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家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为大商主。至罽宾寺尝供大会。中有
六十罗汉。吾此微身亦预斯会。时得道人谓
吾曰。此主人命尽当更鸡身后 王晋 地。今王
为主。岂非福耶。疆场军寇。国之常耳。何为
怨谤三宝夜兴毒念乎。虎乃信寤。跪而谢
焉。虎尝问 (第 0745b 页)
六十罗汉。吾此微身亦预斯会。时得道人谓
吾曰。此主人命尽当更鸡身后 王晋 地。今王
为主。岂非福耶。疆场军寇。国之常耳。何为
怨谤三宝夜兴毒念乎。虎乃信寤。跪而谢
焉。虎尝问 (第 0745b 页)
礼曰。但焚香于真君
堂。真君者周灵王太子。久闻仙去以仙官受
任。为桐柏真人右弼。王领五岳司侍帝晨。 王子乔 来治此山。是故天台山僧坊道观。皆
塑右弼形像。荐以香果而已自此俗间号
为山王土地非也。时主事向仙祠而 (第 0809c 页)
堂。真君者周灵王太子。久闻仙去以仙官受
任。为桐柏真人右弼。王领五岳司侍帝晨。 王子乔 来治此山。是故天台山僧坊道观。皆
塑右弼形像。荐以香果而已自此俗间号
为山王土地非也。时主事向仙祠而 (第 0809c 页)
时。大中行
废教之诛。会昌非后天之老。吁咄哉。归真奇
秘之术今古所无。何邪。能寄喜怒于天子之
心。虽 王晋 安期俱弗如也。尔时玄畅法宝
大师也。纳两街之请操一割之刀。纂辑古
今搜扬经史。成其别录上其表笺逆龙 (第 0820a 页)
废教之诛。会昌非后天之老。吁咄哉。归真奇
秘之术今古所无。何邪。能寄喜怒于天子之
心。虽 王晋 安期俱弗如也。尔时玄畅法宝
大师也。纳两街之请操一割之刀。纂辑古
今搜扬经史。成其别录上其表笺逆龙 (第 0820a 页)
僧东西叉手。说尽六代圆相。致使东
土释迦。不免起模作样。阳关唱罢柳青青。征尘望
断空惆怅 觉海湛颂。 子晋 吹笙和凤鸣。萼华云
外舞衣轻。相将奏遍方诸曲。玉树流光满紫清。
师坐次。有僧来作礼。师不顾。其僧乃 (第 0546c 页)
土释迦。不免起模作样。阳关唱罢柳青青。征尘望
断空惆怅 觉海湛颂。 子晋 吹笙和凤鸣。萼华云
外舞衣轻。相将奏遍方诸曲。玉树流光满紫清。
师坐次。有僧来作礼。师不顾。其僧乃 (第 0546c 页)
吼山。省问。三脚驴子弄
蹄行。作么生道。师作舞而出。省然之 师问僧。那里
来。曰吹台山来。师曰。还闻 王子晋 吹笙么。曰闻。师曰。
是何曲调。曰不是满江红。便是行路难。师侧耳作听
势。僧罔措。师曰。又被风吹别调 (第 0512b 页)
蹄行。作么生道。师作舞而出。省然之 师问僧。那里
来。曰吹台山来。师曰。还闻 王子晋 吹笙么。曰闻。师曰。
是何曲调。曰不是满江红。便是行路难。师侧耳作听
势。僧罔措。师曰。又被风吹别调 (第 0512b 页)
「 来从佛国解谭经悟得身非此日生花影方移棋局就莺声初啭浩歌成游山不引卢敖杖对月惟听 子晋
笙天爱岁星添紫气霞光片片映春明」 …… (第 0384c 页)
等朝夕契投不减兰交定宁输石华诞今偶闻大衍半其百蘧玉非曾知宣尼命复识到我湖瓢来相对真莫逆不挟卢敖杖疑携 子晋 舄鼎焚惟拨香觞弄先辞席接僧能畅缘谈道遂尘辟一腔巳春涵两眸自水碧为善非强行学古乃天植瑞气看盈门祥光来奎 (第 0386a 页)
等朝夕契投不减兰交定宁输石华诞今偶闻大衍半其百蘧玉非曾知宣尼命复识到我湖瓢来相对真莫逆不挟卢敖杖疑携 子晋 舄鼎焚惟拨香觞弄先辞席接僧能畅缘谈道遂尘辟一腔巳春涵两眸自水碧为善非强行学古乃天植瑞气看盈门祥光来奎 (第 0386a 页)
措夸父奔以徒劳
争似茅庐閒处士三分指掌笑萧曹。】
「傅大士空手把锄头话。」
【拈云武帝求仙不得仙 王乔 端坐却生天。
暑夜一天星明朝定然热大小傅大士秪道得一橛。】
「兴化四方八面来时因缘。」
【拈云 (第 0297a 页)
争似茅庐閒处士三分指掌笑萧曹。】
「傅大士空手把锄头话。」
【拈云武帝求仙不得仙 王乔 端坐却生天。
暑夜一天星明朝定然热大小傅大士秪道得一橛。】
「兴化四方八面来时因缘。」
【拈云 (第 0297a 页)
「 才然竖起苕帚。人便谓余说禅。只如犊子摇尾。且道是妙是玄。」
#+END_VERSE
** 示 王居士晋
#+BEGIN_VERSE
「 欲得不传至道。只须斫断根朱。躯中一物无取。方识眉山老苏。」
#+END_VERSE
** 示 (第 0147b 页)
#+END_VERSE
** 示 王居士晋
#+BEGIN_VERSE
「 欲得不传至道。只须斫断根朱。躯中一物无取。方识眉山老苏。」
#+END_VERSE
** 示 (第 0147b 页)
大商主。至罽宾寺。尝供大会。中有
六十罗汉。吾此微身亦预斯会。时得道人谓
吾曰。此主人命尽当受鸡身后 王晋 地。今
王为王岂非福耶。疆场军寇国之常耳。何
为怨谤三宝夜兴毒念乎。虎乃信悟跪而
谢焉。虎常问澄。佛 (第 0385a 页)
六十罗汉。吾此微身亦预斯会。时得道人谓
吾曰。此主人命尽当受鸡身后 王晋 地。今
王为王岂非福耶。疆场军寇国之常耳。何
为怨谤三宝夜兴毒念乎。虎乃信悟跪而
谢焉。虎常问澄。佛 (第 0385a 页)
五帝之书藏之于室故曰藏)。
十三年。老子为周柱下史(柱下史官所立之处。记言记事常
在君前)。
○ 王子乔 者。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
皇呜。道士浮丘公接上嵩山三十年。谓
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缑氏山 (第 0332c 页)
十三年。老子为周柱下史(柱下史官所立之处。记言记事常
在君前)。
○ 王子乔 者。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
皇呜。道士浮丘公接上嵩山三十年。谓
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缑氏山 (第 0332c 页)
师张守真赐号正应先
生。
** 仙真显迹
周穆王。驾八骏升昆崙。西王母觞于瑶
池之上。○灵王太子 王子乔 吹笙作凤鸣。
道士浮丘公接上嵩山。○宋大夫墨翟服
朱英丹为地仙。著书十篇。○显圣王庄
周著书十馀万言 …… (第 0459b 页)
周灵王。太 子晋道士 浮丘公接上嵩山(此称道士
之始)。
汉明帝。五岳八山道士褚善信等。
宋明帝。召庐山道士陆脩静问道 (第 0460b 页)
生。
** 仙真显迹
周穆王。驾八骏升昆崙。西王母觞于瑶
池之上。○灵王太子 王子乔 吹笙作凤鸣。
道士浮丘公接上嵩山。○宋大夫墨翟服
朱英丹为地仙。著书十篇。○显圣王庄
周著书十馀万言 …… (第 0459b 页)
周灵王。太 子晋道士 浮丘公接上嵩山(此称道士
之始)。
汉明帝。五岳八山道士褚善信等。
宋明帝。召庐山道士陆脩静问道 (第 0460b 页)
棒。可惜太迟生。
草舍萧萧寄白云。故人远访意慇勤。寒暄礼节皆通
罢。难免杯茶且奉君。(南叟茂) 子晋 吹笙和凤鸣。萼花云外舞衣轻。相将奏遍诸方
曲。玉树流光满紫青。(觉海清)
左看成贼。右看成魔。觌面 …… (第 0520c 页)
禅也。
报慈遂云。且道如来禅与祖师禅是分不分。 长庆
棱云。一时坐却。 琅琊觉云。武帝求仙不得仙。 王乔
端坐却升天。 沩山哲云。香严可谓上无片瓦下无
卓锥。净裸裸赤洒洒。莫可把。若不是仰山几乎放过。
何故 (第 0524a 页)
草舍萧萧寄白云。故人远访意慇勤。寒暄礼节皆通
罢。难免杯茶且奉君。(南叟茂) 子晋 吹笙和凤鸣。萼花云外舞衣轻。相将奏遍诸方
曲。玉树流光满紫青。(觉海清)
左看成贼。右看成魔。觌面 …… (第 0520c 页)
禅也。
报慈遂云。且道如来禅与祖师禅是分不分。 长庆
棱云。一时坐却。 琅琊觉云。武帝求仙不得仙。 王乔
端坐却升天。 沩山哲云。香严可谓上无片瓦下无
卓锥。净裸裸赤洒洒。莫可把。若不是仰山几乎放过。
何故 (第 0524a 页)
馀遍。疲而
昼寝。时同系者有十许人。亦俱睡卧。有湘西县吏杜
道策。亦系在狱。乍寐未熟。忽见双白鹤。集 子乔 屏风
上。有顷。一鹤下至 (第 0091a 页)
子乔 边。时复觉如美丽人形。而巳。
道策起见 (第 0091a 页)
子乔 双械脱在脚外。而械雍犹在焉。道策
惊视始毕。 (第 0091a 页)
子乔 亦寤。共视械咨嗟。问 (第 0091a 页)
子乔。 有所梦否。
乔曰。不梦。道策如向所见说之。 (第 0091a 页)
子乔 虽知。尚虑狱家
疑其欲叛。乃解脱械雍。更著。经四.五日。而蒙释放。琰
族兄琏。亲识 (第 0091a 页)
子乔 及道策。闻二人说。皆同如此。
*** 邢怀明
邢怀明。河间人。宋大将军参军。随南郡太守朱循之
北 (第 0091a 页)
昼寝。时同系者有十许人。亦俱睡卧。有湘西县吏杜
道策。亦系在狱。乍寐未熟。忽见双白鹤。集 子乔 屏风
上。有顷。一鹤下至 (第 0091a 页)
子乔 边。时复觉如美丽人形。而巳。
道策起见 (第 0091a 页)
子乔 双械脱在脚外。而械雍犹在焉。道策
惊视始毕。 (第 0091a 页)
子乔 亦寤。共视械咨嗟。问 (第 0091a 页)
子乔。 有所梦否。
乔曰。不梦。道策如向所见说之。 (第 0091a 页)
子乔 虽知。尚虑狱家
疑其欲叛。乃解脱械雍。更著。经四.五日。而蒙释放。琰
族兄琏。亲识 (第 0091a 页)
子乔 及道策。闻二人说。皆同如此。
*** 邢怀明
邢怀明。河间人。宋大将军参军。随南郡太守朱循之
北 (第 0091a 页)
曰。
真诰有云。清虚裴真人有弟子三十四人。其十八人
学佛道。紫阳周真人弟子十五人四人解佛法。桐柏
山 王子乔 弟子廿五人。八人学习佛法(梁书并三武论)。
*** 阮孝绪
孝绪。陈留人。年十三通五经。十六丁家 (第 0388b 页)
真诰有云。清虚裴真人有弟子三十四人。其十八人
学佛道。紫阳周真人弟子十五人四人解佛法。桐柏
山 王子乔 弟子廿五人。八人学习佛法(梁书并三武论)。
*** 阮孝绪
孝绪。陈留人。年十三通五经。十六丁家 (第 038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