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家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居千福寺西禅院。及代宗临御。复迎止
光宅精蓝十有六载。随机说法。时有西天大耳三藏
到京。云得他心通。 肃宗 命国师试验。三藏才见师便
礼拜。立于右边。师问曰。汝得他心通那。对曰。不敢。师 …… (第 0060b 页)
相。相中书日字。僧无对。师问本净禅
师。汝巳后见奇特言语如何净。曰。无一念心爱。师曰。
是汝屋里事。 肃宗 问。师在曹溪得何法。师曰。陛下还
见空中一片云么。帝曰。见。师曰。钉钉著。悬挂著。帝又
问。如何是十 (第 0061b 页)
光宅精蓝十有六载。随机说法。时有西天大耳三藏
到京。云得他心通。 肃宗 命国师试验。三藏才见师便
礼拜。立于右边。师问曰。汝得他心通那。对曰。不敢。师 …… (第 0060b 页)
相。相中书日字。僧无对。师问本净禅
师。汝巳后见奇特言语如何净。曰。无一念心爱。师曰。
是汝屋里事。 肃宗 问。师在曹溪得何法。师曰。陛下还
见空中一片云么。帝曰。见。师曰。钉钉著。悬挂著。帝又
问。如何是十 (第 0061b 页)
(四十 乙未) (○安禄山请以蕃将三十二人代汉将。十一月反。兵十五万发范阳陷东都)。
(丙申) 肃宗亨 改至德元载(玄宗第三子。禄山反。玄宗幸蜀。权立太子于凤
翔。因即位。李泌为相。郭子仪李光弼为平安禄山 …… (第 0598a 页)
地。及
是驾至成都渡万里桥。悟一行金合当归
之谶。于是洗然忘忧云。
秋七月。皇太子即位于灵武。是为 肃宗。 旬
日诸镇节度兵至者数十万。乃以房琯为
相。兼元帅讨贼。未几为禄山所败。于时寇
难方剡。或言宜凭福祐 (第 0598b 页)
(丙申) 肃宗亨 改至德元载(玄宗第三子。禄山反。玄宗幸蜀。权立太子于凤
翔。因即位。李泌为相。郭子仪李光弼为平安禄山 …… (第 0598a 页)
地。及
是驾至成都渡万里桥。悟一行金合当归
之谶。于是洗然忘忧云。
秋七月。皇太子即位于灵武。是为 肃宗。 旬
日诸镇节度兵至者数十万。乃以房琯为
相。兼元帅讨贼。未几为禄山所败。于时寇
难方剡。或言宜凭福祐 (第 0598b 页)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四
嘉兴路大中祥符禅寺
住持华亭念常集
唐
(一 癸卯) 代宗豫改年广德 (肃宗 长子。玄皇诸孙百馀人代居长为嫡孙即位。后用元
载为相。而黜李泌。及诛元载复用杨绾。年五十三崩紫宸内殿 …… (第 0600a 页)
源。道场专
精长跪右绕。不衡不倚凡七日者。百有二
十而志不衰。初开元中诏定制度。师乃居
本郡龙兴寺。 肃宗 制天下名山。置大德七
人。兹岳尤重。推择居首。师乃即崇岭是作
精室。辟林莽刳岩峦。殿舍宏大廊庑修直。 (第 0612c 页)
嘉兴路大中祥符禅寺
住持华亭念常集
唐
(一 癸卯) 代宗豫改年广德 (肃宗 长子。玄皇诸孙百馀人代居长为嫡孙即位。后用元
载为相。而黜李泌。及诛元载复用杨绾。年五十三崩紫宸内殿 …… (第 0600a 页)
源。道场专
精长跪右绕。不衡不倚凡七日者。百有二
十而志不衰。初开元中诏定制度。师乃居
本郡龙兴寺。 肃宗 制天下名山。置大德七
人。兹岳尤重。推择居首。师乃即崇岭是作
精室。辟林莽刳岩峦。殿舍宏大廊庑修直。 (第 0612c 页)
地。而伊尹阿衡。
钓渭非巧宦之途太公同载。汉张良志从
赤松。而高祖得之以辅成帝业。唐李泌幼
好仙术而 肃宗 用之以佐定中兴。盖天下
之士。惟自重者。可与有为。而轻进者必非
令器。是以古之明王。取士不以悦媚易亲 …… (第 0705c 页)
戡定祸乱。
龙韬豹略鹰扬虎视。丰功伟绩之臣。其当
纪名汗简画像凌烟者。不为不多。若夫辅
佐圣天子。开 文明 之治。立太平之基。光守
成之业者。实惟太傅刘公为称首。圣天子
方在潜邸。士之所以涉远道冒风霜而至
者 …… (第 0706b 页)
愚。又上经既是老子所陈。道士应宜依而
学。佛何乃合气为道。专讽灵宝。试问三经 文明 何义。道藏既不收摄。道士又不通明。
偷大圣之至诠。为老君之极唱。正符涅槃
盗牛之喻。又同瞽者误入金穴 (第 0715a 页)
钓渭非巧宦之途太公同载。汉张良志从
赤松。而高祖得之以辅成帝业。唐李泌幼
好仙术而 肃宗 用之以佐定中兴。盖天下
之士。惟自重者。可与有为。而轻进者必非
令器。是以古之明王。取士不以悦媚易亲 …… (第 0705c 页)
戡定祸乱。
龙韬豹略鹰扬虎视。丰功伟绩之臣。其当
纪名汗简画像凌烟者。不为不多。若夫辅
佐圣天子。开 文明 之治。立太平之基。光守
成之业者。实惟太傅刘公为称首。圣天子
方在潜邸。士之所以涉远道冒风霜而至
者 …… (第 0706b 页)
愚。又上经既是老子所陈。道士应宜依而
学。佛何乃合气为道。专讽灵宝。试问三经 文明 何义。道藏既不收摄。道士又不通明。
偷大圣之至诠。为老君之极唱。正符涅槃
盗牛之喻。又同瞽者误入金穴 (第 0715a 页)
。是日道场地震。空曰。群心之至也。十五载
诏还京住大兴善寺。至德初銮驾在灵武凤
翔。空常密奉表起居。 肃宗 亦密遣使者求 …… (第 0712c 页)
令于终南山
智炬寺修功德。念诵之夕感大乐萨埵舒
毫发光以相證验位邻悉地。空曰。众生未
度吾安自度耶。 肃宗 厌代。代宗即位。恩渥
弥厚。译密严仁王二经毕。帝为序焉。颁行
之日庆云俄现。举朝表贺。永泰元年十一月 …… (第 0713a 页)
印度。求所未授者并诸经论。计五
百馀部。天宝五载却至上都。上皇诏入内立
灌顶道场。所赍梵经尽许翻度。 肃宗 于内
立护摩及灌顶法。累奉二圣。令鸠聚先代
外国梵文。或绦索脱落者修。未译者译。陛下
恭遵遗旨。再使 (第 0713a 页)
诏还京住大兴善寺。至德初銮驾在灵武凤
翔。空常密奉表起居。 肃宗 亦密遣使者求 …… (第 0712c 页)
令于终南山
智炬寺修功德。念诵之夕感大乐萨埵舒
毫发光以相證验位邻悉地。空曰。众生未
度吾安自度耶。 肃宗 厌代。代宗即位。恩渥
弥厚。译密严仁王二经毕。帝为序焉。颁行
之日庆云俄现。举朝表贺。永泰元年十一月 …… (第 0713a 页)
印度。求所未授者并诸经论。计五
百馀部。天宝五载却至上都。上皇诏入内立
灌顶道场。所赍梵经尽许翻度。 肃宗 于内
立护摩及灌顶法。累奉二圣。令鸠聚先代
外国梵文。或绦索脱落者修。未译者译。陛下
恭遵遗旨。再使 (第 0713a 页)
之力得生忉利天矣。故来报汝。倏然
不见。邻后求解经论至于关辅间。外学兼
通美声籍甚。以名僧之选。恒入 肃宗 内殿
应奉。高其舌端精于捷对。御前口占叙述
皇道。时辈靡及。敕赐紫方袍。充供奉僧。代
宗即位。更崇释 (第 0722a 页)
不见。邻后求解经论至于关辅间。外学兼
通美声籍甚。以名僧之选。恒入 肃宗 内殿
应奉。高其舌端精于捷对。御前口占叙述
皇道。时辈靡及。敕赐紫方袍。充供奉僧。代
宗即位。更崇释 (第 0722a 页)
本初翻方言
尚隔。梁朝所译隐而不行。伪秦之经传流
宇内。奈何止言波罗蜜而阙多字。则是亏
其到义。是以 肃宗皇帝 斋心沐德。请不空重
译。及肃皇晏驾代宗成先圣之愿言。诏兴
译务。敕军容使鱼朝恩监护。于南桃园。起
乎 (第 0735b 页)
尚隔。梁朝所译隐而不行。伪秦之经传流
宇内。奈何止言波罗蜜而阙多字。则是亏
其到义。是以 肃宗皇帝 斋心沐德。请不空重
译。及肃皇晏驾代宗成先圣之愿言。诏兴
译务。敕军容使鱼朝恩监护。于南桃园。起
乎 (第 0735b 页)
风渐起。异香裛人。阴雨霏霏。只周一寺耳
稍多奇瑞逭繁不录。后 肃宗 下诏能弟子
令韬。韬称疾不赴。遣明象赍传法衣钵。进
呈毕给还。宪宗皇帝追谥曰大鉴。塔曰元和
正真也。 …… (第 0755c 页)
灰烬。乃权创一
院悉资苦盖。而中筑方坛。所获财帛顿
支军费。代宗郭子仪收复两京。会之济用颇
有力焉。 肃宗皇帝 诏入内供养。敕将作大
匠并功齐力。为造禅宇于荷泽寺中是也。
会之敷演显发能祖之宗风。使秀之门寂寞
矣 (第 0757a 页)
稍多奇瑞逭繁不录。后 肃宗 下诏能弟子
令韬。韬称疾不赴。遣明象赍传法衣钵。进
呈毕给还。宪宗皇帝追谥曰大鉴。塔曰元和
正真也。 …… (第 0755c 页)
灰烬。乃权创一
院悉资苦盖。而中筑方坛。所获财帛顿
支军费。代宗郭子仪收复两京。会之济用颇
有力焉。 肃宗皇帝 诏入内供养。敕将作大
匠并功齐力。为造禅宇于荷泽寺中是也。
会之敷演显发能祖之宗风。使秀之门寂寞
矣 (第 0757a 页)
如日月朝郎结驷而至
安。禅不动受其顶谒俨如也。盖所谓昔人
不迎七步以福于万乘之君。岂止百寮而
已哉。 肃宗皇帝 载定区夏闻其德高。以上
元二年正月十六日。敕内给事孙朝进驿
骑迎请。其手诏曰。皇帝信问。朕闻调御上乘 (第 0762c 页)
安。禅不动受其顶谒俨如也。盖所谓昔人
不迎七步以福于万乘之君。岂止百寮而
已哉。 肃宗皇帝 载定区夏闻其德高。以上
元二年正月十六日。敕内给事孙朝进驿
骑迎请。其手诏曰。皇帝信问。朕闻调御上乘 (第 0762c 页)
雨霆电击石烈风兼至。凡在此
者惊奔恐慑。谏唯欣然加趺而坐。若无所
闻者。或问谏曰。恶畜生何尔。大中初 宣皇
诏兴释氏。谏还归洛邑旧居。其子一日自
广陵来觐。适与谏遇于院门。威貌严庄不
复可识。乃问曰。从谏大德 (第 0779b 页)
者惊奔恐慑。谏唯欣然加趺而坐。若无所
闻者。或问谏曰。恶畜生何尔。大中初 宣皇
诏兴释氏。谏还归洛邑旧居。其子一日自
广陵来觐。适与谏遇于院门。威貌严庄不
复可识。乃问曰。从谏大德 (第 0779b 页)
何对君主称
臣。莫西域有否。通曰。姓名不对王者。臣
妾表疏合然。昔齐帝问王俭。遂令对见称
名。自汉至 唐肃宗 朝。始见称臣。由此沿
而不革。良以沙门德薄日就衰微。一往无
复矣。又以法委国王诚难改作。王谓为是
楷 …… (第 0800c 页)
归僧。言其来往来无物也。比丘贪畜自兹
而𡞞者职由于此。今若归官例同籍没。前
世遗事阙人举扬。今属 文明 乞循律法断
其轻重。大历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敕下。今
后僧亡物随入僧。仍班告中书门牒。天下
宜依。如之 …… (第 0801c 页)
从学者所好。敕宜依。照务其搜集
专彼研寻。著大唐安国寺利涉法师传十卷。
集景云先天开元天宝诰制三卷。 肃宗 代宗
制旨碑表集共二卷。不空三藏碑表集七卷。
隋传法高僧信行禅师碑表集三卷。两寺上
座乘如集三卷。佥 (第 0805b 页)
臣。莫西域有否。通曰。姓名不对王者。臣
妾表疏合然。昔齐帝问王俭。遂令对见称
名。自汉至 唐肃宗 朝。始见称臣。由此沿
而不革。良以沙门德薄日就衰微。一往无
复矣。又以法委国王诚难改作。王谓为是
楷 …… (第 0800c 页)
归僧。言其来往来无物也。比丘贪畜自兹
而𡞞者职由于此。今若归官例同籍没。前
世遗事阙人举扬。今属 文明 乞循律法断
其轻重。大历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敕下。今
后僧亡物随入僧。仍班告中书门牒。天下
宜依。如之 …… (第 0801c 页)
从学者所好。敕宜依。照务其搜集
专彼研寻。著大唐安国寺利涉法师传十卷。
集景云先天开元天宝诰制三卷。 肃宗 代宗
制旨碑表集共二卷。不空三藏碑表集七卷。
隋传法高僧信行禅师碑表集三卷。两寺上
座乘如集三卷。佥 (第 0805b 页)
推虎豹当易制。遂与之荆梃。皆蹑后以
观之。出门见一虎衔之而去。瓒既去矣。虎
亦绝踪矣。李邺公于天宝末 肃宗 北巡至
灵武即位。遣使访召。会泌自嵩颖奔赴行
在所。帝喜用之俾掌枢务权逾宰相判广
平王府司马事。 (第 0834b 页)
肃宗 曰。卿为朕师友。今父子
三人资卿道义。寻为崔圆李辅国害其能。泌
惧乞游衡岳。诏许之。绝粒数年。遂见瓒 (第 0834b 页)
观之。出门见一虎衔之而去。瓒既去矣。虎
亦绝踪矣。李邺公于天宝末 肃宗 北巡至
灵武即位。遣使访召。会泌自嵩颖奔赴行
在所。帝喜用之俾掌枢务权逾宰相判广
平王府司马事。 (第 0834b 页)
肃宗 曰。卿为朕师友。今父子
三人资卿道义。寻为崔圆李辅国害其能。泌
惧乞游衡岳。诏许之。绝粒数年。遂见瓒 (第 0834b 页)
逢兰即住。所还之路山名贺兰。乃冯
前记遂入其中。得曰草谷结茅栖止。无何
安史兵乱两京版荡。玄宗幸蜀。 肃宗 训兵灵
武。帝屡梦有金色人念宝胜佛于御前。翌
日以梦中事问左右。或对曰。有沙门行迹
不群居于北山。兼 (第 0846b 页)
恒诵此佛号。 肃宗 乃宣
徵不起。命朔方副元帅中书令郭子仪亲往
谕之。漏乃爰来。帝视之曰。真梦中人也。迨 (第 0846b 页)
前记遂入其中。得曰草谷结茅栖止。无何
安史兵乱两京版荡。玄宗幸蜀。 肃宗 训兵灵
武。帝屡梦有金色人念宝胜佛于御前。翌
日以梦中事问左右。或对曰。有沙门行迹
不群居于北山。兼 (第 0846b 页)
恒诵此佛号。 肃宗 乃宣
徵不起。命朔方副元帅中书令郭子仪亲往
谕之。漏乃爰来。帝视之曰。真梦中人也。迨 (第 0846b 页)
有之。乃曰。法象王之法驾。回
人主之宸眷。承明三入扬法六宫。后妃长跪
于御筵天华分散而不著。明皇题额 肃宗 赐
幡。岂荣冠于一时。亦庶几于佛在也。以
乾元二年七月七日子时右胁示灭焉。薪尽
火灭雪颜如在。昭乎上 …… (第 0864c 页)
戏弄。未龀之岁思求佛乘
矣。愿念法华三月通贯。经声一发顽鄙革
心。及遂出家而寻登戒。西游京邑。朝见 肃宗帝 召对禁中。拱而叹曰。昔梦吴僧口
持大乘五光随发。音容宛若适朕愿兮。因
赐名大光。属帝降诞节斋于定国寺 (第 0866a 页)
人主之宸眷。承明三入扬法六宫。后妃长跪
于御筵天华分散而不著。明皇题额 肃宗 赐
幡。岂荣冠于一时。亦庶几于佛在也。以
乾元二年七月七日子时右胁示灭焉。薪尽
火灭雪颜如在。昭乎上 …… (第 0864c 页)
戏弄。未龀之岁思求佛乘
矣。愿念法华三月通贯。经声一发顽鄙革
心。及遂出家而寻登戒。西游京邑。朝见 肃宗帝 召对禁中。拱而叹曰。昔梦吴僧口
持大乘五光随发。音容宛若适朕愿兮。因
赐名大光。属帝降诞节斋于定国寺 (第 0866a 页)
土。后成坑三二处为穴。泓惊谓燕公曰。祸
事令公富贵一身耳。更二十年祸及贤郎
耳。及均垍受禄山伪官。 肃宗 复京以减死
论。太上皇苦执令处斩。皆符泓言。然中
睿朝。皆崇重泓号国师。占相之言未尝差
谬。 (第 0890a 页)
事令公富贵一身耳。更二十年祸及贤郎
耳。及均垍受禄山伪官。 肃宗 复京以减死
论。太上皇苦执令处斩。皆符泓言。然中
睿朝。皆崇重泓号国师。占相之言未尝差
谬。 (第 0890a 页)
程职里宝相比丘释 觉岸 宝洲(编集再治)
* 唐
李姓。以土德。都长安。玄宗改长安曰京兆
府。至 肃宗 改曰上都。
* 高祖
* 太宗
* 高宗
* 则天
* 中宗
* 睿 (第 0812b 页)
玄宗 肃宗
代宗
* 德宗
* 顺宗
* 宪宗
* 穆宗
* 敬宗
* 文宗 …… (第 0812b 页)
登封(一)神功(一)圣历(二)久视(一)长安(五)。
甲申正月。中宗年曰嗣圣。二月豫王立。年曰 文明。 九月甲寅改年曰光宅 光宅元年。
乙酉垂拱元年。丙戌二年。泉州黄守恭宅园
桑树忽生白莲华。因舍其宅为 …… (第 0819c 页)
乙未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安禄山反。 肃宗 乾
元二年安灭。代宗广德元年史灭。 (第 0827c 页)
肃宗
讳亨。玄宗第三子。开元二十六年立为皇太
子。丙申年六月安禄山攻陷潼关。玄宗幸蜀。
太子即位于灵武。改 …… (第 0827c 页)
子安庆绪立。丁
酉至德二载九月克复西京。十月克复东京。
丁卯帝入西京。十二月上皇还至咸阳居兴
庆宫。 肃宗 立子广平王俶为楚王。加封功臣。
加郭子仪司徒。李光弼司空。以蜀郡为南京。
凤翔为西京。西京为中京(唐 …… (第 0827c 页)
庚子上元元年。
荷泽 神会禅师。襄阳高氏子。年十四为沙
弥。谒六祖即得法。寻往西京受戒。中宗景
龙二年归曹溪。祖灭后二十年间。曹溪顿宗
沈废于荆吴。嵩狱渐门盛行于秦洛。师于
天宝四载入京著显宗记。以订两宗南能顿
宗北秀渐宗也。至是上元元年师辞众奄然
而化。葬于龙门。敕建塔院。赐号真宗般若。师
嗣六祖(传灯) 荷泽山东昌路曹州也。荷(音哥)
兖州之域。
辛丑上元二年八月。制去年号但称元年。去
尊号但称皇帝以建子月为岁首月。皆以
所建之辰为数。明年复如初。史思明爱少子
朝清立为太子。欲杀其长子朝义。朝义部将
骆悦。囚史思明杀之。朝义朝义即帝位。
南阳国师 名慧忠。生浙东越州诸暨冉氏。
受六祖心印。居南阳白崖山党子谷。四十馀
年不下山。 肃宗 闻其道行。上元二年敕中使
孙朝进诏徵赴京。待以师礼。居于福寺西禅
院。帝问师在曹溪得何法。师曰。陛下 …… (第 0828a 页)
其旧。丁卯帝崩。戊辰
发大行皇帝丧。己巳太子即帝位。楚州今
淮安路。
** 代宗
讳豫。初名俶。 肃宗 长子。封广平王。为元帅。
与郭子仪等克复二京。乾元元年立为皇太
子。至是即位。在位十七年。寿五十三岁 …… (第 0828b 页)
已围宝鸡。嗣襄王煴 肃宗 玄孙也。有疾从上
不及留遵涂驿。为玫所得与之俱还凤翔。三
月车驾至兴元。朱玫逼百官奉襄王煴权监
军国 …… (第 0843c 页)
嗣源泣谕之。众军不从。嗣源
婿石敬塘曰。夫事成于果决而败于犹豫。嗣
源乃令安重诲移檄会兵。军势大盛。 李绍 荣
请庄宗幸关东招抚之。驾至万胜镇。闻嗣源
已据大梁。诸军离叛。即命旋师归入洛阳。四
月从马直指挥使 …… (第 0849c 页)
焚帝尸。己丑嗣源入洛阳止于私第。拾庄
宗骨于灰烬中而殡之。百官三上笺请嗣源
监国许之。有司议即位礼。 李绍 真孔循以唐
运尽宜自建国号。监国不从。吏部尚书李琪 (第 0849c 页)
* 唐
李姓。以土德。都长安。玄宗改长安曰京兆
府。至 肃宗 改曰上都。
* 高祖
* 太宗
* 高宗
* 则天
* 中宗
* 睿 (第 0812b 页)
玄宗 肃宗
代宗
* 德宗
* 顺宗
* 宪宗
* 穆宗
* 敬宗
* 文宗 …… (第 0812b 页)
登封(一)神功(一)圣历(二)久视(一)长安(五)。
甲申正月。中宗年曰嗣圣。二月豫王立。年曰 文明。 九月甲寅改年曰光宅 光宅元年。
乙酉垂拱元年。丙戌二年。泉州黄守恭宅园
桑树忽生白莲华。因舍其宅为 …… (第 0819c 页)
乙未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安禄山反。 肃宗 乾
元二年安灭。代宗广德元年史灭。 (第 0827c 页)
肃宗
讳亨。玄宗第三子。开元二十六年立为皇太
子。丙申年六月安禄山攻陷潼关。玄宗幸蜀。
太子即位于灵武。改 …… (第 0827c 页)
子安庆绪立。丁
酉至德二载九月克复西京。十月克复东京。
丁卯帝入西京。十二月上皇还至咸阳居兴
庆宫。 肃宗 立子广平王俶为楚王。加封功臣。
加郭子仪司徒。李光弼司空。以蜀郡为南京。
凤翔为西京。西京为中京(唐 …… (第 0827c 页)
庚子上元元年。
荷泽 神会禅师。襄阳高氏子。年十四为沙
弥。谒六祖即得法。寻往西京受戒。中宗景
龙二年归曹溪。祖灭后二十年间。曹溪顿宗
沈废于荆吴。嵩狱渐门盛行于秦洛。师于
天宝四载入京著显宗记。以订两宗南能顿
宗北秀渐宗也。至是上元元年师辞众奄然
而化。葬于龙门。敕建塔院。赐号真宗般若。师
嗣六祖(传灯) 荷泽山东昌路曹州也。荷(音哥)
兖州之域。
辛丑上元二年八月。制去年号但称元年。去
尊号但称皇帝以建子月为岁首月。皆以
所建之辰为数。明年复如初。史思明爱少子
朝清立为太子。欲杀其长子朝义。朝义部将
骆悦。囚史思明杀之。朝义朝义即帝位。
南阳国师 名慧忠。生浙东越州诸暨冉氏。
受六祖心印。居南阳白崖山党子谷。四十馀
年不下山。 肃宗 闻其道行。上元二年敕中使
孙朝进诏徵赴京。待以师礼。居于福寺西禅
院。帝问师在曹溪得何法。师曰。陛下 …… (第 0828a 页)
其旧。丁卯帝崩。戊辰
发大行皇帝丧。己巳太子即帝位。楚州今
淮安路。
** 代宗
讳豫。初名俶。 肃宗 长子。封广平王。为元帅。
与郭子仪等克复二京。乾元元年立为皇太
子。至是即位。在位十七年。寿五十三岁 …… (第 0828b 页)
已围宝鸡。嗣襄王煴 肃宗 玄孙也。有疾从上
不及留遵涂驿。为玫所得与之俱还凤翔。三
月车驾至兴元。朱玫逼百官奉襄王煴权监
军国 …… (第 0843c 页)
嗣源泣谕之。众军不从。嗣源
婿石敬塘曰。夫事成于果决而败于犹豫。嗣
源乃令安重诲移檄会兵。军势大盛。 李绍 荣
请庄宗幸关东招抚之。驾至万胜镇。闻嗣源
已据大梁。诸军离叛。即命旋师归入洛阳。四
月从马直指挥使 …… (第 0849c 页)
焚帝尸。己丑嗣源入洛阳止于私第。拾庄
宗骨于灰烬中而殡之。百官三上笺请嗣源
监国许之。有司议即位礼。 李绍 真孔循以唐
运尽宜自建国号。监国不从。吏部尚书李琪 (第 0849c 页)
鹅者,鹅州也,今越州是。乌者,鸣鹤县也,今诸暨县是,国师生此县也。)。
二天虽有感(二天者, 肃宗 、代宗二帝也。有感者,帝礼为师也。),三化寂无尘(三化寂无尘者,二帝与国师俱寂也。)。
三藏又谶曰: (第 1070a 页)
二天虽有感(二天者, 肃宗 、代宗二帝也。有感者,帝礼为师也。),三化寂无尘(三化寂无尘者,二帝与国师俱寂也。)。
三藏又谶曰: (第 1070a 页)
先径山和尚,嗣鹤林,师讳道钦。大历年,代宗请赴京师,号国一禅师。 肃宗皇帝
来礼师,师见帝来,遂起立,帝曰:「大师见朕来,因何起?」
师曰:「檀越因什摩向四威仪中见贫道?」 …… (第 1106a 页)
言理允符圣情,郑重有司,量移均州。至德二年, 肃宗 徙荆州,住开元寺。
师乡信到,报父母俱丧,师乃入僧堂白搥曰:「父母俱丧,请大众念摩诃般若。」
大众才 …… (第 1113a 页)
摩顶授记曰:「你若出家,天下独立,佛便摄受。」
师曾在南阳白崖山修行四十馀年。上元二年正月十六日奉, 肃宗皇帝 徵诏,赴上都千福寺西禅院安置,后归光宅寺。 (第 1115a 页)
肃宗 、代宗前后两朝并亲受菩萨戒,礼号国师焉。
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
师曰:「文殊堂里一万菩萨。」 …… (第 1115a 页)
悲千手千眼。」
师定坐次, 肃宗 问:「师得何法?」
师曰:「陛下见空中一片云不?」
皇帝曰:「见。」
师曰:「钉钉著?悬挂著?」 …… (第 1116a 页)
耽源问师:「百年后忽有人问极则事,如何向他道?」
师曰:「幸自可怜生!要须得个护身符子作什摩?」 肃宗 因从侍肩舁师上殿,师乃仰面视曰:「还会摩?」
帝曰:「不会。」
师曰:「老僧今日困。」
帝问:「如何 …… (第 1116a 页)
,师曰:「适来意作摩生?」
对曰:「向阿谁说即得?」
师曰:「我问你。」
对曰:「什摩处见某甲?」 肃宗帝 问讯次,师不视帝,帝曰:「朕身一国天子,师何得 …… (第 1116a 页)
非入邪道乎?」
于是禅客作礼而叹曰:「和尚此说,事无不尽,理无不周,某甲若不遇和尚,空过一生矣。」 肃宗皇帝 问:「一切众生,忙忙业性,无本可据,日用而不知,此意如何?」
师拈起金花叠子向帝曰:「唤作什摩?」 …… (第 1128a 页)
如流水,曲似刈禾镰。」
后有人举似仰山,仰山云:「水中半月现。」又曰:「三点长流水,身似鱼龙衣。」 肃宗皇帝 问:「一切众生,忙忙业性,无本可据,日用 (第 1128a 页)
师曰:「檀越因什摩向四威仪中见贫道?」 …… (第 1106a 页)
言理允符圣情,郑重有司,量移均州。至德二年, 肃宗 徙荆州,住开元寺。
师乡信到,报父母俱丧,师乃入僧堂白搥曰:「父母俱丧,请大众念摩诃般若。」
大众才 …… (第 1113a 页)
摩顶授记曰:「你若出家,天下独立,佛便摄受。」
师曾在南阳白崖山修行四十馀年。上元二年正月十六日奉, 肃宗皇帝 徵诏,赴上都千福寺西禅院安置,后归光宅寺。 (第 1115a 页)
肃宗 、代宗前后两朝并亲受菩萨戒,礼号国师焉。
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
师曰:「文殊堂里一万菩萨。」 …… (第 1115a 页)
悲千手千眼。」
师定坐次, 肃宗 问:「师得何法?」
师曰:「陛下见空中一片云不?」
皇帝曰:「见。」
师曰:「钉钉著?悬挂著?」 …… (第 1116a 页)
耽源问师:「百年后忽有人问极则事,如何向他道?」
师曰:「幸自可怜生!要须得个护身符子作什摩?」 肃宗 因从侍肩舁师上殿,师乃仰面视曰:「还会摩?」
帝曰:「不会。」
师曰:「老僧今日困。」
帝问:「如何 …… (第 1116a 页)
,师曰:「适来意作摩生?」
对曰:「向阿谁说即得?」
师曰:「我问你。」
对曰:「什摩处见某甲?」 肃宗帝 问讯次,师不视帝,帝曰:「朕身一国天子,师何得 …… (第 1116a 页)
非入邪道乎?」
于是禅客作礼而叹曰:「和尚此说,事无不尽,理无不周,某甲若不遇和尚,空过一生矣。」 肃宗皇帝 问:「一切众生,忙忙业性,无本可据,日用而不知,此意如何?」
师拈起金花叠子向帝曰:「唤作什摩?」 …… (第 1128a 页)
如流水,曲似刈禾镰。」
后有人举似仰山,仰山云:「水中半月现。」又曰:「三点长流水,身似鱼龙衣。」 肃宗皇帝 问:「一切众生,忙忙业性,无本可据,日用 (第 1128a 页)
人体上苍好生恶死之
心。时时戒惧。恻隐为怀。孟子曰。惟仁者宜在高位。吾
于今之富且贵者。有厚望焉。如 唐肃宗 置天下放生
池。共八十一所。池面宽绰。今浙省西湖。即昔时放生
之所。生既当放。即不可杀。愿云禅师偈曰 (第 0710a 页)
心。时时戒惧。恻隐为怀。孟子曰。惟仁者宜在高位。吾
于今之富且贵者。有厚望焉。如 唐肃宗 置天下放生
池。共八十一所。池面宽绰。今浙省西湖。即昔时放生
之所。生既当放。即不可杀。愿云禅师偈曰 (第 071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