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易類
釋家類
宗教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中觀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事彙部類
敦煌寫本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本緣部類
于此地中
修习现观。离过。离贪。修菩提分。观察诸
谛。观察缘起。于无相中。若有功用。若无功
用。得胜 辨才。
逮真灌顶。除灭所知.烦恼障
等。故此修位有十地别。何以地有十。断十
障。修十相智。證十真如故。乃至广 …… (第 0576b 页)
于一方一念声中。现诸方一切
音声。是二无碍解境差别故。前是假名等摄
故。后者是实体即声故。

论。二 辨才
自在愚至巧为说故。

述曰。辩无
碍解。能为巧便说甚深法。即是七辩。迅辨.
应辨.捷辩.无疏谬辩.无 (第 0588c 页)
皆是。薰习肌骨如檐卜香。灌注
肝肠如甘露浆。翰墨文章。亦游戏三昧。道
冠儒履。皆菩萨道场。诸君之聪慧 辨才。

必有所从来。特以他生之事而忘之耳。况
程氏之学出于佛书。何用故谤伤哉。又字
字以诚教人。而自出此 …… (第 0671c 页)
。因泣下如雨。自是遇物无非法界。代
讲十五年。杭守吕臻请住大悲阁。严设戒
律。其徒畏爱。臻为请赐紫衣 辨才
之号。七
年翰林沈遘抚杭(仁宗嘉祐)谓。上竺本观音道场。
以音声为佛事者。非禅那居。乃请师居之
(此 (第 0675b 页)
。积衣成座散华至膝。三千化秽土
之质。火宅有离苦之期。恶道蒙休泥犁普息。
莘莘学侣济济名僧。皆乐说如 辨才。
智慧
如身子。踰乎青目黑齿。高彼广膝赤髭。咸符
泻瓶之思。并沾染氎之施。如金复冶似玉
更雕。闻所未闻 (第 0241b 页)
菩提心。能动无边生死大海。震之象也。三观破惑
无不遍。巽之象也。慧火乾枯惑业苦水。离之象也。
法喜 辨才
自利利他。兑之象也。法性理水润泽一
切。坎之象也。首楞严三昧究竟坚固。艮之象也。凡
此皆乾坤之妙用也 (第 0464a 页)
羯磨。观音像放光明。初贯宝焰渐散。讲堂灯
炬月光皆为映夺。净慈法真禅师守一作證
戒光记。米芾书。龙井 辨才
法师元净立石
(灵芝塔铭)
| 己未 元礼二年 |大辽 咸雍十五年 |西夏 |

冬十月二十日。 (第 0873c 页)
若不及有
二十种。坏禅邪觉。即是迦罗迦果。十种成
禅善觉。即是镇头迦果也。问曰。信解无生四
谛。智慧 辨才
即是波若。何须数息五停心
观耶。答曰。大智论云。空无相无作。虽是智
慧。若无定心即是颠智慧狂智慧。岂 (第 0749b 页)
何义。八以何缘。九由何起。十几何
益。初依何智者。谓依论主洞契心源之智。
随机巧妙之辩。十地论云。叹 辨才
有三种。
一真实智。谓无漏智故。二体性成就无量义 (第 0241a 页)
辨才
故。三者果字义成就。复是滑利胜上
字义成就故。解云。此初是根本智为依。二是
后得智为因。三是言说教为 (第 0241a 页)
丛林作㨾看。又曰。闹
中抛掷亦奇哉。句里藏身活路开。生铁心肝含笑面。
不虚参见作家来。

杭州上天竺 辨才
法师元净。悟法华三昧。有至行。弘
天台教号称第一。东吴讲者宗向之。时秀州有狂人。
号回头。左道以鼓流 (第 0268a 页)
俗。宣言当建𡨔堵波为吴人福
田。施者云委。然惮入杭境。以 辨才
不可欺故也。不得
巳既来。先以钱十万诣上天竺饭僧。且遣使通问曰。
今以修造钱若干。愿供僧一堂。净答其 (第 0268a 页)
奏。临斩。颜色不变。乃贷命。遂为僧。参天台韶国
师。发明心要。于禅观中。见观音。以甘露灌其口。乃获 辨才。
下笔盈卷。著万善同归集宗镜录共数百卷。尝
中夜见。普贤莲华忽然在手。因思宿愿未决。登智者
岩作二阄。 (第 0167b 页)
鉴○慧光○道珍○昙鸾○智者大师○道喻○善导和尚○法照○少康○怀玉○道绰○惟岸○僧衒附启芳圆果○怀感○ 辨才
○大行○明瞻○智觉禅师○志通○悟恩○省常○遵式忏主○宗坦疏主○子元○法持○基法师○若愚○宗赜○知礼○ (第 0035a 页)
损正当瞋欲起时急急念佛数十声然
后看此事该瞋不该瞋 般若之智全无照了懵懵
然不知性命为何物曰痴世智聪 辨才
情四射语以
妙明真性因果报应不能信受亦曰痴(纂丁莲侣芥火)(第 0058c 页)
鸣龙树否得无碍 辨才
證法华三昧能如天台智者
否宗说皆通行解兼修能如忠国师否此诸大士皆
明垂言教深劝往生盖是自利利他岂肯误 (第 0071b 页)
 二呵斥此方)

初称扬彼土者。弥陀经云。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
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土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
名曰极乐。次呵斥此方者。娑婆秽土。五趣杂居。内焚
燎于三毒。外煎熬于八苦。脆如坯器。危若火宅。揽四
缘而聚立因。四相以迁移。今日大众。发求生西方菩
提心者。欲忻净土七珍。先厌阎浮四相。聊陈依正庄
严。略辨抑扬旨趣。各各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
慈悲父。


* 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
* 南无西方阿弥陀佛
* 南无当来弥勒佛
* 南无德宝佛
* 南无应名称佛
* 南无华身佛
* 南无大音声佛
* 南无 辨才
赞佛
* 南佛金刚珠佛
* 南无无量寿佛
* 南无珠庄严佛
* 南无大王佛 (第 0105c 页)
从今获遇亘彻未来。决志亲
承终无退转。历劫称赞者。良以弥陀积劫勤求道
场。證得三身究显万德圆备。纵使 辨才
天女亿劫
称扬莫宣少分。应须谛了。能赞所赞皆是法界。名
遍虚空。一切众生闻此偈句。十方诸佛受我咏赞。 (第 0075a 页)
拜下想第
二十八愿)


(低声诵云)第二十九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若受读经
法。讽诵持说。而不得 辨才
智慧者。不取正觉。

一心顶礼。第二十九大愿。接引导师。阿弥陀佛(拜下想第
二十九愿)


(低声诵 (第 0684b 页)
云)第三十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智慧 辨才。

可限量者。不取正觉。

一心顶礼。第三十大愿。接引导师。阿弥陀佛(拜下想第三十
愿)


(低声 (第 0684b 页)
。念一佛功德无量
无边。亦与无量诸佛功德无二。不思议佛法
等无分别。皆乘一如成最正觉。悉具无量功
辨才。
二释。以见一佛得念佛三昧除障灭
罪故。能通见十方佛也。三释。阿弥陀佛光明
遍照十方世界。因光得见十方 (第 0066c 页)
「是善男子等,则为两肩荷担菩提,彼人即得
不断 辨才,
得善清净诸佛世界。命终之时,即
得现见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住其人前,得
往生也。」』自有中下之辇,未能破 (第 0009a 页)
得解。辨说无滞。四乐说无碍
辨。谓随顺一切众生。根性所乐闻法而为说之圆
融无滞。佛凡说法。以此四无碍 辨才。
而宣演之。故
曰佛说。

△二二字各释二。初释佛字。

【疏】梵语佛陀。华言觉者。十号之一。究竟觉了 (第 0563a 页)
摩诃迦旃延。」

【此翻文饰善分别义敷演第一。】

「摩诃俱絺罗。」

【此翻大膝舍利弗舅增一云得四 辨才
触难能答
第一。】

「离婆多。」

【此翻星宿父母从星辰乞子既其感获因星作名。】

「周利槃陀伽。 (第 0540a 页)
由得成,故
《阿弥陀经》:『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 第九、广摄诸教门

念佛总持, 辨才
无碍,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
定、智慧,及方便、愿、力、智无不具足。由念佛故,
犹如如意宝殊所求 …… (第 0126a 页)
诚念佛,所生净土不生退转,即是禅定;由
久用功念佛名号,一切经教披文即解,此即
智慧。是故念佛总持, 辨才
无碍。

又准念佛,摄
六度果报。何以?由念佛故往生净土,衣、食自
然,财宝总足,即摄布施;由念佛故 (第 012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