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以一重去一重。即不问。不以
一重去一重时如何。师曰。阇黎。有许多工夫。

**** 南昌府黄龙牧庵 法忠禅师

四明姚氏子。十九试经
得度。悟一心三观旨。以未能泯迹。遍参名宿。至龙门
观水磨旋转。发明心要。述偈曰 (第 0423c 页)
 福胜深禅师 千山智嵩禅师
 融藏主 发书记
龙门远禅师法嗣(远嗣五祖演)
 龙翔士圭禅师 云居善悟禅师
 西禅文琏禅师 黄龙 法忠禅师
卷四
临济宗
  大鉴下第十六世
龙门远禅师法嗣
 乌巨道行禅师 白杨法顺禅师
 云居法如禅师 归宗 …… (第 0380a 页)
 龙翱灵瑞肱禅师(不列章次) 信州怀玉坚禅师(无传)
 洪州同安隆禅师 灵岩宜芳禅师
 黄檗幻住印禅师
西禅文琏禅师法嗣
 西禅希秀禅师
黄龙 法忠禅师
法嗣
 信相戒修禅师 慈化印肃禅师
 无为道徽禅师(此后无传) 崇化道赟禅师
乌巨道行禅师法嗣
 荐 (第 0382a 页)
现大人
相。佛眼益器之。后传此语到昭觉。圆悟曰。龙门有此
僧耶。东山法道。未寂寥尔。

*** 黄龙 法忠禅师(龙门远法嗣)
隆兴府黄龙牧庵 (第 0285a 页)
法忠禅师。
四明姚氏子。习台教。悟
一心三观之旨。未能泯迹。遍参名宿。至龙门。观水磨
旋转。发明心要。乃述偈曰。 (第 0285a 页)
曰。果然
现大人相。后传此语到昭觉。圆悟云。龙门有此僧耶。
东山法道未寂寥尔。

** ▲隆兴府黄龙 法忠禅师

四明姚氏子。十九试经得
度。习台教。悟一心三观之旨。未能泯迹。遍参名宿。至
龙门。观水磨旋转。发明心 (第 0727c 页)
 净慈崇善禅师 圣寿省聪禅师
  鹫峰昙清禅师 梵天彦奇禅师
  六安文湛禅师 荐福熙禅师
  广觉 法忠禅师 
法海明禅师
  因胜观禅师 龙兴如应禅师
  广际深禅师 文殊芳禅师
  安乐道思禅师 光化真觉禅师 (第 0366a 页)
  净众了璨禅师 谷山海禅师
卷二十
南岳下十五世下

 龙门远禅师法嗣
  龙翔士圭禅师 云居善悟禅师
  西禅文琏禅师 黄龙 法忠禅师
  
乌巨道行禅师 白杨法顺禅师
  云居法如禅师 归宗正贤禅师
  道场明辩禅师 方广深禅师
  世奇首 (第 0026b 页)
  万寿圆禅师 圣寿省聪禅师
  鹫峰昙清禅师 梵天彦琦禅师
  六安文湛禅师 荐福熙禅师
  广觉 法忠禅师 
法海明禅师
  因胜观禅师 龙兴如应禅师
  广际深禅师 文殊芳禅师
  安乐道思禅师 光化真觉禅师 (第 0014c 页)
  融藏主 发书记(巳上六人无录)
 龙门佛眼远禅师法嗣二十一人
  龙翔士圭禅师 云居善悟禅师
  西禅文琏禅师 黄龙 法忠禅师
  
乌巨道行禅师 白杨法顺禅师
  云居法如禅师 归宗正贤禅师
  道场明辨禅师 方广深禅师
  成都世 (第 0026c 页)
鹫峰昙清禅师
* 梵天彦琦禅师
* 六安文湛禅师
* 荐福熙禅师
* 广觉 法忠禅师
法海明禅师
* 因胜观禅师
* 龙兴如应禅师
* 广际深禅师
* 文殊芳禅师 (第 0554c 页)
远禅师法嗣二十一人

* 龙翔士圭禅师
* 云居善悟禅师
* 西禅文琏禅师
* 黄龙 法忠禅师
乌巨道行禅师
* 白杨法顺禅师
* 云居法如禅师
* 归宗正贤禅师
* 道场 (第 0664c 页)
  净众了璨禅师 谷山海禅师
卷二十
南岳下十五世下
 龙门远禅师法嗣
  龙翔士圭禅师 云居善悟禅师
  西禅文琏禅师 黄龙 法忠禅师
  
乌巨道行禅师 白杨法顺禅师
  云居法如禅师 归宗正贤禅师
  道场明辩禅师 方广深禅师 (第 0574a 页)
。问以一重去一重。即不问。不以一重去一重
时如何。师曰。阇黎有许多工夫。

**** 隆兴府黄龙牧庵 法忠禅师

四明姚氏子。十九试经 (第 0230c 页)
 内庭闻之。颁赐斋供无虚日。后以厌烦。归隐伏牛。将

化谓弟子。尘世真梦境。吾将行矣。汝曹勉力。无于袈
裟下堕落也。言讫而逝。陜西观察使王元春。为撰其
行立石焉。

*** 忠敬堂传 法忠。
号敬堂。新安曹氏子。龆年喜端坐。年十九。游钱
塘灵隐寺。遇云水僧激发。遂落发受具。依讲庠数年。
行脚 (第 0537b 页)
出头也是眼中金屑。心生心灭是谁木人。携
手同归。归到故乡田地犹遭顶上一锤。

*** 隆兴黄龙寺沙门 释法忠
传十六

释法忠号牧庵。四明姚氏子也。十九试经得
度习天台教。悟一心三观之旨未能泯迹。
故遍参名德。 (第 0920a 页)
大心莫退。三曰。报缘虚幻。岂可强
为。人世几何。随家丰俭。苦乐逆顺。道在其中。动静寒
温。自愧自悔○ 法忠。
鄞县姚姓子。母梦异僧求寓而
娠。既诞紫带绕身。幼喜习静。十九试经得度。究台教。
悟一心三观之旨。一日 …… (第 0742a 页)
丈。便无了。惺惺思量。时便有禅。才睡著。便无了。若如
此。如何敌得生死。杲曰。正是某甲疑处○ 法忠。
自受
佛眼心印。寻辞。渡九江。露眠草宿。蛇虎为邻。于山舒
水缓处。会意则居。海昏道傍。有枯树。内空且 …… (第 0743c 页)
何是向上一路。曰汝且
向下会取。曰如何是宝所。曰非汝境界。曰望禅师慈
悲。曰任从沧海变。终不为君通○ 法忠。
至衡岳。见怪
石。如卧牛。遂结茅其傍。榜曰。牧庵湘潭。大旱忠跃入
龙渊。呼曰业畜。当雨一尺。雨随至○ …… (第 0750b 页)
。合作么生。众皆下语不契。才喝曰。苦苦。复
曰。白云涌地。明月当天。言讫辗然而逝。

** (己未) 法忠禅师
住胜业 (第 0761b 页)
法忠。
结茅衡岳。栖迟二十馀年。或数日不食。或连宵
不卧。发长不剪。衣敝不易。故禅会呼为忠道者。常跨
虎出游 …… (第 0761b 页)

个中谁会无生曲。随流去又流归。莫是庵前恋筇竹。
阿呵呵老大哥。快活谁人柰汝何。

** (癸亥) 法忠禅师
传法印肃 …… (第 0763a 页)

寿隆院。事贤和尚。贤授以法华经。肃曰。诸佛元旨。贵
悟于心。数墨循行。何益于道。贤甚器之。癸亥闻 法忠
道望。因辞贤游湘。问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忠竖拂示
之。肃便有省○金大觉寺法庆。初住泗州普照。后迁
(第 0763b 页)
绍兴已巳春。移住雁山能仁。
上堂。雁山枯木实头禅。不在尖新语句边。背手忽然
摸得着。长鲸吞月浪滔天○ 法忠。
以荷负宗教为已
任。然亦不吝去留。故自胜业至大沩。迁五刹。复住黄
龙。绍兴已巳。太尉邢孝扬。施金为造 (第 0765b 页)
唤作
法身早是知也识也然则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
唤作什么语劄。】

「举忠国师因肃宗帝问师在曹溪得何 法忠
云陛下
还见空中一片云么帝云见云钉钉著县挂著。」

师云
问在地下答在天上设有个衲僧出来道恁么说话 (第 0797c 页)
见如不见逢如不
逢者也虽然老僧恁么说话也是抱椿摇橹呵呵休。】

「举肃宗帝一日问忠国师云师在曹溪得何 法忠

陛下还见空中一片云么帝云见忠云钉钉著悬空
著。」

师拈云且喜忠国师说法不涉离微不落理路以
(第 0544a 页)
法时时见
前。烦恼尘尘解脱。顺律身清苦。寂后火浴设利无
算。目睛齿舌数珠不坏。

禅师龙门下黄龙牧庵 法忠
寂。

忠幼习台教。至龙门谒佛眼远。因观水磨旋转。发
明心要。后至庐山。枯坐树中绝食。宣和间。湘潭大 (第 0239b 页)
为明代方册本藏经。

近代以来,误传依然流传。《碛砂藏》端平(1234~1236)目录
题记载有藏主 法忠,
叶恭绰在《碛砂延圣院小志》中猜测: (第 0462a 页)
「法忠

法珍,字音略同,岂即为一人而转述有歧欤,抑或共同发愿,由法
忠看而崔法珍先为苦行劝募欤,姑附一说 (第 0462a 页)