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家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法華部類
寺佛左
膝。人无知者。汝以此为验。唐主遂诣瓦
棺寺。佛膝得天王像。感泣造一钟于清凉
寺。镌其上曰。荐 烈祖 考高皇帝。脱幽出厄。
以玉像建塔。葬蒋山(出法范)。
殷延政(亦审知子。延曦湎淫虐政。数贻书谏之。 (第 0653c 页)
膝。人无知者。汝以此为验。唐主遂诣瓦
棺寺。佛膝得天王像。感泣造一钟于清凉
寺。镌其上曰。荐 烈祖 考高皇帝。脱幽出厄。
以玉像建塔。葬蒋山(出法范)。
殷延政(亦审知子。延曦湎淫虐政。数贻书谏之。 (第 0653c 页)
蜀帝 光太元年 |汉 乾亨元年 | |
蜀帝太子衍立。三月吴越王镠初立元帅府
置官属。淮南吴以 徐知诰 为淮南节度行军
副使。 (第 0848b 页)
知诰 事吴主尽恭。 (第 0848b 页)
知诰 以宋齐丘为谋
主。
龙湖 邵武龙湖禅师。名普闻。唐僖宗第二
子也。幼不茹荤。长无经世意。僖宗钟爱之 …… (第 0848b 页)
温卒。吴主以其子 知诰 都督中外诸军事。知
诰本姓李。唐昭宗乾宁二年。杨行密攻濠州。
军士掠徐州得之。生八岁。行密养以为子。 (第 0850b 页)
行
密长子渥憎之。行密谓其将徐温曰。此儿质
状伟识颇异于人。吾度渥必不能容。今赐汝
为子。温名之曰 知诰。 (第 0850b 页)
知诰 事温勤孝过于诸
子。温是以爱之使掌家事。及长喜书善射。识
度英性。行密谓温曰。 (第 0850b 页)
知诰 俊杰诸将子皆不
及也。至晋高祖天福二年受吴禅。
戊子天成三年 契丹天显二年。
| 赵 …… (第 0850b 页)
荆南节度使高从晦。性明达亲。礼贤士委任
梁震。震披鹤氅自称荆台隐士。每诣府跨黄
牛至厅事。
吴加 徐知诰 尚父太师大丞相大元帅。进封
齐王备殊礼。以升(建康)润(镇江)宣池歙(失涉反徽)常江 …… (第 0851c 页)
升 升元三年 |闽 永隆元年 |蜀 广政二年 |汉 大有十二年 | |
春正月。南唐群臣累表请唐主 徐知诰 复姓
李。立唐宗庙。唐主许之。更名昪(皮变反)。群臣又
请上尊号。不受。唐主不以外戚辅政。宦者不
得 (第 0853a 页)
蜀帝太子衍立。三月吴越王镠初立元帅府
置官属。淮南吴以 徐知诰 为淮南节度行军
副使。 (第 0848b 页)
知诰 事吴主尽恭。 (第 0848b 页)
知诰 以宋齐丘为谋
主。
龙湖 邵武龙湖禅师。名普闻。唐僖宗第二
子也。幼不茹荤。长无经世意。僖宗钟爱之 …… (第 0848b 页)
温卒。吴主以其子 知诰 都督中外诸军事。知
诰本姓李。唐昭宗乾宁二年。杨行密攻濠州。
军士掠徐州得之。生八岁。行密养以为子。 (第 0850b 页)
行
密长子渥憎之。行密谓其将徐温曰。此儿质
状伟识颇异于人。吾度渥必不能容。今赐汝
为子。温名之曰 知诰。 (第 0850b 页)
知诰 事温勤孝过于诸
子。温是以爱之使掌家事。及长喜书善射。识
度英性。行密谓温曰。 (第 0850b 页)
知诰 俊杰诸将子皆不
及也。至晋高祖天福二年受吴禅。
戊子天成三年 契丹天显二年。
| 赵 …… (第 0850b 页)
荆南节度使高从晦。性明达亲。礼贤士委任
梁震。震披鹤氅自称荆台隐士。每诣府跨黄
牛至厅事。
吴加 徐知诰 尚父太师大丞相大元帅。进封
齐王备殊礼。以升(建康)润(镇江)宣池歙(失涉反徽)常江 …… (第 0851c 页)
升 升元三年 |闽 永隆元年 |蜀 广政二年 |汉 大有十二年 | |
春正月。南唐群臣累表请唐主 徐知诰 复姓
李。立唐宗庙。唐主许之。更名昪(皮变反)。群臣又
请上尊号。不受。唐主不以外戚辅政。宦者不
得 (第 0853a 页)
(十五)
空谈窥圣人。大似雾中坐。不见微子篇。明白两言我。
曰惟斯人徒。曰无可不可。推高而凿深。祸 烈祖 龙火。
(十六)
空谈道统传。无乃语颠倒。不见尧曰篇。从政有心要。
尊美首因民。屏恶先不教。四海倘 (第 0753b 页)
空谈窥圣人。大似雾中坐。不见微子篇。明白两言我。
曰惟斯人徒。曰无可不可。推高而凿深。祸 烈祖 龙火。
(十六)
空谈道统传。无乃语颠倒。不见尧曰篇。从政有心要。
尊美首因民。屏恶先不教。四海倘 (第 0753b 页)
公亿
字大年。雍熙初年十一。举神婴
入京授秘书正字。淳化中命试翰林。赐进士第出身。
官至翰林学士。 知诰 制。以文学为世所宗。卒谥曰文
公。初负才名而不知有佛。一日过同僚见读金刚经。
笑且罪之。彼读自若。公 (第 0568b 页)
字大年。雍熙初年十一。举神婴
入京授秘书正字。淳化中命试翰林。赐进士第出身。
官至翰林学士。 知诰 制。以文学为世所宗。卒谥曰文
公。初负才名而不知有佛。一日过同僚见读金刚经。
笑且罪之。彼读自若。公 (第 0568b 页)
佞佛(本传)。
** 后晋
石氏。都沐。二主。十一年。
| 丁酉(晋高祖天福二) (唐)(烈祖 李升受吴禅改升元元) |(二) |(四) |(十) |
正月风穴沼禅师。州牧闻其风。尽礼致之。上元 …… (第 0130c 页)
眼曰。汝当大宏吾宗。行矣无
自滞。于是游天台。观智者遗踪。如故居。眷然有终焉
之心。
| 癸卯(晋 齐王)( 重贵)(八) | | | |(唐)(元宗景保大元) |(闽)(福恭懿王延政天德元) | |(汉)(中 …… (第 0131b 页)
事为验。民既还家。遂乞见主。具白
之。主亲诣瓦棺。剖佛膝得之。感泣遂立造一钟于清
凉寺。镌其上云。荐 烈祖 孝高皇帝。脱幽出厄。以玉像
建塔。葬于蒋山(出法苑)○刘煦授司空平章事。撰旧唐
史。佛祖异迹并载之( (第 0131c 页)
** 后晋
石氏。都沐。二主。十一年。
| 丁酉(晋高祖天福二) (唐)(烈祖 李升受吴禅改升元元) |(二) |(四) |(十) |
正月风穴沼禅师。州牧闻其风。尽礼致之。上元 …… (第 0130c 页)
眼曰。汝当大宏吾宗。行矣无
自滞。于是游天台。观智者遗踪。如故居。眷然有终焉
之心。
| 癸卯(晋 齐王)( 重贵)(八) | | | |(唐)(元宗景保大元) |(闽)(福恭懿王延政天德元) | |(汉)(中 …… (第 0131b 页)
事为验。民既还家。遂乞见主。具白
之。主亲诣瓦棺。剖佛膝得之。感泣遂立造一钟于清
凉寺。镌其上云。荐 烈祖 孝高皇帝。脱幽出厄。以玉像
建塔。葬于蒋山(出法苑)○刘煦授司空平章事。撰旧唐
史。佛祖异迹并载之( (第 0131c 页)
钟则暂休。或能为
吾造一钟尤善。民既还家。遂乞面君。具奏。君感泣恸
躄。遂下诏铸一钟于清凉寺。镌云荐 烈祖 孝高皇帝
脱出幽厄。然智者临终。语维那曰。人命将终。得闻钟
磬。增其正念。唯长唯久。气尽为期。云何身 (第 0307b 页)
吾造一钟尤善。民既还家。遂乞面君。具奏。君感泣恸
躄。遂下诏铸一钟于清凉寺。镌云荐 烈祖 孝高皇帝
脱出幽厄。然智者临终。语维那曰。人命将终。得闻钟
磬。增其正念。唯长唯久。气尽为期。云何身 (第 0307b 页)
者。民既还而白。后主亲诣瓦
官剖膝。果得玉像。感泣恸[怡-台+辟]。即造一钟于
清凉寺。镌其上云。荐 烈祖 孝高皇帝。脱幽
出厄。以玉像建塔于蒋山。
** 汉(都晋阳)
*** 高祖(刘皓本名知远)
天 (第 0392a 页)
官剖膝。果得玉像。感泣恸[怡-台+辟]。即造一钟于
清凉寺。镌其上云。荐 烈祖 孝高皇帝。脱幽
出厄。以玉像建塔于蒋山。
** 汉(都晋阳)
*** 高祖(刘皓本名知远)
天 (第 0392a 页)
迨自十国割分扬行密据。
江淮钱镠据浙。王审知据闽。刘隐据广。马殷据楚。
王建据蜀。高季兴据荆峡。以至 李昪 继江淮。孟知
祥继蜀。刘旻继汉而据幽并。皆倾城竭力归奉大
教。以悦民心苟延其祚。虽然彼武夫悍卒乘时僣 (第 0246c 页)
江淮钱镠据浙。王审知据闽。刘隐据广。马殷据楚。
王建据蜀。高季兴据荆峡。以至 李昪 继江淮。孟知
祥继蜀。刘旻继汉而据幽并。皆倾城竭力归奉大
教。以悦民心苟延其祚。虽然彼武夫悍卒乘时僣 (第 0246c 页)
捡其囊,无分文。世寿
五十有九,僧腊九夏。既往而芳名益著,议者谁不曰,
师于接待第一功臣,于方尖中兴 烈祖 哉。呜呼,此皆
非知公者也。方公之力耕方尖也,喟然叹曰,不意为
兹地埋没半生。天启乙丑,予偶同二三法 (第 0388a 页)
五十有九,僧腊九夏。既往而芳名益著,议者谁不曰,
师于接待第一功臣,于方尖中兴 烈祖 哉。呜呼,此皆
非知公者也。方公之力耕方尖也,喟然叹曰,不意为
兹地埋没半生。天启乙丑,予偶同二三法 (第 0388a 页)
受。
言出至镜者。结也。高僧传十三卷。梁嘉祥寺慧皎撰。
名僧传三十一卷。梁宝昌奉敕撰。僧史十卷。南 齐王
栋栖撰。僧录十五卷。随费长房撰。晋杂录百七十卷。
宝昌撰。有问云。高名何别。卷寡得适时。名而不高。实 (第 0238a 页)
言出至镜者。结也。高僧传十三卷。梁嘉祥寺慧皎撰。
名僧传三十一卷。梁宝昌奉敕撰。僧史十卷。南 齐王
栋栖撰。僧录十五卷。随费长房撰。晋杂录百七十卷。
宝昌撰。有问云。高名何别。卷寡得适时。名而不高。实 (第 0238a 页)
寞何凭。民具以玉天王之事陈之。主亲诣瓦
棺。剖佛膝果得之。感泣恸躄遂立造一钟于
清凉寺。镌其上云。荐 烈祖 孝高皇帝。脱幽出
厄。以玉像建塔。葬于蒋山(智兴鸣钟事出法苑)。增一云。
若打钟时。一切恶道诸苦并得 (第 1169a 页)
棺。剖佛膝果得之。感泣恸躄遂立造一钟于
清凉寺。镌其上云。荐 烈祖 孝高皇帝。脱幽出
厄。以玉像建塔。葬于蒋山(智兴鸣钟事出法苑)。增一云。
若打钟时。一切恶道诸苦并得 (第 1169a 页)
寺。岁度僧人。
五国故事。徐氏将移杨氏之祚。称杨氏欲入道。乃营
室于茆山。迁溥居之。册白受禅。老臣 知诰。 上尊号。曰
高尚思元崇古让皇帝。溥既渡江赋诗。略曰。烟凝楚
岫愁千点。雨滴吴江泪万行。兄弟四人三百口 (第 0495b 页)
五国故事。徐氏将移杨氏之祚。称杨氏欲入道。乃营
室于茆山。迁溥居之。册白受禅。老臣 知诰。 上尊号。曰
高尚思元崇古让皇帝。溥既渡江赋诗。略曰。烟凝楚
岫愁千点。雨滴吴江泪万行。兄弟四人三百口 (第 0495b 页)
*** 李昪
昪。字正伦。自称唐建安王恪之后。吴杨行密养为子。
诸子不能容。乃乞徐温冒姓徐。名知诰。后受吴禅。国 …… (第 0413c 页)
镌其上曰荐 烈祖 孝高皇帝脱幽出厄。以玉像建塔。
葬蒋山(曾慥类说并珠林)。
** 楚
据潭州。统三十三州。六世。 …… (第 0414a 页)
像曰。碧溪
之月。青镜中头。我师我化。天下赵州(禅林类聚)。
*** 宋齐丘
齐丘。不知何许人。 徐知诰 为淮南节度行军副使。以
齐丘为谋主。后相南唐。初隐士谭景升居终南山。与
陈搏为友。著化书百十萹。尝游 (第 0415b 页)
。是李通玄长者。开元十七年。于大原东北盂县同颖乡大贤村造。盛行于世。升元二年。僧勉昌。进请编入藏。大 唐光文肃武孝高皇帝。
令书十本。写李长者真仪十轴。散下诸州。编于藏末。仍敕孙忌侍郎撰序贯于论首。今故编于此。庶无遗堕。 (第 1049b 页)
归白嗣君凡寺观鸣钟当延之令永吾受苦惟闻钟则暂休或能
为吾造一钟尤善民还具闻后主因造大钟于清凉寺镌曰荐 烈祖 孝高皇帝朊幽出厄)。
** 版
大版于晨朝大钟绝后长鸣三通声绝殿钟接鸣斋
时长击三通斋粥二时鸣木 (第 0350a 页)
为吾造一钟尤善民还具闻后主因造大钟于清凉寺镌曰荐 烈祖 孝高皇帝朊幽出厄)。
** 版
大版于晨朝大钟绝后长鸣三通声绝殿钟接鸣斋
时长击三通斋粥二时鸣木 (第 035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