此否。
盖永公即琯之前身也。父即房融。聪慧好佛。武后时
以谏议大夫同平章事。 (第 0334a 页)
笔受。琯。字次律。融之子。宰桐庐县。道士邢和
璞与之游。过夏口村入废寺坐古松下。使人掘地得
瓮中所藏 娄师德 与永师书。谓琯曰。颇忆此耶。琯恍
然悟前身为永禅师也(唐史)。神会禅师令画工图达磨
至六祖。琯作六叶 (第 0403a 页)
璞与之游。过夏口村入废寺坐古松下。使人掘地得
瓮中所藏 娄师德 与永师书。谓琯曰。颇忆此耶。琯恍
然悟前身为永禅师也(唐史)。神会禅师令画工图达磨
至六祖。琯作六叶 (第 0403a 页)
唐房琯。字次律。开元中。宰桐庐。尝与道士邢和
璞过夏口。入一废寺。坐古松下。和璞使人凿地。得瓮中所藏 娄师德 与永禅师书。笑谓琯曰。颇忆此否。因
帐然。悟前世之为永禅师也。出明皇杂录。东坡诗云。殷勤古松下。为剖 (第 0779b 页)
璞过夏口。入一废寺。坐古松下。和璞使人凿地。得瓮中所藏 娄师德 与永禅师书。笑谓琯曰。颇忆此否。因
帐然。悟前世之为永禅师也。出明皇杂录。东坡诗云。殷勤古松下。为剖 (第 0779b 页)
严明。忍具八心。一忍辱心。如
司空图之耐辱。耐人之所不耐。二柔和心。如老子
柔弱胜刚强。三谐顺心。如 娄师德 之唾面自乾。四
悦美心。如孙登之投水嬉笑。五不瞋心。如孟子之
横逆自反。六不动心。如帝释之诃其愚痴。 …… (第 0700b 页)
胜刚。天下莫不知。
又云。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文)今谓他人
陵我以刚强。我则骋之以柔和也。 娄师德 者。唐人
有弟。出守代州。教之耐事。弟曰。人有唾者。拭之而
巳。 (第 0700c 页)
师德 曰。拭之是违其怒也。使自乾尔。投水笑者。
普孙登。为人绝无恚怒。人或投其水中戏之。既出
嬉笑自如。横 (第 0700c 页)
司空图之耐辱。耐人之所不耐。二柔和心。如老子
柔弱胜刚强。三谐顺心。如 娄师德 之唾面自乾。四
悦美心。如孙登之投水嬉笑。五不瞋心。如孟子之
横逆自反。六不动心。如帝释之诃其愚痴。 …… (第 0700b 页)
胜刚。天下莫不知。
又云。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文)今谓他人
陵我以刚强。我则骋之以柔和也。 娄师德 者。唐人
有弟。出守代州。教之耐事。弟曰。人有唾者。拭之而
巳。 (第 0700c 页)
师德 曰。拭之是违其怒也。使自乾尔。投水笑者。
普孙登。为人绝无恚怒。人或投其水中戏之。既出
嬉笑自如。横 (第 0700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