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佛部
犹在。但不日日往
来。每于三月三日五月五日七月七日九月
九日旦十五日。辄下往来经宿而去。张茂先
为作 神女 赋(右一出搜神记)。
梁蜀郡龙渊寺沙门慧韶。姓陈。本颖川太丘
人。少欲多智聪敏不群。春秋五十。卒于 (第 0305a 页)
来。每于三月三日五月五日七月七日九月
九日旦十五日。辄下往来经宿而去。张茂先
为作 神女 赋(右一出搜神记)。
梁蜀郡龙渊寺沙门慧韶。姓陈。本颖川太丘
人。少欲多智聪敏不群。春秋五十。卒于 (第 0305a 页)
问玉曰此何气。对曰所谓朝云也。王曰何
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常游高唐。怠而昼𥨊。梦见
一妇人曰。妾 巫山女 也。为高唐客。闻王游高唐。愿
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阳高丘北。 …… (第 0713c 页)
旦为 朝云。 暮为行雨。朝朝暮暮在阳台之下。
○鼓
盆
见上。
○坠剑
吕氏春秋曰。楚人有涉江行
舟。自舟遗剑。遽 (第 0714a 页)
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常游高唐。怠而昼𥨊。梦见
一妇人曰。妾 巫山女 也。为高唐客。闻王游高唐。愿
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阳高丘北。 …… (第 0713c 页)
旦为 朝云。 暮为行雨。朝朝暮暮在阳台之下。
○鼓
盆
见上。
○坠剑
吕氏春秋曰。楚人有涉江行
舟。自舟遗剑。遽 (第 0714a 页)
茶。著无语。
若知得这个公案落处。便知得犀牛扇子有
无限清风。亦见犀牛头角峥嵘。四个老汉恁
么道。如 朝云 暮雨一去难追。雪窦复云。若要
清风再复头角重生。请禅客各下一转语。问
云。扇子既破。还我犀牛儿来。时 (第 0216b 页)
若知得这个公案落处。便知得犀牛扇子有
无限清风。亦见犀牛头角峥嵘。四个老汉恁
么道。如 朝云 暮雨一去难追。雪窦复云。若要
清风再复头角重生。请禅客各下一转语。问
云。扇子既破。还我犀牛儿来。时 (第 0216b 页)
见知。自负依佗。宜须退
步。直须乾嚗嚗地水洒不著。便是咬一粒米。著一片
衣。脚踏实地。自不欺谩。辄莫 朝云 暮雨。变化不开。春
茂秋凋。仇雠不动。平生慷慨。事合如斯。山僧今日恁
么道。大似巩县茶瓶。 上堂。垂 (第 0296b 页)
步。直须乾嚗嚗地水洒不著。便是咬一粒米。著一片
衣。脚踏实地。自不欺谩。辄莫 朝云 暮雨。变化不开。春
茂秋凋。仇雠不动。平生慷慨。事合如斯。山僧今日恁
么道。大似巩县茶瓶。 上堂。垂 (第 0296b 页)
前如何是第
一要师云江吴夜船归镫火来相照如何是第二要
师云玉陛少人行春阶草色老如何是第三要师云
望见 巫娥 峰即是神女庙。
师一日与石林庆书记举汾阳十智同真毕庆云学
人乍入丛林乞和尚慈悲荅出师云从头问将来庆 (第 0054c 页)
一要师云江吴夜船归镫火来相照如何是第二要
师云玉陛少人行春阶草色老如何是第三要师云
望见 巫娥 峰即是神女庙。
师一日与石林庆书记举汾阳十智同真毕庆云学
人乍入丛林乞和尚慈悲荅出师云从头问将来庆 (第 0054c 页)
州曰摘杨花摘杨花乃颂云」
#+END_VERSE
#+BEGIN_VERSE
「 不画娥眉不点唇 朝云 暮雨示全身风流只在抬眸下莫向雨云深处寻」
#+END_VERSE
#+BEGIN_VERSE
「 (第 0363a 页)
#+END_VERSE
#+BEGIN_VERSE
「 不画娥眉不点唇 朝云 暮雨示全身风流只在抬眸下莫向雨云深处寻」
#+END_VERSE
#+BEGIN_VERSE
「 (第 0363a 页)
因缘在彼。师言
甚直。汝自迷耳。迁闻语便辞祖龛。直诣静居。
颂曰。
寻思去此地。清凉离烦暑。暮雨 朝云 乐太平。青山绿
水人难睹。不难睹深林有个白额虫。元来却是玄沙
虎。(高庵悟)。
【增收】清源因石头 (第 0523a 页)
甚直。汝自迷耳。迁闻语便辞祖龛。直诣静居。
颂曰。
寻思去此地。清凉离烦暑。暮雨 朝云 乐太平。青山绿
水人难睹。不难睹深林有个白额虫。元来却是玄沙
虎。(高庵悟)。
【增收】清源因石头 (第 0523a 页)
行丑事。生诸子息。又如董永。感天仙织女
为妻。又刘晨。与阮肇。入天台采药。遇二仙女留宿。
楚襄王梦会 巫山神女。 然非受佛大戒。故无罪犯。
△二作持止犯。】
「而菩萨应生孝顺心。救度一切众生。净法与人。」
【 (第 0102b 页)
为妻。又刘晨。与阮肇。入天台采药。遇二仙女留宿。
楚襄王梦会 巫山神女。 然非受佛大戒。故无罪犯。
△二作持止犯。】
「而菩萨应生孝顺心。救度一切众生。净法与人。」
【 (第 010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